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板凳龙”传承人的口述史考察

2024-05-30 06:34李谋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舞龙板凳徽州

李谋涛

舞龙习俗源于古代的祈雨祭祀舞蹈,它与古老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信仰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舞龙习俗被称为“民间重要的文化基石和源泉”[1]。传统舞龙古称为“龙舞”,民间亦称“舞龙灯”,是我国古代官方和民间的传统祭祀舞蹈,发展至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运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传统舞龙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长空间受到挤压、传统体育技术和技艺日渐失传、传承人逐年减少等困境,现阶段仍存在着传承危机,这就要求传统舞龙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徽州板凳龙①徽州板凳龙(徽州区潜口村、休宁县合并申报)被评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休宁县申报的龙舞(徽州板凳龙,右龙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是徽州地区劳动人民的文化载体和智慧结晶,是传统舞龙习俗的一个代表形式,是在元宵节期间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的民俗活动,徽州各县结合本地风俗和生活习惯创造出形式多样的板凳龙器材、动作和表演形式,是徽州极具地域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绩溪县志》中记载:北村板龙长百板,元宵节间,东、南、西、北、中隅各演1夜,各隅龙身分青、红、白、黑、黄色[2]1051-1052。板凳龙是徽州历史上较为常见的鼓乐之舞,至今流传于休宁县右龙村、徽州区潜口村、婺源县秋口镇、歙县许村等地。为了更深入梳理和剖析徽州板凳龙的渊源与现实境遇,笔者于2020 年5 月在徽州区潜口村、2022年2 月及2023 年3 月在休宁县右龙村对板凳龙的制作、服饰、表演形式、内容、传承、保护及创新等进行田野调查及口述史考察。通过深度访谈传承人及参与者,深入考察徽州板凳龙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例,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田野调查及口述的地理位置

(一)休宁县右龙村

右龙村位于休宁县鹤城乡,唐朝末年建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位于海拔1 618 m 的五股尖山下,是两省(安徽省、江西省)三县(休宁县、浮梁县、婺源县)的交界处。地处新安江源头,有壮观的五股山瀑布,四周群山围绕,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是宜居之地,有“黄山生态第一村”美誉。村内尚保存几百年的古道(徽饶大道)、古石栏杆、古亭、古庙、古桥、古祠堂,文化底蕴深厚,2014 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右龙村是狭长形村落,近看呈鱼状,远看呈蛇状。右龙村的板凳龙技艺闻名遐迩,堪称“徽州一绝”。

(二)徽州区潜口村

潜口,古称阮溪、潜川,隶属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古代隶属于歙县。潜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村内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金紫祠、翼峰塔、古街巷、古井等众多古建筑,南宋名将宗泽、东晋陶渊明曾在此隐居。潜口距离歙县渔梁坝很近,经水路(新安江)可到达杭州,曾是徽州重要的贸易中心。潜口村入选2019年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二、徽州板凳龙守正传承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空心化与老龄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人们外出动机愈加强烈,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走出乡村,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向城市单向流动。究其原因,农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壮年外出就业,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徽州板凳龙(休宁县右龙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ZGW(村支书)口述:右龙村现常住100 多户,村民500 多人,村民以茶叶、茶油、香榧、杉木等农作物作为经济来源,能保障自给自足。但是,村里青壮年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大都外出打工或定居,老人和儿童留守村中①。再加之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不太重视,参与舞龙人群逐年递减是右龙村板凳龙文化的真实写照。

