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只有当教育者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权利,考虑受教育者的真正感情需求的时候,教育者的高尚动机才会“内化”到受教育者的心中,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标在提出伊始,就充分强调学生才是自己的主人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以学生为主人翁的意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班级内部教育工作的不断进行,使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
将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对教育的课程、计划、体系强度、力度进行规定,二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促使教师更好地施教,学生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受益。教育者要能动地推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大家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在班级之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能收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
教育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成为教师后,我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发现了一些原来教育工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它们明显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开展,亟须改进。
之前,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我制定班级运行规章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过度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这一传统方式蕴含这一理念:班主任是管理者,掌握这个班的“生杀大权”;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一班规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后,学生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我想,为什么教师单方面建立的制度很大一部分不被学生所接受,反而是一些不经意间与学生讨论出来的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受阻力,甚至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支持呢?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并且,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亲力亲为。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时候对于班干部来说是处于“越权”状态的。这大大削弱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其他学生也不认可班干部。
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开学后的几次考试中没有取得进步,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外部表现为学习懒惰、上学迟到、作业完成效率不高。
教育教学中对问题的反思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出发点是服务学生,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没有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我经过仔细分析和对教育工作先进理论的学习,以及请教众多优秀教师,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是规章制度的内容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就会从内心抵触这样的规章制度。这种情况下,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
二是班长、体育委员、学习委员等班干部如果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创造性、主动性,甚至被“工具化”。
三是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过于笼统和一刀切,不能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就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教育的魅力,无法享受学习的乐趣。这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会放权,大胆地让班干部管理班级,制定宽松的政策,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
通過反思,我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情况下推动班级管理工作。这一班主任工作的变化,取得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效果。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做法
让学生自定班规。我鼓励学生以学校总制度为根据,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规则的制定之中。学生最终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水平,用自己制定的制度约束自己,培养自我调控的能力。
实行“学生内部管理制度”“班干部轮值制”。首先,学生内部推举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然后,由全班学生投票产生班委会。班委会通过班干部轮值制度,对班级实施管理。“学生内部管理制度”“班干部轮值制”的实行,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强化主体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舞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负责。
让班干部主持班级重大活动。在学校重大活动中,我想办法让班干部来负责班级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总结,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坚持能让学生说的道理就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事情就让学生做,使之在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对于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在前期予以指导,在过程中予以帮助,在后期帮助反思指正。“放手”而不“放任”,“放心”而不“放纵”,帮助而不替代,鼓励多于批评。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成长。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必须让学生经常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团队的能量,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在班级内部活动中,我坚持“人人做事为班级,班级服务为人人”的原则,实现人人参加;在班级卫生中,我提倡“班级是我家,洁净靠大家”“人人为我服务,我为人人服务”,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在班会活动中,我强调“我的青春我做主”,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结合班级实际开展专题讨论,营造积极的班级内部氛围,如我班曾先后开展“当代中学生的形象”“大家谈早恋”“中学生与网吧”“良好习惯养成”等专题讨论;在学校生活中,我倡导“给自己一个舞台,搏出精彩人生”,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向学校网站主动投稿,负责班级黑板报和教室设计等,展现学生的成长进步。
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
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班级管理是一项需要理论素养支撑与实践探索的艺术性活动。只有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对管理知识有相应了解,才能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在实践反思中逐步提高,而不是困于经验积累的老路。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有明显提高,民主意识得到加强,特别是性格内向、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班级创造了人人能发言、人人有贡献的内部环境,师生关系更加和睦,学生自管、自理、自修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前那种由于少数学生“能人”受重视而导致的紧张的同学、师生关系不复存在。另外,很多学生有了班委工作经历后,可以更好地理解班级管理的不易,从而自觉服从班级管理,班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
通过这些班规的推行与实施,我们能够看到班级内部学习、生活氛围的改变,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建设中。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克服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班级日常管理的效率,推动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构建,最终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这就好比从中央集权制转变为民主政治体制,每一名学生在班级中都有了充分的发言权。班级体系的运转绝不是为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利益,而是为了全体学生。
这反映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就是在这种新的班级管理制度下,每个学生都会得到认可,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获得个人水平的提高。同时,它能够发挥班干部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本应具有的作用,在推动班级高效管理的同时,充分锻炼班干部的综合能力。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这种珍贵的锻炼机会,我们推出“班干部轮值制”。
让每一名学生不仅当班级的主人,还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不是为了一时一刻,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走进社会后,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在服务班级的同时享有班集体带给自己的支持与帮助,提供一个良好的、符合学生具体身心情况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