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基于江苏四所高职院校的调研

2024-05-30 04:11徐晨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徐晨光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人类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了与智能化融合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和全过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落实该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制定、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途径、关键环节等内容[1]。202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涵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同时紧跟数字社会步伐,加速劳动教育转型创新。这些是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

一、实证调研概况

(一)研究对象

研究团队在四所高职院校(江苏CJ职业技术学院、江苏DZ职业学院、江苏SP职业技术学院、江苏HL职业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1 052份有效问卷。问卷样本中大一学生361人,占比34.32%;大二学生317人,占比30.13%;大三学生374 人,占比35.55%。样本中男生475 人,占比45.15%;女生577人,占比54.85%。从日常居住地看,城市学生461人,占比43.82%;农村学生591人,占比56.18%。

(二)研究工具

利用“问卷星”APP制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情况调研”电子问卷,共设置8道单选题和9道多选题,其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两个部分。调研问卷中关于学生基本信息共4道题,分别是年级、性别、政治面貌、日常居住地。调查内容设置了4个层面的13道题,分别是学生对学校劳动教育政策、措施、目的是否清楚和了解,共3道题;学生开展劳动学习的渠道、方式,以及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形式和效果,共3道题;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方式、次数、感受等情况,共5道题;学生愿意参与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及他们期望高校重点关注改进的方面,共2道题。研究团队开展模拟测试并对问卷题项反复修改和完善,直到符合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劳动价值等的认知状态和理解水平。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进展与成效

通过收集、整理、统计调研数据后,团队分析发现高职院校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多措并举,持续扭转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高校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也使得大学生在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一)院校持续纵深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完善政策支撑,落实创新方案

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后,各高校出台了很多新政策和新措施。通过走访和调研江苏四所高职院校发现,各高校都制定了与劳动教育工作相关的文件政策,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有2.38%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和19.11%的学生“不太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高校在工作落实上主要体现在:78.14%的选择“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74.62%的选择“开展劳动主题活动”,67.68%的选择“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62.93%的选择“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此外,在“营造‘劳动光荣’等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力度”“邀请劳模等榜样人物进校园”等方面学校也在积极创新举措。

(二)学生逐渐领悟劳动的精神和价值,多数认同且乐于参加劳动实践

新时代,党和国家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新课题时,着重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调研显示,学生们意识到落实好劳动教育存在让他们“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艰苦奋斗、担当奉献的劳动精神”、“获得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树立正确择业观,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等五个方面的意义。在调研“劳动实践的认同度”时发现,83.94%的学生认为“乐于参与,轻松愉快”,8.0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完成任务就好”,5.61%的学生觉得“没有意义,耽误时间”,2.38%的学生表明“讨厌参加劳动活动”。

(三)劳动学习途径多样,劳育课程覆盖面全,但课程效果不容乐观

学生在调研问卷中反映,学习劳动相关知识途径多样,最主要是通过“劳动教育思政课程”(81.94%选择率)和“主题班会、团课、讲座”(81.56%选择率),其他学习途径的选择率低于55%,如专业课、网络等。调研发现,各高校均重视课程的开设,均将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必修课程,但课程开设中存在课程认知思想偏差、实施目标片面、实施内容空洞及实施效果差异化、评价模式单一化等突出问题。

(四)劳动实践形式丰富,师生积极性高,获得感、满足感强

四所高职院校都重视实践教学的价值,积极探索学生实践劳动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将劳动融入个人生活,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品质。结果显示,61.79%的学生知道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但有39.21%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学校有这样的基地,更谈不上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学生反馈他们主要通过班级劳动周、校内外志愿服务、宿舍卫生整理、校内外实训、校外实习、勤工俭学、校内外兼职、各类技能竞赛、“三下乡”暑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等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其中打扫宿舍卫生(73.57%选择率)、参加校园劳动周(67.21%选择率)是校内实践最主要的方式。

