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

2024-06-03 03:28李中涵陈继红
关键词:道德观瞿秋白中国化

李中涵 陈继红

DOI:10.16366/j.cnki.10002359.2024.02.12

摘要:道德观不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践行基础和典型领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基础与独特贡献。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践行道德观的基础上,呈现出工人阶级崛起与社会结构裂变的时代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道德观具有深刻的内涵释义,在产生的根源、阶级属性以及基本立场上有不同的表达,并根植于一套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社会建构的必然结果。道德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表达。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鞭挞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虚伪性,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欺诈性进行了批判,奠定了中国式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瞿秋白;中国化

作者简介:李中涵(1994-),男,湖南长沙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等相关研究;陈继红(1970-),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BZX081)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24)02008407收稿日期:20231002

优秀传统道德观是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积淀下来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不仅集中于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还在于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运用于现代中国社会道德的改造之中。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國传播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需全面挖掘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归纳其道德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基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语境下,审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内容和独特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历史条件

人的道德观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五四运动前,中国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契机,迎来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人阶级队伍得以壮大。同时,工人阶级群体也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关切。五四运动后,“社会革命”思想逐渐演化为社会主流的思想大潮。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正是在这种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一)时代之变:工人阶级的崛起与社会结构的裂变

20世纪初,工人阶级的崛起成为近代中国最突出的社会性现象。“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繁荣发展契机,一方面表现为民族企业数量和投资额度的增加,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新设厂矿379家,新投资本8580万元。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人数量的迅猛增长。“一战”前,1913年全国中外工矿企业的工人有50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夕,全国的产业工人约261.5万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工人被压迫和被剥削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是城市工人的工作环境危机四伏,生命安全甚至都难有保障。如采煤工人,主要从事深井采掘,“首戴一灯,手足并进,颈不能伸,臂不能直,佝偻而行”,如遇到水患岩崩,经常有生命之危险。二是城市工人的收入微薄,还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20世纪初,一般工人日工资平均1.5~2角,女工一般比男工低12%~25% 。三是城市工人失去人身自由,被工头严重压榨和剥削。包身工现象突出,从农村诱买来的贫苦少女和少年工人,不能和家人接触,被工头禁锢,没有人身自由,工头占有其所有工资收入。

有学者提出,“中国近代的劳工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前已经发生,但劳工力量和劳动问题,则在五四以后才获得普遍的认识”。城市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的社会阶层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力量,他们一方面构成城市社会的新兴群体,引起了当时社会先进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关切;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成为政治各派争取的重要对象。1920年瞿秋白作为共产主义研究小组成员,深入莫斯科考察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实况,研究和报道俄国共产党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现状,还肩负起为当时黑暗的中国寻找和“开辟一条光明的路”的重任。1923年回北京城后,瞿秋白目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曾写道:“一进北京才有人告诉我,去年上海金银业罢工工人竟遭‘洋狗啮噬,唐山罢工工人又受印度兵的蹂躏。中国政府原来是‘率兽食人的政府,谄媚欧美帝国主义,以屠杀中国平民劳动者为己任。我再想不到,两年之后回来见着一狗彘食人的中国!”中国工人阶级不仅受到本国资本家的盘剥,还受到外国列强的压迫。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正是在这种时代之变中应运而生。

(二)文化之争:文化变迁与社会革命话语的兴起

20世纪初,政治革命文化开始让步于社会革命文化,社会革命话语悄然兴起。1921年孙中山访问欧美时,已观察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他说无论英美还是法国,贫富悬殊,“然国中贫富阶级相隔太远,仍不免有许多社会党要想革命。盖未经社会革命一层,人民不能全数安乐,享幸福的只有少数资本家,受苦痛的尚有多数工人,自然不能相安无事”。与此对比,为防止中国出现如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贫富阶级”差距,他提出在政治革命胜利后,要推进土地公有和资本公有,开展社会革命。故孙中山反对“反社会主义”的论调,他进而提出社会主义还有民主主义色彩,“主张博爱、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之真髓”。除当时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外,中国共产党两位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也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革命。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中提出欧洲的“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所以,要在政治革命之后而谋社会革命。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总结一战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一战胜利的原因是“劳工主义(社会主义)”的胜利,故其大呼“庶民的胜利”。同时,蔡元培也在大喊“劳工神圣”。罗家伦发文提出,“以前法国式的革命是政治革命,以后俄国式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强调俄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潮流。可见,社会革命话语已在中国先进知识子的话语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向青年学子辐射。

