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茂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修养。要想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我们要以夯实文化底蕴为着眼点,以形成良好的阅读、写作等语文综合能力为抓手,踏实落地语言实践。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严格意义上讲,阅读理解就是写作技巧的拆解学习,因此,阅读教学在推动语文核心素养建设方面,确实堪当大任。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指导屡见不鲜。但是我们应当具备对应的综合分析能力,这些方法论才可以锦上添花。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高效阅读能力首先就是个短板,连快速阅读和基础理解的能力都不具备,再怎样天花乱坠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基础能力匮乏的同学来讲,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虽然美妙神奇,却无力企及。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呢?下面,笔者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为例来简要分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散文《列子·汤问》。两个稚子幼童为太阳究竟是早晨还是中午距离人们更近发生争辩。这反映出古代中国,人们积极探求自然现象,并独立思考现象的发生和依据,勇于提出质疑并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这则小故事用两个孩子论辩的对话贯穿全篇。文章以孔子在两小儿之间作为仲裁但是无法决断来贯穿全文,作为整个故事的线索,向读者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文章开始写两个小孩分别提出自己对太阳距离人的远近的看法,观点鲜明,立场相对,引人思考;接着,两个孩子又分别摆出自己观点形成的论据,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反问句式的使用,更扣住了文章题目中的“辩”字,增强了论辩性。
两个孩子虽然年少,但是表达清晰,观点明确,尤其在对话中都恰当地使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各抒己见,极力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个小孩用肉眼所见的视觉感知,从早上和中午看到的太阳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利用空间上近大远小的原则,确定出早上的太阳离我们更近的观点。第二个小孩则从温度的体觉感知,从人对太阳在不同时间冷和热的感受上进行比较,利用距离上近热远寒的生活实际,确定出中午的太阳离我们更近的观点。可见他们勤于思考,富有想象力;从他们针锋相对的论辩中还能体味出对话者的虎虎生气和音容笑貌。
这段故事情节给我们一个鲜明的阅读启示,那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文学作品是伴随作者生平履历的变化,结合作者创作当下的认知水平书写而成的,因此,每次拿到一篇新的阅读文本,我们在阅读之前首先要做一个功课—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一般情况下,这些基本信息都会在阅读题的提示或注解里呈现。很多同学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更多时间用来通读全文,仔细审题,甄别选项内容,往往忽视了文章背景或作者介绍,错过了深入了解作者在作品创作时期、环境下的情绪状态。尤其在一些考查点比较细节的时候,同学们往往容易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不同风格作者笔下的人物、景物和事物总能代表作者不同的观点,这点我们很容易从诗词中体会了解。比如同样写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把梅花卓尔不群、遗世独立的高洁品格展现无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把梅花的傲气傲骨以及不受环境污淖所改变的情操表现得深刻入骨。现代诗人、政治家毛泽东也写过咏梅的诗歌作品,“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把梅花不与百花争春,却为大好河山奉献自己的美好姿容、装点这个世界的无私无畏精神体现出来。可见,不同作者在不同的视角看到的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精气神。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散文中也是如此。同样是写母爱,中国的母亲往往隐忍、朴实,身教大于言教;而国外的母亲就另有其他风貌。代表作品如老舍的《我的母亲》。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村妇女,她勤劳质朴、敏行讷言,生活中任劳任怨、与人为善,受尽了小姑子的各种欺凌,也从不反抗,但是,当她遇到民族大义的时候,却一改平日里的平和顺从,扛起了乱世中的一个家的生存希望。
另外一个同题作品来自法国罗曼·加里,他笔下的母亲泼辣张扬,对生活充满热切的期望,永远用乐观的态度来积极面对。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尽表达,不仅把积极的能量时刻传递在教育孩子的言行中,更把对孩子的爱深深埋藏在心底。即便自己身患重疾,也放不下对孩子无私的爱。在弥留之际,用仅剩的精力,为孩子写下若干封信,让孩子勇敢面对生活。
两个作家因为国别不同、民族传承的生活习惯不同,两个母亲的个性也千差万别。其实,即便作家出身同样的国家,他们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时代背景,也会导致相同的描写对象也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大不相同。
同样写过母爱亲情的还有史铁生。在他身体截瘫的日子里,母亲陪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在那段时间里,母亲的隐忍和老舍作品中母亲的隐忍就有着巨大的区别。史铁生的母亲看着自己青年的儿子截瘫后疯狂地发泄情绪却无能为力,日日夜夜在痛苦中自度,企盼儿子能够再次振作起来,但是日常生活中又不得不小心翼翼。那份无言的母爱的伟大,终究变成了史铁生在母亲猝然离世后的遗憾和追悔。但同样是遗憾,老舍的遗憾在于自己任性漂泊在外,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可是史铁生的遗憾是,当自己著文成名的时候,自己有能力让母亲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已经不在的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彻入骨的疼痛。
即便是同样的作者,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人物、事物的理解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鲁迅在《少年闰土》中,塑造了一个年少时期闰土的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的环境描写,恬静自然,充满了童真的美妙。作者为少年闰土出场铺垫了一个极富绘画美的意境。当我们读到“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整个脑海中都浮现着那个活泼、灵巧、勇敢的少年闰土的形象。鲁迅揭露社会时弊,深刻挖掘那个时代的疮痍,指出普通群众的思想腐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少年时期的闰土形象太过美好,体会到作者为成年后的闰土被封建统治深深禁锢的痛心、难过。
通常,课堂阅读理解教学更多偏重于阅读理解技巧的指导。其实,阅读本身就是一次关于作品的再创造,不同的读者结合不同的年龄、身份、生活履历等个性化因素,立足不同的视角,原本就会对相同的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很多关于文章的思想、态度褒贬的理解和认知就会有一定的区别。常规答题的过程中,阅读理解也是以客观题为主,非此即彼的理解论断不仅不利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个性化理解的发展。随着这个问题被广泛重视,近些年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阅读理解答题模式中的开放性问题越来越多了,这类题目更突出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就拿《两小儿辩日》为例,文中除了两个争辩的孩子之外,还有一个作为线索存在的人物——孔子,他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孔子面对两个各执己见的孩子,对他们俩的论断“不能决”,当一位被众人公认为博学的人,不能分辨两个孩子言论的对错时,常有人会讥讽嘲笑。然而,笔者反而觉得孔子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真正可贵。其可贵之处不仅体现在孔子谦虚谨慎,不贸然在自己未知的领域发表观点,更在于他能够站在求知的立场去鼓励和保护两个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区别于过去用对错来评判阅读理解答题结果的方式,现在开放式阅读理解给出答题的思路、要求,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拓展想象的评分标准。这像极了故事中的孔子,用智慧的视角去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发现、思考,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观点和态度。这才是《两小儿辩日》该给成人的教育启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的是一个身在文外、身在事外的全息视角,更需要一副全面洞察事物本质的眼光,这就更需要我们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才能更好地从阅读中找到阅读的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