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入校美术馆案例探讨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情境化生成原理。从宏观层面解读展览入校与版画课堂教学互融结构促成的美育场域及其情境化作用,同时通过剖析教育资源应用模式的优缺点,指出课堂教学图像资源存在非直观性、可误读性,原作展示与展览入校是弥补专业知识点的重要方式之一。总之,展览入校路径建构出图像文献与观看体验的教学空间,使教学效果更优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活化应用。
关键词:展览入校;情境教学;版画;跨学科性;文化理解;资源活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交叉学科介入版画课程教学应用模式研究”(HNJG-2022-1295)研究成果。
2023年11月18日,一场带着浓烈区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展览“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在长沙师范学院田汉美术馆正式揭幕。本次展览一共展出了120余幅版画作品,汇集了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版画风貌,展现了不同时代下黔文化熏陶中贵州版画家的作品特点[1]。于是,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版画课程的“教”与“学”有幸走入了一次聚集中国百年版画作品的“真实情境”,围绕版画课程教学之外的“地方知识”开展了一次图像证史的教育资源与教学应用的多维探讨。
一、教育资源的隐性嵌入:情境教学的
作用优势及延展化
在教-学双主体实践者视野中,“情境教学与学习”,或称“情境教学”(Contextual Teaching and Learning),指“促进教师把学科内容与世界的真实情境联系起来,推动学习者在作为家庭成员、公民、工作者的生活过程中把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联系起来”。其中,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指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思维过程,有效的、自然的学习是在学习者所处的或是积极参与的情境中发生的。……认为信息加工只把重点放在认知而忽视情境对认知的作用是不可取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与环境间的相互协调”[2]。人与环境的互相协调的时空架构源于“真实情境”的存在,或者说,有效地融入“真实情境”的艺术类实践课程的教与学,将在“学习者的参与性和自主性”中发挥着较为积极的引导作用。
从博物馆展览馆的社会功能与资源转化视角看,是否与课程标准对接,甚至发挥科学教育功能也成为“馆校合作”的新话题[3]。于是,长沙师范学院本次校美术馆展览展出的“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的艺术作品以“图像历史”“艺术文献”的形式转化成隐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自觉地促成展览资源与教育功能多向度的有机融合。
假设教学情境作为非常规教学手段,它如何区别数字时代网络日益发达的虚拟技术平台所给予的教育资源的“可量化”“便利性”“机动性”功能呢?首先,常见的线上教学方式作为线下课堂的有效补充,比如学习通等平台建立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共享化、网络化,具有教学互动的便利性、教学手段的机动性、教学资源的整合性等优势,但仍无法改变学生在视听设备给予的“场域”中,以“非直接感知”状态形成了快速的浏览“惯习”。以艺术家作品赏析为例,如何做到“文化理解”与“知识结构”不相分离呢?包括客观存在的图像信息处理与人眼观看电子产品的技术误差(数字图像呈现的视觉效果容易丢失色彩、肌理等版画原图的大量信息),导致“线上-读图”的单一性、片面化,比如电子图像显示、拍摄素材与原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这类情况常见于PPT展示的美术作品经典案例分析环节,虽然课堂某知识点讲授在条件允许下可以通过作品原作的方式展示。总之,解读或误读问题存在于版画课堂教学的图像资源的教学过程里。
因此,世界性的原创艺术作品展览入校美术馆,能够帮助学生直观性形成易于接受的艺术学知识点。图像文献与观看空间的有机融合,積极地推动学院的多学科教学环境的融合建设,其学科交叉性、互动性延展到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教育资源优势辐射到课堂教学。
二、教学相长的显性发生:主题展览的图像资源
分类及特征
主题展览及其图像资源、艺术信息等教学资源隐性嵌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被视作艺术交流、文化艺术节的“课堂体验场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现场教学条件。
