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助力红色经典社团发展

2024-06-03 14:48:01胡毅林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实践探究课程思政

胡毅林

[摘 要]课程思政就是要让学校教育回归本真,让学校的所有课程都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担当育人之责,共同落实好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丰富红色经典社团活动载体,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的工作实践,以红色经典社团为例,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红色经典社团;实践探究

高中生社团是学校推进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社团活动衔接着中小学各学段。学段课程内容体系完善,衔接紧密,大中小学社团发展百花齐放却又遵循立德树人之根本。高中学生社团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需要社团指导教师更深入,更有的放矢。

高中生社团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由学校共青团指导和管理,根据学生自我兴趣爱好、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性组织。社团活动是学校共青团组织“一心双环”格局体系中向外延伸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彰显学校活动特色的有效载体。自共青团中央发布《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后,许多学校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力求组织育人、以文化人,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自治能力。社团课程内容要丰富,它涵盖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类别,社团活动课程化。社团活动课程化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生涯发展规划,又有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更打破了传统课程模式。红色经典社团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尤其是注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绘画、音乐表达与表演、朗诵等多样化的形式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路径与载体,为课程思政功能领域的纵向拓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協同育人提供了有效路径。基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中学的工作实践,现以红色经典社团为例,做以下分析:

一、做好完善的顶层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内容

学校社团要依照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模式,可以按照科技类、体育类、人文类和艺术类进行分类。社团在实际运行活动过程中,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其中的红色经典社团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和语言等类型的综合活动,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社团活动全过程。

(一)课程思政引领学生社团活动设计,培根铸魂育新人

社团是学校教育教学外、课外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载体,合肥市第二中学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传统文化为目标,把思政教育和专业指导相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习融入社团中。具体做法是:做好学生社团活动的顶层设计,尤其关注传统节日活动,凸显思想引领。实际过程中,要做好活动策划和组织,以活动入人心。结合清明节、重阳节、五一、六一、国庆节等节日契机,结合校园文化,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例如,组织开展:我为“英雄”画像、生肖邮票设计大赛、重阳节敬老孝老、“向国旗敬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建党百年学“四史”、宪法周及成人礼等仪式教育系列活动。主要以新颖多样、时代感强、政治色彩鲜明的红色主题,作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有力抓手,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争当先进分子,做理想信念坚定的表率,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

(二)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社团活动展示,把稳思想之舵

红色经典社团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团建设,以细致管理促社团质量提升,活动育人补足精神之钙。合肥市第二中学社团以党史学习为基点,先后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永远跟党走”主题文艺汇演、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的相关活动;长期带领社员传唱红色歌曲、表演红色舞蹈、朗诵红色作品等多种活动展演,传承红色精神;定期组织社团开展读红色书籍、烈士家书,讲红色经典、忆英雄人物,补足精神之钙;重点突出“红色基因”,如社团展示区可以以四个篇章分区域展示:青春向党、峥嵘岁月、百年风华、畅想未来,表达自己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社团作品精彩纷呈:用红色剪纸记录革命烈士们的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用红色手绘展现党的百年历史,风华正茂;用柳编再现红船不忘初心;用3D打印展示科技强国,大国风范;用红色宣讲描绘红领巾心向党、党旗下的生活的绚丽多姿;用红色乐曲重温往日荣光,再现今日辉煌。

(三)课程思政融入学生心灵,传承红色基因践于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红色社团建设体系,健全红色社团管理机制,依托优质师资队伍,发挥教学师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社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务实求本,自强不息的” 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着力于辐射引领、资源整合,不断提升社团课程品质,打造魅力学生社团,形成“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的社团文化。合肥市第二中学学生社团以课程思政的方式融入学生心灵,力求入脑入心,践行红色基因。班级朗诵、校级朗诵《烈火英雄》《中华颂》《月光下的中国》;班歌节、合唱节,传唱红歌《期待的远方》《灯火里的中国》《彩虹》,传承革命舞曲《映山红》《闪闪的红星》。水粉、油画、中国画等体裁,皆以文艺寻党迹的形式呈现,校园里的红色基因在行动中传承。如“‘粽情端午·筑梦中国”——绘画活动: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谊牵!又是一年端午节,为了充分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二、建立完备支持体系,拓展课程思政的新空间

