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

2024-05-29 13:40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话语学术马克思主义

陈 哲 李 丹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一、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的现实依据

青年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改造青年的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促进青年的解放发展,其实质是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影响青年、塑造青年,从而赢得青年。这是青年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形成发展的历史起点,是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的现实依据。

(一)赢得青年认同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工作,其核心在于赢得人的认同,通过提供给人们思想、观念、理念等精神资料,以传输、接收与接受过程等,促使教育对象产生精神满足与意义价值[1]。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转向与赢得青年认同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微文化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微观经验,其注重关照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体验,而赢得青年就是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青年,让青年在明晰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中建构起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一致性的认知体系,在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依据中承认并树立起社会主义本质、道路、理论及制度优越性的价值取向,形成稳定价值观,使青年由渲染式、被动式承接转变为感受式、主动式承接的必然范式。

(二)汇聚青年力量

汇聚青年力量强调将青年力量聚集起来,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微文化则从微观层面为社会变革发展厘定了理论框架,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更多地表现为教育过程,从单一叙事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开放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从尊重青年出发,使青年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动态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认识水平、能力素质和精神境界,从而将青年凝聚在党的领导下,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

(三)践行使命担当

思政教育作为实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实践活动,其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个体思想的发展完善,更要通过实现个体思想与统治阶级意志的统一来发挥思想指导实践的作用,从而促进客观世界的变革,这是思政教育的外在需求和外生动力。割裂社会目的与个人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离开社会或社会化的思政教育,最终只能是狭隘化、特殊化、无意义的[2]。思政教育还是要回归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的实践中。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应以推动青年自觉践行使命担当为根本,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创新的青年实践者。

二、微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中面临的难题

青年思政教育在微文化的冲击下,深入人心的网络环境和日益精进的智能算法技术驱动思政教育学术叙事、政治叙事、理论叙事向大众化、个体化、实践化转变,给青年思政教育带来诸多难题。

(一)“去中心化”带来学术叙事大众化

微文化传播载体发展以及全球化不断深入使得时空浓缩进一步拓展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政教学模式,以“权威”“精英”“专家”等为中心的对话模式逐渐被打破,从学理高度,用学术逻辑和学术语言阐释道理的单向理论供给能力下降,甚至以“颠覆”权威的方式改变传统叙事形态,且正在以“原子化”的方式解构思政教育传统的叙事形态和规则[3]。长篇大论、高谈阔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成为“单打独斗”的思想输出机器,与青年群体共振不足。反之,走向大众,吸纳微文化,以大众化的思维风格、话语形式和语言特征,转以“接地气”“大众化”的叙事更能引导青年“学马”“懂马”。

(二)“非主流意识形态泛化”引起政治叙事个体化

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也同时推动现代政府社会治理模式和公众参与日常政治生活方式的进步。网络交流便捷性和信息共享的廉价性等特征为公众线上参政提供平台,公众开始主动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话题并积极参与政治传播过程,受众由叙事客体转化为主客体身份兼具,具有较强的个体意识性,并逐渐改变政治与社会治理话语权结构,形成国家、媒体和社会公众交互交流的话语秩序和叙事场域。富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叙事场域又给非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滋养的土壤,而青年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纷杂的价值选择时易产生选择困惑,在错误观念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间摇摆不定。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要在青年群体中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引导青年“选马”“向马”,就必须重视个体叙事的分众化、差异化趋势,既要接受多元环境下青年群体利益诉求,又要把握公共议题;既要注重政治主体意识与青年意识有效连接,又要实现主流意识全方位覆盖、多领域拓展。

(三)“智能化”呼吁理论叙事实践化

“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算法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创造前所未有的媒体环境,文图结合、视听冲击、感知沉浸等智能化手段让思想、理论生活化、现实化,而网络上“碎片”“拼接”“快餐”而成的观念、话语通过智能化手段在青年群体中开疆拓土,导致青年群体对干瘪、空洞、概念化的理论越发缺少探究的耐心,一些经典的、科学的纯理论知识渐渐失去可听性和说服力[4]。当前,借助媒体平台开展青年思政教育已初具规模,数量和内容上更新较为及时,但对如何引导青年与叙事者实现有效连接、高效传递解读不够,对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段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内生转化应用不够。实践中,所谓的思政教育智能化逐渐变味为“网上说教”“线上灌输”,在青年群体中缺少体验感和吸引力。因此,思政教育叙事需要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青年思政教育政治叙事的实践性,推动思政教育叙事向现实生活并回应实际生活需求,向可听可信、鲜活生动的实践化层面转型,以真正发挥其说服人、引导人的功能,让青年在“践马”“用马”中认同马克思主义。

