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萍,赵茜茜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长期存在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家长教育焦虑现象,扰乱了教育生态。2021 年7 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提出“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良好教育生态”[1],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消除过度竞争的坚定决心。“双减”作为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重拳出击的重要政策,能否有效缓解当前家长教育焦虑情绪,治理无效竞争与教育内耗的过热现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倘若能缓解,又如何评估“双减”之于教育内卷化“破卷”成效?基于此,本文通过回溯内卷化概念内涵,分析教育内卷化成因及表征,以期把握教育内卷化的“破卷“逻辑与治理之道。
内卷化本身是个舶来词,最早可溯源到18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书中明确提出“involution theorie”,后将其翻译为“内卷理论”[2]。人类学家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借用内卷化来表述文化发展与其表达形式的有限性。当艺术的基本形态达到极限、结构特征固定、创造力枯竭时,其艺术的发展表现为内部的精细化[3]。此后,美国学者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对内卷化的概念进行扩充,将其引用到对传统农业的研究中。用“农业内卷化”解释爪哇岛地区产业发展现象。由于爪哇岛内部条件有限、资源匮乏,致使大量富余劳动力只能涌向单一的水稻生产中。从而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无法获取较高经济收益,形成一种共同贫困[4]。我国学者黄宗智将格尔茨的“农业内卷化”理解为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爪洼岛水稻农业中这种集约化到边际报酬收缩的现象,冠以一个特别的名称:‘农业内卷化’”[5]。内卷化除了可以用劳动边际报酬递减来界定,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一书中将内卷化概念进行精确化,提出内卷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这与格尔茨论述的爪哇岛水稻耕作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劳动力投入为典型的资源投入方式本身仅是一种纯粹量的增长,无法实现技术方面的进步,带来的是缓慢增长或停滞[6]。
综上,内卷化泛指过度竞争,表示高内耗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并由此产生的困境。其涉及三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内”,有限且相对封闭的空间,资源不足、发展受阻。例如爪哇岛有限且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单一的产业结构。其次是“卷”,排他性的竞争规则。激增的人口压力下,一方获得工作机会就意味着其他人将失去此份生计。最后是“化”,在既定形态下,内部过分精细的细节造成模式的刚性,产生能从当前模式中获得持续收益的效用假象。实际上,随着投入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是一种“内卷型增长”。诸如爪哇岛与长江三角洲的农村工业化都体现着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7]。内卷化不止存在农业发展中,它可以发生在社会多个领域和发展阶段,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既如此,必将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制度优化、政策改良等方式进行破解。类推之,教育内卷化也必将通过优化的公共政策破解。
通过上述概念溯源,教育内卷化可以解释为存在于教育领域的无实质增长、相互内耗的过度教育竞争。突出表现为:一是家长焦虑情绪明显,家庭教育投入递增,边际效用递减,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精力负担过重;二是商业资本进入校外培训市场,贩卖教育焦虑,教育市场化、逐利性、竞争性突出,教育规模扩大,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分庭抗礼的现象;三是学生课业负担、学业压力增加,出现凡人版军备竞赛,教育质量无明显增长。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递速度快,舆论媒体深化了竞争意识,渲染了竞争文化,加剧民众在教培机构的从众心理,以至于家长陷入教育内卷化愈卷愈烈的怪圈,犹如西西弗斯般恶性循环,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全社会笼罩在恶性竞争与教育内耗的阴影下。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因而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常常被当作其人力资本的标签,引导个体参与社会阶层流动。高收入阶层与中产阶级可以通过教育实现文化再生产,保留累积优势。弱势阶层可以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改变累积劣势。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高招录取率突破90%,全国新增劳动力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3.5%[8]。与高校的高录取率相伴随的,反而是更加激烈的教育竞争,以及全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慕心理。而有研究表明,当下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呈现碎片化的状态,阻滞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9]。