(二)传承资金筹措困难

活动资金是徽州板凳龙传承的制约因素。2009 年徽州板凳龙(徽州区潜口村)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每年政府划拨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板凳龙传承的相关活动,但划拨资金难以满足传承和保护活动的经费需求。徽州板凳龙(徽州区潜口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ZYM 介绍:潜口村板凳龙共66节,锣鼓伴奏6人,替补4人,扛旗9人,领队1 人,服务人员4 ∼6 人,板凳龙表演需要近100人共同参与。另外,雇佣卡车运送板凳龙器材和大巴车载舞龙者和服务人员的费用,以及参与者每人100 元劳务费,一场表演需要经费在10 000元以上②。村民注重的是板凳龙创造经济价值,希望参与板凳龙表演能获取相应经济回报。潜口村板凳龙受邀参加政府组织的半公益性质民俗展演,如:岩寺上九庙会、小年民俗及元宵灯会表演等,板凳龙表演在广大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和追捧。但活动发放报酬低,活动报酬不能满足表演的全部费用,部分资金来源需要传承人多方筹措或垫付。因此,板凳龙传承成本高,资金来源和组织活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潜口村板凳龙开展处于半停滞状态。

(三)传承受众面小,传承基础薄弱

乌丙安认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人正在经历自然淘汰的劫难,而更多的民俗圈中生活着自发的民俗元素‘携带者’,将会不自觉地把民俗支离破碎地随意带到下一个世纪。”[3]324-325改革开放见证经济腾飞,同时对传统文化传承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众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兴趣不浓。ZYM口述:1966年至2008年间潜口村板凳龙偶尔开展,处于间歇性开展状态,这阶段出生人群正值青壮年,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板凳龙,出现传承受众断层现象。2012 年徽州文化局组织一批村民进行板凳龙培训,邀请ZYM担任教练,也积极鼓励潜口村以外人员参与其中,参与者年龄集中在50 岁以上,年轻一代对参与板凳龙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②。究其原因是年轻一代的村民对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大都不愿意学习和传承板凳龙,他们更愿意选择刷手机APP(如抖音、微信、微博、小红书)、玩游戏、打牌等作为日常娱乐休闲方式。因此,徽州板凳龙在群众中的传承基础薄弱,传承受众面临青黄不接。

(四)传统传承方式解体,技艺面临失传境地

徽州板凳龙作为徽州人民的一种文化创作,物质、精神与制度三个层次的外部因素已经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变迁[4]。据ZYM 回忆,宋代至1965 年,潜口村板凳龙处于平稳发展期,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潜口村板凳龙传承活动在宗族制度组织下,全村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是不计报酬的情感表达、娱人娱己的生活方式,一代代传承而来,全村村民均是板凳龙文化的传承者、保护者及践行者。1966年至1987年处于断续开展期,仅1983 年潜口镇腊八节和1987 年庆祝黄山市徽州区成立短暂恢复表演。1988年至2008年间,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经历深度变迁,潜口村板凳龙处于发展停滞期,陷入无人问津、束之高阁的境地。2009 年至今,潜口村板凳龙步入新时代发展期,政府和村委会成为主体和组织者,牵头组织徽州板凳龙抢救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传统宗族制度下的传承方式解体②。

徽州板凳龙主要依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耳濡目染地代代相传而来。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背景不同,板凳龙更注重习俗和表演形式,而表演技艺无法上升到文字记载的层面。据ZGW口述:每年徽州板凳龙表演活动屈指可数,日常不组织训练,舞龙者学习技艺和表演同步进行,缺少学习技艺时间和实践机会,部分技艺已经失传,如徽州板凳龙伴奏中唢呐技艺已失传多年①。板凳龙表演者并不以舞龙为谋生手段,舞板凳龙只是一种习俗、文化认同和村落赋予的责任,他们从思想上对技艺传承没有足够重视。村志和相关影像缺乏记载,传承方式具有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导致有些舞板凳龙表演形式和技艺面临失传境地。

三、徽州板凳龙守正传承路径选择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并且使之保留并传承下去。“守正”一般指准确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正确继承前人创造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完整理解历代遗留下来的精辟见解和宝贵经验[5]。守正传承徽州板凳龙是对中华文脉的薪火赓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一)守“正道”:政策支持与发挥村两委中坚作用