建设完备的支持体系,不仅要从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更要搭建指导教师队伍,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质量。事实证明,一支强有力的教师管理队伍处处彰显思政教育元素,处处体现教师培育学生品格的用心,才能充分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规范社团建设、增强社团决策力、保证学生社团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名师示范引领,凸显课程育人

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好的管理,同时一个好的团队也能成就好的管理。合肥市第二中学拥有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示范引领校内外社团教师。工作室依托校内外一批德才兼备的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在学校整体规划和指导下步调一致,做到社团活动指导有力、调度有方,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品质,完善社团课程建设体系,凸显社团活动的课程性。红色经典社团教师包含小中高阶段,涵盖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凸显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积极把稳青少年思想之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自行设计并组织戏剧化的课堂学习活动,如进行语文、历史或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于是,在语文课程《百合花》等革命传统作品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层次阅读,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而与革命前辈的家国情怀共鸣。地理课程中教师通过教授学生使用合肥地方调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人口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历史学科中,以燕园杯口述史走访当地革命志士,知人论世,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美术、音乐课中,通过绘党史人物、英雄人物,唱革命红色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工作室成员努力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以党建带团建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共同组织党团队活动,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团队协作

工作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领衔人引领→成员自主→结对指导的“三级管理”模式,支持各校成员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工作室邀请了省教科院及市局教育专家与工作室结对,对工作室进行指导。每月以“探索、尝试、发展”为主题召开工作室工作会议,分享工作经验。二是充分发挥工作室优势,积极指导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和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课题等申报工作。三是对教师队伍采取“分类培养”的方式,对新入职教师开展活动观摩研讨的浸润式培训;对青年教师开展活动设计指导、社团课展示观摩研讨;组织骨干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做专项活动指导培训。四是常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利用“团建”“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工作室成员发展需求和心理健康状态,助力工作室成员成长。

(三)做好课题研究,强化理论指引

社团建设过程中要引导社团指导教师带着问题去研究,把问题当做课题来做,会更好地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到:一是“小”,课题申报需要立足于一个小的点;二是“实”,从实际出发,做出来的课题,既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又能够促进自己的教学专业发展;三是“精”,即申报课题的过程要精心选题;四是“独”,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更要独立思考。

三、调动宣传的力量,做好课程思政的新引领

宣传的力量,如甘泉涌动,如静水流深,可以让力量汇聚,可以让梦想发光,可以让脚步走得更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宣传工作者: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工作也要做好宣传工作。合肥市第二中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利用官方平台,身体力行做好宣传

工作室社团指导教师,辐射了成员校和非成员校,带领骨干核心成员、普通学员开展了系列红色传承活动。参加省市级学术交流、培训讲座、专题报告。积极参与省市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并获得奖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省级刊物、市级刊物发表论文。承办红色经典社团展示、社团课例评审、中小学生社团展示活动、革命传统作品研讨交流活动等。在颇有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做红色经典内容传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渗透,引导更多青少年以读、写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

(二)利用网络媒体,加强校外拓展做好宣传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中社团要始终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格调高雅,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于一体的社团活动,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工作目标,赋能学生成长成才。利用网络媒体既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资源多渠道,又便于及时分享。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学校社团借助品牌,做好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宣传,可以与各级宣传部门开展联谊活动,推广红色基因传承活动。與央广网、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合作,扩大宣传的广度,增强宣传的深度。利用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市教育局云平台等信息,积极推广青年学党史专栏,拓宽青少年的学习路径。

实践证明, 课程思政要融入每一门课程,高中社团课能刚好开展思政内容,可以使思政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加强名师工作述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在教育系统中的机制,探索多形式、多样态、多层次的实践路径,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程的学术魅力 ,使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匠心独运重在践行,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中社团发展将不断总结经验、迎难而上、勇担使命,实现课程思政在普通高中社团课程中的高度融合,构建新时代“大思政”一体化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暨星球.“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怎么建[N].中国教育报,2021-05-04(03).

[2]郑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增强师生文化自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0):27-29.

[3]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9-90.

[4]王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7-01.

[5]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敬海新.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N].黑龙江日报,2018-10-03.

[6]林敏.《C#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循环语句”教学章节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9).

[7]芦永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8).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实践探究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 19:24:57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名师工作室与教研组效能差异研究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24:34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