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宏 龚丹丹
[摘 要]文章围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上海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事业单位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探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换成课程教学要求,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主导—主体”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建设;建构主义;翻转课堂;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6-0014-0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契机,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提升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形势下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实现课程体系设计[1]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机衔接。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探索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转化路径[2],对标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标准,重塑课程教学内容,打造“金课”,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入教与学过程,围绕混合式学习、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等[3-5],探索“互联网+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推动课堂教学革命[6],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培养知识面广和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一、课程建设概况
2010年,我校信管专业开设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围绕我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以适应上海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满足企事业单位商业模式创新需要为目标,系统完善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收集商务活动数据、整理案例,设计课程实验和研讨主题,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學过程中,尝试运用基于建构主义的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同行专家的肯定。本课程2013年获批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建设课程,2017年获批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教学要求转换
(一)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信管专业成立于2008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道德修养、健康心理素质、宽广国际视野、较强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坚实的数理、计算机、经济、贸易和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能在金融、贸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行业和政府部门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目标1:具备在复杂管理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关键业务流程以及从信息系统视角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能主导设计、开发信息系统以及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目标2:具有较强的语言和书面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在项目团队或活动中作为骨干或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标3:具有终身学习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工作与社会需求快速地学习新知识和技术,从而可持续适应工作要求的变化。
目标4:具有全球视野,能及时跟踪行业和专业发展趋势。
目标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岗敬业,愿意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课程教学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换成课程教学要求:(1)课程思政。开展学生社会调研活动,服务国家战略,聚焦贸易数字化。(2)学科知识。围绕商务智能、数据仓库与OLAP技术、数据挖掘三个部分组织教学活动。(3)创新能力。开展研究型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4)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校外实践基地项目。(5)信息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据仓库管理软件和数据挖掘软件的使用。(6)沟通表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3个案例的研讨。(7)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课程设计、汇报和交流。(8)国际视野。以“统信大讲堂”为依托,邀请校内外行业专家授课,拓宽学生视野。(9)学习发展。基于“翻转课堂”组织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教学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如表1所示。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采用如图1所示的形式组织教学。
第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尝试多种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中探讨Web2.0技术给大学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组织学生到上海有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调研,精心准备“某某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探讨研讨式课程案例教学;围绕“数据挖掘帮助改善客户信用评分”“数据挖掘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和“Web 挖掘分析范畴”3个商务活动主题,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主导—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如下:在课前,教师将学生分组,布置学习内容,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体验情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商务环境体验、案例分析、协作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学习;在课后,学生进行学习总结。
第二,组织学生到塔塔实习基地、泛微公司和东方美谷公司等进行现场情境教学。邀请行业专家介绍商务智能的最新应用和进展情况,从而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邀请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SAP ERP(思爱普企业资源计划)教育专家介绍SAP BI(思爱普商业智能)的应用;邀请赛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投资者情绪、社会大数据与量化投资应用”讲座;邀请Oracle公司的商务智能产品专家为师生讲授仪表盘的制作,并展示基于云端的Oracle商务智能新特性;邀请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TCS China)相关人员介绍TCS大数据解决方案;邀请支付宝平台数据部开展“大数据时代的共享与共赢”讲座;邀请上海TBI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为师生做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 Desktop的操作培训等。
第三,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7]。首先,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基于实践—认识—再实践不断循环深化的认识规律与“流程再造”理论,构建全球运营仿真实验、外贸企业调研实践、国际商业创业实战“三阶段循环递进”的创新创业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其次,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工程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及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课程实践教学在校外本专业10个实习基地进行,还与SAP(思爱普)中国公司合作,免费对学生进行TERP 10认证培训。再次,围绕对外经贸企业全生态运营环节,让学生参加“访万企,读中国”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营商环境的变化”“贸易数字化的发展”“新冠疫情冲击下的企业韧性与纾困政策”等主题开展实地调研,加深学生对外经贸行业以及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新要求的认知。最后,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教师教学指导方式创新
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8]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9]。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创新思政育人手段,扎根中国大地,组织专项“万企调查”项目,让学生体验数字营销、数字支付、智慧物流、数字通关等贸易数字化转型新模式。
第二,推行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为例,本课程教学采用最新SAP商务智能仪表盘设计,界面美观,功能强大,深受学生喜爱。近年,我校有学生参加SAP商务智能仪表盘设计大赛并获一等奖。
第三,开展案例主题研讨。本课程案例主要来源于教师自编和企业编写的案例,安排了3個案例的讨论,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演练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开展研究型教学。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数据迁移和文本挖掘的项目研究,了解数据挖掘算法的研究前沿和动态。例如,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对WTO海量的大数据文本进行归纳和挖掘,发现贸易变化趋势,为谈判专家提供决策咨询。我校统计与信息学院成立了商务大数据研究中心,以贸易指数及外贸大数据研究作为切入点,为本课程提供了研究平台。
第五,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10]。网络课程通过BB(Blackboard)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教学视频、电子讲义、教学案例、课后思考与复习题、在线自测题、参考资料等,协助教师解决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微信、腾讯QQ等交流平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和讨论。
第六,开展特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本课程与信管专业的选修课Oracle BI和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公共选修课商务智能和全英实验班数据挖掘,以及研究生选修课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共享教学资源。
第七,推行作业与考试的改革。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平时成绩的占比。平时成绩由作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成绩组成,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作业以课程设计为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开发,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实践活动在我校实验机房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校内实验,并对实践基地提供的原始商务数据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利用软件完成知识的探索;创新创业活动由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展望
我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建设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近年来,教学团队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团队承担的数据挖掘项目进行课程讲授,大大深化了学生对数据挖掘课程的认识;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引进最新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商务智能为主要专业特色的我校信管专业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外语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在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毕业生中期(五年后)职业发展评价”中,信管专业在就业率、薪酬、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多项指标中均位居我校各专业第一名。
[ 参 考 文 献 ]
[1] 阎光才.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与结构的变革[J].教育研究,2022,43(8):97-109.
[2] 吕立杰,李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转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39(12):56-62.
[3]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5] GERSTEIN J. 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2023-09-05].http://www.scoop.it/t/the?flipped?classroom.
[6] 尚俊杰,张优良.“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学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18,39(5):82-88.
[7] 罗玉宏. 商科院校学生移动商务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7(1):121-123.
[8] 王文君,张晓涛,代亚萍,等. 协作式在线课程中教师角色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57-62.
[9] 李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35(11):71-81.
[10] 王志军,余新宇.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素、理念模型与过程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 2022,28(3):81-92.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