黄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文件和政策精神,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3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1项。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下属文化艺术和遗产保护股负责人吴金虎介绍,休宁县文化馆每年安排专业艺术表演人员,深入右龙村、田里村等地,指导板凳龙排练,创新表演动作,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重点培养年轻人加入表演队伍,壮大传承队伍,助力板凳龙表演与时俱进、更具观赏性,进一步做好徽州板凳龙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6]。政府制定政策保障传承活动,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完善管理体制,由专家学者、传承人和乡村精英组成工作坊。充分发挥村两委中坚作用,助力徽州板凳龙传承工作。2005 年至今,在ZGW 的带领下,在村两委大力支持和村民通力合作下,右龙村恢复板凳龙表演,每逢元宵佳节均开展舞板凳龙活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受邀参加30 多场文艺演出和节目录制,并于2021 年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①。

(二)守“正气”:打破性别歧视与地域限制,扩大传承受众面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7]。黄山市政府积极响应并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在板凳龙传承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守“正气”,打破传承的性别歧视和地域限制,扩大传承人群。据ZGW 口述介绍,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板凳龙传承造成不利的影响,板凳龙自古以来只允许男性参与,自2005 年右龙村开始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追求男女平等,村中女子也可以参与到板凳龙表演中①。每年春节过后,部分村民走出家门,远赴外地务工,导致参与舞龙人数锐减。因此,每逢元宵节和大型表演活动,潜口村和右龙村主动邀请邻村村民、学校老师、医护人员和政府人员,甚至来访旅游舞龙爱好者参与其中,共襄盛举,让更多的人接触与体验板凳龙,起到了一种很好的传承与宣传效果。

(三)守“正根”:资金募集多元化,推动文化进社区和校园

据ZGW 口述:右龙村板凳龙表演时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在视觉上给予人们美的享受,不仅在精神上给人以龙的传人自豪感,而且还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因此,为保障徽州板凳龙传承可持续开展,在每年的政府和村委会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传承资金,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与村民募捐,多渠道募集传承经费,使板凳龙传承获得了经济保障。政府资金投入是板凳龙传承的红线保障,社会资源与资金的注入,让板凳龙开展传承焕发强大生命力。ZGW 讲述:右龙村板凳龙传承资金充足,每年元宵节的板凳龙活动会为村民带来一定经济收入。每年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划拨6 000元的板凳龙活动专项经费,用于右龙村板凳龙表演和器材修缮的支出;每年村民自愿集资10 000 元以上,采购并分发舞龙所需的棉纸、蜡烛等物资;2018 年政府在拨款6 000 元基础上,增拨10 000 元的板凳龙活动经费补助,用于板凳龙传承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①。ZGW口述道:右龙村践行取之于政府,用之于传承的理念,利用经费补助邀请掌握板凳龙制作工艺的老艺人制作20条新板凳龙,放在祠堂公用;右龙村村两委邀请周边乡镇企业领导、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板凳龙寓意着吉祥和喜庆,冀兆五谷丰登、四季发财,乡镇企业大都捐款捐物,以博得好兆头。另外,右龙村村委会下拨板凳龙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全方位保障板凳龙传承资金①。右龙村的做法成为板凳龙传承资金募集多元化的典型案例。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板凳龙传承要积极走进社区和学校,发挥其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城镇社区居民逐年递增,社区成为居民活动的主要阵地,要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徽州板凳龙活动。借助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影响力,实现板凳龙在大中小学的文化输入,对扩大板凳龙传承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依靠社区、学校以及社会力量进行积极宣传,潜移默化地养成传承和保护徽州板凳龙的意识。借助晒秋、赏花、村落旅游等平台,展示板凳龙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建设“中国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四)守“正源”:村落活态传承与适度开发

2019 年,徽州文化生态“实验区”升格为“保护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徽州板凳龙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契机。右龙村和潜口村文化底蕴深厚,2014 年右龙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潜口村入选2019 年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是典型的徽文化古村落。板凳龙作为右龙村和潜口村留存的活态文化,其精华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涵和理念密切相关,确立传承人为活态传承的核心主体,通过传授、培训及宣传等多种形式促进项目更好传承。增强村民参与传承、保护、发展的主人翁意识,营造浓厚的活态传承氛围,确保板凳龙永续传承发展。