此外,学生每月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频率集中在0.5到3次范围,约40%的人平均每月参加一次活动,而参加活动次数较少或较多的人群比例都较低。从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劳动的主要目的来看,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增强自身劳动技能(70.15%),其次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63.31%)、养成劳动习惯(60.27%)和培养劳动精神(60.27%),只有22.53%的人选择了“应付任务和老师要求”。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从数据汇总情况来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指导和高校的遵照落实下,教师对劳动教育日趋重视,学生对劳动认知逐渐清晰。师生能够主动组织劳动、参加劳动,积极弘扬劳动精神、高树劳动价值,在校内外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不断践行社会主义劳动观、奋斗观[2]。

但是,在理清调研问卷的直观汇总数据和分类统计数据,以及对比数据“交叉分析”的结果后可以明确,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困境有建设性的看法和想法,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存在消极反馈和积极期待,这也透视出数字化时代劳动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

(一)偏离新时代劳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要求

劳动创造了人类及人类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单纯是开展体力劳动或劳动作业,更多是要求劳动者能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在汲取劳动精神、淬炼劳动价值中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数字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做到劳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但智能技术过度强调劳动的经济价值,通过技术扩大成果、提高效率,轻视劳动对于学生的观念、能力、习惯、品行等方面的培养,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知、行统一的整体过程,是由个体发展到为社会服务相统一的过程。

从历史角度看,劳动仍然是围绕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宗旨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的认知水平、健康状况、审美情趣等都与劳动教育的过程密不可分。但当前“五育”存在割裂、失衡的状态,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相背离,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从调研结果看,学生期待的劳动教育方式是与劳动节、志愿者日等传统节日相结合的劳动教育(79.66%选择率),与高校特色文化相适应的劳动教育(73.48%选择率),与涵盖劳动伦理、法律、保障等知识普及相关的劳动教育(66.54%选择率),以及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劳动教育(61.12%选择率)。

(二)劳动教育长期处于被弱化和边缘化境地

一是劳动教育在学生培养体系中被虚化,缺乏顶层设计。目前国家虽要求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工作,但多数学校还是以劳动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为主要形式,与智育相比长期处于任其发展状态。劳动周大多以清扫落叶和烟头、协助宿管打扫楼道等简单劳动为主,劳动课程资源匮乏、目标不清、教学手段单一。这种松散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式既缺乏吸引力,也严重影响学生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劳动教育的多项主体缺乏明显的主动参与意识。高职学生大多讨厌劳动,认为只要学习好、三观正就行,“体美劳”发展好坏都无关紧要,不影响家长、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整体评价。作为家长往往溺爱子女,包办他们的各种必要劳动,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眼里无活”,不仅缺乏主动参与劳动的技能,还不尊重劳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作为教师对劳动技能和劳动价值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格的引导和培养。

三是劳动教育的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劳动教育和其他技能性、知识性教育不同,因受限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导致评价主体受限,缺少学生互评和外部如家庭、社会、企业对劳动者的评价。

四是评价内容片面和评价工具欠缺。评价内容关乎育人目标是否达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完整的劳动评价体系,多是以是否参加劳动和是否有劳动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多是关注劳动能力的评判,缺乏对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等思想上的评价[4]。

(三)技术异化加速主体性缺失且造成建构性不足

劳动教育革新符合数字化转型时期的要求,但是也面临着技术异化带来的挑战。一是弱化了劳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协助学生更快地完成学习和实验,协助管理者更高效地进行校园管理,这些深刻改变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学生通过终端获取知识,但这些知识已经是经过算法处理后的数据,意在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偏好,造成知识呈现局限性,特别是需要实践才能获得的知识更受限制。此外在技术渗透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可能会被扭曲,加速劳动教育中主体性缺失,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中,学生会习惯于单向度的技术化生活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会逐渐变弱或消失[5]。

二是造成对劳动教育建构性不足问题。数字技术促进传统劳动教育变革的同时扩展了劳动教育的边界,使得一些学校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教育性指导,无法用新技术发挥其育人价值,只能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存在。此外数字赋能消解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边界,变相地延长了劳动时间,减少了学生与他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非但没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便捷、快乐和实效,反而导致学生淹没在繁杂信息之中,增加无效教育时长,面临抵触劳动等情况出现。

