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2024-05-29 05:22:53张慧晶
考试周刊 2024年20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应用策略新课标

课题项目:文章系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njkt23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慧晶(1981~),女,汉族,福建南靖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兰水中学,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学与研究。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为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开创了新的模式,推动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文章根据新课标中的信息化教学要求,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高中音乐课堂为载体,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增强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音乐;新课标;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0-0005-04

在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正在着力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成为各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凸显出极强的实践价值。例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科教学突破课堂的限制,促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学习时空,更多的学习机会。再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抽象复杂的知识点可以转化为形象简单的画面,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能促使学生轻松地建构良好认知。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探索信息技术与艺术教学的深度融合”理念,要求教师在正确理解互联网理念的基础上,开展“互联网+艺术教育”的实践,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艺术教育新形态。因而,高中音乐教师要发挥自身信息素养作用,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一、 信息技术对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在学校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加便利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音乐课堂教学。如,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课堂,辅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地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始终契合学生学情,促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音乐课堂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此外,教师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由此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教学,推动音乐教学发展。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得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会愈加多样,学生将更愿意体验音乐课堂教学,有助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以教师演奏或播放磁带录音为主。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音乐课堂参与兴趣,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避音樂课堂教学的情况。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音乐课堂教学可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学生获得人机互动机会,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用多样的方式探究音乐内容,建立良好的音乐认知。此外,在建构音乐认知的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增强学习意识,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等,甚至增强艺术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学有所得的情况下,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二、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高中音乐教师应当善于把握音乐教学时机,联系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一)应用信息技术前置音乐课堂

应用信息技术前置音乐课堂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颠覆传统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获得音乐学习机会。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自学音乐,可以建构一定的音乐认知,积极地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善于应用在线课堂平台、微课等前置音乐课堂,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

以《我们从古田再出发》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弹性演唱与连音演唱技巧。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围绕该重点内容录制微课。微课内容可以为:①“弹性演唱”“连音演唱”演唱技巧的讲解;②根据乐谱示范演唱。在录制微课后,教师可以将其发送到在线课堂平台,并提出自主学习任务:①在线观看《我们从古田再出发》微课,总结“弹性演唱”“连音演唱”的演唱技巧。②边听教师演唱,边做出抛球或抛彩带动作,在听到新的段落时起立,感受“弹性演唱”和“连音演唱”,体会歌曲旋。

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走进在线课堂,自主观看微课。尤其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学生会做到看、听、思一体化,积极地探究“弹性演唱”和“连音演唱”的演唱技巧,建立初步认知,这有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迁移认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意识、自主探究能力也可以得到增强。

(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是指根据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活动,辅助学生体验、探究。音乐课堂教学环节有导入环节、讲解环节、练习环节和总结环节,教师应当将这四个环节作为应用信息技术的切入点。

1. 应用信息技术于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提出“开展情境化教学”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创设多样的文化、生活、科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积累艺术经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应用恰当的手段营造出的作用于学习主体的,能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在此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继而踊跃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地与他人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是教师营造学习环境的良好手段,在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于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兴趣。

以《辽阔的草原》为例,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借草原美景表达自己的生活不够顺心的无限惆怅。大部分学生借助多样的途径聆听了《天堂》,感受到了蒙古草原的壮美,体会了蒙古歌曲的特点。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希沃一体机上播放《天堂》的MV,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走进”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上。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入境入情,感受蒙古大草原的美景,体会其中蕴含的热爱草原、热爱家乡之情。在MV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把握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可以追问:“《天堂》这首歌曲融入了哪个民族的音乐元素?该民族有哪些习俗特点?”学生会迁移已有认知,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赞赏学生良好表现的基础上引出本单元主题,带领学生一起聆听蒙古大草原的歌曲。在聆听时,教师可以播放两个音乐片段,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判断、选出蒙古族的长调歌曲《天堂》和短调歌曲《嘎达梅林》。学生会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片段进入音乐课堂,夯实音乐课堂学习基础。

2. 应用信息技术于讲解环节,辅助学生探究

讲解环节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进行自主、协作探究的重要环节。对部分高中生来说,某些知识点复杂难懂,而信息技术可以将降低知识点的复杂程度,使其更加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便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需要注意一点,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起着辅助作用,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所以,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的讲解环节,应该围绕重难点内容,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探究。

以《吹管乐器》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认识几种铜管乐曲及其音色特点。在讲解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此重点内容,应用希沃一体机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希沃一体机播放微课,演示管乐器的演奏方法,图文结合展示管乐器的发音原理,同时提出任务:“观看微视频,总结管乐器的发音原理”。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观察、分析直观现象,得出结论。在学生积极作答后,教师可以在希沃一体机上展示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图片,播放用其演奏的音乐,诸如《国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同时提出任务:“请大家认真聆听每首乐曲,与小组成员合作总结不同类型管乐器的特点”。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会认真聆听、思考,自主地建立初步认知,同时主动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确定每种类型管乐器的特点。在既定的任务探究时候结束后,让小组成员毛遂自荐,登台展示本组获得的成果。教师可以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有针对性提出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继续探究。在不断的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解决学习任务,扎实地掌握音乐知识,锻炼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3. 应用信息技术于练习环节,助力学生巩固

