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庄杨氏家风研究

2024-05-26 17:27周妍希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一族孝义杨氏

周妍希

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历来所注重的,作为江苏地界声名远扬的繁荣家族,恬庄杨氏家族人才辈出,对家族的家风建设尤为注重。在当今国家高度重视家风建设的大环境下,本文对恬庄杨氏家族的发展、族人孝义事迹和杨氏家训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通过探寻恬庄杨氏优秀家风形成的原因,阐释优良家风对于一个家族、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明晰家风和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家庭来说,树家教、传家风是建设家族的重要手段。家庭传承家风常以构建友爱互助、传承优秀道德品质为目标。这些共同的美好追求让千千万万个家庭不谋而合,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点。

一、落地生根,英才济济

清代有常熟民谚:“翁庞杨季是豪门,言归屈蒋有名声。”“八大姓”中的“杨”即指恬庄杨氏家族。奚浦钱氏为收田租,创聚落名为“田庄”,彼时的田庄还只是个由几座农舍构成的小庄园。至清代中叶,自杨家先祖迁虞立户此地后,原先平平无奇的田庄经由杨家数代族人尽心开垦,摇身一变跻身常熟四大镇,成为同梅李、支塘、唐市齐名的虞西重镇。向来默默无闻的田庄,“自杨氏买邻,俗尚恬懋”(《恬庄小识》),于是更称为“恬庄”。自此,恬庄在杨氏一族的细致经营下如获新生,日益繁荣壮大起来,民间亦流传着“金顾山,银恬庄”的盛誉。

而论及恬庄杨氏一族,追根溯源,却与湖州叶姓大有渊源。其中缘由需从宋代著名学者叶梦得论起。吴地叶氏出自浙江缙云,叶氏始祖叶逵最小的子孙即为石林公叶梦得之父。叶氏第六世叶梦得(1077—1148)是两宋之交的名臣,主要以词闻名于世。《杨氏家乘》记载,叶姓传至十九世“敬桥公”时,由吴兴(现吴江)马要(今湖州南浔马腰村)迁至青浦县白鹤镇。廿二世名叶枢,即后世所称“北辰公”,结识了镇人杨源甫。作为挚友,见杨源甫膝下无子的叶枢便将自己膝下两子中的次子叶德贤过继给他,改姓杨氏以延香火;叶德贤自此改名为杨德贤。后杨源甫离世,杨家“既继之后,旋罹祸变,卵翼之心虽长,覆破之巢终弃”(朱新华《敦本睦族 乐善好施—恬庄杨氏家风》),不得不“流离转徙”。杨德贤立足青浦、湖州无果,遂携家眷徙居常熟,落户恬庄,成为恬庄杨氏的迁虞始祖。自此,杨氏一族在恬庄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家族地位也蒸蒸日上。

杨德贤的长孙杨光祖(1684—1762)自身务实兴业,谋略过人,平日又为人诚恳,乐善好施,乡人称赞他“好行其德”,颇具“仁者之风”。而杨光祖的弟弟杨继祖(1710—1761)精通医理,其子杨岱因孝义声名远扬,继承父亲遗志建立杨氏宗祠的同时,还撰成《恬庄杨氏宗谱》,此举大幅提升了杨氏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受父亲影响,他亦熟谙医道、施善乡里;至杨岱之子杨景墉时,家族已经畅明医术。因族中多人悬壶济世,施善于民,作为杨氏的一门技术资源,杨家医术不仅夯实了杨氏家产,也为杨氏在当地赢得了可观的声誉。此外,杨氏族裔在科举、为政、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高深造诣。科举方面,杨氏一族先后涌现出杨希铨(1787—1855)、杨泗孙(1823—1889)和杨崇伊(1850—1909)三位进士,以及众多举人、贡生等,可谓英才济济;为政方面,有杨岱《检身录》,杨景仁《式敬编》《筹济编》等,又因《筹济编》在救荒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举措,受到清政府重视推广,作为救荒方案被多次刊印成册;文学艺术方面,先后有杨景仁《诒砚斋诗存》,杨希铨《菘畦诗文稿》,杨希钰《银藤花馆吟草》《兰馨堂诗存》,杨希澯《杨遄飞吟稿》《碌碌录》《虞邑幽光集序》《恬庄小识》,杨沂孙《管子今编》《庄子正读》《文字说解问伪》《完白山人传》《石鼓赞》等作品传世,其中杨沂孙(1813—1881)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精攻钟鼎、石鼓、篆,在文字学方面也颇有造诣。