瞿秋白在此期间受到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五四运动期间,瞿秋白积极参加游行示威活动,并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说:“一九一八年开始看了许多新杂志,思想上似乎有相当的进展,新的人生观正在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又推动了这个内在要求的成熟,就此瞿秋白开始思考“文化救中国”的问题。近代文化思潮中除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包括清末以来流行的各种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潮对瞿秋白的影响。这使瞿秋白在分析中国社会,包括从道德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群体时,他的价值主张处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权威与民主等不同向度的张力之中。

(三)实践之基:从记者之身到工农运动领导者

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人的思想之源。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源于他以记者身份深入苏俄展开全社会阶层的调查,也得益于他作为中共工农运动领导者之一开展工农运动。

1917年,瞿秋白到北京俄文专修馆进修。五四运动期间,他作为专修馆学生总代表组织社会实进社,创办《新社会》刊物。1920年8月,应北京《晨报》聘请,担任该报驻莫斯科特派记者,对苏俄进行实地考察。在莫斯科的两年中,瞿秋白深入俄国社会开展记者工作,采访工作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涵盖俄共政治家、工、农、兵、知识分子以及地主、投机商、没落贵族甚至妓女等。这些新闻采访活动使他对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瞿秋白在其《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新俄革命史》等作品中记述了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抨击了地主、资本家的垂死挣扎,歌颂了劳动人民掌握历史命运的巨大威力。在俄期间他见证了俄国革命后的新鲜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活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经济问题、政治问题、阶级问题,同时不断地剖析和改造自己的思想。

1923年回国后,瞿秋白立即投入创办党报党刊的活动,曾创办《向导》《新青年》和《前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表关于中国国情、中國革命基本问题的研究论文,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在对马克思主义学习、接受、传播、研究的过程中,瞿秋白的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从无产阶级(特别是劳工大众)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政治现况、国民精神状态,对包括道德精神(或心理)及其价值体系对社会的反作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瞿秋白主编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鼓动,指导着工人阶级运动。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源于深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和苏俄的社会性调查。但他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中国化探索,植根于中国社会性结构的变迁。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大力批判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构建起无产阶级的道德观。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基础

道德是变迁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以经济为归宿。有学者曾这样概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因经济的生产而发生社会的关系,由社会的关系而形成道德的观念。” 瞿秋白也接受了这种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分析、阐释道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内涵释义

无产阶级道德观的科学性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瞿秋白批判把唯物论等同于无道德的歪曲论调,他说西方资产阶级将“唯物论”等同于“无道德”是一种谬论,将“纵酒、荒淫、艳衣、美食、贪婪、卑污、媚妇、奸商”等这类罪恶归于“唯物论的主张”,而“唯心论呢——却是道德的信仰,博爱同胞,良善社会”,这类颠倒黑白的论调,在他看来,是一种“无耻无意识的胡说”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19页。。在批判唯心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他提出,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以经济利益为根源,而是取决于生产力之状态,“这是历史的(社会的) 唯物论的根据”。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知,瞿秋白提出,无产阶级道德观是一种科学的道德观,“马克思及昂格斯的唯物论,不但能解释过去及现在的道德之发生和发展,并且能指出我们自己的道德之深切的原因;我们无产阶级的道德,实是将来人类道德的胚胎。马克思的唯物论虽然将一切‘理想从云端里捺到地面上来,指出这些理想的唯物的基础,对于我们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也是如此解释,——然而并没有否认道德及其理想的价值”。从实践维度来看,无产阶级道德孕育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革命的道德,19世纪40年代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道德逐渐从胚胎成长为一种科学理论,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大公无私等。

