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化阅读的方式:图文并茂的短文、言简意赅的段子、声情并茂的短视频……这些“碎片化”阅读,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盛宴、身心的愉悦,也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何调和学生“碎片化”的“短”阅读与整本书的“长”阅读之间的关系,成了教师不得不面临的新问题。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阅读,载体主要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人们通过网页浏览、公众号分享,快速且便捷地接收诸多的信息。毫无疑问,这些声像画俱备的阅读材料,远比白纸黑字的纸质书本赏心悦目得多。而且,基于网络的数字化阅读,其及时反馈、互动的功能,也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这种“短、平、快”的“碎片化”阅读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此外,大数据平台的强大检索功能,也让人们的阅读成本和查找时间节省了很多。有了网络,人们不再需要奔走于图书馆、书店,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碎片化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终端产品进行快速阅读,犹如随身带着一座“移动图书馆”,随时可以查阅相关信息。
数字化的“碎片化”阅读,正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毫无疑问,整本书阅读与学生“碎片化”阅读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要想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教师就要各取其长,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发展。
1.让“碎片”成为“系统”的填充
大数据下的“碎片化”阅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这样的阅读方式。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可能是属于“博眼球”的而不能真正填饱肚子的营养品,还有可能造成“所见即所说”的浅思维问题,但它便于阅读、令人愉悦的魅力,还是让人难以抗拒。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多媒介阅读的推介,实际上都是在关注和引导学生正确、广泛地进行阅读。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课外阅读,读整本的书并不是全部,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碎片化”阅读强大的检索功能,让“碎片”成为“系统”的有机补充,这样的阅读互补,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效益走向最大化。例如,在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上网搜索、观看根据《西游记》拍摄的影视剧,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上传网络求解,参考别人的阅读见解,进而将整本书读厚,读深刻。
2.借“系统”梳理“碎片”的序列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这一“信息意识”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大系统”,将学生零散的“阅读碎片”加以梳理,形成一定的阅读序列,也就是将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有效串联,从而让学生轻松地完成整体性的构建。
如在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先搜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内容鉴赏”“作品影响”等资源,辅助自己的文本阅读。这样的举措与时俱进,以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改进传统的阅读方式,定然能让学生兴趣满满地行走在整本书阅读的路上,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让“碎片”拓展“系统”的外延
受个人阅历、经验、思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面对一部整本的书,学生产生的感受、体悟、思考,在程度上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碎片阅读”任务,助力学生拓宽视野,打开思维的空间,多角度、有创意地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课内和课外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多种阅读形式互相补充,构建更为庞大有序的阅读体系。如在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网上检索自己阅读的篇章,看看不同版本的翻译之间的差异,或者去读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看看其他作家的科普作品。这样一来,学生在“碎片化”的阅读补充中,不断拓展阅读系统的外延。
将时间的碎片和信息的碎片加以梳理、整合,形成“大系统”下的有序融合,从而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整本书+碎片化”阅读新样式,这是我们现阶段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温儒敏先生指出:重视课外阅读,不光要有量的要求,还要有相应的评价来推动。对于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考量,新课标强调的是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层面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则凸显它的“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些价值。
无论从什么视角出发,我们发现,科学的评价始终应该是指向“人的需要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对整本书阅读这一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时,务必要本着“学生主体”的原则,从他们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阅读感受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读什么”和“怎么读”,反思“读得如何”“怎样读会更好”,让他们准确判断当下的自我阅读水平,努力改善当前的阅读方式。
1.评价阅读表现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表现,如积极的态度、良好的习惯、持久的专注、合适的速度等,对于阅读的量和质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放手“让学生的阅读独立地航行”时,要让他们心中有标准,手上有体系。如在学生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时,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这样的表现评价条目:1.我每天都能开心地读书,不要别人催促。2.我每天坚持读书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3.我每天提醒自己要读300字以上。4.我讀书时不走来走去,不做小动作。5.我每分钟能读100字以上。
这样的细化评价,让学生在读书时有努力的方向,执行的标准,对于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都有很好的监督作用。
除了依靠上面的评价条目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我们还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学生的阅读情景,表扬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在班级中树立典范,激励更多的人一同进步。
2.评价阅读成效
学生阅读过程中占有了多少材料信息、运用这些信息作出了哪些判断、生成了哪些看法和感想,等等,这些都是阅读是否有成效的最好的鉴定。不论是学生的“碎片化”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我们都可以通过对以上那些方面的评价,来界定学生当前“读到了什么程度”。
对于学生阅读成效的检查,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让他们的成果可视,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主题小报、现场抢答、观点辩论等方式来评价。如在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阅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展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读有所获。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捕捉他们的亮点进行概述推广,这既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又给他人以启迪。同时,教师也可以调动集体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最直观的便是以点赞的方式,比一比谁的“人气”最高。
3.评价阅读策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时,策略运用这一块必不可少。针对策略运用的评价,我们需要关注学生检索信息、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进行分析的策略,还要关注他们理解、品悟文本的方法,从而及时肯定,或者有效纠正,确保他们阅读的质量。
总而言之,将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纳入整本书阅读系统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教师要本着开放的姿态、激励的态度,让学生在线上线下的互补阅读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