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

2024-05-29 16:02:56苏鸿静
考试周刊 2024年20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苏鸿静(1992~),女,回族,宁夏西吉人,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激發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产生了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造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0-0051-04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统的知识技能导向转向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了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和实施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探究、交流和反思等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技能的运用、语文情感的体验和语文价值的传承。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一、 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一)核心素养导向

语文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和特点,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等,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各项素养发展的学习任务,实施有利于检验学生素养水平的学习评价,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学生需求导向

学生需求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动力和依据,也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的参考和调整。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学生需求包括学生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和个性需求等,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期待、所追求、所渴望达到的目标和状态,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导向。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习任务,实施满足学生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学习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三)学科特性导向

学科特性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内容和保障,也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的支撑和优势。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以学科特性为导向,反映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规律性和内在逻辑,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特性包括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技能性、方法性、过程性和情感性等,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特征,是语文学科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所在。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应该反映学科特性,设计涵盖语文学科各个方面的学习任务,实施体现语文学科规律和逻辑的学习评价,使学生不断掌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规律。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

1.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

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感受、经验和特长,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成就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兴趣的课文,如《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等,并让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效果,如通过写读后感、做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等。还可以通过邀请家长或亲友给学生写信,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社会责任。

2. 创设真实、有趣、有挑战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和目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真实、有趣和有挑战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收集、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应用学习信息,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汇报、互相评价等方式,与同伴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交流学习观点和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让学生感受曹冲的智慧,或者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模拟曹冲称象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曹冲的智慧和创造力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课本、教材、参考书、网络、多媒体等,了解曹冲及其称象的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所学内容的评价和感受,或者通过展示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等。

3. 营造学生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创新性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个体的学习,也是群体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技能的学习,故應该创建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与同伴、教师、家长、社会等多方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和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合作、探究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共同阅读课文,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完成任务等,并让学生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展示,如分享读后感,表演课文等,使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项目学习,使学生在探究和创造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发挥以教师为引领的教学作用

1. 明确教师的引领地位和责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中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和控制者,也不是新型教学中的旁观者和放任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明确自己的引领地位和责任后,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方法,既要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效果,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意识、价值取向等,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和背景,示范如何写一封感谢信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水平,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进步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曹冲的敬佩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有效和高效。教师应该运用启发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运用示范方法,展示和传授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运用讲解方法,阐明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和规律。教师应该运用辅导方法,关注和照顾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克服和解决困难和问题。教师应该运用反馈方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效果,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学习表现和效果。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玲玲的画被弄脏后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此时的玲玲在想什么等问题。还可以支持学生解决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或者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3. 有效组织多种形式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参与度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和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教师应该组织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和形式,使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玲玲的画》的主题和特点,或者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对画画的感受和想法,或者让学生共同创作一幅关于自己的心中的画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实施以评价为导向的教学

1. 明确评价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使评价成为检验和指导学习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该认识到评价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不仅是检验学习任务的实施效果和效率的手段,也是指导学习任务改进和完善的依据。教师应该明确评价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既要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标准,又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既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和素养,又要通过评价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标准,如让学生了解学习曹冲称象的目的和意义,或者让学生明确学习曹冲称象的评价标准和要求等。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如让学生根据评价的结果和信息,反思自己在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或者让学生根据评价的结果和信息,反思自己对曹冲称象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等。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和素养,如让学生根据评价的结果和信息,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获得同伴和教师的认可和鼓励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根据评价的结果和信息,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评价和反馈等。

2. 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使评价能够全面持续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教师应该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既要在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评价,又要在学习任务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在学习任务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等方面的表现和水平,或者通过问卷和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教师应该在学习任务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评价,持续反映学生的学习进步,如通过展示和汇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感受,或者通过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和进步等。

3.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使评价能够客观、公正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素养

教师应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既要根据学习任务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和信息,如通过观察、记录、作业、测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和信息,或者通过展示、日记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感受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采用多元主體评价,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如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或者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或者让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三、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是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其在学生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探究、交流和反思等活动,实现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技能的运用、语文情感的体验和语文价值的传承。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发挥以教师为引领的教学作用、实施以评价为导向的教学改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并培养其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张保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分析[J].名师在线,2023(26):41-43.

[2]杨虹.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创新设计研究[J].教师,2023(24):27-29.

[3]刘华恩,江华.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J].名师在线,2023(23):43-45.

[4]沈丽君.小学语文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中国教师,2023(7):73-76.

[5]蔡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以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三单元为例[J].华夏教师,2023(19):42-44.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2期)2016-11-19 16:17:37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