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源
夏日里,我再次来到长台镇,穿过充满烟火味的民居小巷,拾级而上,放眼望去,长台小学校园里高大的毛竹就像黄山的迎客松一般挺立在鹅卵石铺就的道路旁,它和周围的树木、竹林组成一片绿色的林海。竹,是这里的特色,也是长台小学的特色。近几年,学校为配合镇政府打造“甜蜜小镇”,开展蜜蜂文化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特色。我此次就是为探寻长台小学的蜜蜂文化而来。
我们来到综合楼的三楼,三楼整个一层都是“嗡嗡研学基地”。策展人通过巧妙的布置,把一个个空间联系起来。两年前,我参加长台影赛,曾来过几次这所学校。其中,“嗡嗡研学”题材是我创作的一个主题,我以《长台小学嗡嗡研学基地的讲解员们》为题拍摄了一组照片,与学校的校长、老师,特别是小讲解员们有过较多的交流。走进研学基地,我就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是那样亲切、那样熟悉。从西到东,依次是主题区、课程展示区、体验展示区、蜂产品研发区、品尝区畅想区、生物研究所、产品包装区、义卖售货区、直播带货区。直播间是新设置的区域。
随着脚步的移动,展厅内容和画面的变换,小讲解员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那些朝气蓬勃、训练有素的小讲解员们似乎就在眼前。
在资料展柜前,摆放着《神奇的蜂蜡》校本教材和学生手册等研学资料。一份研学报告显示,嗡嗡研学馆曾被评为浙江省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教学空间典型范例,长台小学曾被评定为浙江省新型教学空间典型范例培育学校,师生年均获省市奖项一百九十余项……
有意思的是,“嗡嗡”这个名字还是学生提出来的。
“学校里有个叫周昌荣的校园保安,他有十几年的养蜂经验。这为我们开展蜂文化研究增加了底气和信心。”采访校长祝远峰时,他如是说。
蜜蜂文化的研究是如何定位的呢?校长祝远峰颇费了一番心思。他的初衷是以模拟情景串联课程的形式,营造富有童趣的职业体验模拟情景,通过招聘学生入职后,按照课程序列依次在蜂场、制作、研发、销售、宣传等部门工作,全面熟悉蜂产业的过程,然后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某一领域深入研究,培养蜂产业的后备人才,助力家乡的“甜蜜”事业。后来,结合省教育技术中心、省教研室、省教科院联合推出的“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教学空间典型范例培育学校”评选要求,挖掘蜂产业发展中包含的跨学科知识技能运用、团队协作等要素,设计了“嗡嗡研学课程”,创建了“甜蜜之旅”研学基地。
根据蜂产业的工序内容,课程共设置了蜂场实践、制作研发、产品销售、综合拓展四大板块。其中,制作研发版块设了舌尖上的甜蜜、神奇的蜂蜡、蜂狂科学家、蜂巢工程师四门小课程。每学期开发两个项目,目前已有神奇的蜂蜡、蜂产品包装设计等十四个课程项目,集知识学习、实践体验、探究创造于一体,让孩子们从浅层模仿到深度实践,培养高阶思维,发展综合素养。
于是,“嗡嗡乐园”蜂场建起来了,“嗡嗡研学馆”开起来了。周师傅带领学生养了六箱蜂,每年可采蜜四十来斤,这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在蜂场开展实践活动,体验蜂农的一天,认识蜜蜂,撰写养蜂日记,了解蜜蜂的一生,探讨蜜蜂是如何采蜜的,又是如何把花粉变成蜂蜜的。
在蜂场实践的基础上,进入制作研发阶段。通过对蜂食品的开发制作,让学生体会舌尖上的甜蜜。蜂蜜柚子茶、蜂蜜果酱、蜂蜜蛋糕、蜂蜜棒棒糖、蜂蜜饮料,不仅给学生带来味蕾上的享受,更激起他们对蜜蜂的好奇心,进而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根据学生调查发现,市场上很多润唇产品使用矿物蜡作为原料,使用后嘴唇会越来越干。基于这一现实问题,师生共同设计制作了一款蜂蜡保湿润唇膏,“神奇的蜂蜡”课程应运而生。该课程的内容包括认识蜂蜡、蜂蜡唇膏设计、蜂蜡手工皂、产品包装四大活动。根据课程内容,编写了教材和学生操作手册。
嗡嗡研学馆内的各个区块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班或一个社团的独立教学区使用,也可以区块相连组成一个更大的学习延伸区,满足多样化教学的需求。
暑期的校园是那么静谧,只有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叫着,楼道、道路边不时可以看到形态可掬的蜜蜂卡通模型,让人心生爱恋。
老校门边是学校的蜂场,我看到五六个学生穿着或黑或白的防护服,头戴黑白相间的防护头盔,在周师傅的指导下檢查蜂箱,给我作摇蜜示范。学生们还得意地告诉我,这个透明的摇蜜箱是学生自己设计发明的。在综合拓展活动中有一项是“我随父母去养蜂”,长台镇有六百多人在外养蜂,每年都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报名参加这项活动。他们在随父母外出体验养蜂生活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如便于观察蜂活动的透明蜂箱、蜂箱搬运省力装置、蜂箱降温神器等创新设想和方案。如今,学校蜂场正在重新改造,六箱蜂也被周师傅转移到其他地方寄养了。据说,改造后的校园蜂场将更漂亮,也更符合学生的实践要求,我的内心充满期待。
此时此刻,我的头脑中不禁跳出唐代诗人罗隐咏《蜂》的诗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不正是对长台小学开展蜜蜂文化研究的最好诠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