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2024-05-30 13:54龙冬菊
新课程·上旬 2024年7期
关键词:曹冲称象词句大象

龙冬菊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强调“教—学—评一体化”,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施。为此,教师需要了解学情,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思考如何通过“教”确保“学”发生。“教—学—评”中的“评”不是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不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因此“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评”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效果。现以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为例,研究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过程。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相较于一年级学生学习经验更丰富,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了一定量的字词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尤其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课外书,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词语,为小学语文中段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但在认知上以具象思维为主,仍然需要借助可视化的图片、画面进行学习。另外,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是教师需要监督与指导的对象。

二、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共有四篇课文:《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课文均是广为流传的小故事,立足于儿童视角,表达了儿童日常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本单元对学生识字、知识积累、阅读均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勇于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可以借助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如“哄”“先”等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如“闭”“脸”等,会写32个词语,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辨析同音字,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有序讲述故事。了解课文内容,针对课文内容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3.能按照顺序说过程;能边听边记住主要信息;能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

4.能够联系生活,在语境中识字学词,回顾学习方法,形成关键能力。

(二)教学过程

课时1 走进名人童年的故事

【学习任务】

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表达清楚曹冲称象的顺序。在自主阅读中借助工具理解重点词语。能够有序讲述故事,感受阅读乐趣。

【学习活动】

活动1:学习《曹冲称象》

1.教师播放有关大象的视频,学生观察大象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师: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我们可以怎样形容这头大象?(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大象那么大,学生对大象的重量感到好奇,想要知道一头大象的重量,但有学生指出,普通的秤不能称大象。

学生疑问: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呢?

师:同学们读一读文中描写大象高大、重的句子,了解官员们看到大象时的想法。(学习提示:学生可以用“一边……一边”形容)。官员们说完如何秤象后曹操是如何回复的?

生:曹操摇头,说明曹操不同意官员们的称象方法。

师:曹冲说出称象方法后,官员们的态度怎样?

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讨论曹冲称象所用方法的优点。

2.学习重点部分。学习指向第4自然段,学生阅读后圈画出曹冲称象的步骤。

师:同学们,曹冲称象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并结合课文总结:步骤一,赶象上船。步骤二,在船舷上做记号。步骤三,把大象赶上岸,并在船上装石头。步骤四,称石头的重量。按照步骤演示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在船舷上画线”关键句。

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给学生分组,让其用“先……然后……再……最后”等词表达清楚称象的顺序,互相交流画出称象的流程,并上台演示称象的过程。

【学习评价】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是否表达清楚称象过程,是否借助图片或词语;是否有顺序地表达,使用“先……然后……再……最后”;是否演出自信的曹冲。教师观察学生的语气、表情、动作表现。

活动2:欣赏《小儿垂钓》

学生朗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读准,把握朗读过程中的停顿。根据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古诗的内容,教师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内容。(教师需要重点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力、概括能力及想象力)

课时2 品味童年的不同经历

【学习任务】

掌握同音字,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学习活动】

活动1:围绕心情讲故事

以學习《玲玲的画》为主,教师出示三幅相关图画,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排序,学生需要说明自己排序的理由。然后,学生根据图画说一说课文内容,并找到对应的课文内容,找到能够表现出玲玲心情变化的语句。

师: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玲玲的心情从“得意”转变为“伤心”,后来转变为“满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玲玲心情变化的原因。(联系生活思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让其重点感受文本语言。

学生总结:只要愿意动脑筋,坏事可以变好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得意”的事情,同时用语气表现出“得意”。阅读第4~6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出事情发生后玲玲的紧张,结合文中“啪的一声”感受事情发生的突然性,体会玲玲伤心、难过的心情。

师:大家是怎么感受到玲玲非常着急的?(弄脏),为什么会“来不及”呢?

学生思考,自由表达。

师:玲玲如何将自己着急的心情转变为“满意”?

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结合上下文找一找文中的好事。小组合作用玲玲心情变化的三个词语编故事,并在全班展示。(教师重点评价学生的观察力能力、总结能力,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能力)

活动2:梳理信件说体会

重点学习《一封信》。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写信的认知程度,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写过信,与学生交流引出课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信的内容。课文中对话较多,不同对话展现出不同的语气,学生结合重点词句感受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露西对生活的抱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露西重写信的过程,让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在朗读信的时候表达出露西的喜悦与思念。学生对比两封信,说出自己比较喜欢哪一封信,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重点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学生出示写作格式,让学生尝试使用爸爸的口吻回信,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回信内容。

活动3:交流活动趣积累

教师出示与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中的词对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用对应的词组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教师采用不同形式帮助学生认读词组,可以选择指名读、同桌练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认识重点的词组,使用偏旁归类法正确认识生字,知道重点词句中“动词+名词”的构词特点。教师运用“词句积累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摘抄在积累卡中。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使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如在细读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走进文本,模仿文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啪的一声”,可以使用一支笔掉落的声音模仿,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时3 分享童年的美好陪伴

【学习任务】

认识生字词、多音字及词语,积累短语,感受睡梦中妈妈“美丽、温柔、很累”的样子。完成朗读、做手工等任务,勇于展示自己喜爱的玩具。

【学习活动】

活动1:观察家人睡觉的样子

教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只有一个妈妈,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妈妈?

学生自由回答。

师:有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仔细地观察了自己的妈妈,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呢?(展示课题)

初读课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文中描写妈妈睡觉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妈妈”的形象(美丽、温柔、辛劳)。使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式找出哪些地方描述了妈妈的形象。结合课文感受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师:每个人睡著的样子不同,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家人或宠物睡觉的样子?(如,睡着的小狗、睡着的宝宝、睡着的爸爸)。

活动2:如何形容妈妈

通过观察家人或宠物睡觉的样子,大家都有什么感受呢?用“……的……”句型形容一下?(可爱的狗、疲惫的爸爸)。文中是如何形容妈妈的?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出示准备的图片,包括眼睛、头发、眉毛、脸。学生朗读后,结合课文找出文中是如何形容妈妈的五官的。

活动3:做个手工送妈妈

学生通过前两个活动的学习感受到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感情。这个环节开展“手工节”活动,包括梳理主要内容,手工的主要步骤,开始制作手工玩具。制作结束,学生互相分享制作的主要过程,互相点评,从颜色、形状、大小方面点评,并表述自己的手工玩具的寓意(如,制作扫把的学生希望帮助妈妈做家务,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然后在“玩具展览会”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与同学互相交流。

【学习评价】

做手工环节,使用“手工节”评价表进行评价(表1)。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广西横州市百合镇平福村委小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曹冲称象词句大象
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
我学“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