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建设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好家风

2024-05-29 13:47:40吴传毅
清风 2024年4期
关键词:好学共产党人家风

吴传毅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注重“家国同构”“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社会的良好民风是以千千万万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执政党的党风政风也与广大党员干部的家风密切相关,党员干部家风建设在构建优良党风社风民风中具有重要作用。

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

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是中华民族显著标识之一。源于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人要从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汲取营养,传承优良家风。

以德立世的家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建设。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放在第一位。儒家认为,修身是成大事者的必修课,身修得不好,到最后都会崩塌。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得从修身开始,修身是前提、是基础。“仁、义、礼、智、信”是修身的理想境界。作为一个社会人,对世间万物要有仁爱之心,对家庭、对社会、对人民要有仁爱之心。与此同时,还要讲道义、正义、骨气。不讲道义、没有正义、缺乏骨气的人不可能立世;不讲道义、没有正义、缺乏骨气的民族不可能有未来。“礼”是人们交往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智”就是明事理。能明事理,做事不会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会结合他人的感受,把要做的事与他人的感受叠加在一起,从而取得好的效果。“信”就是诚信,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为政之要。

勤劳节俭的家风。勤俭节约就是辛勤劳动、生活节俭。《左传》中就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论述;管仲提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墨子告诫“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李商隐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古往今来,勤俭节约理念一直深入人心。春秋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秦国时身无分文,忍饥挨饿。后来秦穆公要送重耳回国当国君,重耳打算把用过的破烂全部扔掉,但在大臣劝阻后,放弃了先前的想法。重耳做了国君,不忘大臣谏言,勤于政事,俭朴节约,留下了“暖不忘寒、饱不忘饥”的佳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劳节俭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勤勉好学的家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论语》关于学习的论述。《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国传统家训中都提倡“学以兴家”,倡导子孙后代要好学,子孙不论贫富,不论当官、种田、经商都要读书。读书是兴家之本。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发轫之辞。好学对于中国文化之传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不可低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人一直把读书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到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好学的推崇。勤勉好学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弘扬革命前辈红色家风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捍卫人和继承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出红色家风。

家国共情的家风。中国共产党人把朴素的家庭感情与爱国情怀融为一体,自觉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道义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在拯救千千万个“小家”的责任中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形成了“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中滋养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谱写出一部部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家国情怀史诗。旧中国积贫积弱、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一切反动力量,人民翻身得解放。今天,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权不济私的家风。权不济私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鲜明的人格特征。毛泽东一再告诉他的家人和亲友,现在的天下,不是毛家的天下,而是人民的天下。在处理亲情方面,他坚持“三不”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告诫家人和亲戚 “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不要炫耀自己……”谢觉哉经常告诫儿女们:“我是共产党人,你们是共产党人的子女,不许有特权思想。罗荣桓告诫家人:永远做老实人、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要搞特殊。陈云与亲属子女订了“三不准”:不准搭乘他的车、不准接触他看的文件、子女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

艰苦朴素的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全党、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他们还教育子女保持艰苦朴素的作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人们惊奇发现他留下的一件“稀世珍品”——补了七十三个补丁的睡衣。周恩来一生厉行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他吃的饭菜很简单,通常是两个普通的菜,一个汤,每周吃两顿粗粮,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朱德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是简简单单,早上洗脸也舍不得多放水。他总是说:“要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

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涵养良好家风,培塑廉洁党风、清朗政风、淳朴民风,加快全社會风气持续向好进程。

忠诚担当的家风。忠诚与担当有着密切联系,忠诚是前提,担当是表现。忠诚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质。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融入灵魂的本质要求。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风范。共产党人不仅自己要涵养忠诚担当品德,还要教育子女涵养忠诚担当品德。当今国际形势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歪风邪气以及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面对消极腐败现象,面对纷至沓来、不期而遇的来自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自然界的重大风险挑战,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霸权国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遏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廉洁从政的家风。廉洁是从政的基本准则、是兴家之源。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有许多都与家风不正有关。一些领导干部对亲属子女违法乱纪行为默许纵容包庇,更有甚者,与家属子女沆瀣一气,疯狂敛财,形成家族式腐败窝案,最后毁了一家人的前程。所以,共产党人在廉洁从政上,既要言传身教,坚决不做违法乱纪、愧对家人伤害家庭的事;又要教导配偶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追求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品格操守与家庭风尚。

好学善学的家风。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却始终保持青春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面对空前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共产党人应把学习本领作为第一本领,既要以学创业,又要教育好子女好学善学,做到以学增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担当新使命、创造新伟业。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好学共产党人家风
谦虚好学的陈能宽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46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勤劳节俭传家风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家风伴我成长
担心等
幽默好家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