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恩施地区县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24-06-03 04:18:21甘泗群
成才之路 2024年13期
关键词:恩施职业农业

甘泗群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乡村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和强弱项,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在此基础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乡村职业教育是在“提志”与“提智”背景下,就地提高乡村居民技能水平,将居民生活生产的农业环境与终端市场进行直接衔接。恩施地区县域职业教育应强化制度层面的设计,精准定位、满足乡村振兴的技术需求,供给保障、构建职业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激发主观能动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加大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地区居民;技能提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3-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鄂西地区县域职业教育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GB185)、湖北省中华职教社课题“恩施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机制研究”(项目编号:HBZJ20232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当中国经济进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乡村经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对高质量、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农副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农业及其副业所呈现的供给不足的现象日益凸显。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是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但乡村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较为薄弱。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于乡村社会自身的内生发展能力,这些均受乡村自身历史、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发展水平不足,主要是自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发展不足等内生能力滞后。发展需要人才,而职业教育作为面向民族地区最为开放、最为活跃、最为复杂的全息融合性教育类型,有助于深度融入地区产业结构,充分满足地区的特殊需求,盘活地区文化资源,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乡村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迫切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教学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从而更好地为乡村培养一大批懂农业技术的人才,有效服务于乡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教育,乡村职业教育应主动承担起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扶贫以及促进产学研的重任。“乡村振兴”战略,要补齐乡村职业教育这块短板,因为乡村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乡村、农业和农民的中心枢纽,在乡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的第一个5年即将过去,要保障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针对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农村发展战略[1]。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尤其是熟悉农业、愿意为农业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乡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以职业教育为主,多种技能培训相结合。乡村职业教育是在“提志”与“提智”背景下,就地提高乡村居民技能水平,将居民生活生产的农业环境与终端市场进行直接衔接。当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要保持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構建一个长效机制,在制度层面给予保障。乡村职业教育应一方面通过“志气”的提升激发村镇居民参与的意愿,一方面通过“智慧”的获取使村镇居民掌握信息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参与农业发展、土地流转、乡村振兴的能力。同时,乡村职业院校应携手电子商务企业、农村金融公司、技能服务公司,建立有效的常态化的职业教育机制,解决一般性理论教学的空洞与无法有效对接终端市场的问题,手把手教技术,点对点实施产销对接,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全程参与。更为关键的是让乡镇居民能在参与中实施项目化分工和流水化作业,使其技能掌握更扎实,再通过轮岗获取“志”与“智”层面上的提升,最终实现内生动力的提高[2]。

湖北省恩施地区地处渝、鄂、湘、黔交接结合地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地区,整体地势较高、平地较少,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域,存在明显的内生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恩施地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区内109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从全域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还需要形成地区居民自身的内生发展能力,形成持续有效发展的自我发展势头。恩施地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其处于“乡村振兴加速期”,将加强武陵山区域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3]。这些都迫切需要进行由内到外的职业技能的提升。

当前恩施地区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分别有1所和12所,各级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总人数超过5万人。此外,恩施州下辖各县(市)均有至少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是乡村振兴下县域职业教育重要平台,有助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培训、人力资源开发与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另外,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恩施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示范职校。

在广义层面上,以乡村振兴视域进行针对恩施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是劳动技能教育将切实有效地优化生产技能,促进人力资本价值得到增值。恩施地区受地理条件与长期的生活生产习惯的制约,尚不能深入理解新兴的发展方式与职业教育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支持,需要有效加强恩施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其关键点在于需要提振农村居民职业技能与劳动意识。因此亟须优化地区乡村的人口素质,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有效地转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提高职业能力,为地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4]。

二、恩施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掣肘

1.对新型职业农民认识的缺失

恩施地区属于民族地区中距离中东部发达地区较近的民族地区,在生活和劳动方式上都长期受到中东部地区影响,民族融合效果良好,存在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象。长期以来,受历史环境与传统思想的影响,恩施地区居民对农民的认识不足,认为其身份地位、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属于底层。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恩施地区乡村人才流失与老龄化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活力的迫切要求。另外,对新型职业农民这种以农业为职业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认识不足也缺乏认同,体现在农村夜校等职业技术培训中许多人有强烈的参与意向,但在实际培训中,能全程参与并完成全部课程的屈指可数。出现这种问题,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参训农民缺乏积极性,还与其农业收益水平、年龄与文化素质、家庭情况、技能的适用性等相关。另外,涉农专业学生缺乏、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较低,也会导致新型职业农民与涉农生产人员的数量缺乏与内生能力的不足。

2.涉农职业教育的缺失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中,职业教育若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则可能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附庸,但这样的工业化并没有促进农业的工业化,反而在职业技术教授的过程中消解了育人的教育性。缺乏明显指向性的职业教育也逐渐被整个教育体系边缘化。恩施地区系统性提供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屈指可数,华中农业大学也更多地注重农业产业的高水平发展,一方面不愿投入精力给日常技能型农技培训,另一方面是作为研究型大学也难以有效覆盖职业技能型的全省域的农村教育培训,这时候就需要用经济调控的方式来弥补涉农职业教育的缺失[5]。

3.涉农培训的“难言之隐”