校内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不是“拿来就用”,需要教授主体——老师,通过学术研究精心设计出作业的参考选题、作品赏析案例等课程内容环节。对于教授主体来说,教学科研不分离。学习主体——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教授主体则同步通过版画教学的课程设计去配适相应的教学素材,整合符合教学情境观建设的教学内容。
以“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为例,依据教学素材与版画(1)课堂的教学内容,可归纳分类如下:
其一,作为学术资源分类的百年贵州版画展。它是一部百年版画地方文献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变迁视阈下的艺术图像实践物证。它作为“地方知识”之一,被包含在近现代中国版画艺术语言实践类型、艺术风格嬗变及艺术创造题材的学术视角及研究范畴里。
其二,作为艺术风格变迁图文资料的百年贵州版画展。其艺术风格大致归纳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版画作品的创作语言较为朴实,刀法细腻,以写生为主。20世纪80年代,从版画作品面貌与技术语言的多样性、主体造型的形式感、设计元素在画面构成中的介入可见,现代艺术对地方版画创作形成了风格化、个性化、平面化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受到图像“碎片化”与视像再构方式的影响,贵州版画图像的地方叙事方式也出现了地方素材、艺术语言种种特色。
画展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写实、民间美术的形式风格,在时代因素的作用下,结合真实的社会面貌及积极向上的本土文化元素,都巧妙地展示在了艺术家们的各类作品中。贾宜群在1959年创作的《铁龙奔驰万山间,从此黔道变平川》是展现铁道工程的时代题材。蒙绍华《布依寨安上了电灯》、蒲国昌《天下大事》、杨田力《市郊》、廖志惠《抽水机安好了》,为我们描绘西南地区人民现代化生活的幸福模样。可以想象当时贵州不同市镇村寨都安装了现代化的设备,人们聚在悬挂着世界地图的村室里讨论着世界大事,年轻的医生用现代医疗器为乡民诊治等生活与工作情景。
其三,从美术创作主旋律性、专题化视角归纳,可见地方版画创作的特色性与特殊性。
特色性首先体现为“民族文化”题材对人民生活、社会现实的人文观照。刘宗河《点蜡花》、黄守堡《春耕》《蜡花设计师》、蒋志伊《一担茶籽一担歌》等作品中,展现了身着传统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辛勤劳作的生产场景,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点蜡花”“打缆索”的技术操作,还有人们集体下田耕作和摘果归途的大场景,以及包粽子等家庭劳作,场景十分温馨。
特色性还体现在,针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与民俗景观的大量创作,为文化景观这一当代学术话题提供了地方历史的图像视角。龙开朗笔彩木刻《划龙船》反映出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龙舟比赛的宏大场面。艺术家们用版画创作反映民族团结的精神,歌颂家乡的幸福生活。
特殊性则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贵州地方版画创作出现了大量儿童教育题材。比如:黑白木刻作品《新教具》(李应昌,1976年),真实地反映出孩子们见到老师自行车上挂着地球仪、角尺时的兴奋模样;黑白木刻作品《小先生上门》(杜国敏,1956年),展现出放学后的孩童们在邻家庭院中宣传“文化知识”的热闹场景;《开卷考试》(蒲国昌、董克俊,1967年),描绘出当时学校的田野实践教学考试的场景;《村学》(杨田力,1960年),以近景剪影的大面积黑色布局对比出远处阳光明媚下的村学中孩子们自由奔跑玩耍的欢乐情景;《园丁》(陈敦品,1958年),描绘了教室一角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场景。
同期,蒲国昌、董克俊、吴家华、刘继贤等创作了大量以儿童肖像为题材的作品。其中,黑白木刻《有趣的书》(董克俊,1962年),用简练的刀法、以黑为主的色彩布局生动地勾勒出孩子们阅读时聚精会神的模样,巧妙刻画出两名读书儿童真实有趣的状态。在乡村家庭中,孩子们的日常劳动包括割猪草、喂猪等家庭事务。笔彩木刻《侍养》(吴家华,1962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喂猪及看小猪吃奶的喜悦心情。1967年套色木刻《放学途中》,表现出下雨天村寨中孩子们放学归途互相帮助的温暖画面。
“多彩高原·时光流痕——百年贵州版画巡展”给予学校版画课程更多教学案例和创作主题资源,诚如鲁迅先生所感,“他以为版画的社会性、大众性和现实性就是新兴版画的主题性,也只有建立和秉持这样的主题,版画艺术才可能获得新的资源、动能和生命”[4]。