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7]。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二者是和谐共处、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保持本真性基础上,充分发挥板凳龙的原生态文化特色,带动当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适度开发经济价值,也能更好促进徽州板凳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徽州板凳龙作为旅游业的亮点和品牌,游客通过参与、欣赏板凳龙表演获得满足感,成为传播徽州板凳龙文化的渠道。以文化为载体,旅游为窗口,节令节日民俗活动为契机,发挥徽州板凳龙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徽州板凳龙,将这项民间习俗发扬光大,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8]

四、徽州板凳龙守正创新策略

守正创新主要表达的是人们对文化传统的敬重传承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一种行为态度。坚持把守正作为创新的前提和保证,坚持把创新作为守正的路径与动力[9]。守正创新是徽州板凳龙永葆生机活力的成功密码,坚持守正创新,成为徽州板凳龙传承、保护及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器材创新:保持原真性

《徽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原生态、原真性保护,坚持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ZGW口述道:右龙村板凳龙的龙头、龙尾和红灯笼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由掌握木匠和竹篾技术老艺人合作完成,保证板凳龙的外观与形象原真性①。龙头长3 米、高2 米、宽1 米,用杉木板、竹篾和棉纸糊裱扎制而成。龙头重达70余斤;龙尾长2米,呈鱼尾状;龙身由一块块长约1.5 米、宽约0.2 米杉木板连接而成,每节木板面上(龙身)装3盏篾架纸糊红灯笼,木板两头约0.15米开凿一圆孔(直径约0.07米),每板配备长1米的木撑杆,便于各节间连接和舞龙人擎举舞动。

ZGW 口述:右龙村板凳龙的龙头龙尾装饰图案用画笔彩绘而成,均安放数量不等的蜡烛灯火,在高温环境下舞动长达2 个多小时,容易导致图案模糊不清;板凳龙身包裹灯笼红棉纸极易破损,再历经长达1年存放,风化、自然磨损等因素影响,每年舞龙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缮。右龙村板凳龙对器材进行以下创新:龙头龙尾图案融入了徽州民间文化剪纸工艺,使用五彩斑斓的彩纸剪出一片片龙鳞贴于龙头龙尾,将龙眼烟火改造成灯泡,使得龙头龙尾更加生动形象和美观①。ZYM口述讲道:潜口村板凳龙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器材由江西南昌舞龙制作厂制作,器材制作要求依照潜口村板凳龙的图片与遗存器材进行仿制。器材以安全和美观为出发点,龙头和龙尾已经不使用蜡烛照明,加装散发色彩斑斓灯光的二极管装饰。板凳龙在当地称“蜡烛龙”,因为板凳灯笼内安装蜡烛,考虑到舞动过程有着火危险,龙体灯笼里蜡烛换成灯泡照明,器材创新为板凳龙带来无与伦比的表演效果②。

潜口村与右龙村在板凳龙器材创新方面作出新尝试,也获得很好的表演效果。徽州传统村落板凳龙表演对场地的要求高,一般要在大型广场、农村空地或晒谷场等大空间环境下开展,不适宜中小型舞台表演。因此,开发符合中小型舞台表演板凳龙器材,显得尤为重要。在保持器材原真性基础上,改造板凳龙的规格和尺寸,特别是龙头龙尾重量,制作成适合单人表演的龙头龙尾,包裹龙鳞状黄色龙布。板凳连接装置(木榫插锁)是影响舞台表演效果的关键因素,以往板凳龙表演接龙环节随意性大,连接时间长。因此,邀请民间木匠艺人对板凳龙连接装置进行改进,开发出短时间内(大约3 ∼5 秒)完成板凳龙的连接装置,也要增加连接装置上下活动距离,并解决板凳龙连接装置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器材创新为板凳龙纳入学校传承提供广阔空间,也可实现板凳龙技术动作的创新。

