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绝艺在哪里

2024-06-03 22:25张健
北京 2024年5期
关键词:金漆花市空竹

张健

12000余项非遗资源

30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242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9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 ……

从这些数字中,可见北京非遗家藏之丰。伴随着北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传承保护,这些数字仍在持续更新,随之而来的博物馆馆藏也不断带给人惊喜。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变的是非遗本身的意义—它们是认识北京和叩问这座城市文脉之深长的一个独特角度。

超过万种的北京非遗,是几百年来在时光里辗转的匠心和绝艺,是千百年生活经验和记忆的结合、积累,它们诞生、成长、发展于北京人的生活中,至今仍在影响北京人的生活。北京非遗,是北京历史和北京人生活史的一个横切面。北京有众多非遗主题博物馆,以“非遗”立馆,透过“非遗”看北京,是见物,是见技,更是见生活。

其声嗡嗡 余音可寻

要问对一件事情能痴迷到什么程度,北京的非遗传承人绝对有发言权。

步入报国寺西侧的小星胡同,两侧皆是青砖灰瓦,朱漆大门。抬头望去,满眼面貌一致的四合院。若非怀抱探寻的目的而来,就很容易错过神隐其间的博物馆。好在“北京空竹博物馆”黑底金字的匾额在青砖灰瓦的映衬下煞是醒目。

抖空竹是老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一景,更是北京胡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光流转了多少年,老北京人对空竹的执着和痴迷始终未变。2008年,西城区广内街道将居委会办公用的四合院改建为以空竹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从此,北京城南这座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古老四合院里,每天都会有或密或疏的人流进进出出,追寻着古老的抖空竹和制作空竹技艺。

一进门,迎面一座雕花影壁,影壁正中间的砖雕图案,并非一个大大的“福”字或者寓意吉祥的图景,而是与博物馆主题契合的古代孩童抖空竹的场景。这一场景复制了明永乐剔红婴戏漆盘。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漆盘收藏在美国洛杉矶博物馆,他们虽然无缘亲见实物细节的精致,但是作为北京空竹悠久历史的珍贵见证物,他们根据这件漆盘的详细资料和照片进行仿制,并把图案雕刻在影壁上,冀望每个走进博物馆的游人,在一进门时就能了解到抖空竹是北京流传已久的民俗,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

博物馆的院子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空竹。走进院内,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车轮,上盘一条金龙,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竹,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在它旁边,是世界上最小的空竹,只有拇指大小。除了这两个“世界之最”,館中还收藏有单轮、双轮、异型空竹400多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玩过的一大一小两件空竹仿制品,其原件藏于故宫博物院,从未对外展出过。据说,这两件空竹仿制品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想来,它们并未因曾是皇帝的玩具而“身价”倍增,更多是想让人了解到,不仅平民百姓爱玩这种用线绳抖动飞速旋转发出声响的玩具,北京城里曾经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是它的拥趸。

“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因声响高亢雄浑,声入云表,空竹声与鸽哨声、叫卖声一样,成为北京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声音。老北京人爱听空竹声,他们从小听到大,对这一妙音永远不腻。“农历二月间,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如果你住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或三合院中,不论你住的是西屋、南屋或北屋,隔着明洁的纸窗,你不时地会听到嗡嗡的声音,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啊!原来是抖空竹的声音!”很多关于老北京的小说、散文和随笔中,常能看到关于空竹声的动人描述。不过,要把空竹抖出美妙的声音,并非易事。抖空竹是出了名的易学难精。学抖空竹上手容易,记住一些特定的动作,就可以让空竹转起来,但要玩得好,得下功夫练习。

从空竹博物馆出来,向西走2分钟,是一个被冠以“空竹缘”名号的小广场,是抖空竹爱好者切磋技艺的地方。一年四季,除了刮风下雨,三五成群的抖空竹爱好者聚集在这里,你抖一个“猴儿爬杆”,我抖一个“张飞蹁马”,一手提一手送,一会绕一会抖,花样在瞬间翻新。眼睛歇不住,耳朵也有福气,大哨小哨齐鸣,只听嗡嗡嗡的声响,犹如疾风过竹林。抖的人,看的人,听的人,各得其乐。

仿生如生 鲜活漫溢

抖空竹技艺比拼的精彩瞬间还在脑海中翻滚,人已经来到地铁7号线广安门内站。从这里乘地铁,不到30分钟,就能观赏到藏身于花市社区博物馆中的民间手工艺绝技。

偌大的北京城里,花市社区博物馆与北京空竹博物馆一样,都是隐身于闹市中的小众秘境。不过,与空竹博物馆以四合院立馆相比,花市社区博物馆的馆址更难被发现。来到花市枣苑社区8号楼9号楼之间,眼前这座十分不起眼的小平房,与“博物馆”三个字形成鲜明的反差,让人难以置信这里会是博物馆,更难相信其间藏宝众多。

