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卫
内容提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财政问题进行了探索,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对我们今天探索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财政理论的贡献,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财政学、人民的财政学和勤俭节约的财政学。毛泽东对财政理论问题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财政思想相结合,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财政研究和国家治理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①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财政理论,至今仍有蓬勃的生命力,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毛泽东在实践基础上的财政理论创新,是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财政学,不仅是我们今天探索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其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又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的理论探索方法也具有重大的方法论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和延安时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也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关于财政理论的几篇重要文献,对财政理论创新作出了原创性、体系性、奠基性的贡献。
1927 年,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带领部队上了井冈山,开始了政权建设和财政实践。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局部地区执政,财政工作也进入了新阶段。经过几年的根据地财政实践,1934 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财政主张,构建了一个财政理论的初步框架。他指出,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出发点来增加财政收入;税收的基本原则是采取统一的累进税制,既要重视公平,也要兼顾公私;在支出上要坚持节省原则;财政政策要极力改良人民的生活①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文件选编》《江西社会科学》1981 年增刊。。
1942 年12 月,毛泽东发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全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财经政策。相对1934 年的“二苏大”报告,这次报告在财政理论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一是在此前通过发展生产来开辟财源的主张上,提炼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二是在财政收入方面,提出了“大仁政”的思想,既要保障供给,又要兼顾人民的困难,只有保障了供给、打败了敌人,人民才有好日子;三是在支出方面,在此前节省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精兵简政”,并创造性地提出通过精兵简政实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标的制度构想;四是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先予后取”原则,在困难时期,要通过帮助人民发展生产来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②《毛泽东文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467 页。。
1945 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里系统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的主张,在这里没有就财政谈财政或就经济谈财政,而是将财政问题放在战后整个国家建设的体系之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张,并系统论述了财政应如何服务于战后国家建设,提出了设立救济基金、取消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减租减息、对贫苦农民给予低利贷款、制止无限制的通货膨胀和无限制的物价高涨、扶助民间工业、改善工人生活、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推广人民医药卫生事业等主张,最终推动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提出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将采取调节劳资间利害关系的政策,既保护工人利益,又保证国家企业、私人企业和合作社企业在合理经营下的正当赢利,使公私、劳资双方共同为发展工业生产而努力③《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64—1082 页。。此后,毛泽东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财经方针概括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生产与节约并重”④《毛泽东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176 页。。
近代以来,很多资产阶级学者都在努力引入西方财政学说,大力宣传西方财政学说,希望以西方最新的财政思想及最近的财政学说来推进中国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改革⑤杨汝梅:《世界财政改革之新思潮与吾国财政》,《银行月刊》1925 年第1 期。。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却在中国最贫瘠的地区逐步探索出一套全新的财政思想,不仅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需要,还发展了地方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这一财政思想,从实践的、零散的财政认识出发,逐步构建成一个财政基础理论框架,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财政面临极为困难的局面,国民党政权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编制新中国第一部预算时,毛泽东就提出“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⑥《毛泽东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4 页。。毛泽东已经开始将财政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用预算来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编制第一部预算时,就兼顾了战争、保障、建设和民生的需要,将接收国民党政府的军公教900 多万人都先养了起来,拿出财政预算的23.9%用于经济建设,科教文卫的预算一下提到6%。要保证这一百分比,只能极力压缩政府自身开支,精打细算,一文一文地挤出来①王丙乾:《中国财政60 年回顾与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年版,第25 页。。在毛泽东和老一辈财经人的努力下,新中国迅速统一全国财经,恢复和稳定了国民经济,在极短的时间内扭转了财政困难局面。
1956 年11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显示了毛泽东财政思想的连续性。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强调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指明了只有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才不会脱离群众,再次强调预算工作中要反映人民的意愿②《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年版,第2135 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学习了苏联政治经济学,并作了详细的读书笔记,对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等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理论认识和阐释。但毛泽东更重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956 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对如何处理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关系提出了理论思考和阐释。毛泽东强调要从全国出发,从全体人民出发,从中国的工业化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1956 年11 月13 日,毛泽东再次提出“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③《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59 页。。1957 年2 月27 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工农业同时并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④《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27—228 页。。1958 年1 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研究积累和消费两个比例问题⑤《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48 页。。1959 年6 月11 日,毛泽东在《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中,进一步强调了综合平衡的重要性,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⑥《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73 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急躁冒进的教训。在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对财政问题也进行了诸多理论思考,对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财政与人民的关系等各方面都有了更深刻的阐释。在毛泽东财政思想的指引下,国家财政在极度困难中,逐步理顺各种关系,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力改善人民生活,不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构建起了体系完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财政问题进行了持续系统的思考,取得了很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突破,构建了与西方财政学说不同的财政理论框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1800 年前后,西方因工业革命的成功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示了现代化的景象。