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多维发力 内蒙古财政高标准护航农田建设

2024-05-29 19:22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5期
关键词:专户财政厅高标准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其中,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是内蒙古完成“五大任务”久久为功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的关键抓手,是财政支出保障的重中之重。胸怀国之大者,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

近年来,针对审计和财政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数字配套”“挤占挪用”“应付慢付”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精准破题、靶向出击,创新举措、多维发力,形成了“省级全额配套、三专模式管理、全程跟踪盯办、狠抓协同落实”的资金管理模式,用财政力度和担当,高标准护航全区农田建设项目。

一、省级全额配套,基层轻装上阵干劲足

内蒙古是债务高风险地区,各级财政尤其是旗县级财政化债任务重、压力大,运行十分困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高质量实施藏粮于地战略,2022年自治区研究决定,必须坚决扛起支出责任,除中央补助资金外,高标准农田建设所需地方配套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2023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下达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2.2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11.02亿元。增发国债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下达后,我区快速筹集配套资金近9亿元,6天内完成分配下达。这些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免除了盟市旗县的“后顾之忧”,基层得以轻装上阵,鼓足干劲多建、快建、建好高标准农田。

自治区在全额配套的同时,狠抓花钱问效,每年对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10个盟市开展绩效评价。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评价成效好的10个旗县、100个嘎查村,每个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等方面支出。同时,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公开通报评价结果、印发表彰文件,让干得好的地区得荣誉、当典型。集资金和荣誉的双重激励机制,清晰传递出正向激励作用,极大激发了盟市、旗县的积极性,这种“前帮后推”以绩效为“指挥棒”的新探索,已成为内蒙古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扎实向前推进的新增动力源。

二、三专模式管理,资金安全高效有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期”与“种田季”轮流更替,农忙时节、庄稼在地期间,无法实施田间工程,此时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风险。为从根本上排除风险隐患,自治区财政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2022年3月联合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建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专户管理”“专户调拨”“专户清算”的“三专”管理模式,实现了资金全流程闭环管理、封闭运行,全力保障专款专用、快速精准调拨。

一是专户管理。各盟市、旗县财政部门在同级人民银行国库下设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专用资金账户,专户内资金不得用于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无关的支出。自治区财政厅和人民银行,通过财税库银横联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实时跟踪资金支出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预警、立即亮灯。有效防止了基层“拆东补西”,资金情况尽在掌控之中。

二是专户调拨。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下达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预算指标时,同步标记“专户清算标识”。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标识,统一通过专户单独调拨资金。旗县级专户資金支出进度达到80%以上时,可向盟市级申报下月资金需求,盟市汇总、自治区财政厅审核通过后,于每月26日向专户调拨资金。这种“定期请款”的方式,有效避免了“给指标不给钱(超调被抵扣)”“有指标没有钱(库款被挪用)”等问题。

三是专户清算。通过“国库存款”下增设明细科目,开展分账核算和专户对账。财政部门签发国库集中支付凭证、代理银行生成划款凭证、人民银行完成付款等,均需做到资金性质与清算账户相匹配。自指标从自治区财政厅拨出,直到资金支付给收款人,包括指标下达、资金调拨、支出使用及对账清算等全流程,均可追溯、可复盘,是一本明白账。

截至目前,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用资金账户管理资金累计已达到136亿元。当前正值春季施工窗口期,内蒙古“三专”管理模式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业主单位和参建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从源头上改善了农田建设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保证。

三、全程跟踪盯办,织密管理网络显成效

为高质量管好农田建设资金,自治区财政厅印发文件,从全程跟踪盯办、加快预算执行、建立挂钩制度、严禁挤占挪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资金全流程管理系上“安全扣”。一是印发工程概算编制规定,将工程设计、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同步考虑,从起点做好规划,自源头加强管控;二是出台以工代赈、筹资投劳等政策,让群众分享农田建设红利;三是支持群众通过“随手拍”小程序及举报电话参与监督、获得奖励;四是规范社会资本参与路径,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明确提出“切实保障社会资本能够获得合理利润”,“开前门、堵后门”,确保工程质量;五是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制度,形成“农田建不好,项目安排少,甚至不安排”的鞭策机制,让基层切身感受到连锁反应,切实提高建好高标准农田的行动自觉。

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全程跟踪盯办工作机制,已发挥重要监督作用。全区财政部门正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和“凡过手必盯办”的原则,管好用好农田建设资金。今年,自治区财政厅已集中优势兵力,全面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国债项目有序实施。通过财会监督检查、重点绩效评价、自治区提级验收、盟市级交叉互检、“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措施,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尽快施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编密织牢资金使用管理“安全网”。

四、狠抓协同落实,推动多维共管见真章

为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自治区财政厅建立了“内强素质、多维共管”的资金协同监管机制。一是在财政系统内部,全面利用财税库银横联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预算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控,对数据存疑、支出缓慢的地区(单位)进行督促、约谈。采取“零容忍”态度,全面严肃财经纪律,确保资金使用不出纰漏。二是全面强化与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实现指标文件、绩效目标和项目实施方案同步印发、同文印发,以更高的标准、以更严的要求厘清责任、明确路径、加快速度,管好用好每一笔涉农专项资金。今年3月底以前,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的全部农牧水利专项资金,均已在《预算法》规定时限内下达完毕。三是积极与人大政协、纪委监委、审计巡视、财政部内蒙古监管局协同联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及时跟进解决,按照“改错也是改革,改错必须改革,要多从体制、机制上改”的要求,建章立制改、举一反三改,确保资金使用管理步步扎实、经得起检验。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达到79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其中,已建成的5237万亩高标准农田,有效支撑粮食产能500亿斤左右,用不到40%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产出了全区近70%的粮食,成为促进全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因素。2024年,包括国债支持高标准农田项目等全部如期竣工后,内蒙古将累计建成60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必将进一步夯实北疆粮仓连年丰收的“基本盘”,为确保“塞外粮”丰盈“中国碗”贡献更加积极的财政力量。

猜你喜欢
专户财政厅高标准
广西财政厅聚力促糖业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省财政厅“大学习、大研讨、大创新、大提升”活动落地见效
省财政厅召开干部大会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关于加强地方财政专户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级财政专户管理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