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世杰 田茂泉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价值,是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优质资源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相融合是学校加强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也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不仅有助于培根铸魂,提振学生文化自信,还有助于丰富、完善历史教育的课程内容,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其中主要有教育实践趋于功利、融入方式枯燥单一和教师素养参差不齐这3大困境。要解决此困境,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基于教学内容,找准融合点;基于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基于文化培育,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基于文化回应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体验。
[关键词] 历史教学;中学历史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文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24)03-0144-07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24.03.022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优质课程资源,還是历史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抓手。2021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历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因此,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成为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本文尝试从融入价值、现实困境、融入路径3个维度予以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立德树人智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教育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程相融合,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培根铸魂,提振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有利于丰富历史教育内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进一步转化与发展,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
(一)学生层面:培根铸魂,提振文化自信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愈发迫切。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纵观当今世界,无论贫富贵贱,人们大多身不安,心不定。究其原因,实与忽视民族文化经典,进而失去本心密切相关。因此,在新时期培育文化自信,不仅是中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需求,还是树立国家观、民族观的应有之义。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加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尖锐,国内外多元文化纷至沓来,极易影响学生三观的树立与发展。有鉴于此,学校作为文化输入的前哨阵地,更应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性作用。通过研修、践习传统文化诸元素,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深层次思考,有助于培育学生高尚的价值观念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振自身文化自信,更好地培其本根、育其心魂。
文化自信之本根在于历史自信。历史自信不仅是文化自信的基础,还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由此,中学历史教育需在加强学生历史自信培养的基础上,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华历史文明发展的始终,由历史长河所孕育与滋养,见证了一个个历史朝代的兴衰成败,故而可被视为培育历史自信的有力抓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还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实现“培根铸魂”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深度融合不但可以丰富历史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的育人属性,还能确保中学生在面对“文化激荡”时,保持明辨是非的定力,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继而能够在道德实践中涵育自我,达成自我品格完善之目的。
(二)教学层面:丰富历史课程内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程相融合,对于历史教学大有裨益。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历史课程内容的丰富——将历史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开掘和提取,使之与历史教育相结合,从而打造出富有“传统文化味道”的历史课堂。同时,在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除了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外,教师还应具备大历史、大文化的教学意识。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质,使历史教育活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哲学、医学等传统文化层面。同时,还要系统性地整理与讲授相关的历史文化常识,即应基于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合理地编排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以传统节日、诗词文学、历史典故等文化主题开展知识竞赛。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去切实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接受传统文化正能量的教育洗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思想,事实上囊括了诸多优秀的富含教育价值的资源,能够有效丰富历史课程的内容,提升育人的水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各环节,使其贯穿于各个教育阶段。”[3]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来滋润学生心灵。如在讲解“百家争鸣”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时,教师便可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入手,选取两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学生施以历史文化思想之熏陶。具体而言,可从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开始,儒家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主要以“六艺”为主,教师在让学生掌握“六艺”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尚需更进一步,让其体会儒家“六艺”之教的道德修养意蕴。儒家经典《论语》开篇所言“学而时习之”[4],即是在强调学习不应仅局限于认知上的所谓“学”,更需重视行为上的所谓“习”。只有将所得之知加以践行并在其中不断反省,才能将书面上的理论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养料,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为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切忌流于形式的“走过场”活动。概言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中,将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历史课程的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有助于借此重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文化层面:推动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的融合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丰富历史课程之内容,还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者犹如鸟之双翼,相辅而行,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意见》明确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使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
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诸要素的过程,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转化和发展的过程。有学者精辟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既是传统文化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实践过程。”[6]事实上,若将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理解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嬗替过程的话,那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相融合便是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演进的一种方式。例如历史教材中常常出现的道德教化理念,包括家庭伦理、忠孝仁爱、兄友弟恭等价值理念,都是在历史长河中始终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在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这需要在谨慎甄别、筛选的同时,注重适宜的转化和发展,从而将教育效果落地落实。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利己、厌学、躺平思潮时,应结合历史上具体而生动的人物事迹来实施思想教育,如中国古代史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中国近代史中邓世昌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中国现代史中夏明翰的《就义诗》所体现的坚定信念,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纠偏和道德育化的绝佳“桥段”。综而论之,唯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之间接续贯通的精神命脉,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内化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实现自身的转化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文化使命的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相融合的根本价值和要义所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现实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中学历史课程,仍然面临一系列现实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教育实践的功利化、融入方式的单一化和教师素养问题是3大主要障碍。
(一)教育实践趋于功利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双基”发展为21世纪初的“三维”,再到如今的“核心素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教育目标随着现实国情的演进和教育大背景的变化而不断迭代更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民众总体知识水平较低,我国开始了新一波扫盲热潮,制定了“双基”的教育目标;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对国外教育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我国又制定了以布鲁姆教育理论为基础的“三维”目标;进入新时代以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各阶段的主导性目标。
