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现实路径

2024-05-28 06:14王越芬王星辰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塞罕坝精神政治

王越芬, 王星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三代务林人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出的优秀精神财富,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接续发展。挖掘塞罕坝精神中所蕴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梳理其融入的价值意蕴,研究其融入的现实路径,有利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塞罕坝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塞罕坝精神是三代塞罕坝人在奉献和奋斗中凝结而成的,其本质是一种艰苦奋斗、创新进取、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精神。挖掘塞罕坝精神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加强塞罕坝精神深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爱党爱国的教育功能

爱党爱国是塞罕坝精神的内在灵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生态破坏会带来严重后果。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这里他们坚守的不仅是一片林海、一道绿色屏障,更是党和国家所给予的厚望与重托。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1]60多年间,建设塞罕坝的共产党人始终将修复生态与绿色发展作为自身历史使命,用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来捍卫对党和国家“绿化祖国”的承诺,以行动去践行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塞罕坝林场的成功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创新,在其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塞罕坝精神更是有利于涵养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塞罕坝精神则是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精神力量,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的艰难奋斗历程,珍惜新时代国家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进而引导大学生自觉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寻找个人坐标,以高度的爱国热忱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在赓续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不忘初心、顽强拼搏,勇敢挑起时代重担。

1.2 艰苦奋斗的教育功能

艰苦奋斗是塞罕坝精神的永恒主题。塞罕坝建设初期,建设者们在荒山高原上栽种树苗屡遭失败。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2]在寸草难生的荒原戈壁上,塞罕坝人进行技术创新,改进传统育苗方法,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攻克大量技术难题,培育适合当地土质苗木,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塞罕坝生态修复的道路,成功开启塞罕坝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新高潮。塞罕坝马架子宿舍门前贴了一副反映当时塞罕坝建设者艰苦创业真实写照的对联 ,上联“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下联“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横批“志在林海”[3]。三代塞罕坝人顶着风沙,冒着严寒,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用艰苦奋斗的切实行动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人工造林奇迹。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新时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艰苦奋斗的塞罕坝精神能够激励青年大学生自觉以塞罕坝人为榜样,筑牢思想防线,主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引导青年大学生坚持苦中寻乐、苦中作乐,与时俱进地了解和学习艰苦奋斗在不同时期的时代内涵,持之以恒,接续拼搏,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个人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进而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1.3 绿色发展的教育功能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现实根基。近代伊始,塞罕坝地区由于清政府大规模放垦的短视行为,造成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听从党的召唤,以艰苦奋斗、甘于牺牲、战天斗地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在荒漠高原筑造“绿色长城”的人间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塞罕坝地区开始逐步发展生态旅游事业,林场建设也走向以经营为中心、修建为辅助的新阶段,成功地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全社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然成为衡量我国发展实效的现实标准[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青年大学生必须行走在路上。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塞罕坝人创造的“华北绿宝石”生态文明实践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更对牢固树立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起到了正向的积极引领。塞罕坝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观念,更主动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塞罕坝精神武装头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更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探索保护环境新方法,心怀“国之大者”,争做美丽中国的生态卫士。

2 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新时代塞罕坝精神是青年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作为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能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充实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出丰富的教育价值,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有利于科学培养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综合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2.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其精神追求,是涵养实现民族复兴与推动国家强大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想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长足繁荣,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必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生成逻辑看,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人在开发、建设塞罕坝垦区的实践中创造的生态文明精华,是生态保护行业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其和航天精神、大庆精神等其他行业价值观一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要素和现实支撑。从内在关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文明”修复荒漠高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助力林业发展领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效。社会层面:塞罕坝人遵循“自由”的理念,“六女上坝”放弃学业,在极端艰苦环境下与其他建设者们“平等”承担责任,用青春点燃打造塞罕坝绿水青山的热情[6]32,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个人层面:保护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塞罕坝建设者牢记初心使命,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岗位上开拓创新、恪尽职守、甘于牺牲,以爱国主义的饱满热情和坚定的职业精神实现了对党和人民“绿化中国”的承诺。

习近平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起决定作用。”[7]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离不开科学价值观的正向引领。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深化对塞罕坝精神认识的同时丰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激励青年大学生启航新征程,在各自领域结合自身专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以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为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的现实要求。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统筹推进青年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协调、平衡发展,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技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注入深厚底蕴和博大情怀。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和精神面貌的标志。三代塞罕坝建设者忠诚于党、牢记使命,扎根荒漠高原不屈不挠,以“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8]和“革命理想高于天”[9]的红色信仰,打造出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塞罕坝人在建设过程中所展现的鲜明政治素养,正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坚守正确价值追求的宝贵财富;创新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更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塞罕坝在建设初期,塞罕坝人就选择了与鸟无栖树、漫天黄沙的极端恶劣环境展开斗争,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生态修复难关,取得几十项科研成果,终在华北地区筑起防风固沙的绿色生命线。其扎根实践、勇于创新的思维和意识,成为引导青年大学生努力成为国家创新发展后备力量的精神动力。塞罕坝人面对已经遭到毁灭性破坏的高原荒丘,依然坚信“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10]。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激励大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有力支撑。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青年、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拥有更加智慧的头脑、更加优秀的品格、更加广博的学识和更加出色的创新能力等,这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更为巨大的推动力。

2.3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辉典范

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但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存在,而应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1]。 作为植根于社会实践且具有能动性的社会存在,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同时也是贯穿一个人完整生命过程的历史活动就是生产吃、穿、住、行、用等这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自然界正是人类生活资料、生存空间的供应者,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人与自然相互改造、相互影响的历史。塞罕坝精神正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辉典范。2017年,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荣获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12],这标志着塞罕坝人通过艰苦创业将荒漠建设成林海的生态奇迹,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生态文明领域的话语权,更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底蕴和价值,认识到守护绿水青山就是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激发大学生主动投身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自觉从塞罕坝人手中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光荣使命,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