但其发展是建立在对外掠夺、奴役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掠夺式的现代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拉丁美洲用“被切开的血管”来描述自己的命运。当时还处于传统社会缓慢发展阶段的中国也同样成为他们奴役和吸血的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具有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已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①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对青年毛泽东曾产生很大影响的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就曾指出,晚清财政的主要问题是国家财政主权的丧失,是国家财政利益的外流,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财政掠夺。财政的主要矛盾,不仅是国内的矛盾,还有和列强之间的矛盾。而与西方列强的商战是国家财政的主战场,提出要力争财政主权②王五一:《郑观应财政金融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48 页。。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社会性质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中指出,“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制度——掠夺半殖民地的方式,就表现于外国财政资本与中国商业高借贷资本的密切的勾结”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412 页。。毛泽东在调研基础上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4 页。。提出要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⑤《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48 页。。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描绘了中国未来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如何更好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他指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⑥《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80 页。。中国革命的成功,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开辟了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与自力更生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独立自主,就要受帝国主义的压迫,自力更生的成果就无法保住,就无法形成推进现代化的积累。没有自力更生,就无法建立一个富强统一的新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基础和底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是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一方面经济落后,另一方面又饱受帝国主义盘剥。要在这样的基础上推动国家现代化,首先要争取国家独立自主,其次要集中有限力量发展经济。如果不能摆脱帝国主义盘剥,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就成了空想,所以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基础是建立在独立自主基础之上的。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提出要“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发展现代化工业要以“自力更生为主”⑦《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80 页。。中国绝不能走西方帝国主义通过掠夺筹集建设资金的路子,只能依靠自力更生,这也是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财政学,成功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根据地建设中,毛泽东曾多次提出在贫穷落后的苏区如何发展财政的问题,初步构建了包括财政基本方针、收入支出原则、财政政策的财政基础理论框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这就是综合统筹,不断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建立起“经济——财政——经济”的经济建设型财政框架,不断调整优化财政分配关系,将发展经济与人民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统一起来,通过财政政策帮助人民发展经济,推动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增加财政收入。
新中国成立后,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为重工业建设筹集资金就成了财政的一项艰巨任务。毛泽东制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筹资方案,提出“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年版,第534 页。。这也就意味着,新中国必须依靠本国的积累实现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刚经历了连续几十年战乱、国民经济处于濒于崩溃、财源破坏严重的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满足人民的当前利益,提高积累率发展生产是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如何解决人民长期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矛盾、如何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成了当时财政理论的重要问题。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怎样才算恰当,这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大问题”②《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48 页。。毛泽东多次强调一定要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一五”期间,国家依靠自力更生利用财政积累,有力保证了“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同时也为新中国财政培育了新财源。到1957 年工业部门交纳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0%以上,极大增强了财政实力,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毛泽东“经济——财政——经济”的发展公式对推进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虽然因为采取了“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特别是一些时期片面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出现了“重积累,挤消费”,影响了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做出了很大牺牲,但是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而且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防能力。毛泽东还十分重视通过科学技术来加快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③《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1 页。,提出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实现,要“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他强调“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④《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41 页。。毛泽东创造性地创建了科技举国体制,突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基础薄弱的困境。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高度赞扬毛泽东建立独立自主财政货币体系的成就,认为是500 年来头一件大事:只有上看货币财政独立,下看基层建设,才能掌握中国长期革命的真实性格⑤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九州出版社2009 年版,第150 页。。时代孕育了思想,实践催生了理论。毛泽东在艰难的环境中创建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财政理论不仅对我们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亦有着重要意义。
人民性是毛泽东财政思想最鲜明的底色。毛泽东提出,“为最广大群众谋利益,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270 页。。毛泽东领导财政工作也是坚持这样的原则,并将之引入财政理论的探索中,将财政理论探索植根于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中。1934 年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重点对此前苏区财经工作做系统的总结。讲到财政问题时,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苏维埃政府处在全国范围内的较小部分,而且都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实行着便利于广大民众的税收政策,许多外面的人都无法想象苏区的财政出路在什么地方?但是财政工作却做得很好。相对应的是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占据着全国广大的区域,大量地搜刮民脂民膏,为什么财政工作反而弄到民穷财尽要破产的地步①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文件选编》《江西社会科学》1981 年增刊。?毛泽东用这样强烈的对比为大家揭示了共产党财政成功的密码,那就是一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对财政理论的探索也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植根于根据地财政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毛泽东多次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②《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1004 页。,“宣布改良人民生活的纲领,并立即实行”③《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347 页。