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瑜 李阳
初夏时节,西北某机场,空军某部机务练兵比武如火如荼。
加注油料、快速挂弹、安装减速伞……一名中校机械师干净利索、行云流水的动作,赢得官兵一致称赞。
“18机组准备完毕!”最后,中校不仅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保障流程还被录成了教学视频。
中校名叫刘天宝,是该部官兵公认的技术尖兵。
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季,在一次飞行训练中,战机突发滑油泄漏故障,机组人员迟迟找不到泄漏点。
情况紧急,刘天宝匆匆赶到现场排除故障。
爬上爬下排查了个遍,还是没能定位故障点。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刘天宝再次爬进飞机狭窄的进气道,一边用手拨动发动机转子……
“把发动机运转起来!”刘天宝灵光一闪:滑油泄漏导致压力过低,一时无法定位泄漏点,如果发动机运转起来,滑油压力增大,泄漏点不就明显了吗?
果然,随着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刘天宝很快锁定了泄漏点,将故障顺利排除。
还有一次,飞行任务需要恢复“备件机”。备件机,就是前期由于航材备件不足,被用来临时拆、串机件的战机。
“这跟重新组装一架飞机有什么区别?”任务下达后, 机械师们犯了难。
“我试试!”刘天宝主动找领导担起任务。
困难远比预想的多。恢复备件工作才刚梳理出头绪,因为单位骨干调整不开,领导又交给刘天宝一架战机日常训练的保障任务。
即便是同时保障两架战机,刘天宝也顶住压力,带着机组连轴转,白天保障飞行训练,训练间隙和晚上就恢复“备份机”。两项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刘天宝瘦了7公斤。
有一年,部队改装新机。刘天宝得知后,又喜又忧,喜的是新装备必然引领战斗力提速换挡,忧的是两型战机原理构造差异巨大,自己年龄偏大,知识储备有限,还能不能跟得上、冲在前?
首批改装机械师集中学习时,刘天宝成了其中年龄最大的学员。密密麻麻的电路、枯燥难记的单词,连续几次考试“亮红灯”,让刘天宝如坐针毡。
“年龄大不是借口,军龄长就更应该带好头。”那段时间,刘天宝连吃饭睡觉都在想使用原理、操作流程。
面对比自己小10多岁的机械师,刘天宝放下“老资格”,甘当“小学生”。
随着笔记由薄变厚,刘天宝对新装备的掌握也越来越熟。最终,他不仅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而且被点名执行首批新机接装任务。
“绝不辜负组织信任!”刘天宝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工作也更加仔细认真,先后发现排除了多个故障。甚至有一次,他与工厂专家还因技术问题红了脸。问题彻底解决后,连工厂领导都夸他:“又仔细又较真,你这个机械师,好样的!”
刘天宝深知,机务保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多带出一个徒弟,就多一分保障打赢的底气。
“飞机是一个复杂精密的机械体,每次飞行前都有数十个部位要检查。”刘天宝对徒弟一向很严格,“拿起解刀、穿上机务服,心中要静,眼中就只能有飞机。”
徒弟傅峰跟刘天宝学保障技能,一直牢牢记得师傅第一天带他时说的话:“机械师就是要跟飞机交朋友,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你对它冷漠,它就对你发脾气。只有踏踏实实地保障,才能将故障在地面排除掉。”
当傅峰还是机械员时,一次跟刘天宝做飞机周期性保养工作,由于外场战机轰鸣,声音嘈杂,他没有听清指令,错将滑油箱的滑油放空。刘天宝严厉批评了他,傅峰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越想越惭愧。刘天宝语重心长地对他讲:“机务工作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决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和差错。”
思想通了,行为也就更加坚定自觉。在刘天宝的帮带下,傅峰不仅业务能力突飞猛进,而且自学了机务专业知识,取得大专文凭。2022年4月经过单位考核后,成功放单,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军士技师。
近年来,刘天宝先后带出15名徒弟,有的成了本单位的技术中坚,有的成了兄弟单位的技术骨干。
“我就是战机上的一颗‘铆钉,作用有限,只有千千万万个机件一起,战机才能平安起降、一击胜敌。”从事机务工作17年,刘天宝先后保障过3种机型,排除过大小故障上千起,保障飞行2600多个小时,从未出现人为差错,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21年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机务人员”。
长年在机务一线工作,刘天宝腰椎、頸椎落下了不少毛病,单位几次推荐他去做办公室工作。他却不愿意:“与飞机打了十几年交道,要是突然摸不到它,听不到它的声音,我还真适应不了。”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空军某部)
编辑/朱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