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萍
【摘 要】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技工院校在育人活动中需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外,也需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以及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应围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展开,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技工院校的育人水平,还有利于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因此,文章将基于能力本位视角,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进行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能力本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方面,而是更加强调综合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教育的基础上,需要延伸和拓展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力的发展,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应以能力本位理念指导课程教学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技工院校整体的育人水平,还有利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型人才,促进学前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因此,在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中,应重视能力本位理念的应用,创新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能力本位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无法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幼儿教育师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师资本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主力军,应积极跟随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实施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然而,目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技工院校幼儿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意味着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有效支持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和其他职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进行教学,其中最显著的缺陷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之间的脱节。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无法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也无法满足幼儿园对现代教师的要求。
(二)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向
能力本位教育是知识本位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摆脱了传统职业教育中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能力提升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视,课程改革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需求,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这样做既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在能力本位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同时通过多元化和丰富化的课程结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满足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推动技工院校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较为片面
目前,我国技工院校在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能力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和具体。通常只是泛泛地提出学生需要具备幼儿园教学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基本的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教学技能,还要具备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目标主要侧重教学能力,忽略了其他职业能力,显得比较片面。这种情况会影响到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的设置,因为教师无法根据明确的能力培养方案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导致技工院校在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偏离了职业标准,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脱节
目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采用学科式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注重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科内容,而不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导致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割裂。与此同时,在课程结构方面,实践课时的安排也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训和实习课时安排不足,并且安排过于集中。大部分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都集中在第六个学期进行,前五个学期基本上没有校外实践项目。幼儿教育实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从见习开始逐渐过渡到保育实习,然后才能进行教育实习,最终完成顶岗实习。然而,实习活动的集中安排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各个实习阶段的过渡,这不利于他们的实习工作开展,也影响了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内容和能力要求不符
受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的影响,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仍以学科课程为主导,导致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有待提升,学用背离现象尤为突出。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内容过多,但与幼儿教育实践联系不紧密,难以应用于实际工作;另一方面,与幼儿教育相关的实践课程内容较少,无法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例如,某技工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设置了手工和美术课程,并且课时较多,但这些课程未结合幼儿教育专业的实际需求来细化内容,与其他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基本相同。实际上,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
三、能力本位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细化能力培养目标
针对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幼儿园教师、早教教师和保育员。因此,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视角下进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时,首要任务是对能力培养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細化。
首先,需要明確能力要求。在能力为本位的指导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职业能力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强调了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和专业观念,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虑到该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担任保育员或教师,因此,在明确能力要求时,应准确把握国家职业标准,并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对能力目标进行修订。
其次,需要对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在以能力为本位的基础上,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素质和知识,还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发展。通过广泛调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的工作情况,研究职业资格和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和细化,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指导方向和路径。
这种细化能力培养目标的过程,将为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通过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能力要求,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需求。
最后,在细化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不同的能力要求,可以设计多元化的课程模块,如职业素养、职业基础和职业能力模块,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采用项目化学习、实践教学和能力导向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结合能力本位要求,完善课程结构
首先,推进模块式课程结构的运用。基于能力本位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在此过程中,技工院校应综合考虑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的职业能力需求,并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模块。例如,为了夯实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可以设置基础课程如语数英、计算机和德育教育。针对职业基础,可以引入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以及保育等内容,并辅以音体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至于职业能力模块,则以培养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为目标,设计课程如幼儿园班级管理、环境创设、生活组织和游戏设计等,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还需重视职业拓展模块的设置,通过见习工作、保育实习、保教综合、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内容,科学地分布在六个学期中,逐步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其次,注重课程顺序的递进。在制定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特点。要根据教师职业能力递进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确保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科学排序,以便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和知识。同时,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顺序也应该合理安排,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实践,以此促进对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了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需求,还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三)围绕能力提升,开发课程内容
在进行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时,必须以能力本位理念为指导,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这意味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针对能力本位课程内容,应将过程性知识置于主导地位,陈述性知识则作为辅助,确保理论概念适度并围绕实际应用策略及经验习得展开。这种课程设计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培养。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幼儿教育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以确保所选内容与专业标准相符。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事幼教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因此,课程设置应当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强调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化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此外,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还需要确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标准、设计能力本位的学习情境以及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这些举措对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够明确、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脱节、课程内容与能力要求不相符等。在这种情况下,应以能力本位理念指导课程改革,这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还是幼儿教育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因此,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改革需要摆脱传统知识本位的束缚,重构人才培养工作。在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求知、行动、合作、创新的能力。这样的课程改革不仅能够提升职业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还有助于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钟誉. 学前教育幼儿手工课程新手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 教师,2022(34):72-74.
[2] 杨婧. 从陶笛课的开设探索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路径[J]. 三角洲,2022(20):159-161.
[3] 刘聪. 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设计与实践[D]. 南昌:南昌大学,2022.
[4] 孙锋锋. 高职院校学前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09):152-154.
[5] 晏波,康守军,王楚勇. 高职院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4):66-69.
[6] 许维. “就业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6):62-64.
[7] 于鑫. 技工院校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研究[J]. 参花:下,2020(07):102.
[8] 蔡璨,张雅琦.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技工院校幼教泥类手工教学分析[J]. 职业,2019(02):73-74.
[9] 杨道才. 对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定位的思考[J]. 职业,2016(3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