,“人民生活的改良是必要的,改良办法包括……”④《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376 页。。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指出财政工作第一位是予,第二位才是取⑤《毛泽东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467 页。。毛泽东强调财政工作“一定要做到,人民虽处战争环境,而生活仍能改善”⑥赵秀山、冯田夫、赵军威:《华北解放区财经纪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年版,第19 页。。毛泽东提出将发展经济与人民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统一起来,通过财政政策帮助人民发展经济,推动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探索经济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诸环节的关系,国民经济结构中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不断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提出要统筹兼顾人民的长期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办财政是毛泽东对财政学的创造性贡献。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因素,也极大扩大了财政的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积极捐粮捐物,将物资运往前线,极大支持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围绕着发展生产这个中心,积极增产节约,不仅支持了生产、发展了经济,也逐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增进了人民福利。
毛泽东的人民财政思想,凝聚了民心,爆发出了极大的资源统筹和整合能力,表现出了盎然的生机与蓬勃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⑦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
勤俭建国是毛泽东财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 年,毛泽东发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毛泽东在书的最后特别注明:原计划还有税收、节约两章,因为“没有时间写了,只好暂付阙如”。可见,节约是毛泽东构想的财政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财政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从根据地时期的“节约”,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勤俭建国”,一直是毛泽东财政理论探索的一条主线。
从根据地时期开始,财政就始终面临着财政极为困难的状况,一方面财政收入有限,另一面又面临着战争保障、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诸多需求。在构建“经济—财政—经济”的理财逻辑和调节好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基础之上,毛泽东提出了财政使用节约的基本原则。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为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经济建设节省每一个铜板,提出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精兵简政”政策,通过开展大生产运动减少人民负担,财政不仅要取之于民,而且要取之于己。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解放初期一穷二白的具体情况,探索财政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增产节约、勤俭建国”的财政原则。毛泽东提出“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认为要使国家富强起来,还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所以财政必须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过去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艰苦奋斗。毛泽东提出“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①《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2 页。。
毛泽东在求学时代,不仅系统阅读了《通典》《通考》《通志》等古代财经制度类书籍②《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湖南人民出版社,第540 页。,对古代财政制度有深入了解,而且认真学习了亚当·斯密的《原富》(《国富论》)等西方经典财经名著,在学习中“注意中西之比较”③《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1920》,湖南人民出版社,第21 页。,打下了较好的财政学功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④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在财政理论探索上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是毛泽东对财政理论探索的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系统研读了《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学大纲》和《政治经济学教程》等,还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文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毛泽东探索财政基础理论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财政可以运用财力分配和政策措施来影响经济的基本规律。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系统学习了苏联政治经济学,发表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始终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特色的财政基础理论体系。毛泽东在财政基础理论创造上也注意吸纳中华优秀传统财政思想,如民为邦本、轻徭薄赋、平均负担、崇尚节俭等,但是他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财政思想,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超越了传统财政思想,极大丰富和升华了“民本”“仁政”“节用”等传统财政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中国是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毛泽东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只能从革命实践中一点点积累起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①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在财政理论探索中,始终重视与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具体的财政实践相结合。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名的调查报告。在抗战时期毛泽东亲自兼任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主任,财经问题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1942 年,毛泽东在写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前,曾就财政问题与经济问题展开了密集的调研工作,他通过座谈会和书信方式,与林伯渠、谢觉哉、李富春、南汉宸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在写给谢觉哉的信中强调,要深入探索财政问题的“规律性或决定点”②《毛泽东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176 页。,在给南汉宸的信中提出,要使广大干部看了能“懂得政策的方向,懂得工作的做法”③《毛泽东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209 页。。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毛泽东在1942 年12 月召开的边区高干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在会议期间,毛泽东还与参会同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时任陕甘宁晋绥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贺龙读了《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后,感慨道,“真正具体解决了边区当前最重大的问题。……比我们负责领导财政工作、经济工作的任何同志更懂得边区情况,因为他有正确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在边区的具体运用,是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财政学的视角,我们也可以说毛泽东所开创的财政理论是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贺龙指出,“他不是夸夸其谈,只提出一般的方针与任务,而是对于每个问题都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确定了今后应做、能做的事,并且详细指出如何实现的办法。……解决了摸索几年的众说纷纭的许多财政经济原则与实际问题;明确地指出了解决边区的经济与财政问题的大道”④《贺龙文选》(上),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250 页。。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列入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多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毛泽东对财政理论的认识从一开始就跳出了单纯的财政观点,而是从国家治理的结构中去认识,用唯物辩证法辩证地认识财政与政治的关系、财政与人民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所有制关系和人民财政内在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框架。毛泽东始终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去探索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毛泽东强调要统筹兼顾各种关系,指出“平衡是个根本问题”⑤《毛泽东文集》第8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80 页。。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所创立的综合平衡学说至今闪烁着理论的光芒,对我们今天探索财政基础理论仍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