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命观及其语文教学价值分析

2024-06-06 14:03芈莹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命观

摘  要: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文章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纬度出发,挖掘各民族生命观念中的积极文化成果,旨在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探寻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从各民族生命观中汲取具有教育价值的生命智慧。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命观;语文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008-04

牟宗三先生在论述中国教育问题时指出,民国以来,只知道研究“外在的对象”,不关心“生命处的学问”,导致生命“四分五裂、陷于漆黑之境”。[1]因为学科分化等原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学习内容倾向学科知识,学习目的偏向应对考试。[2]如果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分数的提升,语文教学就会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能培养缺少人文性的技术工具,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生命意义,偏离教育的本核。因此,构建“天地人事”和“生命自觉”相融合的生命课堂,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优秀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生命人格的表征,可以支撑精神,涵养智慧。“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之一。[3]就云南本土的学校教育而言,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生命观及其语文教学价值,是构建生命实践化语文课堂的必由之路。

施韦泽的文化哲学以“敬畏生命”为核心,从个人、社会和宇宙三个维度展开论述。[4]有鉴于此,本研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纬度,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观中探寻具有语文教学价值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生命观中汲取具有教育价值的生命智慧。

一、人与自然的纬度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自然观呈现出一种超然觉醒和终极关怀。2005年王尚文先生在“沪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做了《人文原在语文中》的发言,他举云南少数民族“借鱼借柴”的例子,论述少数民族的语言形式和朴素的自然观,云南方言说“下河打鱼”为“借鱼”,“上山砍柴”为“借柴”,借鱼不借鱼苗,借柴还要植树。这些观念都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人文精神——不是去改造、征服和破坏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和体谅。这些语言素材和思想观念都是语文教学的绝佳切入点。[5]

(一)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

云南很多文化把自然看作人类之外的神圣存在,“敬畏自然”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的心理现象。比如,傈僳族的一则神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远古时期,两兄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二人成人后分家的时候,突然山崩地裂,哥哥变成山神,弟弟的后代为了祈求多打野兽,在打猎前就会祭祀哥哥。哥哥变成的山神,就是“自然”,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亲和自然的观念”。[6]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课文,比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体现的是朴素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与之类似,在云南的弥勒、路南等地,彝族人民居住的寨子里都有一片神秘茂盛的“密枝林”,哈尼族村寨里也有龙林,龙林禁止砍柴、放牧或狩猎。[6]这些原始信仰体现了先民的自然观:一方面,他们认为自然给予了他们生命和食物,是他们的父母或兄弟,因此像对待亲人一样亲近自然;另一方面,在洪水地震、猛兽凶禽面前,先民的生存和死亡很大程度上都被自然掌控,因此他們对自然有着更多的敬畏。

语文教学的内容既可以是“现成的教材”,也可以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二度开发。[7]教师可以整合课内教材和课外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处理、加工、改编、增删的基础上,重构教材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神话、传说、禁忌等,询问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先民这些观念,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和反思的内容有哪些?”这种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正确理解并实现有效传承。

(二)对生命起源的追问

学界普遍认为,当下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澳洲大火、蝗灾过境、南极升温这些事件,似乎都指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通过人造卫星,人类能看到和听到更远的东西;通过枪支弹药,人类成为猛兽飞禽惧怕的生物;通过机械设备,人类铺路架桥深入不毛之地……技术使得人类的力量无比强大,然而人类却常常忽视“生命从哪里来”的本原问题。

生命和自然中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各少数民族的原始先民试图按照他们知识所允许的限度解答它们。[8]他们认为“上古时树木会走路,石头会说话”[9],自然万物都是有灵魂的。

如,佤族神话对生命起源的解释颇为奇特。由于洪水泛滥,天下只剩下人的首领达惹嘎木和一头母牛,他们按照天神的旨意成婚,生下了一颗葫芦籽。后来葫芦籽结出了巨大的葫芦,佤族、白族、傣族、汉族、拉祜族等先后从葫芦里面出来。[9]人可以和动物成婚,生出葫芦,葫芦又生出人和各种生灵,这表达的是先民朴素的宇宙生命伦理观念,他们对生命起源的思考和回答,体现的是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珍视。

朱绍禹谈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说:“云南的语文教师就可和学生一边欣赏大自然的杰作,一边学习《春》”。[3]围绕“人与自然”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讲、小练笔、神话赏析等形式,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认识和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二、人与社会的维度

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会导致人性美德的泯灭。一个仅仅生活在计算机虚拟空间的人,很容易人情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从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训练,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敬辞、谦辞的使用,这些语文知识传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其自然属性,更在于其社会属性。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让学生学会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价值。生命教育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教学生不仅要珍爱个体生命,还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的生命。

(一)“人己一体、和谐共生”的族群关系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没有自我与族群的区分,自我和他人是一体的。这种“人己一体”的价值观,其教育意义是在承认个体生命意义的基础上,追求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和谐共生。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认为生命是天神给的,要珍惜生命。如史诗《洪水滔天和兄妹成家》唱道:“九个民族同一个爹,九个民族同一个妈。”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生,体现的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认同。在族群关系中,各民族普遍的价值理念是: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应该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因此,各族人民在打猎、耕种、收割等生产劳动中,邻里之间都会相互帮助,呈现出“一家有事,全寨帮忙”的和谐景象。

“语文进行审美教育必须依托语言文字”。[3]气势磅礴的史诗,表达了先民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是语文语言学习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时,适当选择史诗的部分章节作为教学拓展材料,既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二)英雄的责任与担当