花市地区在清朝时成为北京民间手工艺人的汇聚之地,在花市地区的胡同里,有很多绢花、料器、葡萄常、绢人、绒花(绒鸟)等北京著名手工艺作坊。为了养家糊口,各行做手艺活的手艺人,不断精进技艺,并以独家绝技在花市占据一席之地。精美的手工艺品、五行八作的作坊、层出不穷的店铺和喧嚣热闹的过往,让这里承载了无数令人难以忘怀的回忆。今天,花市大街的商贾风貌虽然不似从前,但对北京人来说,花市大街绝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一个街区。利用老花市累积的历史优势,东城区花市街道于2009年建立北京市首座社区博物馆—花市社区博物馆,把历史上聚集在花市的北京手工艺品搬进了博物馆。

花市社区博物馆是利用地下防空洞改建而成的,进入地下室,就会发现面积188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内别有洞天,博物馆外观让人产生的短暂疑惑也在瞬间自动消散。馆内共有非遗展厅、科普体验厅等四大部分,其中非遗展厅在这里“一家独大”,展厅内又细分为绢人、绢花、绒鸟、葡萄常、料器和北派竹刻等8个小展厅。绢人婀娜多姿、绢花色彩鲜艳、绒鸟栩栩如生、葡萄常真假难辨……安静陈列在各展厅的每一件仿生工艺品漫溢的鲜活生命力,让每一个前来观展的人都能感受到北京绝技的奇绝。

仿照鲜花制作的绢花,是北京女孩追逐的“时尚单品”。清朝民谣《花儿市》曾道:“女儿买花不惜钱。”绢花在北京风靡,在于花开有季的遗憾,更在于手艺人赋予每朵“花”鲜活的生命力。汇聚绢花展厅中的绢花,或出自非遗大师之手,或出自街道居民的私藏。它们鲜活、华美,有的艳若朝霞,有的妩媚俏丽,有的清雅飘逸。看着一朵朵争奇斗艳、傲立枝头的绢花,恍若置身花海之中。若论最引人注目的那株花,当属“花儿金”传承人金铁铃亲自制作的白玉兰盆景。浅褐色枝干上绽放着近百朵白玉兰,或含苞或初绽或盛开。树枝造型独特,似被密密麻麻的花朵压弯了枝头,不少看到玉兰盆景的人都以为这是一盆鲜活的玉兰花。

为制作这盆玉兰,金铁铃曾专门去中山公园观摩玉兰花开时的色泽、姿态。成花于胸后,金铁铃开始进行“仿生”制作。他先将真丝凿成玉兰花瓣形状,接着染色。“花儿金”的独门绝技在第二步出场,即用手工调制染料,把丝绸染出用肉眼看不出的色差。之后再将晾干的花瓣揻成鲜花花瓣的弧度。由于花朵绽放程度不同,花瓣的弧度也自有区别。最后从花蕊开始,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花瓣由里到外用胶粘成花朵,最后完美复刻树枝、土壤和花朵布局。繁复的制作工艺,赋予玉兰盆花拥有不输于鲜花的生命力。

博物馆内虽游人不多,但花市社区博物馆的精彩,还是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忍不住感叹:真是一个宝藏之地。每隔一段时间,博物馆都会更换一次展品,让这里的手工艺品始终琳琅满目,常展常新。

生命力,也是游走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中的深刻感受。

花丝镶嵌繁花手包、金漆镶嵌八吉祥银锭套盒、清代雕漆寿桃捧盒、牙雕十八学士、京绣龙袍、雕漆案台等400多件收藏在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中的“八绝”作品,分别陈列在承恩寺的大雄宝殿、法堂、厢房、碉楼中。它们无不个性鲜明、各有特色:景泰蓝富丽堂皇,花丝镶嵌古朴优雅,雕漆生动逼真,牙雕鬼斧神工,金漆镶嵌皇家风范……观之,犹如与历史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八绝,是从清代宫廷“出走”的玉雕、牙雕、漆雕、金丝镶嵌、花丝镶嵌、京绣、宫毯等八项手工艺制作技艺。《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总》记载,康熙年间,设立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为皇家制造御用手工艺品。为宫廷服务的200多年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共设置珐琅作、镀金作、玉作、螺丝作、镶嵌作、牙作、砚作、木作、漆作、花儿作、绣作等42个作坊,并从全国各地挑选“顶尖高手”,制作供皇帝把玩或赏赐的手工艺品。这些御用的手工艺技艺无不以追求极致而闻名。

出走宫廷 藏技于刹

清朝覆灭后,内务府造办处的工匠散落民间。其中,有些工匠重回祖籍所在地,有些工匠则在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就地安家落户,凭手艺养家糊口。