三、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的策略

(一)转变学术叙事话语,引领青年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承者

思政教育叙事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而思政教育的叙事话语风格直接反映当前思政教育对大众化、时代化的适应度与契合度,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科教材、理论著作还是学术课程、学术研讨,其叙事的目的都要让青年“听得进”“学得深”“融得进”,即让青年在“学马”“识马”“懂马”的过程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承者。

一是要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微叙事的关系。宏大叙事与当前“碎片”式话语相比,更能确保叙事的整体性、主题性、连贯性和统一性,但因其“恢宏史诗”般的叙事往往高于实际生活,导致思政教育在宏大叙事的风格下忽视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要引起青年对马克思主义钻研的兴趣,消解青年对思政教育学术叙事“高深莫测”的刻板印象,就要变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为青年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利用网络语言、符号、数字、情节对学术现象、学理逻辑进行解释说明;变沉重的学术语调为有亲和力、共情力的语调,营造轻快明亮的语言氛围。思政教育学术叙事话语既要把握好叙事内容的主旨性又要注重教育实效性,还要利用好微叙事带来的引力优势。

二是要转变“精英”话语为“大众”话语。精英话语在网络时代下会面临曲高和寡的困境,思政教育需要掌握大众型叙事话语,要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要贴合青年群体的实际生活,解读青年的生活,让青年群体感受到思政教育学术叙事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将理论资源加工成适应网络特点、为青年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使叙事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主导政治叙事内容,引领青年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支持者

赢得青年是思政教育的现实依据,也是目标使命。主导青年思政教育政治叙事内容是说服青年、引领青年、赢得青年的核心环节,而政治叙事内容就决定青年在受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能否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否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否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能否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定支持者。在微叙事引导舆论的生态环境下,政府治理和人民参政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思政教育要真正发挥其说服人、引导人的功能还是要融入现实生活并回应人的实际生活需求,青年思政教育政治叙事必须回归到青年个体的利益需求[5]。

一是要结合中国青年历史方位设置话题,让青年“爱马”。要从党的革命实践逻辑中延续青年思想政治叙事话题,从过去的时间节点、事件场合、人物上寻找与现在的契合点,使青年在追忆历史中感悟现在。党的自我革命史也是一部青年革命史,青年始终是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都曾一直为革命、建设、改革做贡献,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重要组织部分。简而言之,设置政治叙事话题既要把握好青年共性,做好革命叙事与当代青年奋斗叙事有机融合,使叙事内容既赋予青年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又建构起青年为党和国家事业担当奉献与党的自我革命实践间的现实逻辑。

二是要立足青年利益诉求发起议题,让青年“信马”。当代青年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强烈的焦虑感和危机感,亟须获取对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把握,对成长成才有迫切需求,而网络参政、问政成为青年缓解情绪、解决困境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可借助大数据手段精准地设置议题,以印象叙事、个性叙事、一对一或多对一叙事来应对鲜明的个体化倾向。有针对性地、主动地推送叙事内容,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解答青年在思想道德、教育、婚恋家庭、文化及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的困惑,使青年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性和可实践性,使青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发展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收获现实获得感。

(三)创新理论叙事方式,引领青年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践行者

思政教育理论叙事在实践中升华,实践又离不开现实的、具体的场景空间。从传统思政教育理论叙事面临的问题来看,记忆淡化、历史认同缺失和叙事审美疲劳导致青年虽然对党的革命奋斗史、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有普遍的知识认知,叙事内容却无法让吃着面包、喝着可乐、从小衣食无忧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在情感上对革命的艰苦、今天生活的不易有所触动,也无法对制度与道路的优越性产生认同,但这并不能代表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就缺乏历史责任感,反而说明我们的思政教育叙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创新叙事方式,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为思政教育搭建全新场景、提供丰富素材,对思政教育叙事的生动化、多元化、时代化转向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创造文本、图像、声音、光电充分融合的叙事场景,搭建的思政教育叙事“智能场景”,使虚拟场景与思政教育叙事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人化叙事,使虚拟场景与思政教育叙事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人化叙事,或通过虚拟技术感受未来科技等,最大限度丰富叙事对象的在场感、体验感和实践感,使青年在过去和未来中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先进,树立起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并自觉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

猜你喜欢
话语学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