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春晖渐近旧岁去,一元复始万象新。《城市管理与科技》与大家一起迎来了新的一年。接续奋斗担使命,乘势而上开新局,城市管理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继续谱写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推动宜居城市建设的崭新篇章。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城市“规建管”一体化;坚持法治思维,以市民诉求驱动城市治理;坚持创新思维,科技支撑促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提质增效;坚持底线思维,守护城市安全运行。
统筹推进城市“规建管”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相辅相成。城市规划在城市治理中起着引领作用,城市建设提供硬件环境,城市管理增强软实力。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余池明以《加强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考和建议》为题,介绍了城市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与应用,剖析了当前存在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间脱节等问题,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建设智能化监管平台两个方面对一体化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建议。
市民诉求驱动城市治理深刻变革。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治理必须把人民放在首位。本刊编委、北京市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申马达等以《推动“热线+网格”双向融合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为题,介绍了北京市大兴区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平台和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发挥了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的指挥棒作用;总结了大兴区建立主动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的实践经验。
科技支撑促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提质增效。科技支撑是垃圾分类精细化、系统化、定量化、智慧化科学管理的迫切需求。本刊编委、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以《以科技支撑助推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提质增效》为题,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基于分类的深圳市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置全链条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提出了完善生活垃圾智慧监管平台功能与数据共享交汇机制、建立厨余垃圾管理層次框架与行动指南等建议,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管控风险守护城市运行安全。安全运行是城市治理的底线。树牢底线思维,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丁彩霞以《韧性城市视角下的地下空间安全现状审视与优化进路》为题,立足于建设安全、韧性城市,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存在的冗余性缺失、稳健性缺位、适应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治理对策建议:坚持冗余性,城市更新中备份扩容与数字化转型并行;增强稳健性,建立管理机构,理顺管理机制,实施专业管理;推进适应性,协调善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更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