花市虽因绢花业闻名,但当时花市多条胡同中不仅汇聚众多花局、花作、花铺,料器、玉器、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雕漆等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也遍布大街小巷。经历过极辉煌的历史时期后,北京传统手工艺和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曾遭受时代巨变带来的深刻影响。曾惊艳了历史的“绝技”和北京传统手艺人,一度流散、遗失,面临“技绝”的考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采取积极的抢救、保护和扶持措施,使它们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花市社区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相继建立,曾经面临“技绝”的“绝技”,在今天得以完整地呈现。

踏上18级石台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单檐式歇山顶山门殿,面阔三间,其上匾额“敕赐承恩寺”为明武宗朱厚照钦赐。山门往右,是承恩寺的东侧门,这座门是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入口。时间如白驹过隙,曾经禁卫森严的神秘寺院如今已然换了模样。承恩寺大雄宝殿现在是博物馆主展厅,大殿正面由一堂金漆镶嵌《穿云龙》屏风占据,屏风三扇通景采用金漆镶嵌技艺打造,用天然玉石镶嵌白、绿9条彩龙,穿梭云中,颇具皇家风范。屏风两侧,摆放着景泰蓝的花瓶与仙鹤,古朴典雅,大气磅礴。

金漆镶嵌通常以红、黑为底色,金箔制成的花瓣、图样着落于上,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总能在初次“邂逅”时,给人绚丽夺目之感。其绚丽质感由金漆彩绘所赋予。金漆彩绘以各种色漆和金银粉为颜料,在各类漆胎上进行描漆、贴金,最终使得画面宛如工笔重彩,层次分明,隽秀而典雅,灵动而细腻,各式人物场景交融,绚烂大气。金漆镶嵌作品的很多题材都来自中国的古画名作。正如工艺美术大师胡昕所说,“一幅传世的画作是和它的作者的生活状态、受过的磨难、对待艺术的精神等有直接关联的,你在了解、研究之后就会被这些经历故事所触动,经过提炼之后,就可以为你的作品注入灵魂和精神”。有了灵魂和精神,金漆镶嵌艺术作品也就有了生命力。

承恩寺后院,是“燕京八绝”传承人的工作室。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精美的非遗艺术品,更有机会观摩它们诞生的过程。传承人的一笔一画,一动一静,无不让人感受到凝结匠心与绝艺的手工艺品幽幽散发的生命力。

观之典雅 奢华入魂

京作硬木家具,以奢华入魂。走进中国紫檀博物馆,率先映入眼帘的镇馆之宝紫檀制天坛祈年殿,就让人心生如此真切的感受。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与绢花制作技艺、“燕京八绝”同源自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追求奢华和极致是宫廷制作技艺的特点。为保证家具的外观和颜色的搭配,京作硬木家具讲究“独板”“一木连做”的制作理念。所谓“独板”,指不论制作多大的桌案、多高的衣柜,即使再费料也要坚持用一整块木板,不会掺杂其他装饰木材。木材以坚硬致密、色泽幽雅、纹理美观为特征,出产于中国南方的黄花梨、鸡翅木和紫檀,尤为皇亲贵胄所喜好。为符合皇家的审美需求,工匠对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标准几近严苛。现代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曾指出,京作硬木家具工匠从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铜器上汲取灵感,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既凸显高贵、富丽的皇家气派,又追求精细繁复、光彩夺目的效果,以襯托家具拥有者的尊贵地位。

作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中的重要一支,紫檀雕刻以精湛工艺和优雅造型让人折服。《凉州词》中写道:“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紫檀有着千姿百态的金屑文纹,尤为皇家看重和使用。紫檀雕刻讲究以雕代笔、以刀作画,构图繁茂饱满,刀法刚健豪放,画面深邃幽远。其作品题材以山水、花卉、鸟兽、博古为主,其图案纹样蕴含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官运亨通等美好愿望。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曾与“燕京八绝”有着相似的生命曲线。随着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没落,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技艺也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然而,优秀的木作工匠们并未放弃,他们汇聚在北京城东南角的龙须沟、金鱼池附近的晓市大街及周边几条胡同里,把宫廷风格的硬木家具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其中,王姓木匠创立的“龙顺”家具行,更是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成为北京人的骄傲。

中国紫檀博物馆为紫檀雕刻技艺和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和展示提供了新的平台。群雕《清明上河图》插屏、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楼、永定门城楼模型等镇馆之宝和近千件中国传统古典家具,让人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古典宫廷建筑的华贵和紫檀木的非凡艺术感。这些由紫檀木制成的艺术珍品,不仅展示了东方情韵和审美,更传承了千年的榫卯工艺,让人在一转一折、一榫一卯之间,感受到中国古人的匠心独运和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
金漆花市空竹
花市灯如昼
逛花市
浅谈北京故宫藏金漆类文物保护及传承
15米空竹龙舞起来
承恩寺壁画《帝后放飞图》金漆镶嵌彩绘屏风在京完成
十二生肖
姹紫嫣红开遍,喜迎新年花市如火
飞吧,空竹
Beijing Diabolo Museum
燕京一绝,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