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支架”新视角下写作逻辑关联的策略与实践

2024-06-03 08:40赵琳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5期

赵琳琳

摘 要 随着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写作的逻辑关联性成为评价的重点,构建思维支架可以使逻辑思维可视化,使思维发展与提升路径有章可循。通过构建 “鱼骨图支架”“披萨图支架”“八卦图支架”以及“三元思辨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应用思维支架,确保文章逻辑严密,从而提升其写作水平,并有效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写作思维支架  逻辑关联  新高考评价体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

2023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对评分量表体系进行了重新建构,将真情实感、逻辑关联和思维深度作为衡量优秀作文的重要标准。其中,逻辑关联性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写作中展现出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这不仅要求其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还需要通过严谨的论证和逻辑结构,展现出对材料核心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思考。

长期以来,高中写作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立意高、选材精、结构美、语言美等方面,侧重于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如“开头三步法”“结尾五步法”“一材多用”等。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和深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依托范文进行讲解,但这种教学方式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强调陈述性知识,缺少策略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指导训练。例如,教师可能会教“辩证分析”和“具体分析”等概念,但没有为学生搭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导致学生在写作中无法有效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构建写作思维支架,将抽象的思维方式具体化,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逻辑性表达,让学生“有计可施”“有章可循”。

一、思维支架:搭建逻辑关联的桥梁

思维支架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实现特定的思维目的所凭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它既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包括思维展开的具体路径[1]。简单来说,搭建思维支架就是帮助学生将写作的思维过程从内隐变得可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梳理自己的思维,按照逻辑搭建作文的框架,达到谋篇布局的目的。在高考写作中,思维支架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写作思维支架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思维导图、流程图和概念图等形式。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方式展现文章的结构和要点,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梳理思路和组织内容;流程图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示事物的顺序和流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推进过程和步骤;而概念图则展示了概念、实体及其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组织文章的主题和概念。

这些思维支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还能提升文章质量。叶圣陶在1981年致范守纲的一封信中提及:“再溯到根源,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要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2]在写作中,语言活动与思维活动密不可分。文字是外在表达,思维则是内在核心。高考新评价体系对文章逻辑关联和思维深度的要求,体现了写作作为思维外化的重要性。要满足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写作中运用思维支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具体的考情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思维支架形式将有助于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和质量。总之,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灵活运用思维支架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与应用思维支架:提高学生写作逻辑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开发“鱼骨图支架”:引导思维发散与聚焦,明确写作方向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经常面临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思考的问题。传统的线性或单点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鱼骨图支架”这一概念,旨在通过聚焦和发散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见图1)。

鱼骨图是一种常用的思维导图类型。“鱼骨图支架”提供了系统化、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它鼓勵学生在面对材料或主题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关系。通过“鱼骨图支架”,学生可以从因果、措施、本质、比较、对比和分类(类、比、因、果、法、里)等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主题。这种聚焦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的创作提供清晰的结构和框架。然而,仅仅聚焦还不够,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鱼骨图支架”,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此外,“鱼骨图支架”强调了全面思考的重要性。在分析材料或主题时,学生不仅要考虑问题的起因和影响,还要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比较不同观点和事物的优劣。这种全面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2.开发“披萨图支架”:打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写作结构

“披萨图支架”是流程图的一种,是应对新高考常见的“话题体”作文而开发的,它具有直观性、 概括性和简明性等特点,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以规范学生的写作思维。以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为例,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的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的主旨。考生必须围绕“故事有力量”这个核心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以“披萨图支架”的形式呈现,文章层次及结构搭建如下(图2)。

支架外形像切分后的披萨,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论证的深度和广度,聚焦“故事有力量”这个主旨,让学生从意义、原因、内涵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论证,由此让文章的逻辑关联性更强,极具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以正面分析为主,以反面分析为辅,层层递进关联,首尾圆合,论证严谨。依据此思维支架,文章的大致结构框架如下。

(1)以诗句入题:“影落寒溪水也香”。梅花有魅力,而好的故事更是有魅力,落到哪里,便给哪里带去一片芬芳。

(2)好的故事借以直击人心的力量,引起人们心底强烈的共鸣,在一次次的同频共振中,连接你我。

(3)从更深远上来看,好的故事有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可以从根源上扭转个人思想和价值取向,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4)好的故事有如此磅礴伟力,何哉?

