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

2024-05-30 06:3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字政治算法

肖 辉

2022 年,我国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出要“以技术迭代、数据驱动、价值赋能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1]。同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大国”[2]。数字技术的指数式发展推动社会各生产领域、各生活方面快速走向智能化,数字生产力成为驱动教育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高校是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第一战线,思想政治教育是育德育心的重要防线,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发展变革是教育数字化的客观要求。探讨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本质以及数字技术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应对路径意义重大。

一、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要义

广义的“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也称“数码技术”或“计算机数字技术”,指的是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类信息转化为能够被电子计算机所识别的二进制数字并展开存储、加工、传送的技术[3]。本文采用的是“数字技术”的狭义涵义,即将“数字技术”理解为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VR、AR、MR、5G 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智能技术的统称[4]。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数字技术为内驱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结构、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创变,生成科学、智能、精准的育人新形态的过程。

要理解数字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逻辑,首先要厘清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本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的交互运动中实现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的延异互构的过程[5]。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不是简单的技术引入或彼此叠加关系,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往返交互的互构过程中反复展开能量碰撞,不断颠覆自身的现有形态并最终实现与彼此的融合和对彼此的同化,生成已然数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已然思想政治教育化的数字技术。

要推动数字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化,就要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具体需求不断深化对数字技术的利用与改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特性与优势,开发和创造出更多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技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种,数字技术同样具有一定的自我扩张性,可能会导致技术使用者或技术对象的异化[6]。因此,在对数字技术进行适应性改造和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主导地位,主动赋予数字技术主流价值承载。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技术化,就必须坚持以数字技术为内驱力,将数字技术的思维理念、工作方法和技术成果等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数字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架构的完善和教育活动品质的提升,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迭代升级中走向智慧化。

二、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无效嵌入抑制技术能量的正向释放

新兴数字技术的介入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的创新变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的无效嵌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常见,这极大抑制了数字技术能量的正向释放。技术的无效嵌入指的是因没有合理把握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限度而导致技术难以有效发挥自身对教育活动的赋能作用。技术的无效嵌入通常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一是由技术形式主义引发的“技术悬浮”。“技术悬浮”指的是数字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外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种现象是将数字赋能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亮点,重“炫技”而非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导致技术沦为教育创新的装饰;另一种现象是将数字技术生硬嵌套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于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下浅显、表层地使用数字技术,忽视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动和范式变革的推动作用。二是由技术至上理念引发的“数字依赖”。“数字依赖”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脱离技术而正常开展,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将技术更多地转化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制而非助推因素。同时,技术的功能被无限放大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导致技术喧宾夺主反过来决定教育的理念、模式与资源分配方式。

(二)数字依赖削弱教育主体能动性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拓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空,为大学生高效获取外部信息、实现数字交往提供了极大便利,也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得更加平等、多向。但技术的高频使用往往潜藏着技术上瘾、技术依赖的风险。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的异化特质会不可避免地作用于技术的使用者并使其偏离最初的技术使用意向[7]。实际上,数字技术的介入也切实改变了身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对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而言,数字化生存让越来越多大学生将技术视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可信手段。对技术的沉迷让很多学生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性,信息设备的无节制使用以及对虚拟体验和知识外包的深度依赖令不少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与教师及真实社会的关系也在异化。曾经被视为人类沟通新桥梁的信息技术因为网络交流的过度泛滥逐渐发展成为人际关系疏离、道德情感弱化的动因。而随着知识信息传播渠道的丰富,教师不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数字反哺”教师的情况随处可见。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愈发依赖于网络连接。伴随着面对面互动的减少,教师的权威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避免地遭到削弱。更值得警惕的是,数字化生存对大学生的精神空间产生了一定挤压,近年来不乏大学生因沉迷虚拟空间而失去在真实世界中的价值感。

(三)数据使用不当引发技术伦理争议

近年来,高校数据采集与应用中存在的风险挑战逐渐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技术伦理争议。

最引人瞩目的是数字收集对作为分析对象的大学生群体的隐私侵犯问题。精准、实时、动态的数据搜集为研判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动向提供了便利,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但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仿佛置身于某种全景式数字监狱中的感觉。借助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对学生个人、家庭、行为、喜好甚至日常活动轨迹、网络浏览轨迹等信息的无孔不入的记录很容易导致学生们的无所适从。此外,数据的收集并非如它经常被误解的那般越多越好,近年来数字技术应用已经让高校收集的教育数据呈指数式增长,而其中难免会掺入失真或者被污染的无效信息,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筛选、存储和使用数据的负担。

(四)算法偏见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

算法指的是一种对特定对象进行数据抓取和数据分析以便根据其需求、喜好等特质向其精准投放和适时推送定制内容的编程技术[8]。算法的介入大幅度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也优化了大学生的教育信息接收品质。但是,和一切技术一样,算法并非全然客观、中立的事物,它的背后其实蕴藏着人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对算法的干扰就是算法偏见。

算法偏见的存在会直接导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污染。一些反动、极端、偏激或者经过精心设计、深度伪装的信息会打着“个性化”的旗号进入大学生视野,给心智仍在发展、尚不成熟的学生们带来精神困扰与思想冲击,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难度。同时,算法推荐难免引发信息偏颇,因为算法向大学生推送信息的依据是学生反馈给算法的信息需求与偏好,但这种偏好显然不可能是全面的,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因为只能收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信息而置身于由高度同质化内容所编织的“信息茧房”中。

三、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增强数字赋能意识,坚持教育主导地位,促进技术与教育良性互动

数字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助益是显见的,数字赋能不仅优化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验,更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模式、方法的全方位变革。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当在强化数字赋能意识,促进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赋能中的主导地位,避免技术的扩张性对教育、教育主体及教育关系的异化。