但是,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功利思想导致了教育目标在真正实施时往往发生一定的“异化”或“扭曲”。近年来,“唯成绩论”常常被社会、学校、家庭作为评判人才的重要价值尺度,追求分数成为社会的“优良风气”——如此一来,便会导致教育实践上功利化倾向甚嚣尘上,这就与原先设定的教育目标渐行渐远,乃至产生背离。尽管新时期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在向立德树人教育的本质理念靠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仍常常被误解为科学知识的实践范式,历史课被理解为“背诵课”,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往往被硬性嫁接,而历史教材中原有的传统文化知识却未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教育实践过度的功利化诉求。这种做法,往往只注重学生分值的增加,而忽视了学生才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进而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元素融入历史课堂,使得“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融入方式枯燥单一
当前,除了过度功利化的不良影响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尚需克服融入方式枯燥、单一、生硬的问题。
历史课程的开展是师生围绕历史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互动,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交往意涵。在教育史上,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启发诱导术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看似平平无奇,却都蕴含着与他人的文化交往因素,是一种“文化转移”,是文化育人功能得以舒展的有效手段。然而,笔者在实际调研后发现,不少学生反映历史课程枯燥、乏味。造成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与历史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有关——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观念仍然顽固地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对历史教材的讲解多是依据PPT照本宣科,并未真正深挖教材,同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也是简单地通过PPT上的图片、视频来一笔带过。这样“独白式”的授课模式造成历史课程讲解不够深入和透彻,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使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奇特魅力和浓重意蕴,最终导致历史学习滞留于简单的了解、认识阶段,而无法领悟到深度学习之趣味。而教师之所以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与近代以来科学主义思潮和班级授课制的影响不无关系——这一模式只是一味重视教学效率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往,使教师教学如同大水漫灌,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的教学质量却大打折扣。
(三)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无论一个民族国家具备怎样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教师对于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7]但目前我国各地的历史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却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追本溯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尚未树立文化入教学的理念,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史实讲授阶段,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够恰当;二是各地教育系统并未形成统一、完善的教师培育机制,在入职前后缺乏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进而影响到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三是在日常开展的系列历史学科教研活动中,过多注重课堂所授知识的多寡,而对教师之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的交流重视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程的本质、特点和路径认识不足,不能形成一致的“元认知”。申言之,若历史教师尚未具备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8]鉴于此,历史课程除了要向学生传递历史信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外,还肩负着增强国家认同、培育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同时,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涵盖社会各个领域,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密切相关、高度契合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历史课堂这个主阵地,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历史课程的特定单元模块、学段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差异,下大力气寻找历史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借此来开展教学设计、丰富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便提升教育效果。
(一)基于教学内容,找准融合点
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教学与传统教学之不同。具体而言,其立足点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讲授,更在于以历史知识为教学载体,发掘教材所蕴藏的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蕴、道德精神等内容,使其有机地嵌入到历史课堂中去,而历史教学所独有的人文关怀旨趣和文化价值取向也可得到彰显。因此,探究和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内容的诸融合点,是开展此类教学的前提。以现行的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中国史部分为例,其中多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容,如传统节日、古诗词、中医史、武术史、戏曲史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作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主题,还可以视为中学历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对此,《指南》也作了指导性说明:“历史学科要重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积极、健康的内容,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初中历史要介绍古代诗歌等文学艺术成就,使学生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介绍中医的代表人物和成就,认识到中医在救死扶伤中的作用。”[9]由是观之,历史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的关键课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凝练融合点,从而合理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例如,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部分便介绍了我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且在“相关史事”栏目中对春节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讲清具体的节日内涵外,还应进一步思考:这些节日背后体现了哪些教育价值?如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节日的内涵意旨?其中隐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其建构起自身的认知理论,产生积极的文化体验,从而真正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再如《盛唐气象》一课中介绍了詩词在唐代发展至巅峰的状况——不仅诗歌的题材丰富,数量众多,而且还诞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诗词大家。教师在讲解时可展示李、杜的代表作,比较二者诗歌的艺术风格,进而展示诗词所传达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把历史课上成诗词赏析课。历史课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史学思维和史学认知能力,而不是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诗词、解读诗词背后的历史才是关键。在对作品进行历史性的分析和总结后,学生方可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意蕴深厚,从而增强新时期文化自信,增加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进而实现涵育家国情怀的目的。又如“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相关史事”部分有对张仲景和华佗医学事迹的概述。教师可借对其治疗案例的生动描述,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医的魅力,体察传统医者的仁爱之心和中医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
综上可知,历史教材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历史课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性课程。借由历史课程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体现历史育人价值的重要举措。这将有助于学生确立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基于教学过程,注重情境创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源于“传统”的,然而将优秀传统文化原本的样貌一一展现在现实中又难以做到。因此,就需要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再现传统文化的风采。而情境的创设要尽量围绕学生可知可感的真实生活事件来展开,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感悟文化。“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情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10]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若能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主动探究历史真相,了解历史发展脉络,求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架构起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但就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论是课堂导入还是史实讲授,大多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过于“生硬”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因此,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情境创设”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历史情境生动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一般而言,历史情境可分为知识情境、文化体验情境和情感情境三类。
