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引领下高职国际学生“政校企社”育人共同体研究

2024-05-30 04:11王惠莲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院校

王惠莲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进一步深入,各地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也不断加强。面对这一新形势,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既要在坚守文化自信前提下,主动适应当前国家全面开放大格局,又要精准把握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重要文件精神,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与本科教育模式趋同、育人主体单一、育人内容待完善、育人路径待优化、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要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来华留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建构来华留学教育善治模式[1];打造“政校企社”育人共同体,有助于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中国职业教育影响力奠定基础。

一、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开展高职国际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一环。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学习和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痕迹较为明显,文化自信的支撑度不足。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西方中心论”的思维定式仍然存在,并成为当前高校国际化良性发展的一大阻碍[2]。加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尚处在日臻完善的阶段,人才培养本科化的痕迹相对明显,与国际产业的对接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职院校“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开展高职国际学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必然

“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中愈发热门的两个关键词,阐释了关于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也是理解中国文化建设与人类文化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价值尺度[3]。高职院校在开展高职国际学生教育时,只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引领,才能在古今之变、中西文化碰撞中始终认清自己的使命,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迄今为止,“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已经提出十余年,经过不断深入阐释与国际化传播,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认同,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关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理念。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培养,致力于使国际学生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促进者、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这与我国文化自信自强殊途同归。

(二)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对外输出能力的现实需要

教育部等八部门于2020年6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提出重点任务,要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要推动职业教育更加开放畅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高职院校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阵地。随着“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经济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层次升级、领域拓宽,合作也由先前的相对集中到如今的全方位化,沿线各国契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扩大,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国际学生教育的内生动力。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探索文化自信引领下的、适合高职来华国际学生的育人模式。

(三)提升世界对中国形象理解力的必然选择

当前,一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对发展迅猛的中国存在认识不足、认知偏差等问题,来华国际学生作为中外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相比其他人员,对中国有着更强的亲近感。人才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文化交流的核心要素,来华国际学生经历丰富,拥有宽广的国际实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高职院校立足文化自信,向国际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发展故事,通过文化浸润、课程育人等方式,可以引导来华国际学生更为直观、立体、深刻、全面地了解中国,促使他们更加“友华爱华”。这些国际学生将成为我国文化交流的新名片,以他们的宣传视角推介中国,能进一步增强来源国对中国的信任,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理解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互利共赢的发展主张,从而有效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形象的理解力,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国家的朋友圈。

二、当前高职院校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驱动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办学水平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的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是完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培养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什么人”的目标问题尚未清晰化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尚未完全明确自己的育人目标,存在重语言技能培养和文化体验,但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学生存在认知不准确的情况。目标定位不准确,容易导致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缺乏对国际学生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强有力的素养培养,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与中国的人文环境、政治经济发展背景等均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对中国的文化、社会制度、发展主张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偏差,这便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对来华国际学生在思想、文化、技能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来华国际学生应当拥有“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并提出了人才培养愿景,希望培养出的国际学生能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积极发挥作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了来华国际学生特点,既符合我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要求,也满足我国对来华国际人才的隐性期待,是充分彰显“知华友华”中国文化特色和凸显出跨文化与国际化特点的统一体[4]。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5]。基于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具有中文应用能力、对中国理解力、跨文化适应力、岗位适应力“四项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二)“怎样培养人”的路径问题尚未类型化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来华国际学生的培养方式与普通高等院校趋同,类型化的特征尚未彰显。日常教学中仍以中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为主,且文化内容教学和文化活动形式呈现零散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程度,对国际学生群体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引导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国际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较难内化为个人行为[6]。职业教育直接对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的生存发展,以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应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高度契合。高职院校在面对来华国际学生教学时,面临着国际产业调研难度高、国际学生生源多样性、学生目标差异化、跨语言文化的专业技能教学难度大等困难,导致教学内容与产业、职业岗位适应性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工学结合做法难以体现国别差异性,职业国际化类型教育研究仍有待深入。

(三)“为谁培养人”的立场问题待进一步厘清

来华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经历了起步兴起、深入发展和持续壮大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上不断加强,教育部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以及《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系列文件,促使高校接收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不断规范,来华留学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日趋完善。高职院校的国际学历学生,是我国高校的重要成员之一,对其教学也要紧紧围绕“中国话语权”这个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公共道德观念,能够具有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能够具备跨文化沟通素养、全球性职业胜任力的国际学生,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学生教育时,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牢牢把握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底气和应有姿态,要以引导国际学生生动感知、理解认同、内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目标,充分掌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问题的关键,并立足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视角,探索类型化凸显的高职国际学生教育,打造多元协同的育人主体。

三、协同治理理论为高职国际学生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

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兼容并蓄吸纳了协同与治理理论的精髓,成为当前较为流行的处理复杂社会公共事务的指导理论。结合高职院校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特殊性,以协同治理理论分析高职国际学生教育有着重要的实践性指导意义。