(5)归根到底,是因其深刻的内蕴,流淌着个人情感,充分展现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和价值选择,方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6)但是好的故事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一直向前发展的。

(7)相对于静下心来欣赏好的故事,人们更愿意将自己浸入数字世界,追求更高利益。

(8)忽略好的故事,对吗?

(9)影落寒溪水也香,就让故事之花开遍每一个人的心间吧。

3.开发“八卦图支架”:运用辩证思维,深化论证逻辑

新高考作文题不约而同地呈现出重点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的趋势,新高考评价体系也转而注重理性思辨,对议论文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八卦图支架”的开发,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议论文中存在的同一性和扁平化问题。通过使用“八卦图支架”,学生可以更有效地构建议论文的逻辑层次,提升议论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议论文在理性思辨中展现出更深刻和丰富的特点,具体示例如图3所示。

在思辨类写作教学中,教师借助“八卦图支架”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下五步进行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①明确争论的焦点和矛盾;②尝试确立观点并反问自己理由;③找出对方观点或理由的不足,进行批驳;④自我补充完善或否定;⑤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思考该如何取舍。

以2023年1月苏州市期末作文题为例。该题涉及“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的观点,可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分析:①聚焦材料关键词“家”的一体两面,明确争论的焦点和矛盾,即讲爱与讲理的矛盾;②学生分别发表观点并简述理由;③找出对方观点或理由的不足,可以从逻辑漏洞、事实错误等方面进行批驳;④进行自我补充完善或否定,思考如果选择讲爱或讲理,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⑤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思考,探讨在家庭中讲爱和讲理该如何取舍。对以上内容运用“八卦图支架”进行思辨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发现不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为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做好准备。

4.开发“三元思辨支架”:构建关联思维,提升论证丰富性

在思辨类写作中,三元关系思辨在新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面对更为复杂的思辨关系,如何借助思维支架来构建关联思维,提升论证的丰富性呢?首先,需要明确核心关键词在关系中的属性和作用。例如,起到统摄作用的关键词称之为“统摄元”,起到联结作用的关键词称之为“联结元”,还可以根据概念的从属属性进行分析和划分(见图4)。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思辨关系,提升论证的深度和丰富性。

在确定材料中各关键词的属性和三者关系后,学生可以依据“三元思辨关系支架”来构建分论点,从而搭建起三元关系思辨类作文的结构框架,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核心关键词在关系中的属性和作用,如“统摄元”和“联结元”等,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思辨关系;其次,要依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拟写分论点,这需要深入挖掘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合理的逻辑关联,使论证更加合理、丰富和深刻;最后,要注意材料给定的情境限制,学生在搭建三元关系时,要符合材料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确保论证的严密性和深刻性。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逐步搭建起三元关系思辨类作文的结构框架,提升论证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写作,是一场深刻的对话,它既是与自我内心深处的交流,也是与未来读者的沟通。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话题类作文还是思辨类作文,学生都可以在明确材料核心后,借助思维支架来确定写作方向,搭建层次结构,进而提升论证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思维支架既可作为写作的基础,也可以成为深入分析的有力工具。通过运用思维支架,学生可以深入挖掘论点的内涵,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使论证更加全面、立体,从而有效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思维支架并非万能的,学生不能机械地套用思维模式,而应结合具体的材料情境进行灵活运用,使用时必须要符合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在审题立意时,必须确保观点和论证符合材料的含义范围,不能偏离题意。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运用思维支架,有助于建构有逻辑关联的结构层次,让文章的观点更周全、更深入、更理性、更有说服力。在逻辑的严密关联中,分析论证将凸显出深刻与丰富,确保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中达成较高等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白 丽.高中语文写作中学生思维支架的引导与构建[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3):59-62.

[2]范守纲.永远的纪念——叶圣陶先生给我的五封信[J],语文学习,2018(2):27-30.

[作者通聯: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