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人类经济发展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相继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双碳”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城市作为控制碳排放的主战场和政策落地实施的基本单元,是“双碳”战略全面开展的强有力抓手。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并逐渐成为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城市“双碳”目标的内涵与重点领域,探讨了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的实施路径,提出从筑牢数字底座、摸清碳家底、模拟碳足迹、赋能新场景、建设双碳平台等角度发力,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
一、城市“双碳”目标的内涵与重点领域
城市“双碳”是指在城市空间层面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即指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达到最高峰值,之后进入平台期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最终实现碳中和。城市“双碳”目标即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明确碳达峰的峰值排放量,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
城市落实“双碳”目标需从降低碳排放(“减法”)和增加碳吸收(“加法”)两方面着手。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城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供给端和能源消费端,供给端包含电力、热力等行业;消费端包含建筑、交通、制造业等。在增加碳吸收方面,一是通过生态碳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二是通过垃圾资源化处理、雨水收集、再生水利用等方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促进低碳循环。
二、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的实施路径
(一)总体框架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并逐渐成为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主要从以下三条路径助力城市实现“双碳”目标:
一是人工智能助力降低自身碳排放。随着数据中心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部署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开发和应用的不断扩大,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不断提升,通过应用深度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并推动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发展,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智能的能耗,实现数据中心、模型开发的低碳运行。
二是人工智能助力监测城市碳排放。通过智能传感器近距离感知、卫星遥感远距离观测,利用人工智能监测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实现对碳足迹的跟踪、学习、模拟等,有效助力城市预测和优化碳排放活动。
三是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双碳”重点领域。在行业层面,人工智能通过赋能电力、热力、建筑、制造等高碳排放领域,助力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在城市治理层面,人工智能帮助交通、园林、环保、水务等领域提升运行效率、降低事故灾害、高效利用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压缩碳排放。在惠民层面,人工智能能够助力家电、照明、取暖、制冷等家居产品节能降耗,帮助市民垃圾分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通过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增强市民绿色出行意愿等。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至2030年,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望减少全球26亿至5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减排总量的5%至10%,同时为企业创造1.3万亿至2.6万亿美元的价值。
(二)人工智能助力降低自身碳排放
1、数据中心: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数据中心能效水平
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IT设备、制冷设备和配电设备损耗。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深度学习模型,实时监控运行数据,持续进行系统自主调优并给出维护策略,实现智能供电、智能散热,确保数据中心低能耗高效运行,更加绿色节能。
2、模型开发:借助开源平台降低模型开发过程碳排放
人工智能模型规模越来越大,构建和部署这些模型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碳排放。因此,降低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模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关键,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开源框架提升企业开发和部署AI模型的效率。开源框架包含深度学习核心框架、基础模型库、开发套件等工具、组件,能够助力使用者便捷开发高精度的AI模型,极大降低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的资源消耗。二是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使用绿色低碳数据中心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三)人工智能助力监测城市碳排放
1、使用智能摄像头、传感器近距离采集城市碳排放数据
利用智能摄像头、智能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监测城市碳排放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借助智能摄像头全流程监管渣土车等,降低其违规操作产生的碳排放。在建筑领域,智能视觉传感器能够辅助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在工业领域,利用热红外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识别烟雾、热量和二氧化氮等排放情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处理排放数据形成可视化结果,助力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监测碳排放情况。在交通领域,将传感器用于测量卡车载重和电池筒,助力卡车降低油耗。
2、采用卫星遥感技术远距离观测碳排放数据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处理遥感影像和遥感信息,能够显著提高碳排放观测效率和速度。卫星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数据量巨大,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能夠快速分析接收到的数字和图像信息,自动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实现实时监测城市碳排放总量和工业园区碳排放量。利用大气浓度测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侧重“看得准、看得全”的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
3、利用人工智能监测平台全方位监测城市碳排放
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城市级双碳监测平台,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行各领域碳排放数据的监测、碳配额的统筹、节能降碳的分析管理,跟踪各领域目标达成情况,对城市碳排放进行全方位监测,有效支撑城市节能减排和绿色用能评估。
(四)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双碳”重点领域
1、优化重点行业减排路径
(1)“AI+电力”:降低能源损耗,减少发变输配电各环节碳排放
人工智能助力电力系统提升整体供能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率,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在发电端,人工智能在提升传统火力发电效率的同时,助力解决新能源消纳及电网稳定性;在巡检端,人工智能在输、变及配电等不同场景持续落地,降低电网各环节的能源损耗。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发、变、输、配电等各环节的发电效率均有望得到提升,每年可减少666.5亿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2)“AI+热力”:智能精细管控,助力热力系统低碳高效运行
人工智能供热管控系统可以根据外部气候的变化、客户使用习惯,建筑结构、系统压力分布等参数,通过传感器、物联网远程采集数据,依托深度学习技术,将系统运行情况数字化,促进整个系统高效运行,助力节约供热系统能耗、精细化运营,有效降低尖峰负荷。
(3)“AI+建筑”:动态运营维护,实现建筑“近零”排放
人工智能赋能建筑可提供绿色高效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楼宇节能管控大数据系统,通过采集大量终端数据,跟踪设备从安装到运维全程的状态,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建筑模型能够收集处理更多的大数据,系统地检测和管理资产寿命周期、线路健康状况、设备状态预警、能耗异常数据等,实现建筑“近零”排放。
(4)“AI+制造”:推动提质降耗,实现行业低碳减排
人工智能在规划调度、生产进度监测、设备控制、质量检测等环节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收集的生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设置和调整机器的运行参数,让机器和部件成为自优化的系统,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精准控制,根据生产条件迅速调整生产方案,降低能耗,有效降低成本。
