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聪
导读:本研究基于绘本故事的特征以及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特征,阐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绘本故事的意义,从优化阅读方式、应用多种阅读教学方式以及开展自主绘本阅读三个角度提出了绘本故事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策略,希望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提高小学语文绘本故事阅读教学质量。
绘本故事作为一种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绘本故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因此,研究绘本故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对于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绘本故事特征
绘本故事是一种结合插图和文字的图书形式,主要面向儿童读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绘本故事的特征,可概括为六点。
第一,绘本故事每一页都有精心设计的插图,图画通常占据整个页面或大部分空间,这些插图可以增加视觉的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二,绘本故事的文字通常简洁明了,用词简单易懂,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文字与插图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传达故事内容。
第三,绘本故事往往包含有趣的情节,讲述学生容易理解和体会的故事,通常会涉及家庭、友谊、校园等学生生活中的情境。
第四,绘本故事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还通过情节传递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社会常识。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合作、友善待人、解决问题等。
第五,绘本故事的题材和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既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也有奇幻与想象的故事,涵盖了动物、植物、人物、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六,绘本故事中常常会有问题引导、角色对话、动作提示等互动元素,这些互动元素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参与感,推动学生深度思考。
绘本故事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简而言之,绘本故事是一种寓教于乐的阅读资源,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特征
小学低段(一年级到二年级)的语文阅读特征主要包括七个维度。
第一,在小学低段,学生正在学习和掌握基本汉字和词语,通过字词的认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阅读的内容通常以简单的课文、短小的故事和绘本为主。
第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掌握音节的概念和运用,通过音节组合来解读生词,提高理解和词汇量。
第三,小学低段的阅读通常与图文结合,以绘本和插图为主。图画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小学低段的阅读内容通常以简单故事为主,涉及日常生活、家庭、友谊等主题,故事情节简洁易懂,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故事理解深度。
第五,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的句子往往较为简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并逐步提高阅读流畅度。
第六,小学低段的阅读主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推理能力。通过故事情节和插图,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进行简单的推理思考。
第七,小学低段的阅读材料通常会有一些重复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建立对语言的熟悉感,提高阅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主要侧重于帮助学生建立字词的阅读能力,培养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表达的能力。这一阶段的阅读培养奠定了学生未来阅读发展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绘本故事的意义
首先,绘本故事通常包含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其次,绘本故事通常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词句的含义。学生可通过观察插图获得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再次,绘本故事中的词汇选择通常丰富多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在阅读绘本故事时,学生会接触到一些平时不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拓宽词汇积累量。最后,绘本故事通常蕴含着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友善待人、勇敢面对困难。
总之,绘本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材料,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塑造学生正面的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广泛应用绘本故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绘本故事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可行教学策略
(一)灵活应用多种阅读方式
虽然绘本本身具有吸生兴趣的作用,但过于单一的阅读方式仍然会导致低年级学生失去阅读兴趣。教师应灵活应用多种阅读方式,一方面強化学生阅读质量,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意愿。
首先,教师可使用故事朗读法开展阅读。故事朗读法是指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聆听和理解故事内容的阅读模式。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注意语调、节奏和语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朗读前,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声音、语调和语气来模拟不同角色的声音,给角色赋予生动的形象,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在适当的时机暂停朗读,回顾故事细节或询问学生,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思考。同时,可以提供适当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重难点字词。
以部编版一年级《大小多少》一课为例,该课的阅读材料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反义词的概念和应用方法。为了契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选择绘本《小房子变大房子》。该绘本中存在“瓷罐子”“发牢骚”“挤得慌”“扑棱”“摔”“喷嚏”等难度较大的字词,学生自主阅读存在困难。教师可使用故事朗读法开展阅读教学,一人分饰两角,用不同的音高区分小老太太和聪明老先生两个主角,在朗读时着重还原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和人物情感,切勿在重难字词上做停顿。此外,该绘本篇幅较长,考虑到低段学生注意力可能无法长时间集中,教师可以在读到“把你的小猪推进屋”位置时询问学生:“聪明老先生要求小老太太再次把小猪推进屋,大家说,屋子会变得怎么样?”利用穿插的问题重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完成阅读后,趁着学生注意力仍集中于绘本故事中,教师需要立即提问:“这篇绘本故事里面出现了哪对反义词呀?”学生必然会回答“大和小”,随后教师再提问其他与绘本有关的内容,例如:“聪明老先生一共让小老太太把几个动物推进屋了?”“小老太太感觉屋里怎么样了?”“在把所有的动物都推出去之后,小老太太感觉屋里怎么样了?”利用一连串的问题再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
