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景刚 车汶骏
[摘 要]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注重批判性思维教育。师范生是未来的准教师,批判性思维在其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实践角度出发,基于我国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结合影响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因素,对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对我国师范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师范生;影响因素;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5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3-0092-08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反省性的、合理性的思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它能够协助人们综合判断信息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钟启泉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素质教育便无从谈起,教育改革的目标便无法实现。[1]高师院校的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影响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杜威(Dewey)被誉为批判性思维教学之父,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认为批判性思维即为反省性思维。此后,该领域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掀起了研究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热潮。[2]
杜威(Dewey)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人们根据个人的观点或判断进行全面系统且有深度的思考。[3]1恩尼斯(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合理性的反思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选择自己相信的事物或决定要做的事情。[4]保罗(Paul)认为批判性思维以精准的判断为基础,能够基于科学的标准来评判事物的价值。[5]法乔恩(Facione)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我调控,该调控具有目的性,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等过程环节。[6]20韦斯特(West)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当个体产生认知冲突时进行的一种逻辑判断和思考。[7]加里森(Garrison)则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为了获得洞察和观念上的多元化,而将多种推理技能整合在一起的过程。[8]
钟启泉认为,批判性思维不单纯等同于大脑的一种具体活动,它是一种主观的、科学的、有疑问的思维模式,它是指“对任何事物、现象和看法都应找到它的根本问题,并以自身的思维逻辑为基础进行思考”[1]。谷振诣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键的认知技能,是能够使人们以理性和审慎的态度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9]。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批判性思维可定义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阶思维,是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和个体发展需要所必备的思维能力和品质,[10]批判性思维是其他专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11]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之于师范生的价值和意义
保罗(Paul)和埃尔德(Elder)在《思考的力量:批判性思考成就卓越人生》一书中指出:“当思考者拥有了控制思维、反思等批判性思考能力,他们就能够逐步针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做出决策。”[12]4可见,批判性思维关系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对师范生而言,批判性思维更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一)师范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必备前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董毓博士所言,“只有以理性和开放性为主轴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才能培养具有创造知识能力的人才,而这既是中国需要的,又是中国缺乏的。”[13]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创造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赓续。[14]32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的高阶思维,二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重视批判性思维教学。师范生肩负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其专业成长和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师范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
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前提是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巩固,加之个体的不懈努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师范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所需要的,也是促进师范生终身发展的关键。保罗(Paul)和埃尔德(Elder)在书中曾提到,成为优秀思考者需经历六个阶段,依次是鲁莽的思考者、初具挑战意识的思考者、入门级思考者、锻炼中的思考者、高级思考者和大师级思考者。这六个阶段逐级递进。[12]9对多数人而言,达到第四阶段已经实属不易,但就师范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批判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应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终身学习者的师范生应不断对自身的专业成长进行总结和反思,发扬自身优长并不断弥补个人的劣勢与不足,善于运用所学的思维技能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争取创造性地对问题加以解决,努力实现和超越专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目标。
(三)中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根本保障
美国霍姆斯(Holmes)小组在其报告中曾强调,未来的教师不仅要深刻地理解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深谙学校教育的本质,还应成为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榜样。[15]28而要想提高未来青少年整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当前最需要也最迫切的是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素养的培育。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关系到未来中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缺少思考、对作者的观点缺少质疑、只会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将是极为不利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优秀的教师,会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展开思考或解决问题,能够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恰当地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教师的职责应该从机械地传递知识转变为积极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应转变其职能,逐渐成为学生思考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探究矛盾观点,而不仅仅只是一位直接拿出真理的人。”[16]108因此,应从培养青少年一代的源头处更新教育思想,将教育重心从知识传授转移到思维培养上来,这样才有望推动青少年整体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我国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现状
2021年4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印度合作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和斯坦福大学共同面向四国精英大学的3万多名大学生开展了一次名为Super test的调查研究。从四国学生间的比较排名看,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排名有所下降,[17]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缺乏针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本文对我国师范类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梳理如下:
(一)师范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
刘利平和希阳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师范生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这也间接说明了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发展呈中等水平。 [18]20马军英、赵强等认为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总体趋于正向但不明显。[19]在管艳与江锦的研究中,数学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显示,其总体不具有正向批判性思维倾向。[20]41周青和王燕对部分化学学科师范生的调查显示,其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化学教师批判性思维为中等水平。[21]46吴伊南和张玉星在对英语师范生的检测中发现,被测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22]35蒋玲和倪佳伟在其研究中同样对部分师范生进行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验,结果表明被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处于较低水平。[23]47
陈琼琼对职业教育师范生能力素养的调查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师范生能力素养的水平较低,对自身的专业技术问题欠缺创新和批判性思考,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仍有提高的空间。[24]33张筱兰和王秀云研究发现,师范生在针对权威和课本知识进行学习时,没有疑惑和质疑的态度,更没有意识到要将课程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管理和分类。[25]44周青和王燕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职前还是职后的化学教师,其在批判性思维倾向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技能上差异较为突出,呈现出的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21]75邢聪慧、顾建军等人研究发现,小学职前教师总体上处于中性与正向批判性思维倾向的临界点。[26]
(二)师范类硕士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
孙亚迪和呼嘉箐的研究数据显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好奇心”这项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最高,但“认知成熟度”这项偏低;相较于师范生,在职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更加显著。[27]36陈富等人对湖北、陕西、广东和山西省4所师范大学(其中2所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266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上述4所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偏弱。[28]马云阔、田维峰随机选取了全国在读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9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不高,基本处于中性区域,有较大发展空间。[29]熊惠民和黄丹颖对职前数学教师的教学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显示,测量对象整体得分处于中等偏上,但仍有很大上升空间。[30]29李广平和王毅的研究显示,职前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值偏高,但仅处于居中略偏上的水平。[31]39徐泉、肖焱如在研究中,以某重点师范大学50名英语方向教育硕士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调查结果,这50名硕士生在攻读教育硕士阶段,其批判性思维倾向均处于中低等水平。[32]
(三)总结
通过梳理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数据发现,目前大多数师范类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整体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师范类硕士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者们大多采用彭美慈等人修订的“批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简称CTDI-CV)作为测量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发展水平的工具,整体测量结果显示,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各维度发展均偏弱且不平衡。在批判性思维倾向的7个维度中,自信心维度得分普遍较高,寻求真理维度得分普遍较低,其他维度根据师范生所学专业不同稍有偏差,但大多处于中等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中小学教师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这也间接说明批判性思维在目前国内的师范教育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为有效开展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四、影响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师范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相对薄弱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唤醒人们对自然事物的洞察能力与判断能力,这是人们实现真正自由的前提和基础。[33]师范生缺乏主动思考意识是制约其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受记忆型教学的影响,师范生习惯于“识记”或“复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缺少对书本知识或作者观点进行批判质疑的意识,对专家权威的见解更是全盘接受。陈文闻在其研究中对学生L20的访谈结果为:“我只有少數情况下才会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而且我进行独立思考的程度不深,一旦觉得不懂不明白就想直接在网上搜索概念、回答、原因等,不想自己一步一步探索论证。一方面我觉得是自己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我自己本身思想上有惰性,不愿意多花精力和时间去思考。”[34]43任雪亚在其研究中对学生L1的访谈结果为:“课堂上,老师提问了我才会思考问题,但是我不太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方面,老师一般是按学号提问,很少提问到我。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回答并没有班里其他同学回答得好,因此并没有积极回答问题的意愿。” 学生L4表示:“我很少会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我担心别的同学会对我的回答作出不好的评价。课上其他小组成员都回答问题了,我才会有勇气表达自己的看法。”[35]40
长此以往,师范生们养成了思维惰性,丢失了批判性思维的自觉,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不能加以批判性地思考和创新性地解决。大多数师范生都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这些“外部的知识”若没有经过自身的“批判创新”,他们便难以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更别提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的大脑就只能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36]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的思考,无法生成或建构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想架构,必然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二)教师教育者对批判性思维的片面认识
根据研究发现,教师教育者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其所教师范生未来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教师教育者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尤为重要。[37]146在李晶晶等学者的研究中,140位被调查教师中的59%基本无法对批判性思维做出定义,33%的教师只能给出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义,仅有8%的教师能够对批判性思维有一个清晰的定义。[38]陈丹玲在其研究中对教师T1的访谈结果为:“我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不是很清楚,无论在作为老师还是学生时期,在学校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或许接触过但是无法用专业术语表达清楚。”[39]74
教师教育者作为师范生的老师,肩负引导师范生独立思考和发展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职责,但大多数教师教育者对批判性思维的認识还是处于相对片面的状态。首先,大多数教师将批判性思维单纯地理解为否定,认为批判性思维应着重强调“批判”二字,而过分强调其“否定”的意义和价值显然是片面的,而且是不科学的。其次,将批判性思维误认为是论证逻辑,简单把批判性思维视为论证或辩论的工具,而忽视了其客观、理性、辩证的思维本质。最后,将批判性思维理解为一种认知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斯柯雷文(Scriven)和保罗(Paul)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智力性因素的加工过程,具有训练和发展个体的系统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深思熟虑的、有逻辑的、讲求证据的、具有特定目标的。[40] “‘教师怎么被教,就怎么教别人。此种暗默性的价值取向,若不审慎处理,将会严重支配师范生的专业学习知觉。”[41]因此,教师教育者应先对批判性思维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三)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制约了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
