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意 李芳
[摘 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扩大老年教育供给、破解基层老年教育供给与需求悖论更显迫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基层镇街老年大学办学实践的个案研究,分析制约基层老年教育发展的中微观原因,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老年教育大众化、普惠化的总体方向,先行试点完善地方性保障政策,倡导积极健康养老观激发普通老年群体学习热情,聚焦差异建设“课程超市”对接多元化学习需求的系统化建议。
[关 键 词] 粤港澳大湾区;专业镇产业学院;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137-04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将老年教育納入终身教育体系,教育部门牵头研究制定老年教育发展政策举措,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老年教育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粤港澳大湾区②珠三角九市(以下简称大湾区)是中国最具活力的高水平城镇化湾区,以0.54%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5.41%的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湾区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743.83万人,分别占到全国、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的2.82%、47.79%③。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大湾区镇街老年大学,不仅是落实广东省“到2025年,每个县级以上城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学,全省50%以上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30%以上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基本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现代老年教育体系”[1]要求的具体实践,而且是促进大湾区率先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大湾区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2]目标的重要抓手。
一、研究背景
老年大学研究并非全新的领域,梳理2000年至2023年之间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老年大学的理论研究,如何佳敏《我国老年大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宏观视角对我国老年大学发展脉络进行总结、反思与预判。二是老年大学办学实践的研究,如张再雄等的《新时代老年大学建设路径与创新——以辽宁老年大学建设为例》,以省域层面实践为例,总结老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三是对老年教育政策的研究,如孙立新等的《我国老年教育政策的逻辑演变——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从多元理论视角分析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流变。四是比较研究,如欧阳忠明等的《澳大利亚第三年龄大学发展研究》,从对域外老年大学的发展比较回归到对我国老年大学建设的实际关怀。总体而言,中宏观研究较多,对乡镇街道基层老年大学的专门研究鲜见。
基于此,研究聚焦乡镇街道基层老年大学,基于专业镇产业学院平台的背景,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为例进行研究。专业镇是指具有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配套协作网络完善、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等区域经济特征的镇级行政区域[3]。小榄镇是广东省专业镇、教育强镇、城乡融合发展试点镇。镇域面积147.29平方公里,下辖23个社区和6个村,常住人口超78万人,拥有9大支柱产业、8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各类市场主体7万多家,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81.58亿元,20多年始终名列中国千强镇百强[4]。
专业镇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与专业镇政府以专业与产业对接需要为基础,根据“公益、共享、互补、共赢”的原则,将学校的教育优势、政府的统筹优势和行业企业的活力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以法治思维、契约精神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构的开放式的政校企行合作办学平台[5]。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依托的小榄学院就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职院)、小榄镇人民政府和小榄商会三方共建的专业镇产业学院。校园占地38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教育设施完备。在此发展背景与基础上,本研究聚焦专门为老年学习者实现自身价值,进而促进社会化而设立的教育机构,即“第三年龄大学”或称老年大学[6],关注以老年人为对象,为满足老年人实现终身学习、增进身心健康、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老年教育机构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
二、小榄镇老年教育基本情况
(一)小榄镇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1.老年人口体量较大。根据中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小榄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6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超5万人,具体情况如表1。
2.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较高。小榄镇经济实力雄厚,民生保障水平较高,小榄镇2004年就已实现户籍人口医保、社保全覆盖,户籍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基本生活无忧。
(二)小榄镇老年教育基本情况
小榄镇除老年干部大学外,老年教育主要在社区(村)开展,呈现出有基础但总体水平不高、各社区(村)发展不均衡、受惠老年人比率较低、可持续保障有待强化的总体态势。基本情况如下:
1.老年教育场地资源。每个社区(村)至少有1处专门或共用的老年教育场地,部分社区(村)的每个居(村)民小组也有1处老年教育场地。
2.老年教育组织保障情况。每个社区都有1名两委班子领导分管老年教育工作,1~2名中层干部或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老年教育工作。
3.老年学校(教学点)设置情况。29个社区(村)中仅有3个社区与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共建老年大学分校,占比10.34%。
4.老年教育的形式与内容。3个建有老年大学分校的社区,能较为规范地、持续地开展老年教育,内容主要是宣讲最新政策精神、培训老年人智能智慧生活技能、开展老年人健康与养生以及文体书画活动等。其余26个社区(村)的老年教育多是融合在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或依托传统节日活动开展,其形式主要是宣传讲座,内容主要是家庭关系、子女教育、防诈骗等。
5.老年教育的师资来源。除建有老年大学分校的社区外,其余26个社区(村)的师资不确定,多是依据教育内容临时聘请或由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充当。
6.老年教育的政策支持。各社区(村)涉及老年人的激励措施多是孝养、重阳节活动方面,具体到老年教育的激励措施,仅有1个社区有明确政策支持。
三、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现状分析
(一)办学概况
2013年,中共中山市委老干部局要求各镇街设立老年干部大学。2014年7月,小榄镇和中山职院决定依托小榄学院成立“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具体举措如下。
1.共建多元协同机制。中山职院以小榄学院为平台,聚集学校资源为老年干部大学提供办学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和课程建设及指导日常运作等支持,归口继续教育部门指导;小榄镇将老年干部大学纳入镇属机构序列,提供财政支持,明确由小榄镇党委组织人事部门主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场地、设备、活动支持等专项支持。具體如图1所示。
2.确立运行管理组织。成立由小榄学院、小榄镇有关部门参与的校务委员会,下设校长1人(退休干部)、副校长2人、办公室主任1人,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建立学员委员会、学员讲师团协助学校学员和教学管理。
3.保障人财物资源。完全共享小榄学院资源,保障办学条件;建立一支50人的兼职教师队伍,基本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
(二)成效分析
1.社会效益评价。
一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每年的报名人数、开班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最初的5个专业5个班,发展到18个专业(主题)51个班次,累计服务老年人近7000人次。学习内容从传统的书法、音乐,扩展到老年人与当代社会同频所需的信息化、智能化课程及“四史”教育内容。
