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珂 张颖
摘 要:文章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产业对比,探讨了阜阳市建设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聚集地的基础条件,并对阜阳市各产业园区特色产业进行梳理,立足阜阳市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就阜阳市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找准特色产业定位,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聚集地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阜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3-0069-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3.014
1 引言
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没有皖北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安徽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阜阳等4个“区域重点城市”建设[1],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安徽省行动计划赋予了阜阳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新使命;《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阜阳被定位为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阜阳被定位为流域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个区、江苏3个市、浙江2个市,对口合作帮扶安徽省8个市。其中确定阜阳市与苏州市结对合作,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2030 年。当前,阜阳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弥补发展短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
2 阜阳建设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的基础条件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下轄颍州、颍东、颍泉3区,阜南、颍上、临泉、太和4县和县级界首市,总面积达10118平方千米。近年来,阜阳市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已经具备了在空间上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决条件。
2.1 区位交通便利,优势潜力巨大
阜阳位居长三角和中原经济区的中间地带,地处南京、合肥、武汉、郑州等大城市围空区,是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东部门户城市之一,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2]。阜阳是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京九线最大的编组站,商合杭、郑阜高铁正加快建设,“米”字形高铁贯穿全境。6个方向高速公路呈“井”字形交汇阜阳,阜阳至霍邱至合肥、淮滨至阜阳至淮北、沿淮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3]。淮河、沙颍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海,颍州港是皖北地区唯一千吨级集装箱码头。4C级阜阳机场为安徽省第二大空港,开通航线16条,2021年吞吐量超85.3万人次。
2.2 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凸显
阜阳户籍人口超千万,是安徽人口第一大市和全国5个千万人口地级市之一,常年有680万劳动力、300万农民工。全市常住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超过64%,近530万,0~14岁人口占比达25%,高于全国8.1个、省6.1个百分点,中长期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长期以来,阜阳市劳动力外出务工起步早、数量多、氛围浓,培育了大批企业家、技术管理人才和产业工人,理念先进、技能娴熟,充足劳动力使得阜阳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2.3 环境效益优越,生态底蕴丰富
阜阳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享誉盛名的百亿江淮粮仓和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连续11年超百亿斤,肉类、水产品、蔬菜等产品供给充足。全市有林地面积2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9.57%,现有“颍州西湖、颍上八里河”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6万公顷。全市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超过100亿吨,年开采量超过2000万吨。
2.4 项目扎实推进,经济稳中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总量稳中有升、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2021年阜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基础稳固,粮食总产连续8年超百亿斤,稳居全省第一,达到106.0亿斤。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居全省第3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0.7、14.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4%。
3 阜阳建设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的制约因素
3.1 经济综合实力较薄弱
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经济总量年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阜阳与三省一市2021年人均GDP详见表1。
通过对比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均 GDP可以看出,安徽省人均GDP与沪苏浙还存在较大差距,而阜阳人均GDP处于安徽省靠后位次,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经济差异大,城市综合实力偏弱。
3.2 整体产业结构不够完善,产业层次依然不高
阜阳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分布情况详见表2。第一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工业总体规模化程度不高,2021年全市工业化率仅为29.9%,分别低于全省、全国0.3个和1个百分点,仍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同时,经济总量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的最终产物,阜阳市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对于承接产业推动作用稍显不足。
工业企业质量较低,带动能力不足。目前阜阳市工业企业呈现“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精,集聚度不高,主导产业不突出”的现象,缺少带动辐射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截至2021年,阜阳市产值百亿元企业只有3家,规模企业数虽超过1700家,企业总数居全省第4,但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7,如蚌埠、滁州、马鞍山规模企业数都较阜阳市少,但其增加值总量均居阜阳市之上。
3.3 产业综合竞争力不足,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
阜阳市以资源型产业和加工型产业居多,偏额大,服务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相对较少,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导致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工业体量偏小、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农业基础薄弱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扩张经济总量仍是当前阜阳发展的首要任务,推进产业升级压力大、任务重。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缺少重要功能区的控制性规划和供电、供水及环保等重大专项规划,供水、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无法满足集聚发展的需要,各辖区相应的工业、产业园区彼此之间缺乏互通交流,抱团发展的观念较弱,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3.4 要素瓶颈制约,新兴产业凝聚向心力不强
土地供应紧张局面越来越凸显,园区用地指标欠缺,部分优质项目因土地指标制约而落地难、推进慢。目前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但在宏观经济趋紧、贷款审批趋严的情况下,银行惜贷慎贷现象更加凸顯。由于受承接载体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近年来,阜阳市工业投资虽然保持了一定增长速度,但新项目、大项目不多,总量明显偏小。
3.5 税负成本较高,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境凸显
长期以来,阜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处于低位,截至2021年,2013—2021年排名情况详见表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与利税分别排全省倒数第6位、第8位,尤其是对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近年来陆续开征环保税、水资源税,导致企业实际税负远高于其他行业。同时,当前即征即退税收政策只针对再生资源初加工行业而不针对深加工行业,不利于行业转型升级。
4 阜阳建设特色产业承接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规划管理,提升产业聚集的承载力
4.1.1 明确目标科学编制规划
从长远出发,科学编制阜阳市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产业承接指导目录,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要求,立足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科学把握产业集聚区差异性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开发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完善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详见表4)。
4.1.2 推动差异化错位发展
促进各产业集聚区之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树立“大工业”的理念,鼓励每个县重点发展2~3个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努力培育和形成产业价值链,形成枝状结构或葡萄状结构,构建产业门类丰富、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各承接平台应立足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与自身经济发展深度嵌合的产业集群,构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产业承接新格局,避免市区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出现低效、无序的市场竞争,促进各产业集聚区之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4.1.3 构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