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极大影响个体的教育选择,并造成个体在教育获得方面的差距,继而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已有学者研究证实,当下劣势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且这种下降并未因高考扩招而改变。而优势家庭子女不仅在重点大学的比例更高,且多聚集在热门专业。“寒门难出贵子”的说法甚嚣尘上,“天价学区房”“高考移民”“鸡娃”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势必在义务教育阶段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争夺优质教育资源[10]。据相关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比例较高,占生均家庭教育支出的1/4 左右,有近40%的中小学生参与校外学科类补习,每年生均支出近2000 元[11]。通过校外教育防御家庭阶层地位下降和力争向上流动就成为日常家庭焦虑的根源。
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中高考制度具有选拔性质,左右了学生的入学机会。学生通过学业考试选拔,展现卓越的学业成就,竞争一流学校或一流专业,分配优质的中等或高等教育资源,增加人力资本积累,预期获得更高收入与社会地位。选拔性考试制度决定了当下的社会规则具有竞争性。长期以来,在教育评价体系中过度渲染“甄别”“淘汰”“排名”等价值目标,崇尚“唯分数”“唯成绩”“唯文凭”的顽瘴痼疾。学校教育逐渐演变为从教书育人的场所到各种社会力量争名逐利的修罗场[12]。以功利为导向的竞争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盛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价体系演变为单纯追求智育发展,过度关注学业成就,忽视人的培养,传播教育功利化的竞争性文化,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机制,违背教育规律,如水中涟漪极速扩散,向社会传播焦虑,将一切利益相关者都带入畸形的、病态的教育内卷[13]。现行“应试”竞争规则下,盲目从众、效仿性参与校外补习,加入校外补习的“剧场”,学生群体与家长朋辈相互比较参照,“力争上游”成为同辈当中普遍认同的规范[14]。这是竞争文化与竞争机制下的教育悲哀,也是功利性教育评价机制下基础教育的沉疴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提及要“破五唯”,着力扭转基础教育阶段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教育市场化、产业化背景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教育领域,带来教育资源市场化的分配方式,将教育视为商品进行服务性消费[15],催生了以盈利为导向的“影子教育”,例如课外辅导班、艺术兴趣类辅导班等,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成为继家庭与学校教育以外的“第三重”文化资本再生产机制[16]。当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时,越来越多家庭选择通过“影子教育”的方式获得教育资源,提高考试成绩,弥补学校教育缺失带来的教育不平等。据中国教育学会的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父母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课外辅导是中小学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超过一半的家长甚至认为课外辅导相较校内教育更具针对性[17]。可以发现,多数家长对“影子教育”持认可态度,且表现强烈的消费意愿。由此“影子教育”逐渐成为家长参与教育竞争的重要场域。“影子教育”的有利可图,刺激商业资本下场,扩大“影子教育”规模。资本的扩张虽补充了教育供给,使得不少家庭拥有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机会。但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会造成教育的变质,例如铺天盖地的教育广告,营销“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寒门难出贵子”“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之类的观点,制造焦虑、贩卖焦虑,扩大家庭内部的教育焦虑。不负责任的虚假教育广告,营造教育质量提升的效用假象,驱动家长进行消费。即使相对理性的家长,在舆论的挤压下也变得焦虑。最终家长焦虑、孩子疲惫,教育质量却无提升。校外培训市场繁荣的背后是教育生态的破坏、教育本质的异化、社会性教育焦虑的蔓延。
囿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困境已久,“双减”政策的出炉无疑是众望所归,其主要工作目标包括: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缓解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等。主要治理策略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处理好校内、校外教育关系,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以破解当下教育乱象。“双减”政策作为治理义务教育内卷化的利器,对破解义务教育内卷化有其内在逻辑,以下将从教育内卷化形成机制以及“双减”政策的必要性与价值性分析“双减”政策的破“卷”逻辑。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教育公平的理念,把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一般意义上来看,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化使我们很难在实质层面上实现价值的统一,也就很难确定统一的价值观来判断实质层面上的教育公平。而在程序上保证教育政策的公平似乎成为我们唯一可取的选择。因此,无论是理性人趋利避害的功利主义立场,还是公共政策的参与对象、权威机构或社会公众,都会更愿意倾向于从程序正义上保证教育公平。并且,好的教育政策设计可以有效规范公共教育活动。“双减”政策将治理重心放在校外培训上,“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目的是从源头上阻断校外市场提供的与家庭资本相联系的差异化教育,消除“影子教育”带来的不公平[18]。打破原有竞争规则的同时是建立新秩序。提升中、高考命题质量,引导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19]。同时,通过在学校内部举办“5+2”等形式的课外托管班,构建兼具公平与效率的教育服务体系,消除一部分校外教育需求市场,化解建立于家庭经济资本的教育竞争,将竞争引向良性的个人努力之上。
