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百岁长寿老人的调查中发现,百岁老人之所以长寿,除了和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和一些共性的养生习惯有关。
长寿秘诀一:养德德是指人的道德、品德及修养。研究发现,长寿者多是品德高尚,对社会、工作、家庭等有责任感,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的人。生活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安于位置,勤于责任,心理上趋于平静稳定,就能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不计贫富,不怀恩怨,甘于淡泊,修身养性。孔子说过:“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是长寿的规律之途。
长寿秘诀二:养性养性就是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情。研究发现,百岁老人大多性格开朗,慈祥平和,很少生气,不发脾气,遇事心胸豁达,极少与人发生争执,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计较。《内经·素问》中就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就可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养性之理。”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长寿老人的秘诀就是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不计较一时一事的荣辱得失。“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的确是养生长寿的真谛。
长寿秘诀三:亲情老贤子孝,亲情浓浓,夫妻和睦。尊老爱老,能够使老人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许多事实证明,家庭内部由血缘建立起来的代际关系、亲情关系非常重要,可使老人感到物质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关照,精神上有寄托。由亲情关系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悦、幸福和满足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长寿秘诀四:规律生活即饮食起居保持一定的规律节奏。在对全国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没有饮酒、吸烟的习惯。事实说明,规律的生活、良好的习惯,对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长寿秘诀五: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活动。脑要用,体要动,人的健康与活动密切相关,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一生受益。在对百岁老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都具有镇静幽默的性情,节制饮食的习惯,经常忙碌的状态和足够的休息。专家研究表明,世界上最忙碌、最紧张的名人们,要比普通人的寿命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乐的人。许多爱事业并有成就的人常常会觉得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工作、辛勤劳动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愈旺盛,人的生命力就愈强,而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高低与劳动、锻炼密切相关。因此,勤奋、肯于思索、动脑筋可以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根据世界上长寿者的生活习惯,一些医学科学家总结归纳为十多十少:一少衣多浴,二少食多饮,三少肉多菜,四少糖多果,五少盐多醋,六少忧多眠,七少车多步,八少说多做,九少欲(贪求)多施(施舍),十少怒多笑。
从生理上判断,长寿老人大致有如下一些特征:①形体不丰,体态均称,不过胖;②目光有神,眼睛反映人体的心、肝、肾的功能,目光炯炯有神,说明精力旺盛,内脏功能良好;③声音洪亮,这是肺功能健康,呼吸系统正常的反应;④牙齿坚固,不稀疏,不松动,表明肾气充足;⑤腰腿灵活,腰膝活动自如,腿脚轻便说明肌肉、骨骼、四肢关节的强壮;⑥脉搏有力,说明心脏功能健康、正常;⑦小便顺畅,是泌尿系统无恙的反应;⑧大便正常,每天保持大便一次,且按时,说明消化功能没有衰减;皮肤光泽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