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云思宁
摘 要: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农产品贸易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农业的外部风险,探究自贸协定的保障措施条款对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有利于日后我国在拟定自贸协定时更好地考虑到对农业的保护。本文基于中国与其他20国在2005—2020年签订的协议数据,采用综合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农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测度,讨论贸易协定中保障措施的设计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障措施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呈倒U型,保障措施实施程度适度对中国农业安全的保护作用最大,保障措施实施程度过高或过低对其保护都相对有限,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农业产业安全;自贸协定;熵权TOPSIS;倒U型
本文索引:江涛,云思宁.<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10):-056.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b)--04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但供给缺口逐步增大,供不应求呈常态化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优质农产品及时补充了国内供需缺口。
作为超14亿人口的大国,稳定的农产品进口必然隐藏着巨大风险,越来越多自贸协议的签订对农业安全造成了冲击。
其中,自贸协定中的保障措施条款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对该贸易限制措施的采用逐年上升。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农业产业安全的测度为起点,从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四方面衡量中国农业安全,探究自贸协定中保障措施对中国农业安全的影响。
创新性工作包括:自贸协定内保障措施实施程度的衡量标准;构建中国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措施与农业产业安全进行实证检验。
1 文献综述
(1)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林毅夫(2004)认为,大量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同时,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对我国资源配置等方面有利。
江小娟和孟丽君(2021)认为,农产品持续逆差表现出我国农业比较优势丧失,农业外循环结构失衡会威胁农业安全。
崔珈源(2022)提出,《WTO农业协议》实际上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标准差距,使得国际市场的粮食安全面临威胁。
区域贸易的保障措施从法律条文和经济学方面进行研究。Kim(2008)从对保障措施的程序规范化角度出发,可以减少由于区域贸易协定带来的各方贸易损失。
Bown和Wu(2014)认为,一国使用保障措施的频率及保障措施税率幅度会受到优惠贸易区内与保障有关的规定影响。
宏结(2009)分析发展中国家实施保障措施的原因是其产业结构单一,要求保护的呼声高。
(2)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何维达等(2007)选择农业产业发展速度等五个指标衡量,认为中国农业产业基本安全。
何玉成(2011)基于產业链和产业控制的角度,认为外资控制中国农业产业的并购活动在纵向链任何环节都可能发生,并已威胁到农业产业的安全。
刘丹(2013)分析外资形成的控制性优势地位给我国农业产业整体安全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测度
本文基于产业安全和生态系统理论,运用系统综合思维法吸收已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思路,从四个维度构建中国农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见表1)。
本文综合运用TOPSIS法和熵权法对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做客观赋权。文章用SPSSAU对数据进行逆向化和区间化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后,算出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测度值。
3 研究设计与变量选择
3.1 计量模型的设置
本文基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有助于厘清贸易保障措施对中国农业安全的影响机理,构建如下基础模型:
其中,i、t分别表示国别和年份;被解释变量AIS为中国农业产业安全;解释变量SM为保障措施程度;SM2为保障措施实施程度的平方项;Control为一组控制变量集;ε为随机扰动项。
3.2 变量释义
3.2.1 被解释变量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AIS):根据上文构建的中国农业安全评价体系,测出中国2005—2020年的农业产业安全数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3.2.2 解释变量
保障措施实施程度(SM):根据中国与其他20国签订的自贸协定中规定的保障措施可实施的最初期限不应超过的年限来定义保障措施的实施程度。保障措施最初实施年限越长,表示该措施强度越大;年限越短,即强度越低。其中,SM2为保障措施实施程度的平方项。
3.2.3 控制变量
生产总值增速(GDP)指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科技化程度(TEC)指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值的增长率;城镇化程度(CITY)指中国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比值增长率;金融环境(MONEY)指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投资环境(LNFDI)指中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数;贸易环境(TRADE)指其他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次数。
4 基准回归分析
4.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2报告了国家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在依次加入控制变量的条件下,保障措施的水平项均显著为正,平方项则显著为负,表明保障措施对中国农业安全的作用机制呈现倒U型。保障措施实施程度适度对农业安全的保护作用最大,保障措施实施程度过高或过低对农业安全的保护都相对有限,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
4.2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4.2.1 内生性检验
为处理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列(1)所示:工具变量回归系数估计值与原方程回归结果相比是稳健的。Anderson canon. corr. LM统计量P值小于0.01,拒绝工具变量识别不足的假设;Cragg-Donald Wald F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7.03,拒绝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说明基准回归结果可靠。
4.2.2 基于PPML伪泊松回归的稳健性检验
稳健性检验中,本文使用PPML伪泊松固定国家个体进行回归,如表3列(2)所示:保障措施的水平项显著为正,平方项显著为负,与基准回归的结果一致。
4.2.3 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本文使用保障措施过渡期的长短表示保障措施实施的强度,过渡期长,代表保障措施实施的强度弱。构建指标TP:用基数10减去过渡期年限,过渡期年限长的TP数值小,数值大小可反映保障措施实施强度的强弱,结果如表3列(3)所示,再次证实基准回归的稳健性。
4.3 异质性分析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地理优势和所处大洲三个维度进行异质性分析。由表4列(1)~(2)报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估计结果和列(3)显示不毗邻大国的国家估计结果可知,倒U型关系在两类经济体和不毗邻大国的国家中均显著成立。毗邻大国由于样本问题无法获取有效计量分析结果。
表4列(4)~(6)显示,与欧洲国家签订的协定的保障措施强度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并不显著;与美洲国家签订的协议的保障措施强度对中国农业安全影响在10%条件上显著;亚洲国家的回归结果与基础回归一致。
5 结语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面临各类挑战,本文从自贸协定的保障措施角度出发,探究其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障措施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呈倒U型。保障措施实施程度适度对农业安全的保护作用最大,保障措施實施程度过高或过低对中国农业的保护都相对有限,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农产品贸易涉及国家的经济与产业安全,某些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产品生产进行高额补贴来确保农业生产稳定,以巩固其比较优势,中国在短期内扭转目前农产品逆差较大的局面较有难度。为防止农产品逆差继续扩大,对我国农业安全造成威胁,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议时,需制定适度的保障措施,且寻求更多国际合作,以减少单一进口的潜在威胁。本文的研究对政府对外签订相关协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保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37(1):1-19.
Kim D, Kim B. Safeguard measures in RTAs and Proposals for the KCJ FTA [J], International Area Studies Review, 2008, 11(1).
Bown C. P., Wu M., Safeguards and the perils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Dominican Republic Safeguard Measures[J]. 2014.
宏结.保障措施: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的“新宠”[J].国际经济合作,2009(4):49-53.
何维达,何丹,朱丽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产业安全估算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50-56.
吴孔明,毛世平,谢玲红,等.新阶段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 基于产业安全视角[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1):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