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小工程师”为载体培育学生工程思维

2024-06-03 15:07:12杨望祥
小学科学 2024年16期
关键词:工程思维小学科学工程

杨望祥

〔摘    要〕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工程思維发展很容易被忽视。本文以“小小工程师”单元教学为载体,对学生的科学工程思维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此改进教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工程思维;工程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6    034-036

一、现状思考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之一是科学思维,而技术与工程课中涉及较多的就是工程思维,工程思维主要包括决策思维、设计思维、实践思维和迭代思维。我们以教科版六下“小小工程师”单元为载体,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思维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工程思维的现状及导致问题的原因。

(一)工程决策阶段决策云里雾里

按照常规来说,学生对于工程需求应该比较明确,但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各个小组工程需求不明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塔台的设计和搭建要求不是很明确,工程的情境没有创设好,导致部分小组决策思维缺乏。

(二)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层次不高

调查发现,学生工程设计思维的细致性和创新性有待提高。这主要是师生在平时课堂上养成了重视实验探究,忽视探究方案的设计。平时探究方案设计往往是教师一手包办,即使学生参与方案设计,也只是活动前师生之间的个别互动。而工程的关键在于设计,因此设计环节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三)工程实践阶段实践效率低下

不少学生搭建工程模型没有按照设计图搭建,而是搭到哪里算哪里。由于平时的课堂受时间因素限制,更多的是定性评价,缺乏定量评价。如果只是教师的定性评价,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因而缺乏目标导向。

(四)工程优化阶段迭代形同虚设

不少小组在优化阶段各项评估指标并没有得到整体提升,只是某项指标得以提升。这主要是评估时没有进行问题的梳理记录,因此工程的迭代优化环节往往是一带而过。其实,迭代优化环节非常关键,能锻炼学生的高阶能力,如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工程的迭代优化环节不容小觑。

二、改进探索:发展学生工程思维的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师的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工程思维。

(一)注重创设工程情境,培养工程决策思维

有时技术与工程课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脱离学生的生活情境,是为了做工程而做工程,学生并不了解工程的需求。这主要是忽视了对学生工程决策思维的培养,因此工程决策阶段我们实施了以下改进策略。

1.营造真实情境,工程更接地气

笔者在执教“小小工程师”单元时,我发现塔台工程的情境不够真实,学生一开始就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工程任务到底是什么。因为本单元第三课情境是学校要求在操场上搭一座塔台,以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到第四课,工程情境变成制作一个高60cm的塔台,塔台需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真实情境,明确工程的需求,以及真实的制约条件和限制条件,否则学生也会云里雾里。

2.引导寻找原型,促成正向迁移

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科学学习的源头,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并尝试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如引导学生观察埃菲尔铁塔和普通铁塔,对于后续进行的设计塔台、构建塔台以及改进塔台活动都有着正向迁移作用。

3.给予充足时间,做实工程决策

如果缺乏工程决策时间,工程决策思维就得不到良好的锻炼。在决策阶段,学生需要查阅工程相关资料、了解后续工程相关工具和技能、制订工程活动方案、预设小组成员分工等。因此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做实工程决策。

(二)重视工程设计图纸,培养工程设计思维

工程方案设计需要学生像工程师一样思考,了解自己所研究工程的特点。对于设计方案,教师要以开放的方式进行引导,各种设计都应该有它们发挥的余地。

1.引导注明尺寸参数,增强工程操作性

学生利用文字绘图或实物等完整表达自己的构想,设计图、文字等应清晰体现要点、标注必要参数。这样,其他小组同学看了,就能读懂设计图,看到设计图犹如见到产品说明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设计图中都标注了尺寸,还画了一些细节图和侧面图。因此,哪怕是其他小组同学,也能按照他们的设计图进行模型搭建,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在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思维(如图1)。

2.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工程安全性

任何一项工程的建造,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因为它代表一项工程,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周围的人们不能产生任何负面作用。比如,在使用粘接材料搭建塔台时,不能用刺激性气味较强的胶水。在构建工程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或者可回收材料,而不要大量使用一次性材料。塔台稳定性或抗风能力要强,因为这些指标指向工程的安全性。

3.指引设计新颖独特,关注工程创新性

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越新颖,越反映学生具备工程设计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需要在平时加以锻炼。设计塔台时,为保障教练的人身安全,学生设计了可拆卸的梯子围栏,还设计了雨伞。这说明学生真正地投入了工程设计中,学生的设计思维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三)细化标准循环实践,培养工程实践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小组未按图纸进行施工,有的小組工程制作的稳定性、美观性和牢固性都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1.细化评估量化标准,前置目标导向监督

有的小组未按图纸进行施工,或许是评价比较笼统,只说明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搭建施工,没有具体的定量评价和参考标准。对于上述情形,我们还需要改进量化标准,使评价标准更加细致。要把评价置于学生工程实践之前,标准由学生共同商量制定。这样的细化标准,会起到导向督促作用,督促学生在工程实践时需要按照设计图完成工程制作。

2.引导鼓励循环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水平

工程实践是一项长周期的学习体验活动,并不能一蹴而就,学生屡次失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应鼓励学生进行循环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解决本项工程的难题,还能在循环实践中领悟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例如,有小组在构建塔台时,经过循环实践,反复尝试,发现不能按一个方向绕着粘接,需要交替绕,这样不仅粘接牢固,还能增加塔台的牢固性和美观性。

3.合理商定实践进度,避免拖沓延长工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小组团队成员分工合理,合作效率较高,一般课堂三节课就完成了工程搭建,完成的质量也较高。而有的小组,团队分工不合理,组员合作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是缺乏时间成本思维,这也是工程实践思维的一部分。有了时间成本思维,学生就能体会到工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明确工程工期,合理商定实践进度。

(四)重视工程改进优化,培养工程迭代思维

技术与工程课中,对于工程成果进行评估和改进优化是不可或缺的。在测评之后,学生将工程成果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记录梳理,并聚焦到工程设计环节和工程材料工具,在改进优化中锻炼迭代思维。

1.鼓励引导问题梳理,目标指向问题解决

针对前期工程实践、工程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有效应对和解决,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及时梳理工程成品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自身工程出现的问题,学生会积极采取方案予以解决。学生在经历工程检测展示后,通过自评和互评发现问题,从而进行问题梳理,在目标指向下解决问题。

2.设计图纸对比呈现,便于进行纵向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产品的迭代优化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对比。设计图对比可以见证学生思维变化的痕迹,也可以见证思维的迭代优化。例如,学生在进行塔台测试后,发现塔台有待改进,于是在原来塔台的外侧又搭建了一定的结构,以此增强塔台各方面的性能。同时塔台顶部也进行了加工优化,增加了网状结构提升性能(见图2)。

3.甄选工程材料工具,提高工程技术

教学实践表明,不仅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图来解决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可以甄选工程材料和工具。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的确有待加强,甄选材料工具可以提升他们的工程技术水平。如在搭建塔台时,为了提升工程的美观性和牢固性,采用了彩色吸管材料,利用热熔胶枪进行粘接,提升了塔台一些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喻伯军.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J].湖北教育,2020(3):1.

[2]邵锋星.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与工程思维[J].人民教育,2021(15):99-102.

猜你喜欢
工程思维小学科学工程
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新桥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用“工程思维”引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 22:38:55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方式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11期)2016-05-23 11:58:21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