首先,教师要创设知识情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迁移。如在讲解端午节的来历时,教师要对其习俗、节日内涵等道明讲清,使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与传统节日之间产生关联性认知。其次,教师要创设文化体验情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迁移。如在讲解“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可出示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来展现宋代繁荣的市井生活,同时抛出问题“宋词为何会如此兴盛呢?”“宋代市民通常在哪里娱乐呢?”“假设你是生活在宋代的一个文人,你会与朋友做哪些事情呢?”通过设问,教师便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学生在经过深入思考和小组合作后,可以得出宋代文人通过填词、作曲来消遣生活,这便导致了大量的词曲作品的问世,进而促进了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的繁荣。如此一来,学生便理解了宋词兴盛的社会根源,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也有了进一步认识。最后,教师要创设情感情境,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迁移。如在讲解“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课的子目“司马迁和《史记》”时,可先讲解“负荆请罪”“运筹帷幄”“指鹿为马”等成语进行章节导入,也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前后知识之间的迁移,还为学生深刻理解《史记》的传世价值打下伏笔;然后再利用关于司马迁创作《史记》艰辛历程的纪录片、视频资源来创设情感情境,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支撑司马迁在身受困境之下完成《史记》这部史学著作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从司马迁身上学习到怎样的精神?”在教师讲解完历史背景后,师生通过共同学习来感受司马迁身上所具备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魄力,以及“公正记事、秉笔直书”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体悟《史记》所蕴含的家国天下的宏阔抱负和敢于担当、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基于文化培育,提升教师文化素养
学校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力军的教师的引导地位至关重要。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直接与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实地调研,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比较淡薄,且教师自身尚未具备应有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性和连贯性不强。当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端”出现问题时,势必会影响历史文化的整体教育效果。对此,学校应下大力气树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具体而言,首先,应先从教师队伍入手,加强教师培育,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促使教师具备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和教学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1]可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自身首先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争取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拥有长流水”的境界,如此方可保证历史文化课堂的有效开展。另外,学校也要推动教师结构的转型升级,采取优中选优的原则去聘用和选拔教师,多组织任课教师参与交流研讨、讲座学习,从思想层面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教育和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推进“高水平”“素养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历史教师要善于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针对课程内容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深入发掘、甄选教材富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并将其合理地融入教学设计,无痕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的“漫灌式”教学,历史教师可根据单元内容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校内外文化大家作学习指导,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讨论、交流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四)基于文化回应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体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要结合具体的办学条件开展历史第二课堂,尽可能地促使学生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余年的积淀,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渗透到社會生活的各个方面,随处都可见文化的影子。中学生在参与历史第二课堂的过程中,通过“所见所闻”带动自身“所思所感”,进而增强文化修养,提升文化品位。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文化遗址、历史古迹等场所,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文化品牌。以笔者所在的烟台地区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蓬莱阁、八仙过海景区、烟台山、戚继光故里、王懿荣纪念馆等文化景观或场所,通过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遗迹,感悟祖先所留下来的文化财富,拓宽其文化视野,增强其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文化所以能“化人”,离不开环境的熏陶[12]。校园文化同样是学校教学育人功能的一部分,是学生参与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积极创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新路径,使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协调并进,从而创设中学历史教育的有效平台。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内的物质存在,如走廊、墙角以及文化类的牌匾、建筑、雕塑等;校园精神文化则主要包括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班风等。
教师可以多措并举,以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首先,对于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建筑布局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如在教学楼走廊、楼梯间、教室墙壁上张贴历史题材的文化小故事、名人名言等,以润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其次,就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而言,历史教师可以从班风、学风入手,挖掘历史文化知识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使其融会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这样一来,就能带动学校整体风气的建设,促进班级和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由此,学生通过参与式文化体验的方式,能够增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厚植家国情怀,实现培根铸魂。
综而论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能够提振学生文化自信,推进培根铸魂,还可以拓展历史教育的边界,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仅以静态的形式存放于历史典籍、建筑、绘画等物质载体当中,更要在新时代以动态而灵活的样态发挥其教育价值和精神动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学历史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媒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课程应从4个方面着手:基于教学内容,找准融合点;基于教学过程,注重情景创设;基于文化培育,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基于文化回应教学,鼓舞学生参与文化体验。一言以蔽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课程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在中学历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既是新时期培根铸魂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指向和关键举措。我们应不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阐发,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积极探索其融入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的心,导之以学生的行”[13]。
参考文献:
[1][9]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6;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l,2017-01.
[4]楊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
[6]季乃礼,茹素岩.全过程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J].理论与改革,2023(06):12-24,159.
[7]杜钢.当代中国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15(19):34-39.
[8]蔡凯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与理路[J].江苏高教,2023(12):131-136.
[10]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
[12]刘克明.历史课程改革如何回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9(01):86-90,98.
[13]行冬梅.初中历史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例研究——以《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23(03):158-161.
(责任编辑:姜佳宏)
Culturalizing People: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JI Shijie, TIAN Maoquan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China)
Abstract: The value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lies in boosting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asting their soul,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history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t present, the difficultie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are as follows: Educational practice tends to be utilitarian; The way of integration is dull and singl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varies greatly.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history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find the integration poin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scene creation; Improve teachers' cultural quality based on culture cultiv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ultural experiences.
Key words: history teaching, middle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path; cultural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