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2022年度,中山职院、政府、社会和学员共投入57.7万元,初步构建基于小榄学院平台的“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其他资源+学员”的公益为本、多元分担、一体运作的老年大学办学模式,保障了办学的可持续性。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2021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三是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积极落实中山市“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依托老干部大学发展老年教育事业”[7]的要求,吸引了更多的普通老年人报读,促进了本地老年教育的大众化、普惠化发展。广东省老年大学协会等单位曾专程考察交流,《小榄镇老年干部大学:践行终身学习,坚持与时代同频》被《南方都市报》予以推介。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源供给整体不足。小榄镇全镇仅户籍老年人已超过5万人,根据广东省“全省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8]要求测算,小榄镇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超过10000人,但目前学校能容纳的学生规模不足1000人,供给明显不足。
二是学习意愿相对不足。相比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老人乐此不疲地读了一期又一期,很多刚“洗脚上田、进城上楼”的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还停留在简单的求舒服的物质享受阶段,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镇街老年大学发展策略
(一)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老年教育大众化、普惠化
我国老年教育发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干部大学,是服务离退休干部的小范围“福利”。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教育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样,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大众化、普惠化的发展方向。但老年教育发展至今,离大众化、普惠化仍较为遥远。老年教育学习点在基层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布点也只有12.59%和3.86%,经常性参与学习人数占比就更低。实现老年教育的大众化、普惠化的难点在基层社区,突破点、新增量在像大湾区一样的城镇化区域的基层社区,详见表2。
(二)以问题为导向,先行试点完善地方性保障政策
梳理40年来涉及老年教育发展的218份文件[9],除《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等少数几份文件外,老年教育多是体现在老龄事业、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中,涉及老年教育的具体内容篇幅较小、权重较轻,关涉基层乡镇街道老年教育的则更少。基于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很难具体明确基层老年教育开展的相关要求,因此,可尝试选取不同类型的省、市、县试点制定地方性的老年教育法规政策,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明确教育部门的主体责任。老干局、老龄委、文化、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承担着老年教育的责任,但责任主体模糊,往往看上去各负其责,其实各自为政。如老年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是老年大学,而目前80%的老年大学归属于各级组织部门管理[10],做好本系统的老年教育工作是本分,可做系统外的老年人教育工作那就是“人情”,而且“身份”上的隔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老年人报读老年大学的热情。因此,明确教育部门牵头的主体责任有助于打破各类老年大学的“身份”壁垒,推动各类教育的融合、统筹,促进老年教育大众化、普惠化,从而整体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但明确教育部门的主体责任并非教育一家“包打天下”,需要本地高校、相关党政工团群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共同配合和支持。
2.调动各方参与办学积极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很难完全满足老年教育需求,这就需要“创新发展老年教育”[11],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发展地方银发经济,调动各方参与老年教育积极性。基于本地高职院校(专业镇产业学院)的粤港澳大湾区镇街基层老年教育(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理想运行机制是“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责、学校主体、多方联动、共建共享”,发挥具有较丰富的智力资源、地利优势的本地高职院校(专业镇产业学院)的主体作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特别是基层社区的支持下,适当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专业事专业人做”的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办学水平,具体如图2。
(三)倡导积极健康养老观,激发普通老年群体学习热情
国家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要求“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12]。新時代背景下,不仅要保障老有所养,还要让老年人活得独立、充实、有尊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重塑养老观,倡导“学习是最好的养老”[13],激发老年人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活到老,学到老”的认知。因此,提高普通老年群体学习意识,基层社区是关键。随着养老制度改革,老年人也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老年人主要生活在社区,这就需要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宣传、引导、组织老年人“践行积极老龄观”[14],积极参与老年大学的学习。
(四)聚焦差异,建设“课程超市”对接多元化学习需求
大湾区镇街基层社区老年人群体虽然养老有保障,但与早期的老年大学、大中城市的省市级老年大学的学员群体仍有很大不同:前者多是退出职场的“草根”,后者多是谢幕的“精英”,两者的经济基础、兴趣爱好、文化素养、学习意愿、学习能力、教育需求等有很大差异。因此镇街老年大学必须根据本地老年人群体的特点,以老人的教育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建设“课程超市”对接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课程超市”除传统的休闲娱乐、康乐养生课程之外,还可以开设老年人心理健康、家风教育、亲子沟通、隔代教育、长者旅游、卫生安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智能智慧生活之类的课程,引导老年人塑造正确积极的老龄观,适应退休后的新型家庭关系,与时代同频共振,丰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根据部分50岁退休的低龄老年人需求,开设老年护理员、保安员、保育员、粤菜师傅等上岗培训课程,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老年人再次回归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8]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Z].2023-05-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2019-02-18.
[3]刘朝刚,许上云.专业镇与产业集群的区别[J].发展研究,2013(4):70-73.
[4]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小榄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简介[EB/OL].(2023-12-04)[2024-01-01].http://www.zs.gov.cn/xlz/zjxz/xzgk/content/post_1262334.html.
[5]刘启意,陈志峰.基于多元办学主体的专业镇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中山职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36):29-33.
[6][美]霍曼.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7]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Z].2021-06-01.
[9]汪洋,陈功.我国老年教育政策的演变及逻辑理路:基于1978—2021年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J].成人教育,2022,42(4):30-38.
[10]李晶.中国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和供给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22(5):26-33.
[11][14]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Z].2022-02-21.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Z].2021-11-24.
[13]张凡.学习是最好的养老[N].人民日报,2018-11-15(00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