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
【摘 要】随着电影经济的逐渐成熟、投资规模的不断提升、电影产品类型的日益丰富,以及观众观影需求的日渐提升,建立兼具艺术表现和产品观念的电影成为电影制片管理的主要目标。电影制片人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提升电影工业化水平和推动电影产业强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电影制片人 專业化 电影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4-0135-06
电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要精神产品。作为文化强国战略格局下一种深广的艺术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工业体系是电影强国的基础。工业化发展最重要的理念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电影工业化的本质是,形成电影组织架构中岗位职责的专业化,形成由精神文明、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等共同织就的严密逻辑。电影制片业作为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关键点,是现在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部分。电影制片人作为熟悉电影产业全流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电影项目的核心领导者。他们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对电影政策、管理、创作、金融、市场等方面有系统性、规律性认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制片人的专业化发展在电影工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影制片人的专业化发展是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一、电影制片人的定义及其专业化的体现
电影制片人是现代产业经济体系下职业经理人制度在电影行业中的体现。作为电影项目的领导人,制片人是企业家和艺术家的结合,是创意的发掘者、团队的建设者、成本的控制者、流程的管控者、质量的把控者、工作的评估者、绩效的考核者,是保证电影工业发展和电影艺术积累的中流砥柱。中国电影制片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亚细亚公司的依什尔委托张石川拍摄的第一部国产短片《难夫难妻》。在20世纪20—30年代,民族资本开始涉足制片业,形成了自主制作、发行、放映一体化的生产体系。这促使了张石川、邵醉翁、黎明伟、罗明佑等早期专业电影制片人的形成,并推动了早期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程树仁在1927年主编的《中华影业年鉴》中记录了电影制片的诞生过程。文中记载“新式影戏由洋人输入”,即电影制片萌芽于美国,发展于法国,随后传入中国。电影制片的定义在2005年12月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中得到明确阐述:电影制片主要指电影创作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它融艺术创作、科学技术和管理为一体,涵盖电影项目的策划、筹资、制作,以及宣传、发行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编、导、演、摄、录、美等众多生产技术人员。制片人作为电影制片活动运行中的项目管理者和第一负责人,负责管理所有项目工作人员,协调各部门工作,整合电影项目运行期间所需的全部元素并将其合理使用,对项目运营有核心控制权。其主要职责是决定影片生产的制片方案、主创人员组成及影片销售方式,并监督影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从购买剧本的文学素材版权、组织撰写电影剧本,到为制片方案筹集资金、决定资金预算及最后的利润分配方式,再与主创人员谈判及签订合同,批准制作开支,直至影片完成销售,制片人的职责贯穿始终。制片人需要有独到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魄力,要能够选取优质的故事或剧本,明确项目目标,建立剧组核心工作团队并明确各自责任,确定电影预算,筹得项目资金,雇佣演员,策划并监督项目执行计划,协助导演进行拍摄创作,确保项目安全有序地运作,孵化成电影并获得市场的认可。
作为负责宏观决策、统筹全局的复合型人才,电影制片人的专业化体现在对项目投资人、观众、电影市场、导演及创作团队后续的良性循环上。在快速变化的经济市场中,制片人的责任是确立电影项目开发的方向,明确电影主题与剧本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组建电影创制团队,确保电影能在预算范围内安全、有序、高效地完成生产和销售,并持续开发电影的后续价值。在项目具体的执行管理中,制片人需要建立柔性的制片管理团队,负责将宏观战略落地执行,形成项目制片执行计划,明确项目运行的管理制度,监督、管理项目的拍摄制作过程。制片人在电影项目中的角色犹如公司的总经理,是电影项目的管理者。他们负责开发项目,监督项目的运行,也有权解聘团队中的任何工作人员,随时叫停不合时宜的计划安排。通过平衡各元素,制片人使电影能够顺利生产,并获得市场的成功。作为电影项目运营的核心推动力,制片人通过精准的策划、有序的管理和权变的思维,领导剧组所有成员创制并销售一个具有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产品。依据电影项目运营模式、生产规律以及产品化的综合需求,完成对电影创意的发掘与鉴赏,挑选合适的电影题材。在深入分析和判定市场趋势后,制片人需平衡观众的喜好和艺术表达后,决定电影的开发方向,形成电影开发策划方案。他们领导编剧与导演确定创作方向,并全力配合创作工作,以提升电影的艺术质量。而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中,制片人需要精准地控制电影成本,明确生产周期,有序管理剧组团队,高质高效地推动电影创意的实现。