三、版画教学的思政理解:美育话题的再构
版画起源于中国古代雕版术,现代版画是集合了古今中外人民生活智慧的艺术形式之一。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其中,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艺术作品的主题与内容、技艺与形式都是社会文化和集体生活的一个缩影。
整体来看,类型化的艺术基金项目入选展示模式可以形成大艺术课程培养模式的教育场域条件,尤其是情境化建构出对作品的文化理解。假设将其视作教育资源,运用于美育和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在文化内涵方面,地方叙事、文化母题是现代美育话语的重要课题,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代大权所提出的内涵、价值与角度三个维度来看,版画具有“扎根历史脉络,助力美育传播”的功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年画内容繁多,木刻雕版是主要生成形式。中国各地域传统木刻版画融入学校美育出现频次较高,也常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传播美育精神。”[5]版画最具群众基础,包容性极强,其创作内容更为亲民,便于解读与交流。
在文化价值方面,艺术创作文本取材离不开图像资源及其文化主题。智能时代,除了图像文献的学术价值、直观交流等功能外,图像的“内容”才是建构中国现代性话语的核心,也是未来虚拟技术可操作或介入干预的对象。
在文化立场方面,文化理解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心。在大艺术教育需求下,怎样输出由技术手段决定,输出什么类型的文化故事是教育資源的核心话题,文化立场则是我们为教育对象筛选优质教育资源的立足点。
总之,对照中国现代教育话语构建框架,或可将这类艺术基金展览活动的入校路径作为社会美育价值扩大化、功能延展性的样本,尤其需要强化师范类高校、美术学院专业与义务阶段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互动作用,以形成场域构建、学术资源、图像文本共享的“孵化前沿基地”,同时有效反哺高校学科建设的每一个个体,包括艺术实践与理论知识的阐释转化、教学双主体的教学相长,最终形成外向输出式-内化资源型互构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四、结语
版画等美术教育资源的不可直观性是教材图文展示、课堂鉴赏交流无法解决的难题之一。让科学文化知识变得可接触,基本依赖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体验,在具体的田野劳动、科学空间、视觉体验中构建及发生。版画教学情境化是在观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实施的。首先,在教学实践上,本次版画展入校所形成的情境化教学路径有效地建构出“文化理解”的美育场域。其次,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下,数字教材建设开启,未来艺术教育趋向智能化,课程标准与教学资源的整合,将师生的教学关系裹挟成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综合体”,但仍不能排除如本次版画课程与校美术馆的“真实的”“具有体验感的”融合情境,后者更为直观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拓展,给予学生主导性,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形成个体自觉探索的内驱效果。长远看来,数字化技术必能解决博物馆虚拟场景,以及建立完善的“仿真数字教材”,但仍不能替代教学情境化的“真实”“直观”。二者兼顾,则是教师教学创新所追求的更为完美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建山.时光刻痕:百年贵州版画文献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编者按.
[2]罗晓静.“情境教学”理论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9.
[3]刘雅竹,顾洁燕.博物馆展览资源与学校基础课程内容相结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活动开发思路[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3):24.
[4]代大权.版画进入主题性创作的艺术空间[J].当代美术,2019(11):32.
[5]杨灿.基于美育精神的版画创作主题思考及实践探索[J].丝网印刷,2023(14):39.
作者简介:
胡蓉,博士,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