(二)服饰创新:融合时尚元素

板凳龙表演服饰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关联密切。徽州板凳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对表演服饰没有特殊要求,参与者穿平时生活服装。2009年,徽州板凳龙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出资,由村委会统一采购表演服装并对表演服装进行精心设计。潜口村板凳龙表演服装为金黄色中式对襟彩衣裤,束红色腰带,头戴金黄色披肩帽,脚穿黑色布鞋或运动鞋,是中国传统表演服饰装扮。板凳龙表演过程中在灯光或烛光照射下,金黄色服装闪闪发光,与板凳龙交相辉映,场面恢宏壮观。

潜口村和右龙村的板凳龙表演者身穿服饰在款式、图案和材质上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右龙村舞龙头龙尾者穿金黄色服装,舞龙身者穿大红色服装,潜口村舞龙者统一金黄色服装。两村落的板凳龙器材无论是在造型、图案,还是外观上都存在很大区别,所以表演服饰应与板凳龙器材协调一致,服装不应千篇一律。与ZGW 口述交谈中,在谈及表演服饰时,其反映有观众认为服装太过老套、过时,农村民俗表演都穿这种服装①。服饰是社会文化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板凳龙服装设计应融合当地经济、文化、信仰和图腾等元素,以面料、款式和色彩的服饰三要素作为出发点,融入时尚的现代元素,如龙鳞、图案、配饰等。设计既适合板凳龙表演需求,也符合当代审美意识的表演服饰,体现更鲜明地域特色标识性。

(三)音乐创新:现代与传统相融合伴奏形式

鼓乐伴奏是舞板凳龙表演升华的灵魂,伴奏与舞龙动作相结合,能更好展现龙的神韵与美感,烘托现场热闹氛围,观众更易享受视觉和听觉双重刺激。板凳龙音乐是现场伴奏形式,由鼓、大锣、钹、小锣、唢呐等乐器组成。ZGW 口述:“右龙村为组建专职伴奏队伍,曾远赴浙江和(江西)浮梁,学习伴龙起舞的曲谱,常用乐器鼓、锣、镲、钹的使用技巧,让右龙板凳龙‘响’起来①。”

舞板凳龙流程持续时间长,对伴奏者的体力和耐力要求较高,况且长时间打击乐伴奏,参与者和观众产生听觉疲劳。ZGW 口述,每次右龙村板凳龙表演时间达2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置身鼓、锣、镲、钹的打击乐中,耳朵偶尔会产生耳鸣,有人建议可以使用打击乐伴奏和传统电子音乐交替使用①。为发挥板凳龙的舞台表演价值,符合现代民俗体育发展潮流,使用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中国民乐伴奏,融入古筝、笛子、古琴、二胡、琵琶、葫芦丝、唢呐、扬琴、民歌、戏曲等传统音乐元素,可以满足不同场域的特殊需求。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剪辑和创作具有传统符号的音乐伴奏,也可采用重新作曲方式创作有故事情节传统民乐,表现出舞龙与伴奏和谐美。伴随着高低起伏的旋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可以增强表演的代入感,舞出龙的活态和灵性,让观众身临其境。

(四)技术创新:保留传统龙舞艺术审美

徽州板凳龙的龙身由一块块杉木板使用连接装置串联而成,其木板两端均有木榫插锁固定,可以使用“8”字形、“9”字形、塔盘造型等简单舞龙动作。潜口村板凳龙舞动过程中有一些特定动作程式,队伍在祠堂前表演“盘龙”等造型后进行“游龙”。“游龙”是依据祖辈流传下来的固定路线沿着村路游经每家每户。在游龙过程中,舞龙者时常左步右趋,龙身随舞龙者动作左右蜿蜒游动,跃跃欲舞,此谓之“龙游”[10]。