杨氏家族虽流徙恬庄,起点微而不显,却经多年辛勤耕耘与奋斗积累,家业壮大;更为可贵的是,族内还涌现出大批青年才俊,或才情出众,或智慧过人,或品德高尚,为家族增光添彩。数代杨氏族人,秉承着家族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改写自身命运,使恬庄杨氏成为地方上赫赫有名的望族,也为优良家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杨氏一族也因其独特的家族文化和精神风貌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前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敦本睦族,孝义为先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作为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孝”为历代君王臣子所尊崇,在历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淬洗后与中华文明水乳相融,最终成为泱泱中华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超脱了其最初尊亲敬祖这一单纯的伦理规范而被人文与岁月赋予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意蕴,转变成为更加复杂的形态,成为中华文明首要的文化精神,而杨氏家族也将这一文化精髓深入地贯彻传承下来,使其成为铸成杨氏一族优良家风又一必不可少的因素。

而論及恬庄杨氏孝义的代表性人物,非杨氏一族最有名的孝子杨岱莫属。坐落在恬庄北街,始建于清代嘉庆十年(1805)的杨氏孝坊,就是清政府为表彰杨家孝子杨岱而特意兴建的。

杨岱一生善举无数,他建宗祠、设义塾、义田、义庄、义冢,供族中有志读书进学的寒门子弟圆梦仕途,使弃置旷野的枯骨有了灵魂安憩的归处;为进一步团结宗族,杨岱将义庄与宗祠的建设相结合,还制定了相关规章准则,如《恬庄杨氏敦本堂义庄规条》中提及:“族中孤寡,给月米外,每年加给棉花三十斤,资助纺织用,如子孙满十七后,停止发给。”(《俗尚恬懋,家崇孝义—恬庄杨氏与家风家教》)“族中无力读书者,近庄子弟至家祠中就读,塾师脩脯随时酌送……如仍有志功名、从师肄业者,每年给脩脯银六两,不从师者停给。”他所设立的规章都如以上这般思虑周全,将复杂的现实情况和族内关系梳理得十分清晰,关怀老弱妇孺,敬重宗法礼节,崇文重教,赏罚分明;他还架桥修路、浚河筑堤、扶危济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同之道,力求使族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面对至亲,他恪守孝道、恭敬以待。清代学士阮元所撰《旌表孝行杨君家传》一文中对杨岱的事迹有着大致的记载,文中提及杨岱的父亲兆昌公杨继祖患口痈,饮食不便,杨岱见本就病痛缠身的父亲又加患此疾,便毅然放弃自己的仕途功名,留在家中尽心尽力侍奉父亲,举匙手进,洗沐躬亲;除此以外,精通医理的他还继续研读医药书籍,用习得的医术为父亲疗疾,大大缓解了父亲的病情,可谓至仁至孝。杨岱去世后,由于他的生前孝行闻名乡里,获得了朝廷的嘉奖和建坊的资格,其子便建造了一座孝子坊、一座孝子祠,两处建筑合称杨氏孝坊,以此纪念自己深得民心的父亲。

兆昌公自身也是一位孝义兼备的人物。他前后提出过不少颇有价值的主张。他视北宋名臣范仲淹为榜样,十分仰慕其提倡的办义田义塾等公益善举,想借鉴范文正公的做法,在自己家族修建义庄宗祠,扶持杨氏后裔,可惜一直到临终之时这些心愿都没能全部实现,留下不少遗憾。杨岱牢记父亲的愿望,继承父亲遗志,践行孝义之举,勤俭持家,将家族打理得井井有条,之后兴建义庄义塾,完成了父亲的夙愿,亦得到官府赏识;杨岱将自身所行善事义举悉数归功于自己父亲身上;父亲离世后,杨岱获旌表,将父亲兆昌公入祀“忠义孝悌”祠并以“杨义士”称呼。

