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
民国有一段有名的公案:吕思勉在1923年9月出版的《白话本国史》中给了秦桧较多正面评价,却说岳飞是“军阀”,认为他“只郾城打一个胜战……”书称:“韩、岳、张、刘等都是招群盗而用;既未训练,又无纪律,全靠不住;中央政府既无权力,诸将就自然骄横起来。”1935年5月,吕思勉等被龚德柏以“诋毁岳飞,危害民国”的罪名告上法庭,轰动一时。随后,国民党政府将《白话本国史》查禁,称“武穆之精忠,与秦桧之奸邪,早为千秋定论。该书……是何居心,殊不可解”,并通令各校,严禁学生阅读。
吕思勉这段为秦桧翻案的事,也因为社会各种思潮,屡屡被人们提起。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现代四大史家”。吕思勉在中国现代史学界以治学勤、著述富、研究领域广而著称。
吕思勉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其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黄永年在《回忆我的老师吕诚之先生》中说:“抗战前,胡适曾有意邀请吕思勉前往北京大学任教,但被吕思勉拒绝了,依旧留在学界‘排不上号的光华大学。吕先生不去北京大学的理由是:光华的文学院长钱子泉(基博)先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我离开光华等于拆他的台,我不能这样做……”
“一物有多少相,是没有一定的,有多少人看,就有多少相,看的人没有了,就相也没有了。”这是吕思勉在1945年出版的《历史研究法》中写下的几句话。
1884年2月27日,吕思勉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他从小除了读经,学做八股文,还在父亲的教导下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日知录》《二十二史札记》《皇朝经世文编》等。
1982年,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撰写的《吕思勉史学论著·前言》提到,吕先生从23岁起,就决心献身于祖国的学术事业。他在幼年起便开始系统地阅读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23岁后方专治于史学。在元史专家屠寄(字敬山)的影响下,吕思勉始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研究,并于23岁青年之际首次读遍二十四史。
他的教育理念,对历史教育目的是求知过去,以明白现在;说明社会进化的真相;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臆测将来。
吕思勉最重要的著作是几部通史。他的第一部通史是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册一套的《白话本国史》,当时是给中学教师作为教学参考的,除了喜欢研读历史的人,当时的中学老师几乎人手一套。
他在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两种高中用的《本国史》,一种为文言文,另一种为白话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他在大学讲中国通史,讲义经过多次修改,由开明出版社出版为一套两册的《中国通史》,上册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實业生计、衣食住行等的广义文化史,下册是一般的通史形式,依据时代的变更加以联络。
吕思勉规模最大的一套巨著,是断代史《中国通史》,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均由开明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隋唐五代史》,在他去世后,由中华书局出版。原计划写的《宋辽金元史》《明清史》,因他精力不足而中缀,其中的精要内容改用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吕思勉把二十四史从头至尾读了好几遍,从这套断代史里勾稽了大量史料,然后进行研究和考证,分开成百篇论文,合在一起则构成中国历史的完整体系,这套断代史至今还有很多可取之处。
他说:“《先秦史》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民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秦汉史》各节均有特色。”“《两晋南北朝史》总论可看,此处发现魏史之伪造及讳饰,表章抗魏义民,表章陈武帝,勾考物价工商资产,及论选举制度皆佳。论五胡时,意在激扬民族精神,稍失其平,因作于日寇入范时,不自觉也,异日有机会当修正。”
吕思勉的著作还有《中国民族史》,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族的学术著作,他自己的评价为:“考古处有可取,近代材料不完备,论汉族一篇后来见解已改变。”
他写《经子解题》,说:“论读古书方法及考证古籍,推论古代学术派别源流处可供参考。”
他写《先秦学术概论》,自评:“近来论先秦学术者,多侧重哲学方面,此书独注重社会政治方面,此点可取。”
他写《理学纲要》,自评:“近人论理学之作,语多隔膜,此书自谓能得其真。惟只及哲学,未及理学之政治社会方面为缺点。”
此外,还有《史通评》《日俄战争》《三国史话》《历史研究法》,都是具有学术价值而又比较通俗的著作。
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中这样评价吕思勉:“中国通史的写作,到迄今为止,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少能够达到理想的地步,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最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亟待考证研究的地方又太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其中较近理想的,有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条例史实,缺乏见解,其书无异变相的《纲鉴辑览》或《纲鉴易知录》之类,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白话本国史》四册,书中虽略有可议的地方,但在今日尚不失为一部极好的著作。”