3 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

塞罕坝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宝贵思想要素。要想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实现内化与外化、思想与行为的辩证统一,以知、情、意、行为切入点,四维系统同向发力,从而引导当代青年在知行合一中将对塞罕坝精神的知识、情感认同转换为有效的行为实践,发挥出青年一代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

3.1 致知:创新推动“三进”工作

1) 推动塞罕坝精神“科学进教材”。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结合教学实际,深度挖掘和探索包括塞罕坝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优秀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优秀教师为主体,邀请省内外生态文明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辅资料、展现塞罕坝精神读本的工作。将塞罕坝建设时期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准确地收录在教辅资料和读本中,并通过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塞罕坝精神的最新研究成果更为直观地呈现给青年大学生,进而增强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和激发青年大学生不断探索塞罕坝精神。

2) 推动塞罕坝精神“生动进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相对于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具基础性和灵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按塞罕坝精神的内在逻辑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打造多样的教学方案。例如,解析塞罕坝建设时期的案例,情景演绎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地区的艰苦环境,课堂导入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影音资源等。教师可以开设塞罕坝精神专题讨论,增加师生问答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堂的参与感,活跃课堂气氛,正向引导学生深化对塞罕坝精神的认知。

3) 推动塞罕坝精神“扎实进头脑”。“三进”工作归根到底是要入脑入心。教师要将塞罕坝精神多方面内涵融会贯通,掌握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明晰其在不同层面上的真理价值,将知识传授与正确的价值引领相结合,促进塞罕坝精神由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引导学生更主动更自觉地将个人的青春梦与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推进塞罕坝精神入脑入心。

3.2 怡情:营造良好的融入氛围

思政教育情景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内在属性,是引导大学生对塞罕坝精神由“知”生“情”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空间,营造全面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校园氛围,进而激发大学生对塞罕坝精神研学研修的兴趣、热情和情感共鸣,消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的距离感、隔阂感,使大学生在理性的思考中厚植对塞罕坝精神的正向情感,并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是高校建筑、生态景观、宣传设施等物化形态的校园文化,也称高校硬环境。如图书馆、校史馆、彩绘墙等,这些设施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宣传塞罕坝精神深刻内涵,丰富塞罕坝精神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高校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力,自觉在这些已经形成的物质设施中融入有关塞罕坝精神的宣传元素,如在图书馆设立有关塞罕坝精神的独立书柜,利用彩绘墙再现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画面等。利用变动性较强的物质设施,如通知栏、宣传栏等,将塞罕坝精神分版块、分时期制作成系列栏目,增强塞罕坝精神在高校物质环境中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包含宣传保护生态、绿色发展、艰苦奋斗的校训校规及宣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活动等高校软环境,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渗透性、感染性的作用。如在校园歌唱比赛、青春读诗会、校园微电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多融入塞罕坝精神元素,使大学生在接受美育教育的同时无形地增强对塞罕坝精神的认同。

3.3 坚意:筑牢塞罕坝精神高地

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和首要任务,这与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紧密相连。因此,高校可以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认同塞罕坝精神的重要内生动力,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机制入手,在塑造大学生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守正创新的品格中,引导大学生坚定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在高校筑牢塞罕坝精神高地,进而实现“思想育志”。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可以融通课内、课外两种教育渠道:一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塞罕坝精神一起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制度性保障措施,以维护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系统性、长效性。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社会资源。例如:高校可以在食堂、图书馆设置影音区,播放以塞罕坝造林人先进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组织党日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剧院,观看《赛罕长歌》舞台剧等。通过多种形式使大学生了解塞罕坝人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为了承担历史使命所展现的坚定意志,体会共产党人为了绿化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从而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真切感受到塞罕坝精神与个人成长成才紧密相连,产生自觉、主动学习和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内驱动力,了解塞罕坝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强化大学生内部自我建构促进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3.4 笃行:实现思政实践多元化

“笃行”作为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最能体现教育实效性的阶段。“行”之关键在于“笃”,即坚持不懈、脚踏实地。高校可以基于塞罕坝林场的实践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积极打造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育新方式,以促进塞罕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多元化,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真正实现对塞罕坝精神的知行合一。

1) 利用网络平台,讲好塞罕坝故事。塞罕坝精神是三代塞罕坝人历经了巨大艰辛、付出了巨大努力才形成的,其在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马蹄坑大战”“望海楼的守望”“六女上坝”“尚海林”[6]33等。这些故事有关生态文明,有关艰苦奋斗,有关党的领导,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但传播力度还远远不够。高校可以组织塞罕坝故事宣讲团,依托宣讲团成员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塞罕坝故事的讲述人、传播者。通过讲述这些孕育塞罕坝精神的故事,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塞罕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立足实践活动,领悟塞罕坝精神时代内涵。高校可以利用“暑期三下乡”“挑战杯”“调研河北”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党员、“青马班”成员等到塞罕坝思政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观摩学习,通过视觉冲击、亲身体验、研学研修增强学生们的融入感,以行走的思政课,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责任担当意识,用平凡的实际行动传承塞罕坝精神。

4 结 语

塞罕坝精神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凝结而成的精神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高校要深刻理解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将塞罕坝精神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拓展创新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引领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更加自觉、主动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在充满荣光和梦想的新征程中扬帆起航,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塞罕坝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
塞罕坝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