二、电影制片人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历经三十年的市场化发展,国产电影产量从2002年的100部增长至2023年的超1000部。随着电影制作数量的快速增长,对电影制片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然而,行业却面临着专业制片管理人才的极度缺乏。制片人的非专业化导致了作品生产质量的不稳定,投资风险增高,使观众逐渐缺失对电影的信心,阻碍了电影制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制片人专业化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制片人岗位职责的系统性认知不清晰;制片人培养体制不完善,导致制片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制片人授权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制片人领导权利缺失,制片人的专业性无法充分发挥。
(一)制片人岗位职责的系统性认知不清晰
在中国电影制片发展过程中,由于电影生产体制、市场环境等要素的变化,制片人群体的角色定位发生多次改变。在多种生产机制共存的市场环境下,行业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制片人,对电影制片人的专业定位并没有形成共识。在传统电影制片厂体制下,电影项目管理由制片主任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电影制片生产流程进行控制,管理电影生产成本,扮演服务者、组织者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以导演创作为中心的电影生产机制,人们普遍认为电影制片人应是辅助导演创作生产的“服务者”角色。随着电影单片制作权限的放开,民营电影公司逐渐成为制片业的中坚力量。制片公司的老板开始成为电影出品人并兼任制片人。这些老板作为电影制片人,更侧重于电影的投资、融资和发行管理。在电影具体制作的环节,他们会选择将工作承包给专门的承制公司。因此,电影制片人逐渐从服务者、组织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然而,由于缺乏对具体生产内容的组织管理,电影制片的内容开始向同质化、空心化、形式化发展,投入产出比成为电影制片人核心考量的要素。
除此之外,随着生产数量的不断增加,行业对制片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部分知名制作者获得资本的青睐转型成为制片人。这类制片人更专注于电影的艺术创作以及创作者的个人表达,但缺少对电影市场的了解和影片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因此,他们的作品在发行之后常遇到观众无法欣赏与共情的状况。目前,各种类型的制片人构成了电影产业的多元化格局,但也阻碍了制片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使得行业缺乏对电影制片管理人才的系统性认知。专业的制片人需要对电影项目运营有系统的规律性认知,从项目的确立到融资、从拍摄到宣发、从投入到产出回收,需要始终全面负责项目。
行业中制片人群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方式:传统电影制片厂体制下的制片主任角色转换、出品人兼任制片人,以及相关电影制作人员转型成为制片人等几种方式。传统制片厂的制片主任侧重于电影制作期间的流程管理和对电影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对电影项目商业运作了解不深;出品人兼任制片人则侧重电影投资、融资和发行管理,对电影生产规律一知半解;而电影制作人员转型的制片人则更专注于影片的质量和艺术创作,往往忽略电影成本管理和投资回报率的计算。甚至部分制片人不了解电影的生产规律,仅仅因为与投资人相熟便成为一部电影的制片人。这导致行业中并没有形成对制片人岗位职责的明确共识,使得制片人专业化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
(二)制片人培养体系不完善导致制片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电影制片人的核心目标是同时对项目投资人、观众及电影市场、导演及创作团队后续良性循环负责。为此,他们需要具有政治素质、艺术素质、管理素质、经济素质、法律素质、人际交往素质等综合素质。制片人应熟知电影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展的深刻内涵,完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的高质量作品。同时,他们也必须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制片人还应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能力,并有丰富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的积累,以便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现生活中的亮点。他们还应懂得组织管理、流程管理等管理方式,熟悉甚至精通电影生产流程和主要环节,控制电影生产成本,做好时间规划,平衡电影创制与市场需求。通过专业的方式创作雅俗共赏的内容,并通过合理的营销发行为电影获得效益。
除了电影项目运行的专业素养之外,制片人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直面困境的责任感、灵活变通的思考能力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这使得培养一位专业制片人具有较高的难度。但完善的制片人培養体系的缺乏,使得制片人的培养教学更侧重于服务者、组织者的训练,而缺少作为管理者、决策者的训练。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却被要求同时扮演管理者、决策者、服务者、组织者的角色,这造成了制片人培养和实践体系中的行为认知偏差,导致制片人在执行权责时无法达到专业要求。如大投入大制作的《上海堡垒》,由于各种不同要素的胡乱拼凑,导致从编剧到创作完全脱离原著小说和基本逻辑,最终使得电影口碑崩盘,票房惨败。再如电影《阿修罗》,虽然集结了众多实力演员,并拥有强大的制作班底,但由于故事单薄、主题简单、世界观无法被观众认同,在上映之后被迫撤档,最终票房不足5000万,被称为“精致的烂片”。这些失败案例都是由于制片人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专业判断而导致。
