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研
北京是一座崇尚自然之美的城市,这不仅体现在她拥有广阔多彩的植物带,更体现在北京的博物馆谱系中,有众多动植物主题的博物馆。在这些博物馆里,既有规模浩大、藏品丰富的国家动物博物馆,也有蜜蜂博物馆、西瓜博物馆等新奇小众的专题博物馆。为一只小小的蜜蜂,为再普通不过的水果西瓜修建一座博物馆,北京会这样做。
在这样一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中,如果想要亲眼观察已灭绝的猛犸象形象,想要了解麋鹿和蜜蜂的习性,或想要领略月季花的新品种,人们知道去哪里—他们会走进博物馆,去追寻这些自然与美的源泉。
寻找消失动物的印迹
在影片《博物馆奇妙夜》中,当太陽最后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后,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活了过来:恐龙在大理石走廊里大肆破坏,雄狮和猴子在展示柜里闲庭信步。而当一天中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北京的中国古动物馆里时,这里的一切仿佛真的会像电影里一样都“活”了过来。看着展厅里栩栩如生的标本和模型,不免萌生奇幻的想象和惊愕的错觉:一时间蝴蝶飞出橱窗,候鸟归巢,古动物从远古向人类走来……
坐落于北京动物园对面的中国古动物馆像是一座静止的动物园。门口的两个巨型恐龙塑像是其最显著的标志,总会吸引经过的行人注目。中国古动物馆于1994年创建,隶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是一家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馆内的古生物化石数量堪称亚洲之最,古脊椎动物馆和人类演化馆两个常设展厅里的1000多块化石展示着地球5亿年来的自然遗存和生命演化的宏伟历程。
走进古脊椎动物馆,往往会被眼前的棘鼻青岛龙骨架所震撼。棘鼻青岛龙是一种体长约7米,高约5米的大型鸭嘴龙,头顶“名副其实”地长了一个向前略弯的鼻棘,看起来像是修长的头冠。馆内展出的各种恐龙骨架化石最受观众追捧,马门溪龙骨架凭借19节颈椎的长脖子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具。有趣的是,相对于脖子的长度,马门溪龙的脑袋非常小,它那500毫升左右的脑容量,仅相当于现代人类的1/3。
馆内的镇馆之宝是一件来自非洲的特殊礼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拉蒂迈鱼标本。它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拉蒂迈鱼标本,因此显得异常珍贵。拉蒂迈鱼是肉鳍鱼,鱼鳍里生长有内骨骼,显示了从鱼到四足动物演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若不是4亿年前肉鳍鱼“铤而走险”试图爬上岸,也许后来陆地上就不会有脊椎动物。
除此以外,馆内还收藏着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黄河象、剑齿虎、野犀牛等史前动物的珍贵化石。昔日威武凶猛的古代巨兽在世纪更替、地质变迁后从这片土地上销声匿迹,但它们存在过的印迹在中国古动物馆里被人们幸运地寻见。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爬行动物;从恐龙称霸世界到形成哺乳动物王国,直至古猿进化为智人,馆内以琳琅满目的化石为载体,清晰地勾画出一条动物进化演变的脉络。
在史前生物化石的海洋里畅游之后,可以来到国家动物博物馆中感受动物标本栩栩如生的气息。
国家动物博物馆,又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展示馆,堪称货真价实的动物宝库。在这座格局仿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内,展示着大大小小几百万件标本,从毫米大小的虱子到12米长的布氏鲸,几乎囊括了中国境内所有的动物种类。如果说去动物园欣赏的是动物活泼的身姿,那么来到国家动物博物馆最大的收获则是有机会近距离端详动物外貌的细节。比如,观众可以在原样复刻的标本面前,通过观察头两侧的小耳朵来辨识海狮和海豹。如此鲜为人知的有趣知识往往就隐藏在细节之中。
国家动物博物馆内的标本制作得逼真而精美,不仅准确还原了动物们的形态外貌,更难得的是呈现出了它们摄人心魄的眼神和表情,其逼真程度使观者在看到凶悍猛兽时甚至感到不寒而栗。
9个固定展厅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濒危动物展厅。厅内朱鹮、华南虎、雪豹、白头叶猴等极度濒危的动物们呈现各种姿态,或卧或立,或挂在树上或藏于洞里,或从高处俯视或怒目圆睁直视人群,它们锐利的眼神使人几乎不敢直视,像是在向人类发出无声的呐喊。在一个独立的展柜里,摆放着两件动物标本。小而黑的是被誉为“长江的微笑”的长江江豚标本,另一件大而白的则是已几乎灭绝的白鱀豚标本。2002年,大概率是人们见到的最后一头白鱀豚“淇淇”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去世。自此之后,这种美丽生物的身影只存在于博物馆之中。如今,若想一睹“长江女神”的真容,国家动物博物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去处之一。