(一)治理主体的多样性

协同治理的应然前提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征,比如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都可以是参与治理的主体,这些主体价值判断、背景资源以及利益诉求等等方面均不同。职业教育本身为社会化的重要产物,具有明显的中介性特征,联系着经济社会、企业和个人,加上国际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政府的管理职责凸显,社会化的管理压力较大,因此从治理主体上看,面向高职院校国际学生的教育主体同样存在多样性,包含了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多个主体。

(二)治理举措的动态性

社会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具有过程化、动态性的特质,加上社会力量本身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成为事物日益发展变化的不竭动力。不同主体通过沟通协商,促使目标不断达成一致,并动态调整实施手段,在资源分配方面不断优化,从而有效提高治理效率,构建起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协同模式。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从入境入学,到过程化的学习实践,再到毕业就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理主体参与,并结合国际学生的现实诉求和掌握情况动态调整治理举措。例如,国际学生入境时,就需要驻地大使馆、出入境管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协同;入校后,在语言文化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实训、实习实践等方面,需要借助学校、地方、企业的力量形成多主体育人的全链条,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能力;毕业时,需要入职企业、校企过渡性联结也成为校企主体治理的着力点。因此,从协同治理举措的动态性方面看,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教育同样契合。

(三)治理过程的协调性

公共事务涉及面广,各利益主体多从自身的价值诉求出发,实施相应的治理手段,这便需要治理主体协同配合,以治理目标为导向,开展过程化的治理协调,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治理效益。高职院校的国际学生教育同样需要多主体的协调治理、协调推进,比如最基础的安全教育,便需要多主体的治理协调,结合安全教育涉及的交通、法制、消防、校纪校规、防骗、实习等各个方面,围绕安全管理育人目标,学校联合公安局、出入境、校企合作企业等不同单位,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法规、安全纪律等方面的学习。多主体的协调治理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安全的观念,更好地在中国学习、生活及就业。

四、高职国际学生“政校企社”育人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基于高职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应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指导,加强“政校企社”育人共同体建设,从完善多元化育人主体、一体化育人内容设计、多样化育人路径实施、常态化协同机制完善四个方面强化协同治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国际教育水平。

(一)完善多元化育人主体

高职国际学生培养涉及校内外多个育人主体,这些育人主体立场不同、利益诉求也不一致。为确保“知华友华”这一育人目的达成,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等育人主体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形成统一而坚定的育人立场,从思想上凝聚成育人共同体。校内师资建设以党建业务双带头人为引领,以支部建在专业上为载体,通过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日、走访红色基地等活动,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课程思政相关理论,邀请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拓展其业务能力和知识构造。校外师资如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行业企业导师、社区管理人员等注重沟通协同,强化支部共建,常态化开展沟通协调,在确定个性化、专业化教学内容时,以“一校一外”进行师资结对,帮助校外教师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素养、地方文化、工匠精神,协助将思想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文化体验和专业实践之中。并结合不同的育人专题开展协同教育,例如邀请公安局开展交通安全、治安安全等方面教育,邀请外事管理部门开展涉外制度学习,引导学生遵守中国法律等,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文化,不断增强学生和地方经济社会的黏性。

(二)优化体系化育人内容

构建“中文育人”“专业育人”“第二课堂育人”“项目育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中文教育为基础,通过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深挖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育人元素,以中国概况、国情教育、中华传统文化体验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国际学生对中国的理解力;以专业育人为统领,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结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42号令)、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教育部〔2018〕50号)以及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纲领性文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明确专业育人的目标和实施路径,深化“岗课赛证创”融通的国际学生育人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以“第二课堂育人”为手段,结合地方实际开展走进市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等多样化实践活动,加强同地方经济社会的联系,涵养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以项目育人为载体,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赛项、企业实战化项目,培养国际学生的创新精神、企业调研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

(三)丰富多样化育人路径

通过深化国际学生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丰富的协同育人方式,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国际学生自入校至就读至毕业学习全周期的育人。管理育人方面,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要与在育人的过程当中积极与国际教育学院等相关的二级学院、行政部门加强联络,结合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校园安全管理处人员、学生社团、行业企业人员、社区管理人员等不同身份和管理职责,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实时了解掌握国际学生信息,实现育人信息共享。课程育人方面,将语言、中国文化、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充分融合,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并进。活动育人方面,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特色,如开展国际文化节、吟诵各国经典等,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实践育人方面,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技能强化实际,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岗位锻炼,以实战化项目为依托进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完善常态化协同机制

结合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育人主体的互利共赢需求,出入境、外事办、公安局等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不断优化涉外服务,积极开展政策宣讲,引导国际学生充分把握政策要领。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责,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研究、工学结合、国际技能大赛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在技术职称、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支持;高职院校借助教师进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员工跨文化沟通技能提升等专题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助推企业走出去。构建常态、动态的协调机制,在对国际学生培养中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内涵建设、课程内容优化、教学组织运行、质量监控保障等方面,各方育人主体依托其所长和职责,进行充分的研讨沟通,不断提升国际学生人才培养质量[7]。

综上所述,要在坚定文化自信前提下探索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深入践行产教融合、国际融合理念,一体化、协同化推进“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教学,向来华国际学生高质量输入中国文化,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走出去。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