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浩然,李佳,孙榆承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1]。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加速,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为有效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发展全新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成为当前时代的重要任务[2]。
教育部在2017 年2 月提出了发展“新工科”的理念,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实用性和交叉性,将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紧密结合,在创新需求驱动下,发展新型经济所需要的新型工科人才[3]。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对促进新经济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目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创新创业,对培养大批“新工科”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现在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重点任务。
目前中国工科类高校已经掀起了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的热潮,一些高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体系。上海交通大学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提出以“提升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为中心,组成主动实践体系”为教育理念的新训练路径。四川大学遵循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相结合、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建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跨学科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平台,开展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4]。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完善自主管理模式、技术培训体系和交流方案,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案,引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创立项、专利申请[5]。
科技的创新,首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带动科技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21 世纪是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主旋律是创新,这也要求脑力劳动者具备优良的创新创业能力。对高新产业技术而言,更需要懂得各类新型技术和新型工艺的应用以及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的高层次人才。所以优良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前提,各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解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储备和社会就业压力大等社会热点问题。
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关键作用体现在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支撑,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应当能够取得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其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和领军人才,进而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此,2010 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党和国家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个性作为新时期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6]。在2012 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也阐明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而在《方案》中,更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7]。
目前,世界一流学科的评选尚且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从主要的世界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可知,学生培养的质量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例如,“泰晤士高等教育”利用用人单位评价衡量毕业生质量的方法,权重为10%;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用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奖校友数来衡量学生质量,突出体现了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8]。可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特别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内容。有研究将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科发展进行比较,发现在学术队伍、科研成果、学生质量和学术声誉四个方面,中国顶尖大学与美国顶尖大学在学生质量方面的差距最大[9]。因此,要想跻身到世界一流学科中,我国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质量提升,特别是针对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上下足功夫。
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大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课程方式从科创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没有做到按照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缺乏创新性。
很多高校尚未着手搭建适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相关培养方式难以有效地开展。学生不了解比赛,盲目参加比赛,高校也未对该比赛设置完整的培训教学体系,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打击了学生参加科创的积极性。
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普遍存在功利性强的特点,存在“等祖传项目、靠老师科研、要挂名作者”等现象,学生急于求成,盲目乐观,学院乃至高校整体科创氛围不浓厚,失去了创新创业的意义。同时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呈现“零星化、偶尔化”,产出未成体系,没有形成良性闭环。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开设了大量的创新创业课程,但是部分高校并未同步纳入完整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均由辅导员兼任,这些老师既要兼顾自身岗位职责,又要准备创新创业类课程,且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等弊端,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技能教育、培训则更加欠缺。单一教学内容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贯通,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且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无法完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与热情。
构建创新创业良性闭环的模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创新型人才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全方位发展并解决培养平台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大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动力学院”)提出了以科技竞赛、兴趣爱好、支持指导、培训交流四个维度为导向的能源动力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其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科技创新竞赛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动力学院构建了多维度全过程逐级递进式创新竞赛实践平台,以磨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搭建创新竞赛实践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引导型立项、普通型立项、重大型立项和国创项目等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研究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和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参赛效果,筛选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以重点培育,进一步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针对创新竞赛实践平台中竞赛体系混乱和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动力学院对本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的相关竞赛进行了时间与难易顺序的编排,形成了多维度、全过程、逐级递进式的创新竞赛实践平台体系。在大一启蒙阶段,通过参与各类初创型比赛与训练项目,针对创意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创新创意方法“手把手”“引领式”“阶梯式”培训参赛全过程指导,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科研创新的兴趣,提升新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并开设大学生综合创新实验,从专业层面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大二历练阶段,依托大一学年的创新创业积累,组建创新创业团队进行研发,并尝试申报研发项目,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形成经验积累与技术积累;大三、大四实战阶段,充分利用前两学年所积累的经验与能力,对所研究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产出成果,通过申报国创项目和参加各类一流、超一流赛事对所产出成果进行检验;通过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依托本科期间的创新创业能力积累,自主完成毕业设计,实现本科阶段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在构建创新创业培养平台的过程中,动力学院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的兴趣驱动作用,针对能源动力类大学生开展以“动力+”学科特色及学科交叉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创新创业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真兴趣”。在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初期,鼓励学生加入各类科技类社团,并通过聘请社团指导教师、吸纳优秀新社员、培育孵化社团优秀双创项目等方式优化社团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强化社团双创氛围。同时,通过开展多层次科技创新普及活动,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开展“院士学者讲座”“优秀学长学姐事迹报告会”等知识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依托能源动力学科特色和学校平台,开展节能减排、低碳零碳相关领域科创嘉年华、节能减排科创文化节等学科特色活动,形成“动力+”科技创新活动布局,培养能源动力类兴趣,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加入能源动力领域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强化“动力+”创新创业兴趣、思维方案、合作模式、培养体系的形成,助力创新创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真实力”的关键在于确立教练、课程、基金、基地等全方位完善的支撑指导制度。针对能源动力类专业竞赛,动力学院聘请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导师为竞赛教练,对创新创业团队给予“平时一对一指导,赛前集中打磨”的指导,在“以赛促创”的背景下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针对目前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内容及形式单一,导致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与兴趣的问题。动力学院开设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依托能源动力类专业前沿技术,开展48 学时,共1.5 学分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并针对不同学年层次阶段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大一学年开设智能寻迹小车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系统认知、实践、创新与设计能力;大二学年开设专业前沿技术实验,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大三学年开设创新创业赛事指导,要求学生全员参加一项校级科技创新比赛,培养学生应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本科生培养阶段的必修课程,构建了“创新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应用、创新比赛实践”的进阶式教学平台,形成“虚拟仿真与现实设备互动,科研支撑与科创比赛联动”的实验教学特色。
面对目前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动力学院设立创新创业校友基金,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在培养能源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双创实践基地与企业实习基地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研究所、企业建立实践基地,每年选送本科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培训,聘任专门的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满足新产业和胜任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从而形成合力真正完成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动力学院建成全新大学生创新创业共享基地,共享基地内应配置3D 打印机、激光雕刻机等基础实验设备,入驻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并构建了一支技术专家引领、经验丰富的节能减排大赛教练团队。科技创新教练团队充分发挥在创新创业经验、资源共享、平台搭建、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优势,达到“日常一对一指导,赛前集中培训指导”,针对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新工科人才培养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而当前学生面临着其他专业领域接触较少,眼界局限于本专业领域,创新创业思维模式僵化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动力学院定期开展经验分享会以及培训讲座,邀请知名高校的顶尖创新学生人才以及行业内的权威专家教授担任主讲人,与学生近距离沟通交流,在拓宽眼界的同时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打通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通道,同时邀请创新产业竞赛委员的专家,高校教授、社会各界学者,能源领域相关的优秀企业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提升竞赛教练、指导教师与学生团队的多维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需求,也是建设一流学科、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推力。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为例,构建出一套以科技竞赛、兴趣爱好、支持指导培训交流四个维度为导向的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契合新时代发展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为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践行旗帜,以求共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