(二)道德观念产生的根源

人类社会处在自然界之中,须以劳动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类社会方能存在。物质的经济关系生成包括政治、道德、宗教在内的一系列精神关系,后者随着前者的生灭变化而自身发生改变。瞿秋白指出,世间万物处在永久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运动变化促成了万物和社会现象的产生,而经济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动力。社会经济的变化生成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而后者的运动变化皆因前者而起。在道德层面,“道德的根据实在经济。经济——社会的协作及分工的方式,随着生产力而变更,组织劳动的方法当然亦在变更——道德因此流变不止”。

瞿秋白继而认为,物质文明的发达造就真善美的社会主义道德。他进行逻辑演绎推导,认为随着私产的绝对废除和阶级消灭,科学也就越发达,进而体力劳动的工作也可减少,全社会福利则相对增加;换言之,物质文明越发达,经济生活越集中,意味着精神文明越舒畅,文化生活越自由。在这种社会主义道德下,“不但各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而且各个人的个性亦可以自由发展呢”。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颠覆宗法社会、封建制度和世界的资本主义,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来完成世界革命的事业,这将建构起“自由的世界,而且还是正义的世界;不但是正义的世界,而且还是真美的世界”。由此,瞿秋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不仅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条件,而且提供技术(物质)的条件,与其相适应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必然随着真善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而到来。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不仅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和文本,也在于自我的社会实践。在《赤都心史》中,瞿秋白总结道:“现实是活的,一切一切主义都是生活中流出的,不是先立一理想的‘主义。”无论是对苏维埃俄国现实生活的经验,还是对国内现实生活的感受,都促使瞿秋白不断改造、否定自己的既有思想和旧的道德观念。他不断反思自己的“浪漫派”的倾向,力求脚踏实地,通过自己“实练明察”,认清“现实的生活”,以去除劳动人民所没有的那种伤感、悲叹等弱点。

(三)道德观的阶级属性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特征。瞿秋白高度认同道德的阶级性,“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人类社会自产生初始便伴随着物质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社會交往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也日趋复杂。社会存在也推动着社会意识的发展,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与人类现实的社会交往活动密切相关,与利益关系相伴相生。因而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正义。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其经济关系不同,道德也体现了阶级性。

瞿秋白对道德阶级性的阐发,遵循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立场和逻辑。瞿秋白旗帜鲜明地指出,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统治阶级不但用法律来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同时也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来加以约束;而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必然与之相冲突,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理念,并在物质经济关系变化之时与统治阶级的道德展开激烈斗争。资产阶级的学者之所以鼓吹永恒的真理、不变的道德,正是因为他们站在自身的阶级立场,需要将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鼓吹为至高无上的普适性道德,以适应、维护资产阶级式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资产阶级道德必然占据优势,无产阶级被此种道德规范麻痹,甘受剥削。在新旧社会更迭之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斗争必然导致道德之争,于是“不道德”的现象日益凸显。无产阶级作为中国的新生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需要以“自律”的道德为工具,因此,“新兴阶级的道德必定是很高的”。如马克思所言:“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和一切阶级统治的工具消亡、人人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之后,道德才褪去了阶级属性,成为全人类、全社会的道德。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独特贡献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独特贡献是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道德的现状结合起来,进行中国式探索。“破”与“立”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最鲜明的特征。

(一)鞭挞了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虚伪性

在“道德是具有阶级性的”这一理论前提下,瞿秋白立足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中国传统封建道德展开了猛烈批判。

