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中建一座图书馆

2024-05-26 18:48:08周益民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校园文化

摘 要: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深入开展,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举措。作为学生重要成长场域的学校,要担负使命,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在学生心中建一座图书馆。要“看见”阅读,唤起对图书的热爱;引导阅读,打造结构化的“书架”;丰富阅读,打通书本与世界的关联;“安静”阅读,让图书与美好的阅读节日同行。

关键词:阅读文化;阅读能力;阅读品质;青少年阅读;校园文化

每年4月,都会掀起一股宣扬青少年阅读的热潮,这是因为4月有两个相关的重要节日:一个是4月2日的“国际儿童图书日”,一个是4月23日的世界阅读日。前者与安徒生,后者与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诸多文学大师有着奇妙关联,是全世界爱书人的狂欢节,也彰显着书籍与阅读之于人类文明传承的不朽意义。

在我国,一直有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传统,“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知书达礼”是对家庭和个人极高的赞誉。当代,科学与技术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阅读依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得以发扬光大的必经路径,阅读能力则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阅读的价值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朱永新先生多年前的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业已成为一种共识。如今,“全民阅读”已连续十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深入开展,这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之下,作为学生重要成长场域的学校,要担负使命,开展阅读文化建设,在学生心中建一座图书馆。

一、 “看见”阅读,唤起对图书的热爱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养成稳定的阅读习惯,最为根本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与书的情感联系。学生一旦领略到书籍的力量,便会如蜜蜂向往花之芬芳般投入、沉醉。

学校首先要让学生“看见”阅读。成长期的学生心理水平尚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因而,学校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须自觉担负起引导学生阅读的职责,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位教师都是“阅读导师”。这种指导,并非指狭义的阅读方法的点拨,更是指教师以自身对书籍的热爱感染学生,以自己的阅读行为启发学生,成为学生身边可感的阅读榜样。一个阅读丰富、修养不凡的老师,其谈吐、见地、为人处世的方式,能为学生直观地注释阅读形塑个体精神世界的能动性。数年前,我所在的学校有位中年门卫师傅,他酷爱阅读,常流连在校园开放书架前。一日放学后,校园里空旷安静,我在楼上阳台,看见门卫师傅坐在门厅前的矮凳上,手捧书册,聚神阅读,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他的身上。那一幕着实令人感动,我立刻拍下了这一情景,次日与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分享。我要学生“看见”书籍给一个普通人带来的满足,体会阅读可以超越功利,带来享受。

让学生“看见”阅读,学校就应该提供足够的图书,让学生随时能够与书相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学校首先就是书。”[1]“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那是因为书是精神的象征,书是知识、智慧、感情、理性的同义语。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必须拥有海量的优秀图书。这种外部环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部心理环境,在与书的不断重逢中,阅读会无声地融入他们的生活。

学校还要“看见”学生的阅读,要积极地肯定他们的阅读。这种“肯定”,不是只评比学生阅读的深刻性,而是首先去鼓励阅读行为本身。这种“看见”,也不要只是简化为某种外在的奖励,更需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他们享受交换思想的愉悦。这种内心的满足,更有助于阅读兴趣趋于稳定,从而内化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 引导阅读,打造结构化的“书架”

在学校的语境谈阅读,除了阅读的一般属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学校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是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中小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学校语境的阅读必然坚定地指向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学校应该表现出专业的品质,充分发挥引导阅读的作用,为学生打造结构化的“书架”。

读什么书,即阅读内容的选择,是阅读的基础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学校应该具有鲜明的立场和明晰的主张,要通过推荐书目来打造“书架”,为学生的人格养成提供丰富的路径。

书架上的书应该是“美德的典范”。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年轻人成长时首次听到的故事应该是美德的典范。”这样的书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芒,正等待着牵手学生,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上的伙伴、师友,给予他们滋养、温暖、启迪。学生在阅读这些书时,将不断塑造、发现一个更为美好的自己。

书架上的书应该是“优秀的经典”。古人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以阅读促进儿童的德行成长,这是共识。然而,设若缺席了意趣的沐浴、诗意的烛照、理性的沉思,仅靠机械的说教与抽象的知识,这样的书只能是外物,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触及学生的灵魂。去读那些穿越历史烟尘的经典吧,这些经由一代代读者在不断重读中淘洗的作品,傳递着人类的情感、智慧与信仰,一代代读者在这种接力阅读与共同阅读中,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生命的美妙,完成精神的对话与文化的传承。

书架上的书应该是“自己的书”。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有其阶段性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学校推荐图书、开展阅读活动要充分尊重其心理特点与需求,也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心理秩序。合适的书能让他们感到亲切、亲近。以哲学书为例,小学低年段学生适合阅读诸如《哲学鸟飞罗》这样的图画书,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则可以逐步阅读《俄罗斯娃娃的秘密》《小王子》《苏菲的世界》这些富有哲学意味的儿童小说、童话等作品。这些作品站在学生此刻生命的角度,又指向着生命的远方,是他们“自己的书”。“自己的书”还指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书,让那些美好的书成为他们的知音。即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2]

