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学梅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作家铁凝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代表作品之一,被选入了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的教材中,排在了第一单元的“青春吟唱”模块里。教参对它的解读是“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与追求”,并对此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基于此,“香雪”也就成了封闭山村中向往现代文明的代表人物形象之一,不足8000字的小说还被改编成了长达102分钟的电影,而小说中香雪用鸡蛋换回的“铅笔盒”也成了知识的载体与现代文明的象征物。
铅笔盒到底喻指什么呢?
让我们从小说文本中寻找答案,并借以来探寻小说的主旨。
香雪由于在离村15里的公社读初中,所以才从同桌那里见到了以前不曾见过的那种塑料的、带有磁铁开关能自动开合的铅笔盒,因而对自己那个父亲特意打造的“独一无二的”木制铅笔盒不喜欢,摆在课桌上也让她感觉“羞涩”;再加上她生活的山村一天吃两顿饭,而她的公社同学家里一天吃三顿饭,她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虽然是全村唯一考上初中的孩子,但家乡台儿沟的贫穷却让她觉得“不光彩”,并且,因为自己出身山沟,她的同学常常一遍一遍盘问她家里一天吃几顿饭。这些,让香雪觉得似乎受到了同学的“歧视”(虽然文中没有出现这个词)和不公正对待,机缘巧合之下,在村头只停靠一分钟的火车让她萌生了用鸡蛋换铅笔盒的想法,并且很快就付诸了实施。其间虽经历了一系列的小波折,好在结局圆满,她终于拥有了一个和同桌一样的铅笔盒,虽然它是别人曾经用过的,虽然换取的代价是40个鸡蛋和30里的夜路。
因贫穷给香雪带来的心理不适,靠换来的铅笔盒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她甚至急切盼望第二天上学时同学们会“再三盘问”她,会用“惊羡的目光”看她的“新”铅笔盒(这种心理,与《项链》里的玛蒂尔德从借来的项链中获得的满足感非常相似),到时,她可能会骄傲地大声宣布:铅笔盒是她用鸡蛋换的,自己终于也有了和同学们一样时髦的铅笔盒了。那么,然后呢?她的同学们真的就会对她刮目相看了?她自己身处贫困台儿沟的现状就得以改变了?同学们就不会对她一天只吃两顿饭报以“轻轻的笑”了吗?当然,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六七岁的初中生,我们不该恶意揣测他们像《祝福》中鲁镇的村民那样,有一遍一遍听祥林嫂讲述自己悲惨遭遇的所谓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对身处贫困山区的同学香雪,她的同学们却缺少了最起码的善意、包容和理解,否则,他们就不会一遍一遍地明知故问香雪家一天吃几顿饭。这些公社初中里的同学,明知香雪来自山沟,却诛心似的不停“盘问”,这种带有明显嘲讽的行为,真的只是在开善意的玩笑吗?相较于走了30里夜路回到家乡台儿沟,却一直站在铁轨旁等香雪的伙伴凤娇她们,山沟的孩子是多么善良和淳朴啊。尽管时已夜半,伙伴们却没有丢下香雪选择各自回家,而是像等待凯旋的战士一样耐心地等待着她。这场夜色中的等待,才是同学间该有的温情吧?