2、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
(1)“AI+城市管理”:提升运行效能,减少城市管理碳排放
依托“城市大脑”,运用知识处理、地图服务、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能。利用人工智能能够自动识别乱堆物堆料、占道经营、垃圾箱满溢、店外经营、打包垃圾、无照经营游商、暴露垃圾等城市管理痛点问题,并自动上报、处置违规事件,降低违规行为产生的碳排放。
(2)“AI+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运行,精准测算交通碳排放
人工智能技术能有效挖掘传统交通行业中人、车、路、环境的数据信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识别,能够助力交通管理领域实现动态违法取证、交通信号控制、路网流量调控、人车特征关联、交通行为研判等功能,优化道路运行效能,助力道路交通节能减排。
(3)“AI+应急管理”:提高响应时效,降低事故引发碳排放
利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结构化处理等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实现人员身份管理、车辆速度、车辆违停、危险物堆放、潜在危险源发掘等功能,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能够促进城市应急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防”迈进,减少突发事件引发的碳排放。例如,危化品储存与运输、工厂事故引发污染源泄漏等。
3、助力全民“双碳”行动
(1)“AI+生活”:助力节约能源,降低生活碳排放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家庭用电、水、气进行管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家庭能源消耗,助力居民生活节能减排。一方面可以通过智能音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家电,对家用电器、照明灯具等实现自动化、精细化、智能管控,降低无效电力消耗和碳排放。另一方面能够辅助家庭进行垃圾分类,有效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
(2)“AI+出行”:促进低碳出行,减少私家车排放
在私家车出行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导航系统等,实现出行路径精准规划,出行途中智能避堵,为新能源用户提供精准、高效、智能的充电方案等功能,降低私家车出行产生的碳排放。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通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公共交通领域智能调度效率,为用户提供最优化的出行路线,提升用户绿色出行体验,降低私家车出行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AI+宣传”:培养低碳意识,全民参与碳普惠
在宣传引导方面,一方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小程序,能够对公众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并记录反馈给用户,引导提升用户低碳生活意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提出低碳消费替代产品或服务,促使公众参与到节能减排计划当中。
4、促进城市低碳循环发展
(1)“AI+园林”:森林灾害预警,保护碳汇林增加碳汇
人工智能在助力森林防护巡查、火灾隐患排查、火灾救援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防火监控的全域化、立体化、智能化、可视化和全天候覆盖,促进了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用科技保护森林,增加林业碳汇。
(2)“AI+环保”:废物循环利用,抵消垃圾处理碳排放
在垃圾分类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自动垃圾识别、分类、动态垃圾容量测量,能够显著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利用机器人分类,可以得到高品质、高纯度的循环利用资源。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管理垃圾焚烧炉,提升锅炉燃烧稳定性。
(3)“AI+水务”:开发再生能源,实现水务领域碳中和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水务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低碳运营。通过融合物联网、水务信息系统等技术,人工智能能够助力实时感知城镇水务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对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实现水务系统全流程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运行管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污水处理厂开发利用污水、污泥再生能源。
5、推动碳交易助力碳中和
(1)“AI+碳监测”:辅助碳资产管理,助力碳交易利益最大化
建立企业碳排放收集、分析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技术辅助监测与管理,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并结合核算法、排放清单等信息,使用环境碳监测数据反演企业的碳排放源碳汇分布情况,辅助企业进行碳家底管理,结合碳资产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减排决策,制定碳交易方案,完成企业碳排放履约,确保利益最大化。
(2)“AI+碳核查”:全面高效核查,保障碳交易公正有效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碳排放气体的精准计算,并且实时动态获取碳排放浓度。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助力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辅助从原料端计算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从排放端连续监测碳排放。
(3)“AI+碳金融”:探索绿色金融,推动碳交易市场化
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金融环境风险信息的采集和实时分析,探索实现绿色项目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的交易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进绿色金融业务监管流程,优化交易监控、压力测试、绩效评价、合规报送等监管工具等。探索运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数据融合通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信用信息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数据基础支撑。联动碳金融与碳交易市场,助力实现城市碳中和。
三、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双碳”目标达成的举措建议
(一)筑数字底座,强化新型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
建设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城市数字底座,以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为导向,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出台针对新型基础设施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完善新型基础设施相关产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考核体系和市场机制。
(二)摸清碳家底,发挥人工智能在“双碳”目标管理方面的作用
将“双碳”目标纳入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规划,探索开展峰值目标倒逼下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总体规划和实施。发挥人工智能在追踪碳足迹方面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自动跟踪、记录和溯源公司碳足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为城市管理各部门评估“双碳”成效提供决策支撑。
(三)模拟碳足迹,利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优化碳排放路径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预测未来的碳足迹和碳排放水平,为决策部门设置合理的碳排放目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通过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园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应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向綠色低碳转型。
(四)赋能新场景,探索践行城市“双碳”战略的新模式
从场景需求出发,深入挖掘业务需求,整合人工智能能力,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城市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创新式发展。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数字化变革、助力各行业低碳循环发展,探索城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轨的新发展模式。
(五)建“双碳”平台,人工智能助力实现城市“双碳”目标
研究建立城市级“双碳”大脑,推动各委办局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碳排放和能耗指标的可跟踪、可分析、可视化,统一管理碳数据、碳指标以及能耗数据指标,从政府各部门、园区、企业不同角度,实现碳排放实时统计、精准跟踪和及时预警,推动“双碳”目标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
(作者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