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4-05-29 13:40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袁 浩

(陕西开放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指出了思政课的作用和地位: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及在此过程中要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明确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关系:同向同行。“同向”是关乎方向性的根本要求,是原则;“同行”是过程性要求,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有创新性。“同向同行”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加以划分和硬性分割。“同向同行”是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好协同效应,育好人才,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同向同行”也要求我们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守正创新,协同育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思政课教师与各类课程教师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要提升协同育人能力,要针对不同课程的侧重点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协同育人的评价标准。

一、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要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

(一)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在达成素质目标上协同

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都要承担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同向”的体现,是我们开展教育的根本遵循。思政课程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时代新人。在各类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是其价值所在,同时要明确“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协同育人的理念要求我们注重素质目标的达成,注重培养学生们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注重培养学生们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肩负时代使命,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生成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知、情、意、行相统一,要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情,抓住时代机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出彩人生。

(二)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在达成知识目标上协同

开放教育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都要凸显“真理”的吸引力,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的阐述和追求,通过具体联系社会实际,阐释和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融入师生的真情实感,坚定“四个自信”;各类课程要将专业知识的真理性和价值追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诚实做人、务实做事、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品质,满足开放教育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知识目标协同就是要做到以理服人,把道理讲透、讲彻底,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在正确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知行合一,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在达成能力目标上协同

思政课程主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律基础教育,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主要体现在:能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能够调节自己的思想行为,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各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专业知识,但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按照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去挖掘、整理和筛选,内蕴于专业知识之中而不是外在强加的价值观、态度和心理倾向。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需求层面要着重讲清:学科的素养要求和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成人学生所欠缺和关注的;从专业发展层面上,要结合本领域榜样人物的事迹,讲清专业发展是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的,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要加强协同育人能力建设

(一)加强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将教书和育人相互融合的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这一理念,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更为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育人的建设意识、建设能力需要逐步培养,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既然是协同育人,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双方都要加强这种建设意识,具备这种建设能力。专业课教师要将开展课程思政看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开展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思政课教师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动向、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和职业规划意识,设计教学内容的供给,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加强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建设的着力点

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对于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而言都是新要求。在协同育人的新要求下,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提升协同育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考虑到协同育人对于相互协作能力的更高要求,就要注重发挥团队作战意识,形成合力,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启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相对而言,课程思政就是隐性教育。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隐性教育资源的显性化:课程思政元素是潜藏在专业知识体系中而有待发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教育资源。这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使其显性化,在课堂教学中明确予以讲述,以保证其正确的价值导向。更进一步讲,要让学生们在内心认同和相信这种价值导向,实现在思想认识上的升华,因为“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3]。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和各类课程教师积极配合,就会取得实实在在的育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协调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批示精神,潜下心来,勇于创新,扎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育人效果。

三、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要针对不同课程的侧重点创新教学方法

(一)辩证认识思政课与各类课程教学侧重点的不同

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在教学侧重点方面是有差异的:思政课程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课程思政总体上侧重于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要避免两种倾向:将专业课变成思政课或在专业课教学中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就是要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共同点就是教育对象的统一性、教育对象培养方向的一致性、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一贯性。在党的教育方针统领下,开放教育各类课程都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发挥协同效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教师要明确,各类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多重任务,而任务的多元性、复杂性决定了立德树人的难度和长期性。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教育路线,就必须切实完成好这些任务,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从课程形态上看,各类课程门数多、专业性突出,学生们课程学习时间长,更容易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因此,做好课程思政一定是大有可为,必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性,体现学科的真理性,体现对学生教育的价值引导。其次,要形成由思政元素到思政教学体系的转换。对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进行提升和转换,形成思政教学体系。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思考和选择他们自己的反应,只有当这些机会成为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出现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学生才会成熟起来”[4]。最后,找准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结合点,满足学生发展、成长的不同要求,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一种良性的、开放的、可持续的发展状况,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方法创新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5]要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满足成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需求,又发挥他们社会经验丰富的特点,满足他们在知识、职业和人生规划方面的需求,是我们创新教学方法的依据。

为提升教学实效性和教学吸引力,思政课和各类课程教学需要采用现代化信息融合技术,将灌输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灌输法教学对于新理论和新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对于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课程思政元素要旗帜鲜明地加以讲解和阐释,用历史发展的眼光,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6]。树立大历史观,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启发式教学方法主张理论学习要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相互结合,教会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辨别力,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精神。

四、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要建立协同育人的评价标准

(一)评价标准的依据

评价标准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确立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关乎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学生素质的提高是育人效果的体现,因此,依据“培根铸魂、启智润心”[7]的要求,开放教育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教师要树立协同育人的评价标准,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着眼于教师的学生观、服务意识、教学能力以及贯穿其中的正确价值引领。教师是否具有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是否积极参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此检验教师的阵地意识。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合理评价,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

(二)坚持增值评价

坚持增值评价,主要从育人效果入手,评判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得到思想认识方面、行为规范方面、价值观端正方面的提升与改进。这种评价方式着眼点在于提升学生们的获得感,这要求协同育人的教育内容符合课程特点,满足成人学生发展需要。增值评价的关键点在于知识教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是否做到了有机融合,以此来考查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度,检验知识性教育和价值引领教育的成效。从而促进协同育人的日常化和可持续性,确立协同育人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改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优化开放教育的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