教育政策是对各阶层、各团体、各个主体不同利益的划分与整合,以实现大多数群众的公共教育利益。戴维·伊斯顿(Easton,1953)认为公共政策是有价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那么教育政策可以说是对有价且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其制定主体为社会权威部门。“双减”政策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其政策主要起到维护和分配教育资源,创造公共教育价值的作用,实质是对教育利益的重新分配[20]。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政策意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内卷化现象过分渲染教育的工具理性,传播功利化思想,违背育人的主要价值导向。“双减”政策意在“促进校长、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倡‘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21]。一方面,“双减”帮助人们突破各类价值观念冲突的困境,其中包括以营利为首要目的的教培机构的价值取向以及将教育看作改变命运的唯一“低成本”途径所造成的功利化、短视化的观念倾向[22]。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政策安排或制度设计,重新分配公共教育利益,引导家长及社会公众关注教育的真正目的,实现价值的统一,重申教育的育人本质,淡化功利化、短视化的价值取向,传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校外培训虽属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举办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公益属性却是不可抹杀的。也就是说,即便在盈利目的下举办的校外培训,也无疑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双减”政策对校外教育培训的治理并不意味着否认这种教育形式,而是为了治理某些不规范的教育机构,以及由这些机构所制造的教育乱象。例如,对基于市场机制的校外教育做“减法”。从严审批,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非学科校外教育培训;加强师资以及培训内容监管;加大对培训市场运营监管,严防资本过度参与,从供给侧一端对校外培训市场进行整顿。校内校外两种治理策略,对应的是两种价值逻辑,一种强调校内教育的基础地位,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提供,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非营利性,使得它不可能单纯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只能依靠国家力量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开放性和共享性[23]。另一种是提倡校外教育培训的非营利性,通过矫正教育市场,治理相互内耗的社会现象,重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厘清学校与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消除教育资源供给的刚性边界,形成以学校为主、市场为辅,校内校外协同发展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达成校内教育提质增效,校外教育规范健康的政策目标[24]。
总的来说,“双减”政策的“破卷”逻辑在于,治理校外教育培训,不是单纯依靠“围堵”,更多是疏通。政策本身并未禁止民间资本兴办校外培训,主要强调对校外教育培训的规范与引导,避免因“教育市场失灵”导致校外教育的盲目逐利性。由此,可以发现“双减”“破卷”之道在于打破相对封闭、相互割裂对立的校内、校外教育,构建内外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系统。
义务教育阶段的健康发展是关乎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健康发展的基础。教育内卷化是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股竞争内耗、无效增长的不良风气。“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对资本运作下校外教育无序发展的有效打击,其通过规范化校外培训教育,将其引导为校内教育的“补充剂”。政策一定程度上让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回归学校本身,既可保证教育资源的不浪费,学生学习回归到学校,又能从程序上保证教育公平,是对教育内卷现象有效遏制的“及时雨”。但同时,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与教育功利化倾向的相互作用,市场异化隐藏的违规培训应运而生,家长焦虑情绪并不会快速消逝,而是投向其他替代性教育活动。在“双减”的背景下,结合其他社会层面的配套措施对教育内卷进行重拳出击,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平衡,打破封闭性竞争环境,建立全面发展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参考模式下公平的竞争规则,可能才是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破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