第一,鞭挞封建伦理是中国社会解放的绊脚石。中国的旧文化是宗法社会的文化,它压制人性,为封建制度辩护,将中国的劳动群众踩在脚下,瞿秋白指出“礼教伦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辞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瞿秋白在《新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中呼吁,在此旧社会崩坏之时,广大先进知识分子应向代表中国旧社会的旧文化发起总攻。辛亥革命革在制度上,却没有革在思想上,将清朝皇帝赶下了台,一切旧式思想几乎丝毫未有变革,谈何自由、平等、共和、民主。因此,他大声呼吁,“反对孔教,反对伦常,反对男女尊卑的谬论,反对矫揉作的文言,反对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才为‘革命的中国露出真面目”。只有扫除封建专制制度思想遗毒,方能移除中国革命的障碍,实现制度、文化的同时解放。

第二,鞭挞封建伦理道德压抑女性。瞿秋白深知几千年来的孔孟之道对妇女群体的压迫,他认为思想上的摧残比政治制度上的束缚更为卑劣,吃人的礼教被冠上“圣人之言”“传统文化”的光环,一切在无产阶级看来的“不道德”的行为便也显得天经地义了。对此,瞿秋白认为,文学家或中国的传统文人是要负责任的,“‘文人是中国中世纪的残余和‘遗产——一份很坏的遗产”。在诗词、小说、文章、戏剧中,不免容易看到文人对女子“惯猜闲事为聪明”的赞赏,妇女的才智没有机会发挥,于是乎只能生出些伤春悲秋、无所事事的行为,而这一切又被文人记于纸上加以称赞,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心理的支配力量,终究使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深入人心,妇女身陷囹圄而不自知,以至谈及妇女解放,“中国人就会联想到暧昧的事情上去,就真会遇见那样的事”。此外,封建家长制下的买卖婚姻对妇女更是一种摧残,人身自由是从未有之,可但凡思想上有任何一点对当下制度产生怀疑、批判的萌芽,便必然会被贴上不守妇道的标签。此种旧社会、旧道德造就出来的罪恶,非立刻破除不可。

第三,鞭挞仁义道德是封建宗法道德的遮羞布。如前所述,阶级社会的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将自己所属的阶级的道德鼓吹为永恒不变的全人类的道德,目的是为自身进行阶级剥削、压制受统治阶级作合理的道德辩护。在封建宗法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必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华民国虽没了皇帝,但一切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与以往并无二致。因此,在没有共和之实,空有共和招牌的民国社会里,封建宗法道德仍占据统治地位。为了麻痹人民大众,地主老爷们鼓吹所谓“仁义道德”“王道仁政”,明明毫无底线地剥削人民,却还要虚伪地透露出些许不忍之心。瞿秋白猛烈批判旧道德文化的虚伪性,认为“宗法社会的文化早已处于崩坏状态之中”,指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壤上生出了旧式宗法道德。

(二)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欺诈性

瞿秋白认为,中国的现状既是封建阶级的固有落后造成的,也是入侵的外国资产阶级的“先进”造成的。资产阶级的道德对中国的进步并没有起到助推的作用,相反,资产阶级的消极的东西和封建社会的落后的东西在道德上是相通的,也是容易结合的,它们“共谋”造成了无产阶级被压迫、被盘剥的现实。

在1919年11月写就的《中国知识阶级的家庭》一文中,瞿秋白提出,旧知识分子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是掌握经济主导权的阶级,他们对劳动阶级存在压迫和剥削,这些人“养成一种欺诈的习惯”,而那些替知识阶级服务的群体,即使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也认识不到廉耻和人格。同样,出于经济因素考虑的婚姻制度——无论是上等人家的小姐奉行“早完婚嫁待君来主义”,还是下等人家的“童养媳”的做法,都是“不知道人生在社会的责任”的表现。在总结新道德还未形成的原因时,瞿秋白说:“旧道德的崩坏是五六十年以前的事,为什么新的学说、道德还不能代替他呢?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受外国经济上的压迫。其第二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心,受了旧道德——干禄主义、无为主义——的影响。”

瞿秋白认为,资产阶级固然对推动西方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但资本主义制度也越来越表现为专制的倾向;资产阶级所倡导的道德价值,不仅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不能接受,外国资产阶级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接受。相反,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引导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道德观念,同时摒弃自己文化传统中固有的落后的封建主义道德观,为建成一个新的国家、新的文明而努力。