国家动物博物馆通过声、光、电、多媒体、标本实物、图片文字等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动物世界、探索自然奥秘的平台。游走在一间间展厅中,看到平时耳熟能详却未能得见的濒危动物,美轮美奂的蝴蝶标本,形态万千的贝壳珊瑚,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开始思考、探究和热爱脚踩的这片土地,以及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存的其他生命。
探访现存动物的踪迹
国家动物博物馆中的昆虫展厅特别呈现了地球上最繁盛、种数超过100万种的物种—昆虫,在其中可以看到昆虫的代表性类群。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一种昆虫莫过于为植物授粉的蜜蜂。据传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尽管这句话的出处已无法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蜜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植物作物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在北京香山之麓,有一座掩映在丛林中的平房小院,它是中国惟一一座国家级蜂业行业博物馆—中国蜜蜂博物馆。当蜜蜂这种体长8~20毫米的昆虫作为一座博物馆独立展示的主题时,人们终于不再对这种身边寻常可见的生物视而不见。在这座面积仅有2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一奇妙而耐人寻味的物种。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距今2300多万年的蜜蜂化石,在这块保存完好的古老化石上,折射出一段蜜蜂在古国繁衍生息的绵长历史。在这种授粉小昆虫存在于华夏大地的1.5亿年时间里,它时常穿梭和活跃于古代诗歌、史记的字里行间。无论是殷商时期刻在甲骨文上的“蜂”字,还是《诗经·周颂·小毖》里对人们不要招惹蜜蜂的提醒“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抑或各个少数民族流传的创世神话中蜜蜂的灵动身影,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国是一个从很久以前就了解蜜蜂的国度,人们对蜜蜂这种生灵有着极大的喜爱、小小的忌惮,以及自然的崇拜。
在這座也许是北京城最小的博物馆里,寥寥几间展厅里密集地呈现了870多幅图片、近千件形态各异的蜜蜂标本和模型,以及古法养蜂桶等有趣的展品,使观者仿佛置身于蜜蜂的王国。馆内翔实的图文和生动的展品共同记录并诉说着这个国度历史悠久、缤纷绚烂的蜜蜂文化。
在北京,动物主题的博物馆包罗万象,门类划分细之又细,一家博物馆的主题可以是天上飞的昆虫,也可以是地上跑的走兽。在北京南郊,坐落着一座专门为保护、研究和观赏麋鹿而修建的博物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
同蜜蜂一样,麋鹿在中国的历史也源远流长。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自古以来,有关它的身世被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传说它是“指鹿为马”故事中的主角,也是大名鼎鼎的“四不像”。它的角似鹿非鹿,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脸似马非马,而颈似驼非驼。
清朝初期,中国境内最后一群麋鹿被放养在北京南苑,供皇家狩猎和观赏。1865年,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尔芒·大卫在南苑发现了这种外形奇特的动物,他将麋鹿标本运至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从此,中国麋鹿以“大卫鹿”之名蜚声世界。然而,显赫的声名却为麋鹿带来了灭顶之灾。之后,英、法、德等国或明或暗地将麋鹿运送至本国展示,使它们在颠沛流离中漂泊异乡。终于,麋鹿再也承受不住人类的侵扰猎杀和战争造成的纷争动荡,1900年,这种奇异而美丽的动物在故土绝迹。
北京这片故土始终没有忘记麋鹿。从1979年开始,动物学家谭邦杰等人就呼吁把流落国外的麋鹿引回中国,他们的倡议得到了海内外的响应和支持。1985年8月,22头麋鹿从英国坐飞机到达北京,并最终落户北京南苑,此时这里已不再是皇家苑囿,而坐落着专为迎接它们而修建的南海子麋鹿苑。在这片蒲苇摇曳、绿柳成荫的保护区里,这群麋鹿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繁育出越来越多的后代,被输送到全国各处自然保护区。
今天的南海子麋鹿苑牧草丰美,湖沼荒泽,一派适宜麋鹿生活的郊野风貌,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麋鹿苑。在这里,游人不仅可以观赏麋鹿,还能与这种温顺的动物互动—伸手抚摸或适量喂食。人类的亲近并没有打扰到麋鹿,它们身姿健壮丰腴,常常成群结队地现身于麋鹿苑内的湿地周围:有的埋头吃草,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则趴卧在草地上闭目养神,惬意地享受悠闲野趣。每年芒种前后,麋鹿进入求偶期,此时鹿群内会上演一场观赏性极高的“鹿王争霸”盛事,令人大饱眼福。