(三)制片人对剧组领导权力的缺失
制片人对电影剧组的领导权力由出品人授权,但在具体电影项目管理中,制片人很难在项目运行中真正地拥有领导权力。内外部复杂的因素导致制片人领导权力的旁落和缺失,具体表现为:一是,剧组其他人对制片人领导权力的影响。制片人的主要工作是为了保障电影产品的生产销售,但有名气的导演、演员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制片人执行领导权力的掣肘。这些有名气的导演和演员能够为电影吸引资金,因此在谈判和博弈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利用资金和观众的关注度来削减制片人对剧组的领导力。二是,电影行业内部人才市场不透明,导致出品人无法公开选取合适的制片人进行影片管理。这使得出品方选择制片人的考量标准由专业性调整为熟悉性,或者削减对制片人领导权力的授权,让制片人在管理项目时无法进行系统性决策。三是,制片人自身专业性不强,在电影项目管理过程中逐渐失去剧组成员的信任,从而失去对电影项目的管理权力。
三、电影制片人专业化发展展望
制片人有别于出品人、导演等职位,他们是电影生产的领路人,是电影团队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需要对电影生产的策划、创作、制作、发行有全面的认知,还需要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制片人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经济素养、法律素养、管理素养等,并运用这些综合知识对电影发展进行架构,以确保对电影发展方向判定的准确性。制片人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制片人的察觉力与鉴别力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制片人需要在符合国家政策基础上,找准电影生产的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探索艺术创作规律,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要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以电影精品奉献人民。电影制片涉及众多要素,受到资金、制作环境、时间、人员等要素的限制,需要制片人在制片过程中将众多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最优搭配。如对影片上映时间的判断,制片人应综合考虑影片定位、档期、竞争对手、影片质量、明星效益以及可能会涉及的突发性社会因素等。如热门档期意味着高竞争压力和高宣发投入,但也需要评估电影是否有竞争力,其题材是否能够吸引观众,以及高额投入是否能够满足电影资金的投资回报期待值。同时,制片人还需考虑同档期是否有类型相似的竞争影片。这都需要制片人具有精准的鉴别力。例如,《中国机长》选取全国热议的飞机事故话题作为题材,聚焦于“英雄机长”的人物形象,通过抓住观众对事件的同理心,成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自电影诞生以来,它已经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类型,从最早的纪录电影到各种类型的剧情片,从好莱坞歌舞片到法国新浪潮,从政治电影的意识传递到科幻电影的科学展现,电影总是伴随着当下社会环境、观众心理和地区文化需求所产生的,并与技术的更替和经济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成功的电影总是能准确地抓住外部环境的需求,获得市场或者社会的强烈反馈。作为制片人,需要对电影题材有敏锐的洞察力,加强题材规划,围绕未来三至五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战略规划、重要时事热点,组织开展题材策划会,广泛征集意见,充分论证,提前规划,跟踪服务重点题材;需要分析市场形势,结合热点话题,在商业类影片上搜集题材,重点在爱情、悬疑、喜剧、艺术等题材上发力;在精选题材基础上,找好视角,通过对社会发展、经济状态和集体文化诉求等要素进行分析,对接市场需求,拓展主流影片类型片风格,创新商业化运作模式,打造新主流电影。
制片人还需要对电影本身和行业发展情况以及人才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能够根据项目的需求,寻找合适的电影制作团队,打造拳头产品。由于题材类型的区别,电影艺术创作者有不同的擅长领域,这便需要制片人善于发现人才的优势,甚至一些并非电影领域的专业人才也可以加入电影的制作。电影资金也是电影拍摄时重要的资源,其资金可以来源于国家资助、行业内部、团队内部,也可以从商业广告、保险、风投、贷款、个人资金等社会资金筹出。制片人需要能发掘不同的融资渠道,为电影的拍摄筹措资金。
(二)建立敏锐的决策力和系统的判断力
制片人需要审时度势兼顾各方利益,其能力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面对不同要素的影响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制片人需要有果敢的决策力,以不断平衡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工业制作、项目投入和商业价值。明确目标是电影制片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电影项目是否能成功启动的关键。作为项目的领导者,制片人需要明确对项目的控制力,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确定项目明确的主体目标,这有助于提升制片人对项目决策的判定。精准快速的决策能为制片人建立在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团队在运行过程中有较强的稳定性,提升执行效率,从而加强制片人对项目组织的领导力。作为策划阶段的主体责任人,制片人需要遵循政治逻辑、社会逻辑、经济逻辑、生产逻辑,将电影生产的冒险之行变成风险可控、策划可行、执行可落地的计划之行。