四、数字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突破路径

在依靠但不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下,高校师生要通过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养成、改变教学模式、改变评价体系等,不断突破劳动教育的难题和困境。从调研结果看,面对高校实施的9条路径,学生选择最多的2条是“加强劳动观念教育,锤炼劳动意志品质”(79.37%)和“推进劳动技能培训,打造学徒制”(70.15%),选择最少的2条是“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48.29%)、“构建科学化评价指标”(48.67%)。这说明学生普遍已树立了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有积极参加劳动的意识,但高校存在明显的建设短板和期望偏离。

(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注重劳育评价结果运用

科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判断劳动教育改革的育人方向是否正确和育人效果是否明显。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实践观,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大力弘扬自古以来的劳动精神。二是要制定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需考虑到指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重点关注技术辅助劳动教育的融合程度,以及教学过程、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当中劳动精神的渗透程度。三是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尽量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偏差,优先选择同学、教师、家长、实习导师为评价主体。四是要运用好信息技术、软件设备等智能辅助手段,对劳动过程中获取的庞大数据进行指标分析,通过全程、全方位、多角度、可视化评价,形成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五是要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制定好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及时表彰对劳动教育有影响力的教师、学生,及时研究、分析出现的倾向和状况。

(二)整合产教内外资源,助力劳育校企平台搭建

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劳动教育属性,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整合、优化劳动教育资源,逐步达到协同育人的实际价值。一是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师与师傅“双导师”方式对学生实施技能培养,为学生量身打造从学徒到员工的渐进式成才之路,突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二是打造与专业相关的劳模、工匠、名师等工作室,开设如非物质文化技艺的劳动课程,传授如行业领先技术的劳动技艺,使劳动教育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利用校内勤工助学、兼职等机会从事生活服务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历练成长、收获成果。四是依托社团、校友等资源,开展劳动主题活动和氛围创建工作,利用学校场地布置赞美劳动者、弘扬劳动精神的宣传画和标语等,渲染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五是建立校内劳动实习基地,依据真实的职业岗位和职业氛围开展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工作的态度和诚实守信、遵章守法的规则意识。六是参加企业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劳动场景,增强职场劳动体验,掌握劳动技能。

(三)凝聚“教、行、域”三方合力,保障劳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首先,在“教”的向度上,教师要丰富劳动教育素材,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实践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等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应该鼓励学生发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耕细作、自觉奋斗。其次,在“行”的向度上,教师要通过实践教学锤炼大学生劳动的意志。实践教学的内容一定要贴合劳动教育本身,既要有体力劳动也要有脑力劳动,以此培育他们知行合一[6]。各职能部门需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学生劳动实践环节的教育。最后,在“域”的向度上,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将网络空间培育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新课堂。通过宣传新时代劳动模范、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让榜样发声,引起共鸣,使学生在榜样精神的影响下崇德向善、笃行实干。

(四)加快数字产业变革,发挥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耦合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老师精准掌握教学过程,辅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强有力推动着教育教学数字化进程,但对职业素养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在实施和应用上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快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先进的设备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劳动的美妙,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无穷魅力,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技术和数字化劳动间的有机联系。二是通过数字技术使学生的实践范围得以扩展。教学中运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实现虚拟劳动、远程劳动,丰富了劳动教育的体验感和智能感,使劳动教育范围从二维空间拓展至三维空间[7]。三是数字产业变革发展引发劳动内容和劳动需求逐渐向创造性、智慧性转变,有流程化、规范化特点的重复性劳动会被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彻底取代。劳动范式向智慧性改变的趋势要求在教育和实践期间抓住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运用智能化生产工具提高劳动效率的能力。

五、结束语

数字时代教育向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的过程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从缺失到重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与挑战。在承认劳育工作被边缘化,数字异化阻碍教育变革、加速主体性缺失等事实下,直视“五育”中的劳育短板,把“劳”作为高水平人才的衡量标准,努力构建全方位突围手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