首先,我国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早在西周时期,先贤就曾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将教师的社会地位摆在同于生父的位置,教师的威望和地位可想而知。受尊师重教文化的影响,师范生不敢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和观点进行质疑或批判,这非常不利于批判性思维教学文化的营造。其次,盲目崇拜权威,对专家的观点不敢提出质疑。由于多数师范生认为自己与专家学者在学识上存在差距,不敢提出自我主张或见解,多是盲目崇拜并认同专家的观点。这种对权威的盲目崇拜、不敢质疑,会让师范生主动放弃在学习中的自主思考机会,更体会不到思考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便会逐渐减弱。最后,由于社会浮躁之风、功利主义不断侵蚀校园环境,师范生往往更热衷于各种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的准备,每天忙于背题、刷题,仅能抽出很少的精力用于教师专业素养训练、教育科学问题的研究思考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些都不利于师范生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五、师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革新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理念
目前,国内的师范教育认证标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这也是提高教师素质、满足教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由之路。[42]批判性思维作为卓越教师人才必备的能力和品质,应纳入师范专业认证体系,在师范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培养目标进行具体体现,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方式等形式加以落实。
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国家战略,满足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这一社会需求,并根据创新型人才独有的能力和特质,以及卓越教师相较于普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格和专业素养来补充与完善师范生专业课程及教师教育类课程,将上述能力和品质整合到已有课程之中,或者设置独立课程来加以落实。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提出,教师教育不仅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更要致力于新型教育生态的构建。根据上述教育改革需求,应该在更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重新打造教师教育文化,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丰富教育教学环境,以促进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提高其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此,可尝试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支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Web-Quest、Blend-Learning、多元评价教学等策略来面向师范生开展专业教学[43],在课程前期采用支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针对学习要点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课程中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习得的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进而能够迁移运用;在课程中后期,运用项目式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策略,通过建立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多元化评价,其中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化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达到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二)提高教师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通过一定的培训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也同样可以通过培训得到发展。[44]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不能像一般的知识一样进行简单的传授。相反地,要把它等同于阅读和写作等技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持续使用,从而使批判性思维得以发展。”[45]33
面向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培训,一般采用实践训练、小组讨论、集体教研等方式,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促进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反思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论知识,并在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解决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断地将批判性思维技能合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不断加深其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通过此类活动,能够提高教师识别其教学观点正确与否的能力,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教师要做到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且要勇于质疑,并基于理性思考而做出研判,只有在这样进一步深入的思考过程中,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引导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见习环节进行教学反思
柏金斯(Perkins)和索罗门(Salomon)研究发现,人们通常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掌握了理论便自然具备了相关技能。[46]盖尔德(Gelder)同样认为,仅仅学习批判性思维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锻炼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技能。[47]这也使我们明确,学习者仅具备批判性思维意识并不能确保其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只有在真实情境中不断地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
因此,要想使师范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化”,相对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实践相结合。[48]20由于不同学科所设置的课程标准不尽相同,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环节,要根据不同学科的具体要求参与实践活动,记录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相關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49]教师教育者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引导师范生在实践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反思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历的具体问题,而经过教学实践的教师,其批判性思维水平也会有显著性的提升。[31]77师范生应在开展教学实践前主动思考教学内容并准备好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后,将预先设定的问题与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系统总结后开展教学反思,这对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
批判性思维是卓越教师必备的思维品质,更是卓越教师的一种思维习惯。教师应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工作实际,作为解决工作中复杂问题的思考路径和行动指南。重视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阶段对师范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既是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师范生的未来工作情境之间的联系,也是引导师范生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反思,促使其向反思型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不仅有利于师范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更是促进师范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2]马培培.美国大学批判性思维教学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6(1):30-38.