在杨岱的用心经营下,杨氏一族敦亲睦族的基础资源日趋完备,杨氏族裔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渐渐确立,忠孝仁义的优良家风在族中播撒开来,孝义成为杨氏自觉而普遍的追求。杨岱之后,杨家后人恪守先辈训诫,将先人视为榜样,其中出众者如杨圻(1875—1941),不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也是清末名臣李鸿章的长孙女婿。才华横溢的他凭一首《檀青引》名扬海内,为康有为所器重;又如杨定瓦,颇有艺术造诣,在国画、工笔、仕女画以及油画方面大放异彩,其作品被多所博物馆收藏。如此这般,一代代杨氏族人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先辈训诲,将敦亲孝义之举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尊宗敬祖、福荫后辈,留下许多佳话,也为铸成优良家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家风朗朗,福泽一方

杨氏一族历经迁虞风波,落地生根,家族壮大、人才辈出;在迁虞四世杨岱的带领下渐入佳境,大兴孝义之风,施惠于民、风评盛极;而后渐趋稳定,褪去盛极一时的荣华喧嚣,永恒不变的是那历经数代磨炼而成的朗朗家风。

前文提及,杨氏一族将湖州叶氏奉为始祖,是宋代名臣叶梦得之后。叶梦得55岁时借鉴《颜氏家训》撰成《石林家训》,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家训之一,《石林家训》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结合自身的亲身体会,对子孙的学习、修身、持家、交往、为官等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子孙重视家教,做到尽忠、保孝、力学。既为叶氏后裔,杨氏族人亦万分重视《石林家训》,将其宗旨纳入杨氏家训中奉为做人处世的准则努力践行。

《石林家训》强调“忠孝节义”,杨氏家训中也深刻体现着这一主旨。如于“忠”,杨沂孙曾言:“勉为清白吏,以无辱前人。”(《观濠居士文集》)“子孙非读书不能出大门闾,绵久远也。”(《(恬庄)杨氏家乘·载昌公支述略》)杨家子孙恪守训诫,自五世孙杨景仁起连续六代,涌现出进士3人、举人6人、贡生7人,其中高中榜眼的进士杨泗孙,代表着杨氏家族科考的最高水准。他在仕途官场上兢兢业业、广交名流,提升恬庄杨氏的文化形象的同时也成了后世子孙入仕的表率。晚清时期,科考中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但是杨泗孙并未受到歪风邪气的影响,拒绝贿赂、秉公办事,为朝廷选拔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如于“节”,杨岱曾言:“天地生财,本以供人之用,用得其当,则吾心与分俱尽也。”(王章涛《阮元佚文两篇考辨》)杨氏家族富裕起来后,杨岱并未过上奢侈无度的生活,而是将所得钱财皆用于义举兴乡方面,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扶贫济弱、重文兴教,成就无数,也为子孙立下标杆。他们皆以杨岱为榜样,纷纷积善行义,恬庄杨家得以绵延不絕,历经变故而安稳如初。

得益于扎实的物质基础、恪行孝义敦亲睦族的家族宗旨和循循善诱的家训族规,恬庄杨氏一族倡导清正廉洁、仁义孝悌、坚守本心的家风最终铸成。家风朗朗,福泽一方,美名远扬。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期间经历无数变故,恬庄杨氏的优良家风还是流传到了今天,作为无价的精神文化遗产为人们所敬仰,亦会继续鞭策后人多行义举,不断奋发进取,并将这份意志薪火相传,照亮后辈们未来的路。

综上所述,在家族历史、族人孝义事迹和家训传承等多个方面综合作用下,恬庄杨氏家族的优秀家风最终形成。这种家风不仅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家风虽然无形,但殷切教导、身体力行,润物无声。家风建设对于个人、家族、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着眼于恬庄杨氏优良家风的形成,对于家风建设与家风影响方面后人们获得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家风好、民风淳、社风正、国风优,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杨氏家族的家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一族孝义杨氏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一族非齐次双调和方程解的边界Schwarz引理
孝义与仇杀
孝义:积极防治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通勤一族的好物推荐 Tecsun BT-90蓝牙耳机放大器
厉害了,大孝义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各国(地区)独居生活调查:独居一族在地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