练习环节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深化课堂认知的环节。在参与此环节时,学生很容易暴露出自己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精准地了解学生认知不足,有针对性了解学生学情。而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撑,便于教师精准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练习活动,并融入信息技术,精准地了解学生学情,助力学生巩固所学。

以《教我如何不想他》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先后体验欣赏、学唱活动,体会了歌曲内涵,掌握了歌曲的演唱风格和特点,感受了歌曲的深厚情感。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希沃白板中的VR技术,围绕《教我如何不想他》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并进行歌唱。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建构信息化的歌唱打分系统,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系统依据学生的气息、情感等情况进行打分。教师可以认真阅读数据,确定学生的发展情况,明确其良好表现和不良表现。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教师可以进行赞赏;针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同时,如此教学评价具有新颖性、发展性,很容易点燃其他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学生踊跃参与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其借助具体数据进行自评。在精准评价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更有利于提高练习效果。

4. 应用信息技术于总结环节,帮助学生总结

总结环节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收束环节,是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环节。部分高中生受到专注力、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联想起每个知识点。信息技术可以再现课堂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总结每个知识点,建构较为系统的课堂认知。对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辅助学生再次经历课堂学习过程,助力学生总结课堂所学。

以《东方红(选段)》为例,在整节课上,学生通过欣赏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片段,逐步了解民族舞的服饰特点、舞蹈特点、舞蹈动作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先提出总结任务:“观看《东方红》片段,总结民族舞的服饰特点、舞蹈特点、舞蹈动作的变化和发展规律。”接着,教师可以在希沃一体机上播放《东方红》片段。学生在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认真观看。同时,大部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提取關键信息,并调动课堂知识储备,结合具体情境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课堂学习问题,主动地向教师、同伴寻求帮助,解决学习问题,进一步地完善课堂学习成果。在学生自主总结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舞蹈片段,介绍民族舞蹈的服饰特点、舞蹈特点、舞蹈动作变化和发展规律,并借助希沃白板的数学工具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反思,再次发现自己的课堂学习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解决。甚至部分学生会主动地在音乐教材或音乐笔记本上绘制思维导图,系统地展现课堂学习内容,建构系统认知,获取课后复习材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地强化课堂认知,尤其增强思维的开放性、逻辑性,进而提升思维能力发展水平。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音乐课堂

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拓展音乐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学习机会。高中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可以积极地体验音乐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丰富原有的知识库,建构良好的音乐认知,提升音乐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善用信息技术拓展音乐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音乐。

以《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体验多样的活动,逐步探究、了解了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使用的伴奏乐器、艺术形式、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渠道搜集、下载韩红的《重整河山待后生》相关音頻,并将其上传于在线课堂。同时,教师可以在在线课堂上发布学习任务:“请大家聆听、观看韩红的《重整河山待后生》音频,思考曲艺艺术加入了哪些元素?曲艺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显现出了怎样的特点?在思考出结果后,在在线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了解学习任务后,学生会有目的地进行聆听、观看,尤其会自觉地回想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相关内容,认真对比,发现韩红的《重整河山待后生》的特点,建立独特的认知。之后,学生登录在线课堂,积极地与他人展开互动,分享个性认知,碰撞出思维火花,由此弥补自身不足,丰富知识储备,尤其感受我国曲艺艺术的独有魅力,学会热爱我国曲艺艺术,建立文化自信。在积极情感的支撑下,部分学生会自发地利用网络渠道搜集、欣赏其他的京韵大鼓作品,徜徉在传统艺术的海洋中。

三、 结论

总而言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契合新课标提出的新课程理念,尤其可以在改进传统音乐教学的同时,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用多样的方式进行探究,进而一步步地掌握音乐学习内容,潜移默化地发展多样能力,提升音乐教学效率。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高中音乐教师要在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学科信息化教学意识,切实发挥自身的信息素养作用,联系具体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环节,使用多样的策略,充分应用微课、在线课堂、希沃一体机等,辅助学生体验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增强音乐信息化教学效果,推动音乐教学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殷勤.浅析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3(13):120-122.

[2]王珊.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3(4):28-30.

[3]裴瑞.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合唱训练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3):236-238.

[4]白慧.浅析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音乐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9):111-112.

[5]杨涵.浅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7):9-10.

[6]姜春涛.浅谈高中音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高考,2020(28):121-122.

[7]揭鸿洋.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音乐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166.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应用策略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01:19
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育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