在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英雄担当着灭患救世、教化天下的巨大责任。他们发明弓箭、教人狩猎;他们盗来种子和火、教人耕种;他们创造文字、教化天下……怒族神话《盘古开辟怒江》中说:太古时代怒江一片荒凉,盘古来到后,修平地形,引种植物。白族神话中的“五百天”神既是最早的神祖,又是除恶安良的英雄。[9]

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史诗,想象奇特、气势磅礴,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地方,是建构与运用语言的绝佳材料。在这些神话传说中,英雄救世的历程充满了挫折、失败、抗争和勇气,它们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生命发展历程的艰辛和神圣,从而更加珍视生命。

语文教学要关注言语形式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探寻学生人文教育最佳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只有正确地切入人文精神,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语文,用人文照亮和激活语文。[5]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民族神话中的英雄人物故事”等专题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英雄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畏险阻,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苦难,感受生命的伟大和人生的真谛。

三、人与自身的纬度

中国儒家文化中把“五常”“四维”“八德”作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并提出“君子慎独”的主张,要不断地用伦理规范修炼个人道德。与儒教主张的显性严格的伦理教条规范不同,云南少数民族先民把对后代“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道德要求以及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以歌谣、谚语等诸多形式,口耳相传,使后代通过学习先人的经验,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

(一)要分清善恶、乐观坚强

各少数民族崇尚勤劳诚实,唾弃懒惰偷盗。老人经常告诫子女“饭不熟不吃,话不真不讲”“饿得偷不得,饿了讨吃不害羞,偷吃才害羞”。在歌谣中多用“鲜花”比喻女子,用“雄鹰”比喻男子,认为女子的美丽在于勤劳善良,男子的英勇在于乐观坚强。语文课程内容杂糅性强,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转化为课程内容。谚语多用对偶或比喻,朗朗上口。歌谣音韵和谐、晓畅自然,有一种韵律美和人情美,它们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上都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火把节彝族兄弟载歌载舞,泼水节傣族儿女泼水祈福……各族儿女把对生命的赞美、生活的热爱和未来的期盼用歌舞的形式表达出来。语文的写作训练应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对象、场合和交流”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10]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书写亲身经历的节日场面或讲述节日起源等形式,让学生思考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二)要有知识、爱劳动

2020年3月2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全党全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11]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教条说教,势必将适得其反。

云南各民族对后代的劳动教育多以歌谣、谚语的形式娓娓道来。“三月棉花开,四月银子花开”,布朗族老人用这句谚语告诉孩子们要辛勤劳动才有丰硕的收获;“知识是块金,肥堆是谷包”,拉祜族用财富比知识,用肥堆喻谷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和劳动的重要性。布谷鸟唱起来了,打麦的时节来到了。[12]歌谣描绘的是农历三、四月普米族人民在暖融融的春光里打麦的快乐、热闹景象。通过歌谣的品读和鉴赏,既可以让学生感知民间文学的语言美和人情美,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13]从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挖掘具有生命教育价值的内容,并将之设计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资源,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从繁杂多义的文化中筛选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适切性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还要遵循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努力将这些文化资源整合加工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资源,即教师在其中起到了联结文化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桥梁”作用。教师要注意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以及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要在解读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到少数民族村落进行调查、访问,去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等,并以“说、写、画、编、演”等形式表达出来,既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异彩纷呈,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少数民族文化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原生教育价值,包含物质、知识、精神等方面的生活方式,是各民族人生观、世界观、價值观的载体,能潜移默化地渗入青少年的生活。神话传说中,英雄们勇敢地面对洪水猛兽,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歌谣谚语中,族民们口耳相传,遵循着生命道德的内在规定;仪式节日中,百姓载歌载舞,传递着对生命的热爱。普通劳动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民风民情,能给学生以人情美和文化美的熏陶。各族人民改造自然、反抗黑暗势力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能鼓舞学生的生命意志。各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生命观,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生命是教育的基点,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核,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生命观念中的积极成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教育价值,对于消解当代社会人心疏离、文化冲突等具有进步意义。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与自然、他人、自身的相处哲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敬畏自然、尊重他人、珍惜生命,不断超越个体,努力实现生命更深刻的价值和意义。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命观,其语文教学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使学生热爱生命,并升华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 生命的学问[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3.

[2] 郑桂华.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J]. 中学语文教学,2017(03):9-12.

[3] 朱绍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2.

[4] 陈泽环. 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72.

[5] 倪文锦,王荣生. 人文·语感·对话:王尚文语文教育论集[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02-203.

[6] 施惟达,段炳昌. 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10-17.

[7] 张秋玲. 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03

[8] 拉发格. 思想起源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121.

[9] 陶立璠,李耀宗. 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选[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66-110.

[10] 卢金明.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论[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222.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 (2020-03-26). http://www.gov.cn/zhengce/2020- 03/26/content_5495977.htm.

[12] 王四代,王子华. 云南民族文化概要[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51..

[1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荐稿人:常进荣,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黄文波)

基金项目:202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新课标的中学语文智慧课堂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3YW0402);2024年度教育部教育类教指委中文专委会202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教育强国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语文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4JGYB043);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專项课题“基于‘互联网+教研的云南乡村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JZ2311)。

作者简介:芈莹(1982—),女,博士,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生命观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生命观调研与分析
因情生梦,为爱而生
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讨
医学高校生命观教育探究
孔子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瑜伽文化的生命观研究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