一所好的学校,会以图书标识自己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导向。一所好的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阅读地图。知名教育学者李庆明先生力倡“诗意”(诗)、“史韵”(史)、“理趣”(思)的“文化阅读”。十余年来,我所在的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也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座结构化的“童年书架”,从文学、人文、科学等维度,将优秀、适合的书介绍给学生。尤其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构建了“民间文学里的中国”的阅读系统,引导学生回到话语之乡,生长文化自信。

三、 丰富阅读,打通书本与世界的关联

法国思想家布朗基说:“所谓的阅读,就是让人得到自由,让作品得到自由。”阅读不能停滞于信息的获取,更要追求感情的荡涤、思想的淬炼,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自由的欢愉和世界的辽阔。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内心。学校要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建设多元丰富的阅读生态。学生处于这样的阅读文化之中,需求将會得到满足,个性将会得到张扬,人格将会得到完善。

学校要帮助学生打通书本与世界的关联,让阅读成为走向世界的一条通道。几年前,我的一名学生阅读了作家程玮的小说《赛里斯的传说》,对丝绸之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母的支持下,暑假期间,一家人带着书,带着满心期待,沿着书中路线,一路阅读,一路观赏山水人文,他把这称为“一本书的旅行”。作家的文字带给阅读者强烈的审美向往与历史纵深感,实体路线与景观则给阅读者带来现场冲击,书本中的叙述描写得到验证或审视。

近几年,我们在策划学生的假期阅读方案时,一直秉承“读书×行走”的理念,鼓励学生将阅读与读城、行走、旅行结合,用小项目、微课题驱动探究、深化思考与认识。2021年暑期,我们的阅读主题是“阅读南京,亲近我的城”。身为“世界文学之都”的一员,在骄傲与自豪的同时,对于这座生养我们的城市,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她,亲近她。她的山水景致,她的文化气象,她的民风民俗,她的英雄儿女,她的深重灾难与不屈抗争,她的美好未来,都是我们的珍贵教科书。我们的推荐书目中,有亲切的童谣,有深情的绘本,有感人的故事,有震撼人心的小说,有生动翔实的文化读物。我们鼓励学生选择作品,用心阅读,实地探访,创意表达。同时,我们提供了操作较性强的“分享方式菜单”供学生参考:探一处书中景、秀一张打卡照、绘一幅人物图、做一回讲解员、了解一个相关事件、梳理一个文化现象、寻访一个相关人物、表演一个相关片段、研究一个相关课题。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趁此东风,我们推出了“热‘雪沸腾,书香暖冬”寒假主题阅读,鼓励学生共赴冰雪之约,享受健力之美,感受体育精神。我们按学段推荐了丰富的运动类图书,提供了阅读建议:了解一个体育项目、走近一个体育人物、开展一个体育项目、观摩一场冬奥赛事、体察一项北京冬奥文化、感受一种体育精神。

四、 “安静”阅读,让图书与美好的阅读节日同行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在“基本原则”中有一条“持续推进常态开展”。这一原则触及了阅读的本质。学校不宜将阅读作为一种运动,搞激进式推进。理想的阅读是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融入学校的日常。学校要倡导“安静”的阅读,让学生真正沉入书籍,而不是为了展示、评比,过多地投入“关于阅读”的活动中。

在阅读常态化的基础上,学校可以适当设计、开展一些阅读节日,“但愿在您的学校里书的节日成为最欢乐的节日”[3]。阅读节日作为一种仪式,具有象征意义与激励作用,表征着学校的文化,能凝聚成员的思想,沸腾学生的情绪体验,产生积极的推动力量。如果说日常阅读是一条安静流淌的溪流,阅读节日就是涌溅的浪花。浪花的绽放给前行的溪流增添了惊喜。

我校每年4月举办阅读文化节,成为一种传统,到今年已是第17届。我们以“长满书的树”为阅读文化节的可视意象,以金波先生为学校的题词“琅琅书声伴铃声,日日书香胜花香”为宣传语,精心选定主题,如第一届“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第二届“在童话里奔跑”,第三届“诗比节日更永恒”,第四届“美好形象,童年伙伴”……第十二届聚焦朗诵,主题为“琅琅书声,声情并茂”;第十三届聚焦数学文化,主题为“琅琅‘数声,亲亲数学”……2023年的阅读文化节聚焦海洋文化,主题为“芝麻开门,拥抱海洋”。在这一节日里,学生是当然的主角,他们参与策划、主题阅读、组织活动、积极分享,节日成了所有阅读人的一次欢聚。

“安静”的日常阅读与作为仪式的阅读节日双向作用,共同构建学校的阅读生态,在这样的阅读文化浸染下,学生的良好发展拥有了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3] B.A.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78,179.

[2]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21.

(周益民,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校园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1:52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创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探究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42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