坚持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要求,立足承接产业转移需要,科学把握产业集聚区差异性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县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完善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促进各产业集聚区之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立足地区优势产业,对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需求,支持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界首高新区再生资源利用、颍东经开区食品加工及配套印刷包装、颍州经开区磁性功能材料、颍泉经开区高端智能制造、颍上经开区新材料、阜南经开区纺织服装、临泉经开区电子信息等产业协同发展。
4.2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承接集聚区的吸引力
4.2.1 加大简政减税力度
借鉴京沪苏浙等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政府部门灵活制定各种科学政策,建立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激发市场活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下放初步设计审批职能和权限,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检查核实,逐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把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皖事通办”平台功能,简化办事流程,共享申报材料,提升联办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4.2.2 推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依托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改进通关服务,消除烦琐手续带来的重复工作、资金、时间的消耗。加快互联互通口岸通道建设,综合利用公、铁、水、空大通道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申建国家进境肉类口岸、颍州港水运二类口岸、阜阳机场航空口岸、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加快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广一站式作业和关检合作“三个一”等新型通关模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通关通检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4.2.3 优化政府服务环境
做好产业承接各项保障性工作,完善平台载体建设,主动出击,引进优质产业。聚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和做法,积极推进与长三角地区数据标准统一和信息互联互通,借鉴长三角地区政务全流程线上办理和线下异地办理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经验,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指标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创新线上招商方式方法,配齐配强招商引资力量,组建阜阳市驻长三角招商中心,重点对接长三角招商项目,加强招商项目信息的跟进管理,推进重大项目尽早尽快落地落实。
4.2.4 拓宽金融支持平台
深入融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体系,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实现产业转移金融资源跨地区自由流动。构建融资平台,改善融资环境,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和不同规模金融机构的多层次银企资金对接平台,健全银企资金对接的长效机制,灵活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多方争取政策倾斜。拓宽项目建设资金向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等领域倾斜,健全投资基金体系,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融合,吸引长三角股权投资基金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发展。设立为集聚区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机构在集聚区设立分支机构。
4.3 深化产学合作,提升产业集聚的发展力
4.3.1 完善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型产业聚集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借力长三角高科创资源,以平台共建为载体,以项目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高新基”全产业链项目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的研发、销售环节转化,提高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长三角电子商务中心建设,深化园区、企业入驻并建立分支机构、营销服务网络。深化拓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联合举办具有品牌效应的人才交流洽谈会和人力资源招聘活动,推行订单式、定向定岗等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4.3.2 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提升集群创新水平
加强与长三角创新要素、创新资源的对接,主动对接“大院大所”,着力加强院所、平台、成果和人才引进,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吸引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内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引进高尖端技术人才,以高素质人才带动企业整体学习氛围,引导集群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经营。实施“颍淮英才计划”,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采取“双聘制”等方式,大力引进和聚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科研成果的高层次团队来阜创新创业,在阜单位与长三角地区有关单位联合成立长三角院士工作站。围绕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与长三角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有效破解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技术瓶颈制约,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关键标准,解决产业核心难题。
4.3.3 促进皖北产业转移集聚区联动发展
结合皖北城镇化发展趋势,坚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产业承接推动集聚区发展,以集聚区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引领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加快蚌埠、阜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淮北、亳州、宿州、淮南中心城市能级,促进各城市之间统筹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形成有序竞争、联动发展的皖北城市群,着力构建开放性、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为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4 增强承接基础,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带动力
4.4.1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大力推进公路设施建设,推动形成纵横交错、便捷方便的公路交通网络,优化县到县、县到重点乡镇干线公路网,加快编制农村公路县、乡、村道路网规划,优化调整农村公路网。加快实施阜阳机场扩建工程,主动加强与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及南京、杭州、合肥等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对接,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改善航道通行条件。以淮河阜阳港建设为契机,引进长三角龙头港口企业,整合港口、岸线资源,发展多式联运、江海联动、水铁联运。
4.4.2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物流通道和物流園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加快物流装备与设施现代化,积极发展冷链物流等新型物流形式。大力推进阜阳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城市建设,发挥阜阳华源现代医药物流园国家级示范园区引领带头作用。依托交通干线及淮河航运条件,加快构筑集铁路、公路、水运“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体系,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皖北地区产业集聚、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4.4.3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融入长三角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对接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强化跨区域及市内干线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成阜阳—太和、阜阳—阜南、太和—临泉长输油气管道,推进“乡村燃气化”示范工程。加强重点电力项目建设,推进绿色能源建设。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阜阳国祯纤维素乙醇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建成阜阳国祯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实施国能临泉生物质电厂二期项目。鼓励农林生物质发电和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积极参与筹建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贺静,梁玉,赵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及金融支持情况分析[J].浙江金融,2021(1).
[2]王菁菁.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区第四安置区南区景观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22(1).
[3]张颖.阜阳市基于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2).
[4]张颖.阜阳市基于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4):83-85.
[5]焦守猛.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视域下阜阳承接产业转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2):26-27.
[6]吴量亮.努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N].安徽日报,2020-01-12.
[7]何党生.“先行先试”视阈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率先发展[J].经济师,2011(8):210-212.
[8]聂勇.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企业发展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87-89.
[9]江英.创新驱动 集群发展 推进安徽省级开发区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J].安徽科技,2015(9):8-10.
[10]施璇.勇立潮头 风雷激荡乘大势[N].滁州日报,2021-07-01.
[作者简介]丁文珂(1993—),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安徽省阜阳市中共颍泉区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张颖(1987—),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本科,安徽省阜阳市中共颍泉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