此外,电影创作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系统,需要整合导演、编剧、摄影、美术、后期、演员等所有人的艺术想象和创作能力。制片人作为这一系统的组织者、管理者,需要选取合适的创作者组建系统架构,为系统设立明确的目标,并提供适当的时间、成本以支持系统的运作。从创作团队的组建到创作内容的生成,制片人作为管理者需要明确把握创作方向,对电影创作有清晰的认知。电影艺术创作不能仅仅是主创们的自我艺术表达,更是要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展现社会文明的发展,表达文化艺术之美。电影创作的成功是艺术表达、文化呈现、技术展现、成本投入和市场认可等综合表现的成功,任何单一的突出表現都不能让电影获得观众的认同。
(三)培养良好的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团队活动过程,促使团队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电影制作是一个依靠群体力量共同完成拍摄、制作影片的过程,中间需要涉及制片组、导演组、摄影组、美术组等部门。制片人作为剧组的管理者,需要领导所有剧组成员完成电影的拍摄制作工作。制片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主要包括: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激励下属能力。组织能力要求制片人能够组织起一个团结稳固的剧组去完成电影制作。授权能力针对的是剧组具体事务的管理。制片人作为剧组的掌舵者,更多是对宏观方向的把控。在具体事务上,应该授权制片主任进行管理,使管理措施能够具体落地。
剧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需要在同一个空间环境中完成不一样的工作。这导致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从而使剧组内部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制片人拥有较强的冲突解决能力,妥善处理内部矛盾可以使剧组内部更加团结。作为领导者,制片人需要了解团队中不同工作人员的工作动机,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激励和劝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凝聚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信任、专业和共同认知基础上的。制片人与创作者之间的沟通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制片人对电影的创作规律有专业的认知和见解,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电影是综合文学、摄影、美术、服装、表演等要素的综合艺术,电影创作是艺术家们协同创作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形成正和博弈的团队合作状态,各要素的艺术表达需要充分结合,形成目标电影的完全形态。制片人作为项目管理者,是项目沟通的桥梁,需要为创作建立有效沟通的路径,成为团队中值得信赖的沟通者。
在艺术创作的沟通中,制片人需要观察创作人员的创作状态,了解创作内容,与主创清晰明确地交流创作需求。而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文学剧本能决定电影的市场定位、目标受众、预期票房,是电影和市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制片人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制片人需要了解市场以及观众的受众心理,与创作者沟通受众喜好,以此为基础完成电影剧本创作。在画面、声音的创作方面,制片人需要以成本为基础与创作者进行沟通,以达到最优的投入产出比。
(四)具有快速的危机处理能力
电影制作是一个开放式的人工系统,需要不断与外界环境交互,并受到多方要素的影响。同时,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众多内部因素的调节,例如灯光使用所需要的电力知识,大型场景布置所需要的工程建设,脚手架、威亚、飞猫等拍摄辅助设备使用所需要的机械操作知识,打斗、追逐、撞车场面所涉及的特殊操作等,这些涉及不同行业的专业操作在面临紧迫的生产进度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等因素时,往往容易导致危机事故的发展。这便要求制片人在制作过程中时刻保持危机处理意识,对危机发生的导火索和先兆有敏锐的意识,且对危机发生时有明确的处理原则和果断的解决措施。
在具体解决危机事件的时候,制片人还需要兼顾考虑不同对象并采取不同解决方案。在面对受害者时,需要给予重视,认真听取意见,并勇于承担责任;面对上级时,需要及时告知并汇报情况;面对剧组其他员工时,需要迅速而准确地把事件的发生和将采取的对策告知员工,使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如果涉及公开事件,还需要及时对外界做出回应。
四、结语
电影制片人需要正确处理电影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努力推动生产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硬件技术的标准化;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提高产出效益,不断提高电影制作的整体水准,不断产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作品。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电影创作生产,脚踏实地地提升每一部电影作品的质量,才能推动中国电影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参考文献:
[1]周洁.上海民营电影制片企业生产经营研究(1913—1937)[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
[2]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