百年以前,南海子曾是中国麋鹿的最终消亡之地,在这里,麋鹿们“灭绝”于中国的大地之上;而今天,呦呦鹿鸣声飘扬在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的上空,这一友善而优雅的动物又回到祖先生活的土地,麋鹿不再“迷路”,重新焕发种群生机。
轻嗅鲜活植物的气息
“一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在中国,月季是传统名花,被誉为“中国玫瑰”。她不仅外形与玫瑰有几分相似,寓意也和玫瑰一样吉祥美好。古老的月季与古城北京的渊源更是深厚而悠远,她是北京人评选出来的市花,也是伴随这座城市最长久的花卉之一。今天的北京城内,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花池中,还是二环路干道上,月季的身影无所不在。在大兴,人们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博物馆:北京月季博物馆。
北京月季博物馆是世界上首座以月季为主题的博物馆,2016年一经开放便被国际杂志Designboom评为2016年度最佳落成博物馆。北京月季博物馆有着无可置疑的绝美外型。它虽通身以金属不锈钢打造,但却通过流畅的曲线设计呈现出如丝绸一般的柔软华美,展现着凝固的流动性。建筑外观上密布的月季花图案的镂空“剪纸”设计,不仅使其看起来美轮美奂,阳光透过镂空图案在博物馆的内部形成的阴影,更使置身其中的游人联想到中国风情的藩篱园子,感叹月季花绵延光影的艺术盛宴。
在北京月季博物馆核心展区的8个展厅中,游客不仅可以看到以悬浮成像技术呈现出的月季花争奇斗艳的动态影像,详细地了解专业的月季科普知识,还可以获得月季花色、香、味的沉浸式体验。
漫步于仿真月季庭院,仿佛穿越到了汉代,欣赏彼时的花圃;行走于蝶恋花走廊,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宛若披上一件件带有月季图案的华丽服装;触摸着“月季花谷”的扶手,置身于现场喷出的月季花香氛之中,心旷神怡;在视听体验区,沉浸式聆听歌词中带有“月季”一词的歌曲;在生活展厅,探索月季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它们的图案出现在衣服、餐具上,它们被用于食品和药品里;在充满科幻感的蓝色圆形展厅里,上万支发光试管星星点点,每一支试管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月季花品种……
北京不仅与月季有着不解之缘,与西瓜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辽金时期,北京便已有种植西瓜的记载。到了明清时期,西瓜在北京地区广为种植,主要产地集中于京城南部和西南部,尤以大兴一带最为出名。据史料记载,大兴、宛平两县所产西瓜是供给皇宫内廷的贡瓜,其历史可上溯至明朝永乐年间。据传,口味挑剔的慈禧太后也钟爱大兴庞各庄西瓜,对其品质赞不绝口。
庞各庄西瓜为何如此出众?因为大兴地处永定河流域,沙土地居多,且水源丰沛,种种条件使得这里的土质特别适宜种植西瓜。庞各庄出产的西瓜呈墨绿色,瓜上特有的凸起脉络给它带来了“黑绷筋”之名。庞各庄的西瓜薄皮沙瓤,汁水丰盈,吃起来又沙又甜,为数百年来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所青睐。
京派作家汪曾祺在《夏天》中写道:“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暑伏天里,西瓜是北京人津津乐道的消暑食品。老北京人吃瓜认准的就是大兴庞各庄的西瓜,难耐的酷夏,来上一牙庞各庄西瓜,燥热便立时消解了一半。
2004年,国内惟一的西瓜博物馆在“中国西瓜之乡”庞各庄落成开馆。中国西瓜博物馆外型独特,中间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圆顶序厅,状似巨型的西瓜;两侧的主展厅分别覆盖了一片酷似西瓜叶片的顶层,像是一对飞翔的翅膀,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飞翔的西瓜”的亮眼效果。
在这座面积43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中,所有对西瓜感兴趣的人的探索欲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未来主义风格的展馆里到处可见西瓜元素。墙壁上展示着有关西瓜的照片、漫画,讲述着慈禧太后与她钟爱的“翡翠西瓜”的故事;橱窗里展示着各种形状的蜡质西瓜模型,无论是湖北恩施宋代西瓜碑拓片孤本仿制品,还是庞各庄出产的重达84千克的“瓜王”,都是按原样1:1复制的;馆内还陈列着难得一见的珍贵展品,其中的三彩西瓜摆件,瓜皮以绿釉绘制,上附纹理,写实而逼真。
西瓜博物馆将西瓜历史、西瓜科技、西瓜文化等板块按时间顺序向观者娓娓道来,自古可追溯至非洲南部的西瓜原产地,至今则探索了中国将西瓜子带上太空的航天计划。博物馆通过展厅内300多件展品和炫酷夺目的外型传达了同一个理念,中国的西瓜文化将飞向更遥远的地方和更久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