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玲 赵苓妃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高等职业学院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培育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关键途径。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提升人才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关键途径。因此,在产教结合背景下,建立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出发,深入探索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構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081-04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面临深度转型与升级的关键节点,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高职院校的角色愈发凸显,特别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等方面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职责。教育质量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效的核心指标,有关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与持续完善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能否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关键要素。在产教融合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将产业实际需求与教育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教育规律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无疑是对教育改革的一大挑战。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精确对接产业需求
在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进行教育质量评价,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动态精准对接。通过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能实时响应市场变化,切实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与贡献率。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深度践行产教融合理念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在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等方面。这种评价机制将引导院校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精炼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并提升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三)校企深度合作
引入产教融合的评价工作模式,促使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材研发、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领域实现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壁垒,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格局,更可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高效整合及互补利用。
(四)创新教育模式
依托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价,高职院校得以积极探索并实践各类创新型教育模式,如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为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五)持续改进机制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仅作为衡量和评估教育成果的标尺,更扮演着推动高职教育持续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角色。该评价体系通过嵌入产业需求、企业标准以及市场反馈等多元要素,能够为院校提供翔实且实时的教学效果数据,帮助学校精准识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及时调整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六)社会认可度提高
通过实施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价,进一步密切校企联系,提高企业参与度,使得毕业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提升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信任感,进而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同时,良好的评价结果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1]。
二、高职院校实际开展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不足
高职院校在尝试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有力的制度保障,面临一系列实质性的困难。如国家虽鼓励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但在地方层面,具体的实施政策、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并不完备,导致学校在寻求企业合作时遇到障碍。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发现关于校企共建课程、实训基地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法律保护和支持不足,使得企业在深度介入教学活动时顾虑较多,不愿意承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成本。同时,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未充分考虑到产业需求和市场标准,缺乏将企业评价纳入官方评价指标中的明确规定,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难以真实反映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
尽管学校与当地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合作形式大多停留在学生实习、参观交流等浅层次互动上。如在专业课程开发阶段,虽然邀请了部分企业专家参与,但企业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更新和指导作用有限,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存在滞后性。同时,企业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角色并不明显,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协同评价机制,如企业未能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实质性考核,也没有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估环节。另外,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等方面的融合程度不高,如实训设施设备更新速度赶不上产业升级的步伐,无法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种合作缺乏深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和技术,也无法通过评价体系真实反映毕业生就业时的实际竞争力[2]。
(三)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不完善
高职院校虽已初步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但现有的系统设计并未充分考虑产教融合模式下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未能针对企业实习实训环节进行深度定制开发。这导致系统在记录、追踪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方面功能不足,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技能成长及综合素养提升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由于缺乏有效的校企间信息化对接机制和数据共享平台,教师和管理者难以实时采集到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关键性学习数据,如项目完成度、职业技能熟练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指标。这种信息壁垒限制了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量化分析和精准评价的能力[3]。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但该高职院校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辅助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例如,未能充分利用智能算法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深度挖掘和预测分析,无法通过大数据手段优化评价模型以减少主观判断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评价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客观公正性。部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所配置的硬件设备尚停留在较早的技术阶段,不能有效支持新兴技能培训需求,且在数字化改造、网络监控及评估系统的建设上也存在明显短板。这一状况使得基于实践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面临诸多技术和资源限制。
(四)师资培训和能力建设不足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上,该校虽然意识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了严峻挑战。由于缺乏一套完善且紧密联系产业需求的师资培训系统,许多专任教师尽管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但在实践经验、行业最新技术和应用创新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在适应产教融合背景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方面,该校教师的能力亟待提升。以项目式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教学为例,一些教师在设计和执行这些教学模式时,未能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行业的高标准要求,使得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现状出现了断层,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该校在推行校企共建“双导师制”时也遇到了一定困难。一方面,兼职导师的引入和管理机制尚不成熟和完善,导致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的程度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对这些兼职导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支持不足,使得他们的教学指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及综合素质培养形成了一定阻碍[4]。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一)确定评价目标与标准
1.结合产教融合的目标和要求确定评价目标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评价目标应注重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强调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例如,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等。
2.设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评价标准和指标应涵盖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产教融合水平。以下是评价标准(见表1):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评价
评价教学过程应关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是否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评价教学成果应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职业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职业发展潜力。
(三)师资队伍评价与教学设施评价
评价师资队伍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行业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对产教融合的理解和实施效果。
评价教学设施应关注实训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实验室条件是否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以及设施的利用率和维护状况(见表2)。
(四)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第三方评价机构能够提供独立、公正、专业的评价服务,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产教融合的深化发展。
选择第三方评价机构时应考虑其专业资质、评价经验、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适应性,以及其在业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同时,也应考虑其评价服务的成本效益和合作意愿等因素。在选择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筛选和比较。
四、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明确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依据。这些政策可以包括鼓励校企合作、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等。例如,政府可以出台职业教育法、产教融合发展规划,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政策中还可以包含对校企合作的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激励措施。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保护参与者的权益,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制度保障应涵盖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监督、评价结果的应用等多个环节。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建议。
(二)校企合作与协同治理
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展项目等方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评价体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合作过程中应注重双方的利益平衡和资源共享,确保合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5]。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训基地或联合开发课程。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可以共享资源、互派人员、共同研发,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产业需求。
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共同制定評价标准和指标,共享评价数据和信息,促进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协同治理应强调各方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一致,避免单方面决策和利益冲突。通过多方协商和讨论,可以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并促进各方的利益协调和共同发展。
(三)技术支撑与信息平台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评价平台,实现评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信息化平台应具备数据安全、用户友好、可扩展性等特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校企之间、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评价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评价结果的公开透明和比较分析。信息共享平台应遵循数据隐私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面向校企合作的信息共享平台,包括企业的招聘信息、实习机会、项目合作等内容,以及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等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企业也可以更方便地与学校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培训与能力建设
通过培训和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员的评价能力和水平,确保评价活动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等方面,同时也可以引入行业专家和实践者进行分享和交流。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评价方法和工具的培训课程,学习如何设计评价指标、收集评价数据、分析评价结果等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和进行研讨,分享最新的评价理论和实践成果。
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文化,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推动评价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质量文化建设应注重长期性和系统性,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推广和传播,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和文化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树立质量榜样和示范,激发大家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五、结束语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这个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与企业的合作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有效的评价和监测,可以推动高职教育向产业需求靠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设施和资源配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和指标,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构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包括高职院校、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等。只有通过合力推动,才能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David D,Wai Sum Wong. Global Perspectives on Qua-lity in HigherEducation[M].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2.
[2]张爱卿.学与教的历史轨迹:20世纪的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杜素音.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3):177-180.
[5]孙雨,杨婷婷.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信息化坛,2022,6(21):108-11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