我国舞龙动作分为“8”字舞龙、游龙类、穿腾类、翻滚类和组图造型5大类技术动作。徽州板凳龙器材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空间,在保留传统板凳龙艺术审美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和运动形式,促使板凳龙完成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技术动作创新。板凳龙动作与行进轨迹呈“圆”形是表演的核心要素,在动作顺势方面前后龙身保持曲线行进。结合龙行进曲线的高低起伏状,创作如“快速跑斜圆”“单侧起伏小圆场”“曲线游龙”等大幅度的游龙动作;将龙体在人体左右两侧交替做“8”字形270°圆形环绕,创作出“原地‘8’字舞龙”“左右横移步‘8’字舞龙”等“8”字舞龙动作;此外还创作出“龙出宫(6 字形)”圆弧状静态造型。器材尺寸缩小、重量变轻和龙体上下活动范围变大,为穿腾动作创新提供可能,如龙头龙身依次从龙尾组成的龙门中穿越的“穿龙尾”动作以及腾跃龙身“快腾进”均可完成。缠绕动作以龙头或龙尾为圆心,龙身缠绕而形成“同心圆塔盘”的动作造型等,可单人骑肩或站肩,或表现“龙追珠戏珠”等动作和造型。另外,运用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和板凳龙相结合,实现更深层次的舞蹈与舞龙技术动作融合创新。

(五)形式创新:基于文化传承表演套路

传承性是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是民俗体育存在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11]17。传承和创新是一对辩证关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寻求更好的传承。徽州板凳龙内容和形式历经500 多年的传承、整理、融合和创新,具有地域的文化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性,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与当代大众审美的需求。徽州板凳龙是群体参与的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由“制龙”“接龙”“游龙”“舞龙”“拆龙”五个部分组成,使用锣、鼓、钹、唢呐等传统乐器伴奏,融合走、跑、游、舞、旋转、造型等元素,技术动作随意性很大,但在表演过程中,通常会按照固定的动作与套路进行展示。

徽州板凳龙套路编排要求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变化多端。动作与伴奏音乐和谐配合、完整统一,有规律、有节奏地展现龙的盘、游、翻、滚、穿、腾、缠、戏等形态,整个套路既要有观赏价值,又要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用[11]。融入武术、舞蹈等艺术元素,增添板凳龙的表演内容,展现龙的神、气、韵、意、美,也能侧面反映它的锻炼价值。挖掘徽州当地与板凳龙相关的传说与故事,创作板凳龙表演的故事构架主题,设置故事情节元素,让板凳龙表演更具地域韵味。套路编排围绕情节转换与故事情节发展,表现形式上舞龙注重技术展示,突出展现人龙合一、人龙共舞的场景,表演更具观赏价值。徽州板凳龙源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村民生活习惯和信仰息息相关,板凳龙套路创编融入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赋予风格化语意与时代性新意,使板凳龙适合现代舞台表演的发展需求。推动板凳龙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实现徽州板凳龙表演形式和套路创新。

五、结语

徽州板凳龙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广泛性的时代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守正传承与创新发展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舞龙的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徽州板凳龙守正创新应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作为出发点,一方面收集相关史料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系统全面地记录板凳龙文化,以便后续更好地守正传承;另一方面,在尊重传统舞龙习俗前提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顺应现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需要作为出发点,对徽州板凳龙器材、内容、形式与技术加以大胆改进和创新。

注释:

①ZGW,男,1970 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村支书)。访谈时间:2022年2月19日,访谈人:李谋涛,刘伟凤;访谈时间:2023年3月12日,访谈人:李谋涛。访谈地点:右龙村祠堂。

②ZYM,男,1967 年生,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时间:2020年5月7日,访谈人:李谋涛,程卫东。访谈地点:潜口村ZYM家中。

猜你喜欢
舞龙板凳徽州
送你一张小板凳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舞龙
爱板凳腿儿的老韩
徽州绿荫
中秋舞龙
小板凳
板凳板凳摇呀摇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