高校要增强数字思维、提升数字赋能意识,强化高校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动性。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嵌入引发了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数字赋能的难点、痛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范式、提升育人效能的契机。它要求高校更加谨慎、客观地审视技术和教育的本质以及二者的关系,更加主动、细致地研判技术介入可能引发的问题,更加积极、勤勉地寻求避免和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但无论如何,技术介入是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所趋。

强化数字赋能意识,促进数字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的融合既是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选择。高校应找准技术赋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突出教育本身在技术应用中的主导地位。数字赋能的过程就是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是目的,数字技术则只是动能。从关系的角度来看,第二性的数字技术必须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因此,高校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赋能中的主导地位,以尊重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为前提,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场景和具体任务选择匹配的数字技术,避免对技术的滥用与盲从。

(二)明确数字嵌入限度,优化算法运行方式,以主流价值引领技术赋能

技术的扩张性和技术无情感、无情怀的特点决定了技术的使用者必须以审慎的态度把握数字应用范围与限度并有意识地赋予技术价值承载和道德立场,保证数字赋能运行在正确的方向与轨道上。

高校应当明确数字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程度,准确把握数字技术的应用限度能够有效避免技术的无效嵌入。不论是产生于技术形式主义的“技术悬浮”,抑或源起于技术至上理念的“数字依赖”,对数字技术的不恰当使用首先是因为未能正确理解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对此,需充分认识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数字技术既不是工具更不是目的。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技术与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是以技术驱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升级、结构转化并最终实现系统性变革的过程。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既不该流于表面、浅尝辄止,更不能本末倒置,令技术喧宾夺主,要准确把握技术嵌入限度,在追求技术实践应用的同时推动人文价值与技术理性的深度耦合。

为此,高校必须以主流价值引领技术赋能,将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技术应用的全过程,推动数据的科学使用和算法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理念与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数据与算法是新兴数字技术的核心要素,前者是基于数字预判的教育决策发挥效用的关键所在,后者是影响大学生群体教育信息接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对数据与算法的科学运用确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大量便利,但这并不会改变技术本身“有算力、无情感”“有精度、无情怀”的特点。对此,必须以主流价值引领技术赋能,赋予技术应用情感温度、人文情怀和价值承载。以算法的运行为例,算法通过数据的抓取与分析推算出不同学生个体的信息偏好,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展开信息投喂。传统的算法设置过分看重学生对信息的悦纳度,一味追求“投其所好”,忽视了自身的教育功能、社会责任和价值立场。对此,应当优化算法的设计理念与运行方式,在关注大学生兴趣爱好、信息偏好的同时,利用算法的数据分析优势研究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和思想动态,并以此为基础为其科学适配一定比例的主流价值取向的信息内容,在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考的同时,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三)提高责任伦理意识,完善运行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数字技术使用规范

当前,数字技术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论是数据滥用还是算法偏见,都提示出技术赋能的潜在风险。要避免数据失范、算法失当,就要从人与制度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提升技术使用的伦理意识和监管机制。

高校作为技术的使用者,要强化自身的伦理意识与责任观念,提升对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充分考虑技术应用于具体教育活动、场景和环节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产生的影响。要积极改良技术程序,通过模拟测试、伦理评估为技术优化提供可靠依据,不断提升数据采集和算法运行的科学性,避免数据滥用和算法黑箱的不良影响。高校管理者、技术研发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积极响应数据规范使用号召,以保障数据安全性和透明度为前提参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存储。同时,加强对数据运用的技术援助,借助数据认证中心、区块链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新兴技术理念提升数据运用过程的安全系数,避免数据泄露和对学生的隐私侵犯。

高校要强化技术运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制度的刚性力量推动数字技术使用规范的建立。要对数据采集的前提条件、搜集范围、数据来源、使用流程、储藏方式和操作要点作出明确规定,让数据的使用有“法”可依。要明确算法运行和数据使用的归责原则和惩罚方式,从技术引入到技术运用、从技术推广到技术管理,凡涉及技术赋能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流程都要做到责任边界明晰、惩处力度得当。此外,技术是数字赋能的动力源泉,高校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升级迭代的过程中要紧跟技术前沿,在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同时增强与企业、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力求为数字技术本身的发展革新贡献力量。

(四)突出数字素养教育,加强数字安全宣传,提升教育主体数字生存能力

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本质上是对人的影响,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意亦是促进人的发展。不论是作为教育者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抑或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们,生活在现代数字社会的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与作用。要避免数字对教育主体的异化,就必须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和数字安全宣传,提升人本身的数字生存意识与能力。这是帮助高校师生避免被技术逻辑牵制、蒙蔽的关键,也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现代社会数字生存能力的“现实的人”的客观要求。

高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数字技能培训力度,建立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字素养和数字化工作能力的标准与规范,将数字生存能力视为判断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因素。要鼓励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数字技术教育应用实践,让教育者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增强数字认识和数字使用意愿。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校园活动、校内传媒等途径向学生讲深讲透算法推动、数据采集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帮助他们建立避免“信息茧房”“算法黑箱”和数据隐私侵犯的意识与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线下班会、线下讲座、线下主题活动、教师走访等形式扩大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现实交往,促进广大师生正确理解数字赋能的限度,精准把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平衡,力求在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的同时实现技术与传统的优势互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衡达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四、结语

加强数字赋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本的平稳状态,让高校不得不主动寻求变革、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高校正处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不仅教育主体数字素养相对不足、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主体迷失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高校应未雨绸缪、冷静思考,主动发现问题、预见风险,为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更大磨合空间,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持续迭代升级。

猜你喜欢
数字政治算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基于MapReduce的改进Eclat算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