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心脏疲劳信号

2024-05-30 00:00:00范怡婷何奔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3期
关键词:水肿人群病情

心力衰竭,指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要,这可能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弱(收缩性心力衰竭)或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前期症状比较隐蔽和复杂,会悄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积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心力衰竭,了解其症状,是守护心脏健康的第一步。

▲ 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呼吸困难与急促:这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心力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常呈现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患者可能在轻微活动甚至静息状态下也感到气不够用,需要频繁地深呼吸或采取端坐呼吸的方式以缓解不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也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常在睡眠中因呼吸不畅而惊醒,须坐起片刻方能缓解。

·疲劳与体力下降: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疲劳和体力下降。这种疲劳感往往难以通过休息得到缓解,且常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水肿与体液潴留:心力衰竭时,心脏不能有效泵出血液,导致血液在体内淤积,进而引发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身体的低垂部位,如双足、双腿,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可能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体液潴留等表现。

·咳嗽与咯痰: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咯出白色或粉红色的泡沫状痰,这是肺部淤血刺激气道所致。咳嗽多在夜间或平卧时加重,坐起后可减轻。

·心律失常与心悸: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慌等不适感。

·食欲不振与恶心:心脏功能减退导致胃肠道淤血,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情绪变化与睡眠障碍: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抑郁等。同时,由于身体不适和夜间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影响,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等。

▲ 心力衰竭如何与日常疲劳区分

心力衰竭与日常疲劳在症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疲劳、乏力等,但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我们需要详细掌握心力衰竭与日常疲劳的症状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和区分这两种状态。

▲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了解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对于早期识别、预防、治疗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老年人的心脏肌肉可能变得僵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此外,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2.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心脏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的患者,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受损,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特别是那些病情控制不佳或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其心力衰竭风险更高。

3.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承受过高的负荷,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减退,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4.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对血管和心脏造成损害。糖尿病患者还常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5.肥胖人群: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人群往往存在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对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6.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者: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狭窄、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等问题;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 如何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关键。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有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也是预防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治疗方法: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生活方式调整(如限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器械辅助治疗(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以及手术治疗(如心瓣膜置换术、心脏移植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和遵医嘱治疗至关重要。

面对心力衰竭时,患者需要有信心和勇气,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生活调整,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水肿人群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在逃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