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魁
(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传播和表述的重要载体,由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形式、话语内容以及话语传播方式构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能否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激烈的斗争,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上升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自我表达的资格与权力。在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断奋斗的思想表达的资格和权力[1]。从意识形态领域看,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表达自身思想,影响他人行为的主动权。拥有话语权是取得他人信任与认可的前提,是一个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反之,一个政党如果失去话语权就容易受到其他政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侵袭与渗透,从而丧失表达自身主张的权利,失去执政地位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政权灭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变化和复杂情况做出判断,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国际双重诸多影响。国内层面: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现有的发展水平还不能立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多元的社会思潮以及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冲击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国际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在互联网技术上的霸权地位,不断输出意识形态,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处心积虑地西化和分化中国。中国的快速发展让西方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他们利用国际话语权不断抹黑、“甩锅”中国,影响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维护自身意识形态安全。
1) 坚持包容性原则。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任何事物都存在差异。差异是多样性的前提,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应该正确看待差异,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应交流互鉴,而不是简单地同化对方,千方百计地消除差异。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体系建设中,应当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才能增加自身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
2) 坚持引领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当代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3) 坚持主动性原则。新时代,我们要积极“走出去”,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以及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向世界主动介绍新时代的中国,展现好新时代中国形象,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改变思想文化信息“逆差”局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权。
1)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筑牢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组织基础,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在苏联社会主义后期,苏共领导人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失职,导致了苏共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丧失,致使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泛滥,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历史告诉我们,执政党能否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关系到党自身前途和国家命运,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其的认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能否赢得主动获得优势,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科学有效的领导。应对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2]。首先,要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勇于开展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敢于正视纠正自己的错误,面对困难挑战不妥协不动摇。第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如果作风出了问题,党就不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使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第三,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毫不动摇地落实好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深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着广大的包容性,但并不是意味着无立场的放任、无条件的容忍和无原则的妥协,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最大限度的在思想上形成统一。
2) 加强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主体建设,增强意识形态话语阐释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意识形态话语阐释力的强弱。首先,广大党员干部是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主力军。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承担起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上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第二,新闻媒体人在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中起到关键引导作用。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本,主动践行“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主动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从基层一线捕捉鲜活典型,从日常生产生活中吸取养分,把党中央的精神与基层实践结合好,不断推出有高度、有思想和有温度的优秀作品。第三,发挥好广大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专门从事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播,且人数众多,是一个独特的群体。知识分子有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特点,成为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对推动意识形态传播发展影响很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这一属性决定了他们应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者、维护者和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广大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使其成为增进社会价值认同、引领社会潮流和激扬社会共同理想的生力军。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意识形态工作在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纵观我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自己的执政理念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他特别强调:“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能否很好的统一思想和凝聚人心,是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践证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为基础。同一定社会现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决定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性,意识形态话语权如果固守教条、脱离社会实际,则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立足国情、扎根群众、符合时代特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向上向好,但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复杂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潮对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敢于直面挑战和问题,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只简单、片面的强调思想政治层面的属性,必须高度关注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逻辑,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期望与需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涵的人文关怀。
变学术话语为易懂的生活话语。“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语言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通俗易懂。马克思主义向人们展示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对于这样有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在面对人民群众时,如果一味强调理论的严肃性和整体性,使用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语言,人民群众的接受度将会大大降低。扎实的群众基础是任何理论传播、思想养成的基础,脱离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之外,再好的理论与社会价值体系都是无根之木、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要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同时,还要遵循老百姓的接受能力和习惯,用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使人民群众在内心真正接受。
新媒体时代,催生了多元的传播平台,打破了信息传播时空限制。利用各种平台上网,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运用好互联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为群众解疑释惑,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要适应时代的变迁,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阵地,阐释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宣传阐释好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网络流行语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记录着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老百姓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运用了“蛮拼的”“点赞”“朋友圈”“世界那么大”等网络语言,广大网友们纷纷用“接地气”“萌萌哒”来评价,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善用“网言网语”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拉近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载体是语言交流的平台,不断创新、优化传播载体和平台,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环节。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引领。能否掌握、利用有效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已经成为获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加强话语方式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用鲜活的语言、多样的手段、生动的表达展现伟大的新时代,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主流舆论传播矩阵。
首先,要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优势。传统主流媒体把引导社会舆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心任务。它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特点,能够大大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传统主流媒体应当积极向新兴传播领域延伸,与新兴媒体的优势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引导舆论的便利性和交互性,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提升新闻信息与科技的融合度,打通主流媒体舆论场和网络媒体舆论场,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宣传载体上占领主动权,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其次,要积极发挥新兴舆论传播阵地的优势。如今,网络正以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在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们要积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善于借助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和便捷性的特点,站在新媒体传播的最前沿,用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把马克思主义话语通过网络传播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积极夺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最后,要大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途径。在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层次化、多样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