(三)奠定了中国式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础

近代中国道德可谓“世风日下”,在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成为新兴知识分子的集体共识。瞿秋白认识到无产阶级需要对旧道德进行改造,在阶级斗争过程的实践中产生新道德。他认为无产阶级应该以团结力、奋斗力为德行。但他也认为,无产阶级群体的道德不是脱离历史而存在,它具有一定程度的继承性,是无产阶级斗争及改造经济的工具。可见,瞿秋白并没有一味摒弃中国旧有的伦理道德,而是提出在继承上建立“新道德”,即无产阶级道德,也就是平民的道德。

其一,从特征上来讲,无产阶级道德观主要表现出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保障人权,争取并实现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诉求,也是近现代中国革命家长期追求的愿望,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要解放中国的人民大众,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二是追求社会平等,旧有的封建君主专权,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无论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教育,无平等之权利,无产阶级道德就是要在保障人民大众经济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大众文化教育权等方面的平等。

其次,从功能上来说,无产阶级道德是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的工具。瞿秋白从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着手,提出中国革命必须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即使是资产阶级性的民权革命,也非由无产阶级取得领袖权不能胜利,因为他根本是农地革命;何况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一部分,革中国地主阶级的命,就等于革世界资产阶级的命。”中国近现代革命不仅是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而且是社会性革命,只有从根本上把依附于农业经济的旧式道德体系推倒,才能取得革命的真正胜利。如站到世界视野来看中国革命的意义,它是在造就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体系,不仅推倒封建政权及其所建构的道德体系,也推倒资产阶级政权及其所建构的道德体系。

最后,从实践上来看,無产阶级革命家是新道德的塑造者和领导者。他高度赞扬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最优秀的最真诚的不肯自己背叛自己的光明理想的分子,始终是要坚决地走上真正革命的道路的”。在他介绍并解释一些“欧化”青年在五四运动后纷纷加入无产阶级革命阵营的原因时提到,这群青年革命家们终于发现了他们反对剥削制度的朦胧的理想,他们要实现这种理想,“只有同着新兴的社会主义的先进阶级前进,才能够实现,才能够在伟大的斗争的集体之中达到真正的‘个性解放”。可见,无产阶级道德观将致力于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瞿秋白也强调,只有物质生产高度发达,私有制废除,阶级消灭时,“才有真正的道德可言,不但各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而且各个人的个性亦可以自由发展呢。要达到此种伟大的目的,非世界革命不可”。瞿秋白寄希望于中国知识分子道德的觉醒,期待他们担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呼唤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出现,这无疑具有巨大的新伦理价值启蒙意义。

结语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知与行与当时中国国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无数革命群众走上街头反对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的前台。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思潮的涌动给瞿秋白的人生观带来了巨大冲击,使他逐步认识到作为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上应该进行怎样的转型,即走出彷徨乃至消极厌世的思想,直面眼前的社会问题,寻求变革之良方。瞿秋白通过与各种反动思想进行论战,亲自奔赴苏俄开展为期两年的实地考察,写下《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一系列代表作,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他的道德思想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问题的阐释。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批判了从抽象人性出发的形式化的伦理思辨体系,主张道德应始终面向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时代背景,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瞿秋白在思考伦理道德问题时,始终站稳无产阶级立场,批判封建宗法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他的道德观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相通的。

瞿秋白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寻求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路径,并结合中国的世情和时代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道德、集体主义道德思想、革命文艺伦理思想。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也是革命家、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瞿秋白将毕生精力投入探寻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在身体抱恙、革命斗争十分艰难的时期坚定理想信念,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决不妥协,慷慨赴死,他通过践行自己所建构的无产阶级道德观,激励着后来者前仆后继。正如毛泽东曾经评价瞿秋白说:“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同时,通过对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理论阐释和实践践行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责任编校陈浩天]

猜你喜欢
道德观瞿秋白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读瞿秋白《多馀的话》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瞿秋白三次被捕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