钱穆在《回忆吕诚之老师》中谈到了吕思勉。钱穆在常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吕思勉教他们历史、地理课,如果在答题中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史料,分析透彻,论述严谨,并有创见,即使4题中仅答1题,吕思勉也会给予高分(一次考试,出4题,每题当各得25分为满分)。
吕思勉早年对文字学有很深的研究,撰写的《中国文字变迁考》“记篆、隶、真、草之变迁,其中论汉代所谓古文一段,自谓颇有价值”。他的《字例略况》于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对1930年出版的《章句论》,吕思勉说:“论章句二字之本义,即今之标点符号,中国古亦有标点符号,而后抄写印刷时逐渐失之,今勾求得若干种,于读古书时补上,可使意义较明显,此事前人虽略引端倪,从未畅论,拙作出版后亦未见有续论者,至少值得一览也。”
吕思勉对文学颇有兴趣,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他所著的《宋代文学》一书有过一些表述。
吕思勉在报刊发表过许多论文,但他更喜欢把读书和研究的心得写成札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燕石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燕石续札》以及在报刊上发表的,只是他生平札记中的一小部分。
吕思勉以毕生精力贡献于学术,而决不卖身求荣。抗战期间,他身居常州,1937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他对女儿吕翼仁说:“我已年过半百,大半辈子过去了,决不向日本人低头!”
1940年9月18日,吕思勉在上海完成的《吕著中国通史》,是为适应大学文科学习通史的需要而编写的一部特殊体例的著作。此书开卷就说明宗旨:“颇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略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
他在书中启示读者,对中国的前途应充满信心。上海孤岛时期,各大学次第停办,光华大学沪校也暂时停办。1941年,光华大学的15位同学得知吕思勉和另一位教授回乡的消息,于当年除夕晚上相聚在十六铺一家酒楼,为这两位深受同学尊敬的师长饯行。席间大家相互勉励,坚守节操,共赴国难;席后合影留念,吕思勉在照片右上角写上了“一片冰心”4个掷地有声的字。
1942年,日本侵略军为了控制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准备发放“良民证”,并让每个领证人都要按手印。吕思勉无比愤慨,决定不做这等有辱国格、人格的事。此时,常州乡间游击区正在筹办中学,于是,他到常州南乡湖塘桥青云中学高中部和坂上镇大刘寺辅华中学执教。其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吕思勉疲惫不堪,大病一场,一年后,便辞去两校教职,回常州专事撰述《两晋南北朝史》,借该稿费度日。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節凛然。在常州期间,城门口的日本兵虽撤,不必再对其行鞠躬礼,但有的地方仍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还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乃戴帽”。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吕思勉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里。
抗战胜利之年,吕思勉极为振奋,先后撰写了《抗战的总检讨和今后的方针》《战后中国经济的出路》《战后中国之民食问题》《怎样将平均地权和改良农事同时解决》等一系列文章,检讨历史,筹划未来,对战后国家之重建充满了期望。
后来,吕思勉应复旦大学政治系主任耿淡如邀请,在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政治制度史,又应邀在诚明文学院兼课。
1951年9月,光华大学召开校董事会议,吕思勉为校董并任代校长,为学生毕业文凭签字盖印,处理学校结尾工作。10月,光华大学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吕思勉遂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吕思勉被聘为江苏省第一届政协委员,因病重请长假,未赴南京出席会议。
1956年年初,上海市高教局为照顾知识分子生活,将复兴西路271号二楼的一套寓所配给吕思勉一家居住,他于春节前迁入新居。5月6日,吕思勉抱病回常州,在家检书,将重要札记、书稿托运至沪。
1957年,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有望出版,他一直抱病校阅,后病情转剧,肺气肿与心脏病并发,于10月8日送至华东医院,抢救无效,深夜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
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吕思勉的通史、断代史、专史等集成《吕思勉史学论著》陆续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把他的《蒿庐论学丛稿》《经子解题》《史籍与史学》《宋代文学》《三国史话》《蒿庐札记》六部著作,合刊成《吕思勉论学集林》。另外,台湾还刊印了他的一些史书。吕思勉的史学著述,不下千万字。
吕思勉在历史研究之中敏锐地感觉到:历史的动力并不在帝王将相,而在一般的百姓。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史学界可以说是相当超前的,将历史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