[3]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ENNIS R.Cr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Teaching Philosophy,1991(1):5-25.
[5]PAUL R,ELDER L.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Students To Seek the Logic of Thing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1999(1):34-35.
[6]FACIONE P A.Critical thinking:What it is and why it counts[M].New York:Insight Assessment,2011.
[7]WEST R F,TOPLAK M E,STANOVICH K E.Heuristics and biases as measures of critical thinking: Associations with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inking disposition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8(4):930-941.
[8]GARRISON D R.Critical thinking and adult education: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adult lear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91(4):287-303.
[9]谷振诣.批判性思维辨析[C]//中国逻辑学会.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2003.
[10]CONDON W,KELLY-RILEY D.Assessing and teaching what we valu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level writ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J].Assessing Writing,2004(1):64-66.
[11]ANTONOVA S,PLETYAGO T,OSTAPENKO A.Foste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European and Asi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Philosophical Logic,2021(1):45-47.
[12]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思考的力量:批判性思考成就卓越人生[M].丁薇,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13]董毓.为什么要扩展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内容:关于批判性思维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根据[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7):42-48.
[14]陈家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Holmes Group.Tomorrow's teachers:A report of the Holmes Group[M].Washington:Holmes Group,Inc.,1986.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7]LOYALKA P,LIU O L,LI G,et al.Skill levels and gains in university STEM education in China,India,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1(5):892-904.
[18]希阳.职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19]马军英,赵强,张燕,等.高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5(6):21-25.
[20]江锦.数学课程中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以《初等数学研究》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21]王燕.化学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现状及探究性实验对其的影响:以福建省某高校《高级英语》课教学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22]张玉星.英语专业师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3.
[23]倪家伟.基于写作的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方式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4]陈琼琼.新工科视阈下职教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25]王秀云.网络环境下师范生深度学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6]邢聪慧,顾建军,杨洋.小学职前教师与在职语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倾向研究[J].教育导刊,2021(5):42-44.
[27]呼嘉箐.职前英语教师同伴反馈活动与批判性思维倾向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8]陈富,杨晓丽,张荣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之现状考察与提升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9(2):59-68.
[29]马云阔,田维峰.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的调查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9(5):137-140.
[30]黄丹颖.职前数学教师的教学批判性思维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1]王毅.职前教师与在职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比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32]肖焱如.职前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33]杨叔子.“傻瓜”精神: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3):1-2.
[34]陈文闻.H高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1.
[35]任雪亚.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及培养研究:以S大学为个案[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3.
[36]鄭祥福,李润洲.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04-108.
[37]裴娣娜,吴国珍.国外中小学教育面面观[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8]李晶晶,潘苏东,廖元锡.国外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启示:教师准备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7(9):81-87.
[39]陈丹玲.批判性思维测评游戏应用及效果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40]SCRIVEN M,PAUL R.Defining Critical Thinking[EB/OL].(2022-07-13)[2023-10-16].http://www.critical thinking.org.
[41]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高教探索,2002(2):62-64.
[42]李森,刘梅珍,崔友兴.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理路[J].重庆高教研究,2019(6):12-14.
[43]李秀君,张露,高湘萍.扎根理论下师范生批判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45-51.
[44]PAUL R W,ELDER L,BATELL T.California Teacher Preparation for Instruction in Critical Thinking:Research Finding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R].California,1997:2-4.
[45]FACIONE P A.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M].Millbrae,CA: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46]PERKINS D N,GAVRIEL S.Are Cognitive Skills Context-Bound?[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16-25.
[47]GELDER T.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Some Lessons from Cognitive Science[J].College Teaching,2005(1):41-48.
[48]PAUL R W,ELDER L.The Miniatur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Concepts and Tools[M].Los Angeles: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2004.
[49]徐美.加強师范生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94-97.
【责任编辑 王凌宇】
The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Chines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BI Jinggang,CHE Wenj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generally focus on cr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future prospective teachers. Critical think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i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is study starts 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normal students, proposes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normal stud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Key words] critical thinking;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