在那样的学校环境里,一个并不崭新的铅笔盒,真的能为香雪赢得该有的尊重和理解吗?笔者看未必,说不定他们还会嘲笑铅笔盒并不新,而香雪家一天吃两顿饭的事实依然存在,短期内也并不能得到解决。因此,即使同桌没有那个自动铅笔盒,书包、铅笔、橡皮或者其他台儿沟没有的东西也同样会给香雪带来困扰,火车的到来不是给她带来了文明,只是给她提供了一个获得铅笔盒的契机,因为铅笔盒的困扰是她初中的同桌带给她的。
所以,总体来看,香雪的困扰有两个:一是贫穷的原生家庭,二是周围不太善意的同学,或者说不太友好的学校环境。因此,只要生存环境不变,困扰就必然存在,而香雪的见识或者格局都让她想不到或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当然,不只是香雪,作者铁凝当时或许也没找到),因此,单纯的香雪只想到了最容易解决的办法:得到一个铅笔盒。因此,把这篇小说定义为“姑娘们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笔者觉得并不准确,甚至有刻意拔高之嫌。
回到文本,香雪得到期盼已久的铅笔盒之后呢?当她拿着用四十个鸡蛋换回的视若珍宝的铅笔盒,回家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呢?父亲辛勤做木工活给她交学费去公社读初中,香雪却用母亲辛苦攒下的鸡蛋换回了一个徒有其表的二手铅笔盒,父母是支持还是反对?虽然香雪在路上就已想好如何应对父母的质疑:她要把铅笔盒说成“宝盒子”,“宝盒子”能让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这个 “从来不骗人”的姑娘因为这个铅笔盒要第一次对母亲撒谎了。可是,这样的说辞真的足以说服她的母亲吗?如果不惮以最庸俗的想法来揣测朴实善良又贫困的香雪的双亲,笔者想,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定然是免不了的,她的父母虽然说不出贾政批评宝玉那样“学了一肚子精致的淘气”之类的话, 但是,用40个鸡蛋换回的铅笔盒真的会让她朴实的父母觉得物有所值吗?在父母或轻或重的批评里,香雪会不会冷静下来,思考自己这次行动的代价呢?当时过境迁,她的热情沉淀下来,又或者某一天,当她终于认识到拥有了铅笔盒并没有改变她的处境之后,她可能会说:“我这是做了一件什么样的傻事啊!那个铅笔盒并不比木制的好用,甚至一点也不实用啊。”
那么,这个用40个鸡蛋和30里夜路换回的铅笔盒,在我们看来,是香雪为了融入环境或者说是希望获得外在认同的“媒介”,香雪希望通过它,能够换得同學们的认同,或者凭借这个铅笔盒让自己在班级里找到精神上的归依,不至于让自己显得“格格不入”,为此,香雪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在那个相对“愚昧、封闭和落后”的时代,40个鸡蛋可能是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柴米油盐,虽然,我们不能只从物质角度来评价一个物品的价值,但在父母眼里,40个鸡蛋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这个青春时光中的不菲代价,如同歌里唱的那样,它是年少时的梦,是永远不凋零的花,陪伴青春的你我走过那些风吹雨打;或者,它也是人在面对困境或困扰时的一个出口,佛教上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意思是说,世间皆苦,人要靠自我探寻找到前行的力量,这个力量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虽然它不一定能让我们彻底摆脱困境,但至少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梦想。而在探寻的过程中,付出一些代价是必然的,而换回来的那些“铅笔盒”,看似美好却并不一定实用,可它是成长中常常要付出的,甚至是一定会付出的,哪怕它曾经像火炬一样照亮她的夜路,装点她的青春。我们设想,在香雪长大之后,回想起那一晚辛苦走过的夜路,她可能会莞尔一笑,并说:“我的青春时光,也曾经那样单纯而疯狂,执着而冲动。”
在我们明晰了“铅笔盒”的意义之后再来看它,它其实和“凤娇”们喜欢的发卡与纱巾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铅笔盒是学习用品就刻意回避了现实生活环境带给她们的困扰与痛苦以及她们为缓解这些痛苦而付出的努力,从而也就不能简单地把铅笔盒定性为知识或文明的象征。
因此,课文《哦,香雪》的主旨,我们不妨解读成“青春·时代·成长”,应该比“知识”“文明”更贴近文本,也更贴近生活本身和当时的社会现状。虽然铁凝的这篇文章风格淡雅别致,意境回味悠长,具有诗情画意之美,但依然掩盖不了那个时代生活的沉重和“香雪”们的实际生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