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件事我不吐不快。
刚过去的假期,我们家有一场很不愉快的旅行。木木姐是我的闺蜜,在她的张罗下,她家、她爱人的同事家和我家,相约一起驾车出游。
原以为,都是军人家庭,会有共同語言,加上听说木木姐爱人的同事家有个6岁的男孩跳跳,跟我儿子洋洋年龄相近,路上有伴,旅行会更愉快。
没有想到,冲突恰恰发生在两个小朋友身上。
出行的第一天中午,我们正在帐篷里休息。刚才还在一旁玩蹦床的跳跳突然冲了过来,指着洋洋说:“你怎么把我的汽车弄坏了,这里怎么多了个洞?”
洋洋被突如其来的指责问住了,我也同样发蒙:“什么汽车,什么洞?”
没等我们反应过来,跳跳从帐篷角落里拿起那辆玩具汽车:“你不说话,就是你弄坏的!”
“不是我弄的,我都没有看到汽车。”洋洋这才反应过来,开始反驳。
“就是你弄的,你不诚实。怎么弄坏了别人东西,还不认错。”跳跳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手指都快戳到洋洋的鼻尖了。
爱人见状,帮忙解释:“你不要这样。汽车是铁的,这圆洞是他能弄出来的吗?”
不远处,跳跳的父母正往帐篷走来,为避免互相难堪,我给爱人使了使眼色,他只好按下火气,不再作声。跳跳见自己的父母来了,嘟囔了两句也就没再作声。
这件事,我以为就是孩子间的玩玩闹闹,不再提起。谁知道,更过分的还在后头。
第二天下午,木木姐一家去上厕所了,我们其他人在边上等候。两个孩子不知又因为什么事再起口角。
“你脑子缺钙。”“你就该被欺负。”……
跳跳的话越说越难听,洋洋被骂得不知所措,着急得快要哭起来,而我直觉得一股火气直冲脑门。
可旁边的跳跳爸爸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新时代文明人可不是这么骂人的。”说完这句话,我拉着洋洋,往边上走去。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宝,要不是顾及木木姐的面子,我真想当场就骂回去。
木木姐一家回来后,见我们两家分开,很疑惑。木木姐找我了解事情原委后,便让她爱人去跳跳家那边了解情况。
我原以为,会等到跳跳家的道歉,然而没有。我们不愿意木木姐一家夹在中间为难,决定提前返程。
回家的路上风光旖旎,洋洋安静地坐在后座,我和爱人沉默不语。
假期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脑中还常出现洋洋委屈的样子。我常问自己,那天为什么不能直接护着孩子,让他受那样的委屈?回想原因,终究是碍着木木姐的面子。可是我又觉得:面子固然重要,但在孩子面前,是非曲直也同样重要。
若是以后还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我是该爱着孩子、护着孩子,还是要继续碍着面子呢?
很想听听专家们的意见,谢谢。
白露
2024年5月8日
您好!
来信收到,感谢您对《军嫂》杂志的信任,愿意和我们分享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
我在生活中也曾目睹过您信中提到的类似事件。作为妈妈,面对文中的场景,一方面想为儿子主持公道,一方面又要顾忌闺蜜情谊,不免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权衡和取舍。这种纠结,我也常常会在一些女性身上看到,在亲子关系或人际关系里,比较容易被撕扯。
广义的亲密关系,一般不限于家庭成员如伴侣、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亲情关系,也可以包括好朋友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您的描述来看,您和木木姐的关系,对您而言就是一种亲密关系。因此,您担心指出跳跳的行为,会损伤木木姐的面子。
我不清楚你们的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达到了何种程度。但我建议您也可以想一想,木木姐的面子,真的那么脆弱吗?或者说,您和她的亲密关系,真的那么脆弱吗?都说闺蜜之间可能会有相似之处,譬如,相似的性情或者志趣。所以,建议您多信任你们的闺蜜关系,或许可以开诚布公地和木木姐单独谈一谈,说说您对跳跳不当行为的观察和担忧,并且将这种沟通的结果反馈给洋洋。
跳跳爸爸的息事宁人、避重就轻,可能也是他平时家庭地位的某种复现,也就是说,他在家庭中可能没有相对的话语权。文中,您完全没有提到跳跳妈妈,她在这些冲突和不愉快中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样的表情和行为?或许,跳跳妈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表现,是忽视的或者纵容的?那么,您或木木姐是否可以和跳跳妈妈沟通一下情况呢,而不是让木木姐的爱人出面。大人之间的沟通和“较量”,往往会把自己的自尊投射到孩子之间的冲突里,导致事态进一步升级。
其实,孩子之间的矛盾,比较好的方式是由孩子作为主体去处理,这样也不容易挫伤大人的自尊。譬如,洋洋如果被多次污蔑,肯定会愤怒,就会说不要再和跳跳玩了。这时候的跳跳,也会接收到相应的反馈,可能会因为失落而求助于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通情达理,就会帮跳跳分析原因,让他的性格慢慢得到修正,从而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
当然,如果孩子面临更严重的欺凌,作为父母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给孩子以支持和帮助,陪伴他们去处理冲突,但不是直接替代他们面对冲突。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件事一定公平、善意就必然得到积极的反馈,也要给孩子讲清这方面的道理,让孩子对此有“抵抗力”。相信孩子是有感受、有力量的,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力,您的过度担心也可以放下。您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和陪伴孩子,让他在人际交往中行使自己的主导权。
——某大学心理中心讲师、《军嫂》杂志社特邀心理专家 申燕海
编辑/吴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