恩施地区开设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院校很少,办校以培养农学人才为目标的院校更少,导致当下高素质、强技术的农业人才的数量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的倒挂。在职业技能教育理实一体的设置上,难以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以由城市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为执行方式设置专业和课程,培训内容往往是由上至下的“我认为你缺什么,就给你补什么”,造成职业技能培训与实际需求目标的“脱节”。不可否认从效果层面上农民技能培训的积极效果,但是培训主管部门如果自行决定培训内容,则农民的真实诉求难以表达,会导致微观执行与宏观布置层面的倒挂。

4.专业设置的差异

在专业设置上,一般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进行备案,根据规定的招生数、就业率来对相关专业进行设置,在专业设置上缺乏一定的自主性。此外,一些职业学校只关注学校现有资源,忽视了地区和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恩施地区有许多特色农业产业,如恩施地区的硒相关产业是地区的一大特色,也是推动当地农业与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但由于长期缺乏农业类相关专业的教师,只有部分学校开设农业类相关专业,不利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5.师资力量不足

恩施地區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数量不足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是因为恩施地区大部分为山区,交通不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教师的待遇不高,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不足。二是教师外流的现象凸显。一些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有限,自身能力水平无法得到良好的提升。三是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整体偏低。一些专精特殊专业教师资源稀缺,导致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教学受到影响。

三、恩施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

恩施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要关注乡村振兴的实际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注政策措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地区特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有效推行和促进县乡居民确实增收两者相辅相成,要在把握地区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的有效推行,并着眼民族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恩施地区职业教育要在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扎根乡村本体,以服务乡村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进行职业教育内容和技术教育方法的多维度创新[6]。

1.强化制度层面的设计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制度保障,因此应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的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恩施地区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确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政策倾斜,通过制度统筹政策目标、资源管理分配和基层组织领导,逐步补齐乡村振兴下职业教育的短板。一方面,政府部门积极完善和实施各项优惠政策,针对农业特色产业人才给予培训补贴和产业项目扶持,提升农业产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应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动政策的落实,并深入到职业教育发展各个层面。

2.精准定位,满足乡村振兴的技术需求

精准分析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恩施地区的有效发展要在适合本地区民族文化习俗的前提下,保障乡村居民获得切实的收益,使其通过技能的提升获得收入的直接增加[7]。基于此,恩施地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进行针对化改造,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精准把握恩施地区县域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职业技术实际需求,从而有效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进步[8]。一方面,要将最新、最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农业企业与农民,用技术带动产销,切实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借助教育端口宣传政府政策与乡镇企业发展计划,实现提智的目标,有效推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区域内农业的科学发展自然接洽,改变乡村产业的原始面貌。

3.供给保障,构建职业教育发展长效机制

恩施地区应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有效配合县域产业经济发展,参与市场化运营全流程,切实有效地提高其内生动力,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在促进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产教融合的现实性工作的推进。这需要农业参与者与县域居民的积极参与,恩施地区职业教育应通过实用性技能培训,有效融入市场,完成乡村振兴与消费升级的有效衔接,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农业服务业和县域工商业的“主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切实完成县域居民内生动力提升与实用性技能掌握的双重目标。

4.激发主观能动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

提升恩施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需关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整个过程,构建系统性的内容架构与全面性的成人成才体系,实现恩施地区乡村人才、技术、职业、教育、社会的跨界融合、和谐共生。要切实实现乡村振兴,让县域居民能持续有效增收,提升生活幸福感,建设和发展好县域区域,就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问题,尤其是符合区域环境,熟悉农业、农村及县域产业的人才。恩施地区应以电子商务技能与农村金融知识结合农业发展为切入点,逐步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及专技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岗位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提智”技能培训,掌握实用技能,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恩施地区还应持续有效地开展职业教育建设,培育出“愿意做、能够干、扎得下去、提质起来”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留得住”和“干得好”的人才,并加强职业教育,强化学员的实践能力,提升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夯实基础。

5.加大投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职业教育师资水平的提升,恩施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构建一支适合本地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在待遇方面,各职业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保证职业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更多优质的教师愿意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另外,为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各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外交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与实践,让教师有机会去企业一线、去乡村一线实践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此外,职业学校也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平台。

参考文献:

[1]吴自力.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电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4):84.

[2]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18(01):65-73.

[3]王官燕,林克松.嵌入、脱嵌与再嵌:贫困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困局及突破[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07):60-65.

[4]马雪莹,魏战刚.“职教赋农”: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指向与推进路径[J].职教发展研究,2024(01):75-82.

[5]雷世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审视[J].职教通讯,2018(09):1-6.

[6]王志远,朱德全.逻辑起点与价值机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观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01):49-56.

[7]张志增.实施乡村振興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21-126.

[8]张跃平,李靳.对口帮扶政策下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内生发展动力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06):650-65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shi Pref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Gan Siqun

(Hubei Open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lies in unwave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ighlighting key areas, addressing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is basi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skill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context of "raising aspirations" and "raising intelligence", and directly connecting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of residents daily life and production with the terminal market. County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nshi area should strengthen institutional design, accurately position and meet the technical need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e guarantees,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imulat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ctivate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abilit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crease invest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revitalization;vocationaleducation; regionalresidents;skillimprovement; quality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恩施职业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17
我爱的职业
恩施年俗——点路烛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