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鸣锋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教师也在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以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下,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尝试探索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小学数学模型大多是对同一类数学知识进行高度总结,再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表示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某种数学形式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式化,用以概括其特征、关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模型是应用各种符号、单位组成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式、不等式,或者是各种图表、地图、方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模型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要重点关注秒、分、时之间的关系,即1分=60秒,1小时=60分这两个数学关系,并在讲解过程中按照这一模型思想引导学生认识时间,明确秒、分、时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者是学生的手表钟面,同学之间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并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12个数。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几分?走一圈又是多少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借助课件给学生直观的动态演示,学生用数一数、算一算的方式,很快知道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小时=60分,1分=60秒。这样,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学习了钟表的相关知识,并能够顺利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小學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难度大的知识不容易掌握。因此,应用模型思想进行教学,并不适合一开始就给出模型结论。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其中,让他们初步了解数学模型,再通过实践和研究得出结论。实践之后提出“你是如何看待此种问题的”,经过研究引出数学模型。这种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模型后再合理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克和千克》时,教师不能在课堂伊始就给出1千克=1000克的公式,而是要设计具体的生活情境,并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关系的认知。如教师可利用教学工具,设计以下情境:一袋牛奶糖重18克,里面共有6颗,已知1颗牛奶糖的重量是3克,然后让每位学生轮流掂一掂,感受1颗糖3克的重量。同时,在另一只手上放上一枚5分硬币,与牛奶糖比较轻重,并猜猜这枚5分硬币有几克,最后用电子秤验证学生的猜想。学生对克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引出千克的概念,最后建立1千克=1000克的模型。此时,教师可准备教学工具一个果冻、一个面包,让学生掂一掂,感受100克的重量。一个面包是100克,算一算多少个面包才有1000克。把面包放在电子秤上会显示1千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10个面包数出来是1000克,在电子秤上却显示1千克呢?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起来?此教学中,用情境引出克和千克的概念,再通过猜想、计算、验证,建立数学模型,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如此,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想,强化他们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学会自己建立数学模型,才会在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时,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决。小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避免学生在之后的应用中乱用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逐步深入研究,最后学会自己建立模型,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得心应手。
例如,教学《面积》时,教师不能在课堂伊始就直接给出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S=ab(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S=a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要先通过情境教学、做练习等方式引出面积公式,让学生通过练习,能熟悉掌握面积的计算。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做练习八第1题,让学生估出课桌的面积。学生探索思考:计算面积需要知道桌子的长和宽。于是同桌合作,先拿尺子测量桌子的长和宽,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桌子的面积。然后,做练习八第2题,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单位名称;再做练习八第3题,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这两道练习的设计,其实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面积计算公式,是逐步深入的过程。学生在做完三道练习题后,初步掌握了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时,教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最后,让学生思考: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面对不同的情况,所应用的公式也应该不同。如只知道一个图形的边长,能不能计算它的面积,就要看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如果是长方形,单单知道一个边长,无法计算出它的面积,如果是正方形,知道了边长,那么就能应用公式S=a2计算出来。
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后的实际应用。数学模型的教学,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教学要指向实际应用,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生活情境与数学模型建立起联系,并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设计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用模型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的平面几何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梯形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特征,掌握各类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教师可先通过“找一找”让学生找出各种图形的物体,用“分一分”把找出来的图形进行分类,进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结论:一般四边形包含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这是一个集合思想,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放在了四边形的大背景下来介绍,通过简介的集合图来展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既渗透了模型思想,又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四边形四个角分别为45°、135°、45°、135°,它是什么四边形呢?”学生根据题目画出图形,再依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的特征,判断出这是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一个平行四边形中画出一条线段,看一看分割的两部分是什么图形。通过操作环节,能让学生感知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渗透模型思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模型思想的建立相当重要。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学会运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和渗透,调动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模型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大像山镇马务寺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