其次,教师可使用角色扮演法开展绘本故事阅读。角色扮演法是指学生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语言和行为来理解和表达故事。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并给予一些角色的特点和个性描述。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或小组合作,根据角色的特点和情节展开对话和表演。表演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角色的内心感受、动机和冲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部分要求学生圍绕“分享”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可以选择绘本《小老鼠分果果》,由于该绘本内角色众多,因此教师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先为班级内学生提供5—10分钟的自主阅读准备时间。在自主阅读时间结束后,抽取班级内五位学生,分别扮演小老鼠、青蛙、乌龟、鼹鼠和旁白。五位学生进行分工,探讨每句对话的语气。随后,教师邀请五位学生上台进行绘本故事表演。完成表演后,教师先对学生的表演表示赞许,再询问班级内其他同学:“这个绘本阅读故事里,小老鼠为什么最开始不给青蛙、鼹鼠和乌龟吃红果果?为什么后来又要把红果果给朋友们吃?”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绘本内容,提高理解深度。
最后,教师可以使用故事读编法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故事读编法是指学生根据故事的内容,编写和述说自己的故事。由于学生需要结合绘本故事说出自己的故事,因此他们会下意识地提高阅读深度,并进行自主联想。这意味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调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实现新知识的转化,产生阅读感悟,从而达到课程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强化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基于故事情节进行拓展和延伸,编写前后续篇,培养创造力和写作能力。此外,学生可以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改变角色、情节或结局,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二)应用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除了灵活的阅读方式以外,教师也应当在阅读教学方面发挥创新意识,应用更加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绘本阅读教学质量。目前较为可行的阅读教学模式包括小组阅读法和亲子共读法。
首先是小组阅读法。部分绘本内涵较为深刻或篇幅较长,学生独立完成阅读需要较长时间,教师可以使用小组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保证学生之间充分合作和互动。教师要选择适合小组阅读的绘本故事,保证内容生动有趣,并考虑学生的年龄和阅读能力。在分配绘本故事阅读任务后,为各小组进行角色分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每个小组成员轮流阅读故事的一段,可以朗读或默读,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理解和发问。同时,小组成员可以讨论故事的情节、角色和意义,共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完成绘本故事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回答彼此之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其次是亲子共读法。小学低段学生在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方面和大班幼儿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亲子共读法仍然是较为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案,不仅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还能够拉近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绘本带回家与家长一起阅读,培养亲子阅读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向家长提供一些绘本阅读的指导,如怎样运用声音和语调讲故事、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等。学生可以定期在学校分享在家中的绘本阅读经验和感受,家长也可在微信群内分享自身亲子共读的心得,从而促进家校合作,增强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绘本讨论会,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分享亲子共读的绘本内容和体验,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三)开展自主绘本阅读活动
所谓自主绘本阅读活动,是将绘本故事的选择、阅读与总结的全过程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所有活动的阅读模式。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自主绘本阅读活动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对于培养阅读习惯、强化自主阅读能力具有较高价值。在绘本故事选择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绘本,并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评价和分享,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阅读选择意识和品位。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绘本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主题选择绘本。在阅读引导方面,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如理解故事情节、描绘角色形象、掌握生词等,培养阅读目的性和注意力,并向学生介绍预测、推理、推测意义、调整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在阅读活动设计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绘本分享会,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并从中提取重点内容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也可以设计绘制角色形象海报、编写续篇故事、制作绘本读后感等与绘本相关的创意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提升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阅读反思方面,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组内互评,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鼓励学生彼此之间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发现和思考,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思阅读问题,总结阅读过程。
四、结语
总结而言,本研究对绘本故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数个教学策略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